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与中国经济发展.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18093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八大与中国经济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十八大与中国经济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十八大与中国经济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十八大与中国经济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十八大与中国经济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十八大与中国经济发展编者按黨的十八大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描绘了美好、光明的前景,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黨的十八大精神的热潮中,我们企业经济编辑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与理论自信,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十八大报告在经济发展方面所提出的部分创新性观点进行解读与探讨,现将研究成果予以刊登,以期进一步推动对十八大精神的学习与宣传。 更加注重收入分配公平合理 姜玮 收入分配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黨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

2、步前进。十八大报告为积极稳妥地推进收入分配改革打下坚实基础,进一步指明了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方向。 收入分配关系是否合理、收入分配制度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和健康稳定地发展,关系到国家能否长治久安。近年来收入分配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有关调查研究表明,我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总体上仍在继续提高。因此,充分认识当前收入分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着眼发展稳定的全局进行改革和调整,并提2出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当务之急。黨中央、国务院高度一贯重视收入分配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调整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在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

3、都取得显著的成效。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仍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农民消费能力不足。1990 年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 2.2 倍,而到了 2011 年,扩大为 3.13 倍。由于农民收入偏低,加上缺少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我国农民消费能力受到抑制。二是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收入不平衡十分明显。从东中西部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来看,从 2005 到 2011 年,东部与中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从 4193 元扩大到 8083 元;东部与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从 3251 元扩大到 8247 元。三是行业间收

4、入差距过大,垄断行业员工工资过高、增长过快,呈现利益群体分化态势。从按行业划分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来看,1978 年最高的为最低的 2.1 倍。而到2010 年,最高的为最低的 4.17 倍。四是政府、企业收入占比逐步上升,居民收入占比不断下降。1997 年至 2007 年,在我国 GDP 比重中,政府财政收入从 10.95%升至 20.57%,企业盈余从 21.23%升至 31.29%,而劳动者报酬却从 53.4%降至 39.74%,这说明劳动者收入占比在日益下降,企业盈利空间被挤压。 我国收入分配领域问题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政策原因,也有制度原因;既有

5、市场竞争原因,也有行业垄断原因。对此,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领域出现的问题,黨的3十八大报告就指出: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时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要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 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 由于收入分配领域存在问题有其客观必然性和复杂性,解决这些问题,仍然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因此,要实现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目标,还需构建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一是构建“居民收入优先增长”机制。应保证随着经济的不断

6、发展,居民收入的增长必须快于企业、政府收入增长而实现优先增长,体现“国强更要民富”的经济发展理念。构建“居民收入优先增长”机制应从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强化“政府参与国有企业利益分配”意识和手段两方面着手。二是构建“低收入居民收入优先增长”机制。应在工资增长、机制保障、优惠政策等方面对低收入居民有所侧重,努力使他们的收入增长速度等于甚至高于其他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只有这样,才能缩小低收入居民与其他居民的收入差距。构建“低收入居民收入优先增长”机制应从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加大强农惠农力度着手。三是构建“劳动要素收入优先增长”机制。应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者依赖自身劳动

7、所获得的收入必须首先得到保证,必须优先于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的增长,弥合劳动生产率增长和工资收入增长之间的差距。构建“劳动要素收入优先增长”机制可以从增加职工工资、调整工资指导线、严格劳动执法方面着手。四是构建“合理的财税调节”机制。应强化收入分4配税收调节功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要注重公平。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用税收杠杠来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个人收入的透明度。构建“合理的税收调节”机制应从促进财政制度改革、加快税收制度改革方面着手。 经济利益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我们既要防止收入差距持续拉大而导致两极分化,也要防止搞“一刀切” ,实施平均主义,完全消除收

8、入差距的现象。居民收入适度差距的存在,有利于鼓励人们勤劳致富,对经济增长能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政府的目标是要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体系,使收入差距维持在一个“适当的度”上,逐步缓解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出现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共同富裕。 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新活力 李小玉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所谓市场主体是指在市场上从事经济活动、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和组织。具体来

9、说,就是具有独立经济利益和资产,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的可从事市场交易活动的法人或自然人。任何市场主体参与经济活动都带有明确的目的,以在满足社会需要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市场主体可以分为投资者、经营者、劳动者、消费者和企业。市场主体处于社会经济的中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5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增强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的过程。 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目前,我国国有大型企业治理结构还不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过多等问题,仍然严重制约着市场主体的活力。市场主体缺乏活力,也使得我们面临着更为严重的困难和严峻的挑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依旧在

10、世界百名左右;城乡鸿沟仍存;资源环境压力犹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外贸依存度过高;内需拉动乏力;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不少民生难题有待进一步破解;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外部环境更趋复杂。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唯有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方针,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为激发给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创造体制政策环境。 第一,树立市场主体本位意识,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市场经济是一种主体经济,这里的主体既包括政府,也包括企业。市场主体本位意味着市场主体处于社会经济的中心,市场主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市场是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者,不是市场主体隶属于政府而是市场主体独立于政府,不是市

11、场主体听命于政府而是政府服务于市场主体。 当前,政府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明显存在着“越位” 、 “错位” 、 “缺位”现象:政府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管了一些不该管的事,而本来应当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政府却没有充分尽职尽责,职能分工定位上存在交叉和混淆。因此,应尽快转变政府职能,尊重市场规律,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政府的经济职能转向提供良好的经济性公共服务、6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有效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当然,以市场主体为本位并不是不要政府,而是要求将政府干预降到法律许可的、适当的范围内。只有以市场主体为本位,才能最广泛地调动大多数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最充分地利

12、用市场进行自由竞争,才能最有力地抑制政府的非法干预。 第二,进一步完善大型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提高大型企业核心竞争力。 国有大型企业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对国有大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支撑作用,对实现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从公司治理内部因素看,一些国有大型企业的“一把手”缺乏公司治理观念,导致决策轻率、监督困难、责任虚化,有的甚至出现商业腐败。从公司治理外部因素看,国有资产委托代理链条过长,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还不完善,导致公司容易出现内部人控制。针对这些情况,一是必须建立明确、适

13、度的高级管理人员激励制度。二是必须坚决落实对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制度和问责制度。三是必须创新公司治理监管体制,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总体监管与行业专项监管有机结合。 在完善国有大型企业治理结构的同时,还必须引导有条件的大型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和管理创新,培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提高大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三,不断改善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增强民营企业生存能力、竞争7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这些年来,民营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愈加凸显,不仅已占国民经济的一半以上,而且还提供着近 80%的城镇就业岗位,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

14、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 但是,目前我国民营企业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既有自身粗放发展、管理落后、创新不足的问题,也有外部市场环境的问题,如税费高、融资难、招工难等。要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新活力,应从体制、机制上消除影响和束缚民营企业积极性的各种障碍,让“无形之手”高效配置资源,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条件。必须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同时,努力打破垄断,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只有加快改革步伐,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才能使各类市场主体焕发更大的生机与活力

15、,为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也才能朝气蓬勃、活力无限。 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征程 陈瑾 一个国家的发展蓝图,一个民族的富强梦想,总会在历史的重要时刻显示出特别的意义。黨的十八大向全黨全国各族人民发出号召: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是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一次总动员,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8复兴征程中的一个关节点。中国已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中国共产黨人正带领亿万人民更加自信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迈出了坚定步伐。新战略高瞻远瞩,新目标催人奋进。 “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 20 世纪 7

16、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在 20 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在黨的十六大、十七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基础上,黨的十八大报告主题中又鲜明作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部署。一字之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再上新台阶。从“建设”到“建成” ,这是共产黨人作出的郑重承诺!“建设”到“建成”虽一字之改,但内涵极为丰富、深刻,意味着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更明确、要求更严格、未来发展的信心更充分。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

17、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 一个是建黨一百年的目标,一个是新中国建国一百年的目标,两个目标环环相扣、相互辉映。 “建设”是过程, “建成”是结果,确保到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对世界的明确昭告。这是一幅描绘 2020 年中国的美好蓝图: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 年翻一番。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9力不断提高,人权

18、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新目标步步登高,催人奋进,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充分体现了黨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 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再到发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员令。这一系列奋斗目标的提出、发展和完善,表明了我们黨对

19、什么是小康社会、如何建设小康社会认识的深化,也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的历史必然性。这一过程体现了黨的发展战略“方向一致性、战略连续性、步骤阶段性”的重要特征,避免了“大跃进”式的大起大落,始终坚定地向着既定目标前行。黨的十八大的新部署,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更加自信的中国。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永不停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倒计时,今后 8 年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命的完成,将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奠定坚实的基础。 只有清醒地认识发展方向,才能更好践行历史使命,在全面把握机遇中赢得未来。过去 10 年,我们取得一系列发展成就,为

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根据 2011 年底国家统计局科研所发布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已经从 2000 年10的 59.6%提高到 2010 年的 80.3%。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然而,要如期实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前路绝非坦途。黨的十八大报告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的国情和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性。报告中着重强调“三个没有变”的基本国情,令人清醒。纵向看,我们的成绩喜人;但就全局看,我们的发展仍不平衡。从目前小康社会进程中指标完成的情况看,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居前,而文化产业比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文教娱乐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单

21、位 GDP 能耗等诸多指标尚显落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这是前进道路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挑战蕴含机遇,差距也是潜力。在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的复杂形势下,黨的十八大报告作出明确的重大判断: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我们黨在综合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判断。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科学发展,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战略目标方向明确,实现路径至关重要。黨的十八大报告已给出清晰的行动指南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到黨的建设各方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 在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发展仍是解决未来所遇问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