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公共政策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25081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型期公共政策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转型期公共政策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转型期公共政策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转型期公共政策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转型期公共政策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转型期公共政策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摘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重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协调,公共政策作为社会利益的集中体现,为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结合转型期我国社会的客观实际,分析了建立公共政策的利益协调机制的必要性,提出了公共政策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需要做到利益明晰化、利益市场化、利益规范化和制度化同时还要发挥法律和道德的协调作用。 【关键词】转型期;公共政策;利益协调 马克思曾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攸关”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和体现,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调节与分配。随着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

2、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建立以利益协调为基础的公共政策机制是中国政府必然的历史选择。 一、利益协调是当代中国转型社会有效发挥公共政策功能的客观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加速了产业结构的改变和社会阶层的分化,单一的所有制形式向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转型,从而出现了不同的利益主体,社会利益分化日益明显,加剧了原有利益结构的分化、转换和新的利益结构的组合、重构。 (一)从利益的角度看,在社会利益的大分化和重新组合的情况下,2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利益协调机制,成为公共政策的主要问题 首先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人阶级队伍和农民发生了很大变化。其次,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我国又涌现

3、出了一批新的社会阶层,个体所有制阶层和企业家阶层等,阶级阶层的变动使原有的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社会的利益结构是高度整体性的,个体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在整体利益的协调与控制下,个体之间在利益分配上平均化,这种一元化的利益结构淡化了利益群体的主体意识;改革开放以后,这种高度集中的利益要求和利益动机逐渐强化,由于利益追求的排他性,各种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在不断加剧,社会稳定和安定团结的大局正遭遇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因此,如何治理乃至消解公共政策冲突所带来的利益分配的不公和社会不和谐,就成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保障社会稳定的时代课题。 (二)从政治的民主化和现代化层面看,各种利益

4、群体对政治过程的正、负效应,要求社会转型时期的公共政策机制,要处理和协调好各种利益协调和利益关系强化政治整合 利益群体的成长、成熟及其对政治与过程的有效参与促进了政治发展的民主化、现代化进程和实现程度。在行为层面上,政治民主主要体现就是政治参与。利益群体有助于民众要求和意愿的表达,各利益群体为促进和谋求群体自身利益,必然会积极谋求政治参与通道,迫切希望将他们的意志和要求输入政治决策系统,这些都大大提高了民众的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政治民主化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权力的分立和制约。 “在任何民主政治的情况下,权力总是归属于多数,并由少数人行3使。 ”2在权力的所有权与行使权分离的情况下,可能导致

5、权力的异化,从而引起政治的失控效应,而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应加强政治运作的法治化外,更根本的还是要进行充分有效的监督,而这一监督的成功最终取决于利益群体对政治过程的有效参与,以权利制约权力。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利益群体在政治发展中也存在许多引发政治不稳定因素的潜在性和可能性。首先,各利益群体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具有的政治参与的强烈愿望和要求,需要“政治体系必须随参与水平的提高,输入压力的加大而不断提高政治制度的适应性、复杂性、自主性和内聚力”然而政治体系整合德制度化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它不能一蹴而就,因此,现实的政治制度化程度可能会滞后于参与的扩张,从而造成了政治的不稳定。目前在中国

6、特别是利益表达途径不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一些利益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则会采取体制外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愿望,这是改革中一些群体事件突发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其次,由于利益资源的稀缺性,利益群体的要求和欲望不能完全得以满足,于是利益群体之间竞争、摩擦和冲突在所难免。一旦这种状态超出政治体制的承受力就会引起政局的不稳定,再加之体制改革中,利益分配的不均衡,使利益受损的弱势群体产生一种挫折心理和某种被剥夺感,从而也给政治稳定带来负面效应。 二、公共政策的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利益群体的分化和重组以及他们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负面效应都要求政府要不失时机地强化政治体制自身利益

7、群体的适应性变革,建立切实可行的利益协调机制,使其成为中国政治4民主化、现代化进程的推动力和生长点。本文认为,建立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公共政策的利益协调机制,首先要以处理和协调好各种社会利益矛盾,利益关系为基础,着眼于问题的解决。为此,必须做到利益明晰化并要充分发挥经济协调制度、政治协调制度、法律协调制度和道德协调的作用。利益协调机制,不仅仅是利益制度和利益体制的作用机制,它是一种综合的作用机制,利益协调机制,主要包括:经济协调、政治协调、法律协调、道德协调、行政协调及其他方面的协调等等机制。 第一,利益明晰化,是转型时期公共政策利益协调的前提和基础。 利益明晰化,就是要求我们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

8、段的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辨别各种利益矛盾、利益差别质的规定性及其量的区别。利益明晰化是公共政策实现利益协调和正确处理利益矛盾的首要环节和基本前提。要使利益明晰化就必须做到: 利益主体明晰,即承认并确立各个利益主体的独立利益,打破单一利益主体的格局,允许多元利益主体的存在和发展。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利益主体的研究我们认为,在承认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以及工人阶级中的知识分子阶层和大的阶级群体划分的基本前提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利益群体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划分很广泛也很分散,总起来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利益群体,大体上由以下几个构成成分:工人阶级中的物质生产者利益群体,农民阶级利益群体,知识分子利益群体

9、,社会领导者和企业管理者利益群体,个体劳动者利益群体,私有经济所有者-经营者利益群体和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经理人,代理人,管理人利益群体。如果利益主体不明晰,利益关系就无从理顺。 明晰5利益差别,就是承认利益差别并将其限定在一定的限度内。利益差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乃至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然存在的客观事实,承认利益差别,并自觉利用利益差别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通过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持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但是,利益差别作为社会发展动力而起作用,是有限度的,利益差别只有被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才具有积极意义,利益差别太大,会激化社会矛盾,造成社会不安定;利益差别太小,难以

10、激发人们追求利益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同样起不到动力的作用。 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的性质要明晰。迄今为止的社会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对抗性质的利益矛盾,二是非对抗性质的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它主要表现为消灭了阶级对立的社会经济基础,但还存在旧的分工残余的社会中的根本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质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主要表现为人民内部的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当然非对抗性利益差别和矛盾并不排除个别、局部对抗现象的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反映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就形成了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消除私人利益之间的阶级性的对

11、抗矛盾关系,社会共同利益在客观上成为绝大多数社会个别利益主体共同追求的目标,社会的发展正是通过每个社会成员的创造性活动来实现的,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通过协调可以得到解决。 利益表达明晰,就是要明晰反映和表达各种利益要求的利益表达主体,畅通利益表达渠道,使不同利益主体的不同要求明晰化、透明化,6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各利益群体的依法有序表达是合理有效决策的基础和前提。如果利益表达不明晰则不能及时暴露利益矛盾,影响政府决策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一般讲“当一个社会经历了经济与技术变化,当它获得了与这些变化过程相关的态度时,就会出现导向更高程度利益表达的倾向和行动手段” 。我国正处于加

12、速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技术以及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利益表达效能的发挥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而言,既要发挥现有的利益表达渠道,也要随着利益变化创造新的利益表达渠道。首先,要充分发挥人大和政协的利益表达功能,通过他们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其次,要充分发挥工、青、妇和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的利益表达功能。再次,要充分发挥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作用,使其成为群众和不同利益群体表达要求和呼声的窗口。 第二,利益市场化是转型时期公共政策协调的核心。 利益矛盾主要是经济的,物质的利益矛盾,经济协调机制是利益协调的基本机制,而经济协调主要是运用所有制、分配方式、各

13、种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等手段来协调和保证各方面的利益满足,这就决定了利益必须市场化,即主要通过市场用经济的手段调节利益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说,利益市场化是建设利益协调机制的核心与主体。要使利益市场化,就必须首先建立适合生产力发展需求的适合调动不同群体的积极性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其次,利7益调节必须纳入市场的轨道,从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以经济杠杆为主,在尊重和恪守市场规律充分发展市场机制作用的前提下,弥补、矫治市场缺陷,使利益调节能够有力地激发利益主体的利益驱动力,有效调动利益主体的利益约束力,从而使社

14、会经济有序打破原有的城乡、阶层、身份等封闭与隔离的利益结构,构造一个具有开放性、流动性的利益结构,推动新的利益结构的分化、形成和重组。 第三,利益规范化、制度化是转型时期公共政策利益协调的保障。 利益的规范化、制度化实质就是说,利益协调必须要有政治协调制度作保障。政治协调主要是利用国家的职能利用政治制度及其各类政治手段进行协调,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机器和政治制度的主要职能之一。建立利益协调的政策机制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具体制度、体制、法规作保障形成一个规范化、制度化的利益环境。实现利益规范化、制度化根本和首要的任务就是使公共政策体现效率与公平的基本价值原则。首先,公共政策要体现效率原则

15、,效率优先是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提高效率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否则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协调是根本不可能的。有效率公共政策就必须要坚持生产力标准,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解决公共政策“越位”对市场机制所带来的有害干扰,和公共政策“缺位”给弥补市场缺陷所带来的损失,尽快实现公共政策范围的市场化界定以及政策目标上的市场化取向。除此之外,要努力推进公共政策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充分调动每个利益主体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促进时间节约、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减少,从而实现产出的最大化。 8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利益规范化、制度化的又一基本点是公正和公平,它与效率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社会利益协调乐章的和谐主旋律,社会主义

16、的公正、公平的利益关系是由机会平等和按劳分配两个层次的公正、公平所构成。机会平等为每个利益主体提供了自由竞争,多方面发挥能力的环境,提供了自主选择生产资料、资金和劳动力的市场,这是效率提高的源泉。而按劳分配是使具有不同劳动能力和生产、经营、决策应变能力的利益主体得到不同的利益、收入这是是效率提高的动力。因此,机会平等和按劳分配是利益主体增加收入的内在驱动力,推动他们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成为利益主体形成趋利避害和自我约束的内在制动力,规范和制约他们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第四,利益协调机制的建立需要发挥法律协调作用。 社会利益主体是极其复杂繁多的,它们之间必然发生着这样或那样错综复杂的利益关

17、系,这些利益矛盾和利益关系不能完全通过政治或国家政权来直接调整和解决,而对多元的多层次的利益主体及利益体系,必须具有多样的协调机制。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作为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比较定型的,基本的行为规则,可以直接作为一种政治手段,协调人们在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利益关系。因此,法律协调利益关系的范围比政治协调要广泛一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律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全体人民共同意志的反映,它真正体现了整个社会的利益。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能够有效地协调全体人民的利益差别与矛盾,保证全体人民的利益得以实现,法律的协调还需要行政手段的支持。 第五,利益协调机制的建立需要充分发挥道德协调作用。 9人作

18、为社会性的人,其个人和其群体的一言一行都与他人或其他群体发生一定的利益关系。当他们的言行不触及法律规范时,法律也奈何不了,这就是法律协调作用的极限。为了能使人们的一言一行都符合一定的规范,纳入一定的秩序之中,以协调好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这些就需要比法律更具有广泛的社会规范,即道德规范。只有消灭了私有制,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消除了对抗性的矛盾,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和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才能充分发挥其协调利益关系的功能,协调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具有协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利益矛盾的重要社会功能。 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只要我们认

19、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利益主体的多样性,按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的客观规律办事,通过发展生产,建立适当的利益调节机制来解决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要,就可以使社会主义本身充分发挥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李承,杨超.视野中的利益群体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1. 3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 4陈振明.政策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02000. 作者简介:苗建萍(1980) ,女,山西左权人,内江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