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水电暖安装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摘要:最近几年,水电暖安装质量总体水平虽有所提高,但施工质量问题依然存在,给人们生活和生产带来不便,有的甚至存在着安全隐患。本文就水电暖安装常见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处理措施,对提高建筑水电暖安装工程质量和保证使用功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给排水;电气;暖通;问题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overall level of warm water and electricity installation quality is improved, but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problems
2、remain, to peoples life and production inconvenient, some even exist safe hidden trouble. In this paper the warm water and electricity installation common issues are analyzed,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for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water and electricity installation quality and warm guarantee
3、 function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Keywords: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lectrical; Hvac; problems.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 给排水问题 2(一)预埋套管外刷油漆,这是很多施工单位的做法,但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套管与混凝土接触部分,不做防腐处理,预埋在混凝上内的套管如果在管外涂刷油漆,会使管道与混凝土接触部分粘合不好,用在外墙会影响套管的防水功能。 (二)管道支架设置不合理、安装不牢固。目前工程中给水系统大多采用管,其
4、刚性较差,加之安装支架时疏忽大意,很容易造成管道弯曲、变形、接口开裂漏水,影响使用。所以其支架间距要严格按照规范规定设置;支架安装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施工。 (三)套管出楼板地面过低或过高。管道穿过墙壁和楼板,宜设置金属或塑料套管。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 20mm 安装在卫生间及厨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地面 50mm,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否着易在地面积水情况下造成漏水现象。安装在墙壁内的套管其两端与饰面相平。 (四)伸缩节漏设或安装错误。在排水系统管道施工中,排水管受温差的影响,伸缩较大,而在施工中没有注意这个问题,造成伸缩节漏设或是错误地进行安装,引起了管道渗漏现象
5、的发生。注意伸缩节的设置和安装,要考虑到排水管受温差影响,伸缩节会变大的情况,从而防止伸缩节的漏设和错误安装。 (五)水池、水箱检修孔位置设置不合理。常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地下消防水池在地下室顶板下紧接着设 800mm600mm(h)的水池检修口,检修人员进出水池非常困难;另一种情况是水箱顶面距结构顶板净距过小,同时水箱检修口未靠近浮球阀,使人无法进入水箱清洗,也无法抢修3浮球阀。因此, 设有入孔的池顶,顶板面与上面建筑本体板底的净空不应小于 0.8m。水池检修口的设置位置应考虑检修人员进出水池方便,人孔应靠近进水管装浮球阀处,尽可能在水池外就能触摸到浮球阀并能进行检修。 二、电气问题 (一
6、)配电箱安装 配电箱面板不紧贴墙面。无回路编号,布线不整齐,导线无绑扎。多股线无搪锡或压接,有的甚至被剪断,管进箱无利用敲落孔,及箱内零线、地线绞接,总配电箱内无安装接地端子。 配管采用丝扣连接的必须做跨接,其圆钢跨接接地线的直径不得小于5 mm。焊接长度不得小于圆钢直径的 6 倍,焊接应牢固、平整、饱满,不得有咬肉、夹渣、焊瘤、钢管焊穿等现象,焊完后,药渣应及时清除,并刷防锈(防腐)油漆。跨接接地不得“点焊” 。插座的接地线必须直接在电表箱(柜)的接地排,不得接在金属箱(盒)的外壳。明配钢管管径在 50 以下,一律应采用丝扣连接,不得采用套管连接,严格直接对口焊接:不得将钢管直接焊在各种型钢
7、和支架上。钢管切口应将其处理平整、光滑。严禁用电(气)焊切割,管口切口处如有毛刺,要用锉刀平整、光滑。钢管进入箱(盒)50 及以下管径必须用锁紧螺母固定,露出螺母丝口为 24 扣。63 以上的管径进入箱(盒)可点焊固定,管口露出箱盒应小于 5 mm。箱、盒、柜应机械开孔,严禁电焊扩孔或气焊割孔。明配管应横平竖直,排列整齐,半硬塑料管及波纹软管暗敷设方向应横平竖直,不得斜向敷设。半硬塑料管应使用套管粘结法连接,如敷在多孔板孔洞内,中间不得有接头,4严禁边穿线边敷半硬塑料管:波纹软管敷设中间不应有接头。 (二)电线管内穿线不畅 管内穿线时导线无法通过原预埋好的线管。这主要是由于:土建或安装专业在吊
8、顶或固定支架时,采用电锤钻孔,把隐蔽在墙体内的线管打坏;安装专业在配管时,管子的弯曲半径过小或转变过多,未按规范设过线盒;配管管径未按设计要求的管径施工。 解决电线管内穿线不畅问题在施工中应注意:在配管过程中,管子的弯曲半径应为管外径的 6 倍,不宜过小;当管路长度超过以下规定时应设过线盒:管子全长超过 30m,无弯曲时;管子全长超过 20m,只有一个弯时;管子全长超过 15m,只有两个弯曲;管子全长超过 8m,有三个弯时;另外,土建装饰或安装专业在施工过程中,也有可能把线管打坏,通常情况下,土建装饰或安装在施工时,电气专业应在线管隐藏部位弹好线,画好线管的走向,防止被电锤钻孔时破坏;线管的外
9、径应按规范或设计要求进行敷设。 (三)开关、插座的安装与接线不符合要求 开关、插座的安装与接线不符合要求主要是由于以下情况造成的:开关、插座的相线、零线、PE 线有”头攻头”的串接现象。 开关、插座的界限螺丝松动。开关装于门后,插座装于浴缸上方。暗装开关的面板不统一,一个单位工程有多种型号的面板。开关、插座面板的固定螺丝不统一,有的凸出面板外,有的甚至使用木螺丝。面板螺孔处盖帽残缺不齐。开关、插座箱中导线余量不足。 施工中应当注意:为确保使用安全可靠,开关、插座中的接线,5零线、PE 线都严禁串接。单股导线在插座接线孔时应拗成双股并将螺丝顶住后拧紧,防止松动。开关不得装于门后,插座也不应装于煤
10、气灶上方或装于浴缸上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重视设计交底工作。对设计有不合理的地方应以书面形式提出修改意见。开关的面板在一个单位工程中应统一,不得出现二种以上的不同面板。 开关、插座的面板固定螺丝不得使用平面螺丝和木螺丝,面板螺孔处盖帽应齐全。开关、插座盒的导线应留有一定有余量,一般在 100-150MM 为宜。 三、暖通空调问题 (一) 暖通空调送风时风管内有噪声 钢板风管送风时有较大噪声,用调节阀调节风量时,调节阀两侧风管有很大的颤动声。 这主要是由于风管内的风速超出设计规范的数值;风管的钢板厚度与风管断面尺寸有关,风管制作时未按施工验收规范规定执行。风管没有采取加固措施。 施工中应当注意
11、:对风管内的风速的数值进行控制;钢板厚度与风管断面尺寸的关系值应按施工验收规范规定取用。矩形风管大边630mm 时,风管管段长度1200mm 时,用在其管段中间铆接加固框材料可用角钢,按风管断面大小不同,角钢规格为 L304L404。 (二)风管保温性能降低 风管表面有结露,风管系统冷量、热量损失大。这可能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保温材料选用不合理。板状、毡状保温材料厚度不合要求,散状保温材料保温后厚度不均匀。保温材料与风管外表面接合不严密,6有空气层,易结露。保温材料拼接处缝隙大,有空气流通。保温结构不完整,保温层外没有防潮层及保护层。保温材料表面保护层及防潮层破坏,吸水率加大,保温性能降低。 施
12、工中应当注意:保温材料应选用导热系数小、表观密度小、具有多孔性、抗压强度大、不易表形、吸湿性小、不存水、不易燃烧、不腐烂、保温层与防潮层及保护层结合为一体的、价格低的材料。例如铝箔矿棉保温材料等。按保温材料不同的性质,选用相应的胶粘剂,使其与风管表面牢固地粘接在一起。风管表面也可用均匀分布的塑料保温钉,将保温材料与风管紧密固定结合。保温钉间距可按风管断面尺寸大小自行确定,一般为 150250mm 之间。对风管表面不平处可多加保温钉固定贴合。保温材料拼接缝应使纵横接缝错开,缝隙较大时可用胶粘剂灌封或用胶粘纸密封。完整的保温结构应顺序由防锈层(一般刷防锈漆,对镀锌钢板可不刷) 、保温层、防潮层和保
13、护层组成。加强对成品的保护,如保护层及防潮层破坏时,可用胶粘纸或铝箔粘补。 (三)结露滴水问题 冷凝水管路太长,安装时与吊顶碰撞或坡度难保证冷凝水管倒坡造成滴水现象;空调机组冷凝水管因没有设水封(负压处)而机组窄调冷凝水无法排除。冷凝水管施上安装现问题的处理办法是尽可能将冷凝水就近排放,以避免冷凝水管倒坡积水或与吊顶“打架”现象;柜机冷凝水管应按机内的负压大小设水封,以使冷凝水排放通畅。 结束语 水电暖安装工程作为建筑施工项目中一个重要部分,是一个多工序的7复杂生产过程,我们应给与足够的重视,本着安全、优质、美观的原则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标准,针对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必须加以重视,做好预防措施,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补救,并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灵活变通,确保水电暖工程的安装质量和使用功能。 参考文献 1陈泽灵.建筑机电安装施工质量技术J.质量论坛,2010(7). 2肖明海.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存在的问题与预防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5(09). 3冼世明.浅谈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J.科技创业月刊,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