1、1身骑白马往生摘要:20 世纪的中国新诗发展历程中有一个重要的新兴母题,即书写死亡。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切联系,又深刻地影响了现代诗歌的创作。该母题以其对生命本源的探究,对生活体验的强调,对理想主义和存在主义的追求,丰富了诗歌创作的内涵,扩展了诗歌创作的深度,遗憾的是不少诗人把文本层面延伸到现实层面,以生命创作了人生最后一首诗。 关键词:死亡 生命 幻想 中图分类号: N941.9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20 世纪的中国新诗不仅是中国文学观念现代转型的开拓实践者,更以其多元化的具有本土特色的流派与团体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这一时期的诗潮,涌现出大量令人耳目一新的诗歌意象和创作
2、手法。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死亡”在诗人笔下具象化、艺术化、主题化,成为我们无法忽略的一个重要母题。 “九叶派”诗人郑敏曾明确表示, “死对我来说就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郑敏: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 2 月。第 129 页。,诗评家陈仲义高度评价了中国新诗的2死亡母题, “对死的理解、追溯、冥想和瞻望,使先锋诗歌真正撕开遮蔽的虚伪面纱,解开生命本真的面目。生命诗学,因为死亡的高度,而成为最深刻的诗学” 陈仲义:体验的亲历、本真和自明:生命诗学 ,诗探索 ,1998(01) 。 决裂或者因袭 古往今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都或多或少避讳死亡这个字眼,我们创造出
3、了各种各样的别称、雅号,试图让文字符号背后的意义能够减轻点沉重和焦虑。直面死亡的古典诗歌或者说近代诗歌在浩瀚的诗歌海洋中属于极少数,中国式的悲剧精神始终不像西方的英雄主义,比起承认对另一个世界的好奇或者畏惧,或者试图去探究生与死的意义,古人更喜欢注目现实的生活, “受儒家文化崇尚理性的精神和经世思想的影响,仙、自然、酒、梦等事物对悲剧意识又有着无形而强烈的消解作用,导致中国诗人形成了某种规避死亡的文化心态” 。 谭五昌:20 世纪中国新诗的死亡想象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年 3 月。第 11 页。 一方面 20 世纪以来的中国新诗开始以白话真正开始与世界对话,直接呐喊出对生命个体的关注,
4、追求更多自由;另一方面我们继承了传统文化中“重生安死”的豁达态度,在中国新诗的写作向度中,死亡不是奥秘的神祗,而是无可逃避的结果,忧郁却不惊惧,以平常心和慈悲心看待生命的脆弱无常。 3除了有意识地追问生命,该母题的产生更大程度上是动乱时代之中诗人痛苦的情感挣扎。诗歌仍然是文学最真挚的呼声,最强烈的情感,最不能掩饰的激荡。社会文化的产生根源于社会现实,黑暗或者曙光,正如顾城的小诗,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 “死亡”的多重表现力 要么直接书写死亡,要么渲染浓愁甚至血腥的氛围;抑或迷恋追捧,抑或抵制抗拒。死亡母题孕育着多种可能的表现形式,也赋予抑郁的表面无尽的张力。在这里,死
5、亡不简单是文学,也是哲学、美学、心理学等复杂集合,透过诗人的眼,我们捕捉到关于爱,关于生命,关于人性和现实的浮光掠影,一刹那的震颤,像是眼前本来混混沌沌的烟水里忽然浮起一个人的眉目:一瞬间的凝视,而后消散,只剩看的人去畅想。 生死相依 生与死是否一定是对立的?没有死哪有生的对照,没有生又怎知死的存在。我们把赴 死称作往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有一些诗句,看似写死,实际上是在极力描述生命的体验,渲染生的真实,即便只是曾经拥有。 冯至的十四行集虽然每一首都不尽相同,但都共同表达了生与死的两面,试探着演绎二者的交流与融合。他自己说“凡是和我的生命发生深切的关联的,对于每件事物我都写出一首诗” ,他是用生
6、命的视角在观察死亡,是因为生命的存在才能深切地描述生死的细微差别。 死亡像是永恒的静止的,而生命是流转的瞬时的。但是在他的第一4首十四行诗里,两者的位置就好像反转了,死亡是“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 ,是“意想不到的奇迹” ,生命在“漫长的岁月”之后面临着奇迹的一瞬间, “过去的悲欢忽然在眼前/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 。生命的终结日并不安详,却像是生如秋叶之静美,死如夏花之绚烂。死亡像惊喜的礼物,带领你回顾生命。 第二首是生向死的回归,凡是可以从生命中剥离的,我们都交还给死亡,我们等待“那个未来的死亡”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生死往替,不带哀伤,只有理性的秩序。 鼠曲草的故事是生之平凡与死之骄傲,普
7、通的“渺小的生活”也是高贵的,洁白的,人的一生不能缺失这份从容,质朴,沉静的人格。不是所有人都能轰轰烈烈地死去,但体面的死法不是张扬和喧嚣,而是活出自己的存在感。 生命又是不可“把定”的,未知的层次才丰富,我们与许多人相遇,“融合了许多生命” ,又被映在别人的“天空” ,生命无处不在,互为交融,这些发散的联系扩充了生命的维度;生命是“暂住”的孤独的,与我们相伴的“锅炉”和“瓷壶”也像“风雨中的飞鸟” ,为了各自的思念自奔东西 十四行里有歌德的泛神论,有存在主义的哲学,有道家禅宗的传统,诗人带着思考死亡的心观照生命,把原本对立的生死观有机地融合起来。臧克家的有的人对生与死的转化阐释则带有较强的道
8、德律感和主观倾向,爱憎分明;郑敏的墓园定义了死亡的价值:“指示给你5生命的完整旨意” ,生的完全要死的静寂来烘托。生死不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如果非要让它们相对立的话,至少也是可以交首的纸币。 幻美想象 海子在诗学:一份提纲中把死亡意识称之为“大地束缚力” ,死亡就像大地,大地 是我们的母亲,是人类诞生和生存的地方,也是生命的最终归宿,他渴望通过这样的皈依, “追求沉睡的生命自由” ,死亡意味着回归母体,宁静而幸福,是真正心灵的解脱和慰藉。 他在死亡之诗 又名莫扎特安魂曲中说, “我所能看见的妇女/水中的妇女/请在麦地之中/清理好我的骨头/如一束芦花的骨头/把它装在琴箱里带回当我没有希望/坐在一束麦
9、子上回家/请整理好我那零乱的骨头/放入那暗红色的小木柜 带回它/像带回你们富裕的嫁妆” 。原本可怖的骨头与轻柔洁白的芦花划了等号,最后又化成女人的嫁妆,象征着美丽与财富。这种神奇的线性关系在他的作品中不乏案例,他似乎把所有的赞美和理想都交托给了死亡,现实让他的心灵太苦了,消磨了他的纯真他的炽热,解脱的方式就是他重新认定的真善美。 袁可嘉的墓碑一开始则直白呼吁“愿这诗是我的墓碑/当生命熟透为尘埃” ,但诗句不会因为和墓碑扯上联系而失去美,相反地,反而增生了一种微凉的通透感,看透这世界,我要“卷一包山水/去死的窗口望海” ,可以“独自看墓上花开花落” ,死亡不再是悲剧,而是独特的审美体验。 翡冷翠
10、的一夜的死亡独白带着爱的色彩,女主人公要“微笑地6跟着清风走/随他领着我 天堂 地域 哪儿都成” 。时值诗人徐志摩与陆小曼爱意正浓之际,却用死亡来强调怎么爱都爱不够,为了爱可以献出一切。 坚韧沉稳如闻一多,也把追求的理想用死亡来表达, “反正罡风吹不熄灵魂的灯/愿这蜕壳化成灰烬/不碍事 因为那 便是我的一刹那/一刹那的永恒/一阵异香 最神秘的肃静” 。死亡是多么庄严而神秘的事情,消弭了肮脏的躯壳,极乐世界的恒常、静美全部显现。 诚然我们不能忽略死亡的悲怆之美。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 “我”是一只亡故的鸟,眼睁睁看着家园被摧残,死亡也不能消解这份悲痛,爱的无奈
11、和沉重在死亡的环境中被放大。当诗人的现实关怀在现实中屡屡碰壁,也许不能真正直面死亡,但可以通过描绘死亡传达自己的遗憾、激愤或者悲恸, 在诗人神奇的笔端和美妙的幻想中,死亡从意象到主题,攻占了纯粹与美的高地,是极致和真挚的化身,像一个最高级的形容词,包容了原本牵扯不上的生命情怀。 时空对望 时间才是生命的存在方式和计量刻度,正是时间引来了死亡,也正是因为有限的基准才保住生命的意义。 小时候读唐传奇,若干年后剑仙聂隐娘和丈夫相遇,只是“相见甚喜” ,赠丸药测吉凶,而后挥别,终不留步。那样似乎不是人的感情,没有缠绵也不眷恋,斩断起来果真是剑仙手段。时间是一个冷漠的衡量尺度,能活一百年的人,望不到能活
12、千年之人的背影,和自己一度相逢,7终不能留住,再一回转千年已过。百年之后的爱人,还是年轻时的模样,而百年之人却化尘作古,心都腐朽。而传说中千年动了一次凡心的白娘子大概没有为最后的雷峰塔生涯而后悔,偷吃了长生不老药的嫦娥在月宫里锦衣华服,容颜和寂寥都不变。 死亡对于生命,对于诗歌,都是有正面意义的。 “生命便是死神唇边的笑” ,因为死亡时间的不确定和生存空间的虚无,生命诚可贵。 “白洋淀”诗人严力创作了荒诞的死亡不来了 ,描述了当死亡消失之后人们的恐慌和失望。死亡其本质是重要的,我们用诗歌语言重申了这个事实,人终有一死是自然的例行规范,面对死亡不需要避讳和畏惧,死亡的终极奥义只会在文学中被一再表
13、述,其本质内涵的丰富,为中国新诗提供了素材库和推动力。 白马骑士 我们用白驹过隙来形容时间的短暂,而那些新诗创造人,总是有些选择骑着死亡理想的白马在现实里终结自己的生命。 朱湘、海子、戈麦、顾城他们对生命的解读和死亡的想象都是那么才华横溢,但死亡变成了他们用生命书写的题材,而不止是那只绝望的笔。 他们为现实所迫,他们构建了监牢困住自己。这样的死亡,也许不该是,但的确是 20 世纪中国新诗中的死亡母题不可忽略的现实影响。但是更多人身骑白马,行走在艺术探索的漫漫生涯中,而不是真正地去往8诗歌中的理想国。 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里表达了他对所有人的祝福,他也祝福了自己,因为好起来是一种奢望一种愿景
14、。 读过一段话:“好诗好词就像是寂静在匣子里的尘珠璞玉,它要等你去听它的低语。等某一天你在外面受过了阳光,淋过了雨露,经过了风吹雨打再回来读这一册老诗,忽然读到一句,发现以前背到滚瓜烂熟终究还是没有懂过,醍醐灌顶灵台清明,却隐隐地透着悲意。 ” 参考文献 1 谭五昌. 20 世纪中国新诗中的死亡想象 M.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8 年第一版. 2 张新颖(编选 ). 中国新诗 1916-2000M.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第二版. 3 张新颖. 新诗一百句M.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第一版. 4 金松林. 悲剧与超越海子诗学新论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年第一版 5 李怡. 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