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体污染的危害及预防调控措施.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23218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殖水体污染的危害及预防调控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养殖水体污染的危害及预防调控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养殖水体污染的危害及预防调控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养殖水体污染的危害及预防调控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养殖水体污染的危害及预防调控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养殖水体污染的危害及预防调控措施摘要:养殖水体污染给养殖生产中带来的危害是目前养殖领域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本文从分析养殖水体中主要污染物的类型、来源、对水产养殖业带来的影响及危害出发,探讨相关的预防调控措施。 关键词:养殖 水体污染 危害 预防调控 措施 中图分类号:Q9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前言 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国家经济建设的生命线。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世界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而对水域的破坏性开采、不合理利用及大量污染物肆意排放等,导致淡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一、目前养殖生产中的污染现状 1 养殖者技

2、术和管理水平远远落后于形势的发展我国目前养殖生态环境总体水平不太乐观,第一,养殖的分散性较大,规模小,范围广等形式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发展,也给管理上带来一定的麻烦。第二,放养密度增加,放养方式单一化,放养品种混养不当,进行日常管理和环境管理技术水平落后且不到位,使得水体污染日益严重。第三,由于生产者对质量的意识淡薄,导致对养殖环境与产品质量重视不够,忽略了预防及控制疾病的工作;只注重管理,不惜采用多种药物,且加大用药量治疗鱼病,鱼体药残普遍存在,水体药残比较严重,造成水产品的药物和2有害物残留超标,水产品食用安全系数下降。 2 重视产量,忽视水体污染及其带来的危害 为了获得较高产量,水产养殖逐步

3、由粗放式养殖转变到集约化养殖,不断增加密度,提高投饵量,忽视高密度与高投饵所带来的大量残饵、排泄物沉于水体而造成的危害。科学研究表明投入水体饵料通常有/“2 或更多未被鱼类摄食,产生的残饵、残骸与鱼虾排泄物一起沉到水底,通过耗氧并分解为氨氮,使其转变为氨化物、亚硝态氮、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危害水体。高密度养殖使水域自净能力变差,致使大量病毒、细菌等致病微生物在水中滋生,水质严重恶化,而污染水体则可通过水流动导致邻近区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致使病原微生物四处蔓延。 2 长期以来污水的乱排乱放 大量的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经过任何处理或不按标准处理直接排入水体,使一些近岸水域生活污水量和有机物废弃物含量

4、日益增加。污水中各种有毒物质、化学物质、重金属等一旦进入水体,将改变水体理化性质,影响各种水质指标,当这些污染物的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破坏水生生态系统,造成对养殖鱼类的危害。为了防止污水的乱排乱放,可以采取一定调控措施达到减少污染的目的:避免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于养殖水体,可经过严密处理净化水体使其无毒排放;可以通过过滤、沉淀、分离除去毒害物质;可用混凝法沉淀污水中可溶性或胶体物质;可用中和法处理酸碱物质等。废水中所含污染物种类较多,单纯只用一种处理方法不能去除所有污染物,往往需要几种方法组成一处理系统才能完成。 3二、养殖池塘污染的原因 1 池塘底部淤泥的积累 池塘既是水生生物的生长环境,又是

5、其分泌物、排泄物的处理场所。随着养殖生产的进行,大量饵料投入池塘,残饵和水生生物的粪便、尸体、死亡藻类不断增加而又无法排出池外,沉积于池底,在池塘底部形成一层黑色的淤泥。 一些养殖池塘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导致养殖池塘缺乏必要的清整维护,池塘底部淤泥无人清理,池底淤泥越积越厚。淤泥中的有机物质在缺氧条件下发酵分解产生大量的中间产物,如氨、硫化氢、甲烷、氢、有机酸、硫醇、低级胺类等,这些物质的产生,不仅对水生动物有着直接的危害,而且会使底质和水质酸化,P H 值明显下降,从而间接影响水生动物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这些物质轻则会影响水生动物的生长,导致饲料系数增大,养殖成本上升,重则引起水生动物中

6、毒死亡和泛塘,对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 2 滥施药物造成的药物污染 由于水产疾病防治技术滞后及养殖户用药知识匮乏等因素,导致许多养殖户使用价廉、残留严重的农药、鱼药及化工原料,造成了养殖水体的严重污染。另外,各种人药、兽药中的抗生素、激素类药物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业上的应用,虽然对治愈疾病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却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水环境和水生动物体内的微生态平衡,使养殖水生动物失去了一些正常的菌群屏障及生物拮抗作用,从而导致外源性效应菌和内源性致病菌大量繁殖,引发更大的病害。 43 残饵过多造成的饲料污染 投饲过多、投饲方法不当或饲料质量较差造成残饵过多引起饲料污染。传统的池塘养殖因追求高产高效,放养密

7、度普遍较大,投饲量也普遍偏大。且多人工投喂青绿饲料和植物性原料饲料,饲料营养不全面,所投饲料在池塘水体中流失较多,利用率低,增加了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量。 三、养殖池塘污染的修复技术 1 彻底清淤消毒 鱼种放养前必须做到清淤消毒,清除池塘过剩的淤泥,进行消毒、曝晒,将池塘淤泥中的有机物在缺氧环境下产生的硫化氢、氨气等有害物质氧化成硫酸根、硝酸根,使之无害,并成为植物良好的营养,改善水质和底质条件。 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渔业生产过程的监督管理力度,继承我们祖先冬季夹塘泥清淤的良好传统,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从法律上或经营承包合同上明确规定水产养殖单位必须 35 年清淤一次,彻底改变目前因所有权

8、和经营权分离造成的对池塘养殖掠夺式经营,走健康、无公害、可持续发展之路。 2 转换养殖模式,推广生态养殖。 减少苗种放养密度,降低养殖产量,提高水产品品质。加大科学宣传力度,提高养殖水平,加强鱼病监控,实行凭处方购药、用药,推广使用无拮抗、无毒性、无残留的渔药,减少因药物残留造成的养殖池塘的污染。 53 改变投饲方式,向颗粒化、自动化发展。 为减少残饵对池塘水体的污染程度,在养殖过程中应提倡、推广使用优质配合颗粒饲料,并搭设食场、食台,采用自动喷料机投喂,以提高饲料质量和利用率。 4 营造人工湿地,进行生物修复。 根据养殖单位自身情况,将部分养殖池塘放弃养殖功能,改造成人工湿地。池底种植芦苇、

9、蒲草、菰等挺水植物,池中放养菱、睡莲、浮萍等浮叶植物、漂浮植物,采用以下工艺流程:养殖污水沉淀池人工湿地养殖池塘,形成一个独特的动植物生态系统环境,对养殖污水进行生态处理。养殖污水中的不溶性有机物通过湿地的沉淀、过滤作用,可以很快地被截留,进而被微生物利用;污水中可溶性有机物则通过植物根系生物膜的吸附、吸收与生物代谢降解而被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无机氮和磷,作为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直接被湿地中的植物吸收利用。通过定期收割湿地植物而将池塘中的有机物质从养殖系统中去除。 5 利用微生物修复 根据微生物原理,对水生动物及其生活环境中正常的有益微生物菌种或菌株,进行鉴别、筛选、选种、培养、干

10、燥等手段制成活菌制剂,应用于水产养殖生产,使用方式有两种。 (1)拌饵投喂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杆菌等,以改善养殖对象肠道微生物菌群,提高其消化率和机体免疫力。 (2)直接向水体中役放光合细菌、芽孢菌、硝化细菌等,将水体或6底泥中的有机物、氨氮、亚硝酸盐等分解吸收,转化为有益或无害物质,以改善池塘水质和底质。 结束语 水体环境遭到人类活动或养殖物自身的破坏,容易形成养殖水体的严重污染。养殖水体污染,是指由人类的养殖活动、养殖对象自身的分泌和排泄物、饵料过剩、药物残留等因素,造成水体遭到破坏、水质因子平衡失调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毕士川,黄冬梅.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与建议J. 中国水产. 2005(04) 2 陈俊玉,何建顺.加强水产品药残控制提高质量安全管理水平J. 江西水产科技. 2005(01) 3 李谷,吴振斌,侯燕松.养殖水体氨氮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研究J.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4(04) 4 蔡友琼,于慧娟.养殖水产品中药物残留问题及对策J. 现代渔业信息. 2004(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