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试论东莞可园的文化价值摘 要:东莞可园,为广东清代粤中四大名园之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岭南画派重要策源地,也是东莞市对外展示窗口,在东莞乃至广东都具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市民对文化需求的增强,市民与社会对东莞可园发挥其文化作用的期望越来越大,期待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然而,要发挥东莞可园作用,需要对其文化内涵梳理。对此,笔者根据自己朝夕相处其中的感受与理解,从园林艺术、文化传承两个方面,对其文化价值进行阐述。 关键词:东莞;可园;文化;价值 东莞可园,为广东清代粤中四大名园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岭南画派重要策源地,也是东莞市对外展示窗口,在东莞乃至广东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2、。虽然可园占地面积仅有“三亩三” ,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对此,笔者根据身处其中,朝夕相处的感受与了解,从园林建筑艺术、文化传承两方面对其文化价值进行梳理,并期待能抛砖引玉,期待更多专家学者深入研究,为东莞可园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其作用的发挥提出高见。 1 独具一格的园林艺术 “可园者,故江西按察使张敬修之别墅” 1,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 ,历经十四年,清同治三年(1864)建成。在其历史中虽然有过修缮、改建,但可园基本保留原有格局与形制,大部分楼阁保存如旧,2至今仍然焕发着独具一格的园林艺术。 1.1 雅致含蓄的园林性格 东莞可园位于城郊,临江、傍湖,周围桑田环绕,
3、环境幽静雅致,自然景象非常优美。而可园营造于此,雅致含蓄,宁静安然,与周围和谐浑然一体,与环境相得益彰。这种雅致含蓄的园林性格,从材质、外观都能体现出来。 在材质上,可园沿用东莞传统民居常用材料红石、青砖、灰瓦,红砂岩勒脚,青砖砌筑墙体,灰瓦铺顶。这构成了柔和的中庸灰色调,非常安静,非常安宁,没有丝毫的张扬,没有特别的突兀,完全融合在周围自然环境之中。我们知道,东莞地处亚热带,高温潮湿,阳光猛烈,明亮色调容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倦。而传统民居中庸色调非常符合人们的视觉感受,这样的视觉感受带来心理的舒适、安宁。这种视觉感受、心理反应赋予了园林的雅致之感,增加园林雅静感受。 在外观上,可园隐藏于苍树翠木
4、之间。踏进可园,伫立正门之前,除了红砂岩匾额“可园”两字外,几乎没有太多引人注目的东西,没有雕龙画栋,没有繁芜奢华的装饰,也没有彰显工艺技巧的三雕两塑(木雕、砖雕、石雕、陶塑、灰塑) ,与朴素的传统民居没有太多区别。我们知道,建筑不仅具有居住功能,还有彰显效果。因此,显眼、重要部位如屋脊、墙头等,成为大势渲染、不费余力装饰的地方。而对这些部位,东莞可园没有任何过多的装饰,简洁、精练、朴素,给人一种雅致脱俗的感觉。 在传统文化信息表达上,可园显得非常含蓄。建筑既是一个居住环3境,也是一个文化传统载体,蕴含着传统文化气息,表达着对生活美满的追求、幸福未来的祈求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些寓意、思想,是
5、通过一定的意象题材表现出来如兴旺发达、延年益寿、马上封侯等,而且表达直白了当,一目了然。可园也不例外,也在传播着传统文化思想信息,但是其表达方式上非常含蓄与内敛。这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分散阐述寓意,不集中或者大面积出现此类装饰题材;二是将传统装饰题材变得更含蓄,更高雅,如滴水纹使用了“寿”与折枝花卉相结合的方式,中间为“寿”字,两侧为绽放的折枝花,寓意“富贵长寿” 。又如漏窗使用仙桃、芭蕉叶纹饰,寓意着“长寿” 、 “成大业” 。这种分散阐述、含蓄高雅的表现方式,既丰富了装饰图案,解决了实际需求,又不落常规,渗透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含蓄地表达了美好祝愿。 当然,这种园林性格是园主张敬修性格的反
6、映。 “居不幽者,志不广;览不远者怀不畅。吾营可园,自喜颇得幽致” ,这讲的是园主修建可楼的缘由,但也反映了营造可园“居幽”与“览远”的理念,而不是一个炫富或者一种炫耀资本。与其说是“居幽览远” ,倒不如说是园主为了躲避暂时的失意,追求心灵的宁静。这种思想也表现在园林小品中意境之中。如双清室“界于萏间,红丁碧亚故以名也” , “拓室竹枝左,凭阑茶叶间。坐中有佳士,夹侍两婵娟此境无尘,其人如玉,即谓之人境双清,亦无溢美” 3,先取“竹荷双清” ,后取“人境双清”之意境。又如曲池,取“一曲烟波”之意、问花小院取“问花解语”之意等。1.2 连房广厦的整体布局 4可园平面近乎三角形,占地面积仅有三亩三
7、,但亭台楼阁、厅堂室房、假山花石一应俱全,园内花卉飘香、瓜果树木众多,景物内容丰富。走进可园,不仅没有拥挤闭塞的感觉,反而感觉视野开阔、心情舒畅。这是可园整体布局艺术所取得效果。 从平面看,可园建筑沿边布置,连以回廊曲院,围合成闭合空间,形成了连房广厦的整体布局。这种布局具有对外封闭、对内开放的空间特点,有效解决了面积小、建筑密度高的问题,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空间感和距离感,达到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同时,全园建筑大致取坐北朝南,规整划一,没有错乱复杂感觉。建筑间相互衔接,组成巧妙,形成建筑组群;建筑组群之间又形成了众多的小天井如壶中天、问花小院、葡萄林堂敞厅等。小天井与庭院用墙体间隔开来,但隔墙
8、多开漏窗、或小门,间隔而不绝,经漏窗、小门可相互因借,可以框景,增加了园林的幽深感。 从立面来看,可园建筑高度总体上呈现西北高、东南低走势。从东南、西面、北面,再回到东南,沿着屋顶一周,可见屋脊高低起伏、回环有致。区域不同,功能不同,组群不同,高度也不同。其中东南组群为进出枢纽,有接待迎送功能,有门厅、草草草堂、香光阁、葡萄林堂等,高度居中;北面组群为居住、接待之用,有可堂、雏月池馆、绿绮楼等,高于东南族群;西面组群为游玩、雅集的地方,有双清室、可轩以及全园最高的建筑邀山阁。 邀山阁从另外一个角度更加体现造园艺术的高超。 “营可楼而览仍不畅通,乃度园西置杰阁,凡三层,期于建山而止。于是来青环碧
9、,数百5里之山咸赴” 4。登此阁低可获园景与田园谧静,高可借如带东江之景以及罗浮山、莲花山诸山之美,远山近水皆收之眼里。同时,邀山阁高约 17.5 米,如此高度的建筑,在岭南园林中非常少见,因此这容易造成园林空间的拥挤感与压迫感。可园巧妙将这个高伟楼阁设置在西部边缘,与双清室、可轩等建筑有效结合,一来避免了因体量高大而造成庭院的拥塞,二来从立面上突破了建筑高度,使整个可园在建筑高度上显得高低错落,既然丰富了园林的层次感,也增强了园林的节奏感。 1.3 精巧细致的细部装饰 东莞可园整体上的朴素,并不意味着可园是草草而修,草草而建的。它对于细部装饰非常讲究,精巧细致,绝非草草了事。如海棠花卉纹砖雕
10、排水孔,虽然线条简单,但尽显工艺之精湛与人工之美。 “人之不可草草者,曰持躬,曰制事,而自奉不与焉”5。这种人生理念与处事态度,在可园地板、窗户等装饰上表现无遗。 可园地板铺设精巧细致,做工精湛。地板以红阶砖、青砖为主,兼用近代白色水泥瓷片。可园多数地板形制与传统民居一样,但在可轩、双清室、雏月池馆、擘红小谢四处却非常讲究。可轩地板为桂花形,以红阶砖、青砖块分别加工成通宽 23cm 的六角桂花形、边长为 9cm 菱形拼接而成,青砖与介砖之间拼接无缝,缝隙头发难入。当年在铺设可轩地板时,张敬修要求非常严格,规定每个工人一天只能铺两块,铺多者不但不奖赏反而要惩罚。正是这样,虽历经一百五十余年,可轩
11、地板仍平滑无缝。双清室地板为字纹,是以阶砖加工成长、宽均为 33cm 的字形砖拼接而成。拼接时,要保证十二个角衔接准确,保证各块砖在同一平面,6这样地面才不会凹凸不平或出现缝隙,其难度可想而知。擘红小榭地板为连胜纹,以红阶砖、青砖分别加工成八角形与方形后拼接而成。雏月池馆前檐地板为字形,由阶砖加工成字形与方形白瓷片拼接而成。阶砖性脆,易裂易崩,在现代化工具辅助下,加工成桂花纹、字形、八角形、方形已实属不易,在当时仅靠双手磨制而且拼接,可见难度之高、技术精湛。 可园窗户设置也非常精巧。可园窗户样式很多,既有传统窗扇形式如槛窗、支摘窗,也有岭南地域特色的蚝壳窗,还有近代西方窗扇样式如彩色玻璃窗、百
12、叶窗等。一般来说,窗户难以同时满足采光、观景、遮阳、挡雨、通风等功能,但是可园窗户就巧妙的满足了上述要求。同时,在具体位置、功能需求方面,各有侧重,非常讲究。如绿绮楼支摘窗设置在临湖与后花园一侧,为上支下摘形式,以玻璃、杉木为主要材料,透过窗扇可以欣赏湖边与后花园之美景,同时彩色玻璃也增添了绚丽五彩之光。蚝壳窗设置在绿绮楼靠园内廊道一侧,有单层、复合两种窗扇形式。绿绮楼过渡厅蚝壳窗为单层窗扇,而内室为复合形式外为支摘窗、内为蚝壳趟窗窗。为什么同一层楼使用不同窗扇形式呢?这与建筑位置、功能有关。过渡厅作为临时接待、闲聊的地方,有很大开放性,只侧重于光线遮挡;而内室有阅读、休息、赏景等不同需要,既
13、要讲究光线强弱变化,也要保证一定私密性。因此,不同功能、不同部位可以开启不同窗扇,可支、可摘、可趟。 这样的窗户形式,设计精巧,材料新颖,既是南北建筑文化的融合,也是岭南建筑“保留古制、融汇中西”特点的体现。 72 文化传承的历史价值 2.1 东莞历史文脉传承之地 东莞地处广州之东,自晋代立县以来,人才辈出,人文蔚起。如宋代沟通中日文化的爱国学者-李用,誓抗敌、不恤死的爱国义士熊飞;明代廉勤自守的循吏、影响深远的诗人-陈琏,恪守廉介之节的清官祁顺,外御强寇、内屏京师的古稀老将罗亨信,民族英雄袁崇焕;清代矢志救国、视死如归的抗清英雄-张家玉,廉正为民的清官,以身殉国的烈士陈象明,爱国的抗清志士,
14、杰出的诗人画家张穆,批评积弊不留情面、为官严谨士民欣黎攀谬,反对割地的爱国绅士、勤奋著述的学者诗人邓淳,纾家为国、英勇抗英雄-张敬修等,乃至近现代出现的抗日英雄蒋光鼐、建筑学家莫伯治等,历史名人层出不穷,历史文脉也长流不息。东莞可园其自身既体现了文化传承,也承载着传承东莞文脉的重任。 从自身来说,东莞可园张氏家族一门以书画传家而著称,涌现张敬修、张嘉谟、张崇光、张蝶圣、张萼桦、张秉煌、张启正等诗文画家。 张敬修其父张应兰和其兄张熙元均为贡生,家学自有渊源。 张敬修(18231864) ,字德甫,行伍出身,道光二十五年(1845)“任官广西,历任官于庆远、柳州、梧州、恩思等地,官至广西按察使、江
15、西按察使” 。虽戎马一生,他但“生平始终行间,闲写兰竹,以序胸中磊之气” , “军旅之余,不忘风雅,生平擅丹青,兼长篆刻,品评钟鼎彝器,金石字画,唯审唯精;喜画梅兰,涉笔成趣” ,乃一个文人雅士。他以兰梅自寓,志高谦逊,不与荆草为伍,不与俗花争艳。莞邑后学徐8夔曰 “然公天怀高旷,志趣澹逸,於群卉中独赏兰蕙。尝筑园,榜曰可园 。楼榭之外,艺兰蕙甚多,日夕吟啸其中,时或写之丹青,自题句於上以见志。所为诗,意境澹远,逼近陶、韦,绝无武人犷悍之气,知公所养益深远矣” 。张敬修爱画兰梅、善金石、长诗词,后人拾遗成册可园遗稿 。 张嘉谟,张敬修侄子,字鼎铭,号遁叟老人、钝守、屋里山人、问花山人,善诗词,
16、著有静娱室题杂存 、 墨兰诗草 ;工绘事, “精于画花卉禽鱼,得宋元宗派,惟墨兰师张敬修遗法。人得其片楮,视同拱璧” ,时有“居廉石,鼎铭兰”之美誉。 张崇光,张嘉谟次子,字子勉,号鹤耶居士,工书,善画,得父之家传,更胜其父。书法秀致,诗词风雅,与其画风配合,相得益彰。著有曼陀罗馆遗稿 ,其诗词由其侄张启正辑有曼陀罗室题画诗 、 止止室词钞 。 张振烈,张敬修之子,字芬扬,号桂生,著绿绮楼诗草 、 雏月池馆吟稿 。 张蝶圣,张嘉谟三子,子祥光,号才子, “性豪爽不羁,诗文随意挥洒工诗,有花活草堂遗稿 ”10。 张萼桦、张秉煌、张启正等后辈亦得家传,能诗善画。 东莞可园历来为东莞乃至岭南文人墨客
17、雅集之地。广西桂林彭冠臣、象州郑献甫、番禺张维屏、辽宁铁岭陈良玉、莞邑简士良以及罗铁渔、居巢、居廉等均曾集于可园,吟诗作赋,抚琴填词。这些文人雅士,在可园留下了很多很多优美的诗画和有趣的故事。 9因此,东莞可园既是可园张氏家族文脉传承之地,也是东莞历史文脉传承重要载体。 2.2 岭南画派策源地 东莞可园闲居在家,常常广邀文人雅士聚集可园,其中岭南画派之师辈人物居巢、居廉就长期客居可园。 得益于张敬修及张氏族人的扶持、提携,居巢、居廉衣食无忧,致力绘画创作,无论是履官之时,还是失意之刻,张敬修都不忘携带两人。如 1856 年归莞养伤,张敬修、张嘉谟仍然延请两人长居可园、道生园。 “十万买邻多占水
18、,一分起屋半栽花”11的可园美景,果硕花香、鸟鸣虫和的自然氛围,梅兰菊竹诸多的珍稀花卉草木,为居巢、居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艺术题材与创作灵感。特别是稀贵品种如素心兰,张敬修不惜重金、性命搜集,有诗为证“素心佳种说龙岩,远道移根亦大难。多少饼金方购得,破悭为汝写来看”12,居巢亦有“太守寻花不惜命”之画诗为据13。正是如此,居巢、居廉逐步创立了以岭南乡土自然风物为题材、以写生写实为旨趣的具有鲜明岭南地域的“居派”风格。同时,客居可园与道生园时期,也是两人艺术创作的鼎盛时期。 “二居”的没骨、撞水撞粉画法对后来的“岭南画派”影响甚大。“该画派的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继承了居氏的这些技法,再把东、西洋绘
19、画的渲染与光色融合进来,其画面的色调更为鲜明丰富,视感更为逼真,从而形成岭南画派的独特面貌”14。可园孕育了“居派”艺术,影响着岭南画派产生,并珍藏着居巢、居廉大量作品。可园也因此成为岭南画派的策源地,为世人所尊崇。 102.3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或者因学术观念不同,又或者可靠性史料不足,东莞可园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为很多学者所忽略。其实在东莞可园的历史过程中,自园主张敬修开始至后来者,他们一直为了地区、国家稳定,乃至近现代革命活动贡献着。 园主在少年时期,投笔从戎,籍修炮台立功,后历官广西、江西等地。为了地区稳定,国家统一,在当时正统思想影响下,平土匪,战太平军,周经辗转,为
20、清政府作出了很大贡献。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抗击英国侵略中,英勇抵抗英军侵略,掠烧英军之船只,大败英军,有力地抗击了外族的侵略,不折不扣是一位民族英雄。其后人张孟荣和张伯和兄弟,情深义厚,思想、兴趣颇为一致,紧随革命潮流,与莫纪彭、李文甫、林直勉、黄侠毅等秘密结社,开办“振武神社” 。每开秘密会议,多到可园。其后经莫纪彭介绍加入了同盟会,一起投身革命。张氏一家凛然之正气,至今仍然被莞人称赏。 综上所述,东莞可园不仅是一座私家园林,还是一个文化载体。其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独具一格的园林艺术上,还体现在东莞历史文脉传承、岭南画派策源地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 参考文献 1汪兆镛: 张敬修可园遗稿序一 ,杨宝霖编可园张氏家族诗文集P 14 页,东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出版 2张敬修:可园遗稿可楼记 ,杨宝霖编可园张氏家族诗文集P 52 页,东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