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综述怎样加强在化学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思考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对教育的大力投入下,学校的办学条件日趋完善了。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生活水平,可以说,学校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也为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奠定了基础;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比如相当多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激情不高,在课堂上表现得无精打采,很多学生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精力转向了学习之外的事。怎样才能让学生有所事事? 首先应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而兴趣源于好奇心的驱使和成功感的刺激; 好奇心与成功感都是思考的果实,是要通过思考才能产生和感受到的。只有学生的思考需求得到满足、思考价值得以实现
2、,他们才会热爱学习。如果他们没有进行思考活动,就会感觉到无所事事。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呢? 关键词:化学教学;有效激发;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1 向学生展示和呈现化学学科的应用价值。 在化学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是有价值的,这样学生才会对学习化学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在化学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例如: 在学习硫酸时,先让学生认识硫酸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原料,2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用途。学生一旦意识到硫酸是有价值的,就会以很高的热情学习,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也会积极思考; 这样,当学习到硫酸的腐蚀性时,他
3、们并不会因为硫酸有危险而立刻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如果先让学生认识硫酸的腐蚀性,他们就会对硫酸望而生畏,做相关实验时缩手缩脚,对硫酸在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也就不会太重视,在这种心境下的学习很难产生有效的思考活动。 2 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修订稿) 在原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的基础上修改后指出:“要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并新增 27 个学习情境素材和三个有关科学探究学习的实例。由此可见, 课标给我们阐明了思考、认识、理解、能力、素养之间的关系。在化学教
4、学中,开展丰富的活动,目的就是用不同的方式和从不同的角度引发学生思考; 让每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思考出有用的东西,从而感受到自己在学习活动中存在的价值,对学习产生兴趣。因此,教师要把活动设计和安排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思考的问题,并能思考出相应结果,让所有学生对化学产生学习欲望和兴趣。 二、与学生的思维接轨 1 在学生现有的经验基础上设置问题。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修订稿) 明确指出:“让学生在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 ”这再一次提醒我们,学3生的思考要建立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才能有效。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无论是举例还是阐述某个问题,都要考虑到学生的现
5、有水平和生活经验,确保他们的思维和认识有起点和切入点。例如在探讨“自然界中的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这一问题时,以前我提问: “请同学们思考,海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如果是混合物,里面含有哪些物质?”学生思考很长一段时间后,只有几个学生能判断海水是混合物、里面含有盐。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后,我改成这样提问: “请同学们思考,河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如果是混合物,里面含有哪些物质?”学生们思考片刻后,大多数都能判断河水是混合物,里面含有人、畜弄在里面的一些可溶性物质。这是因为我校学生熟悉河水而不熟悉海水。因此,教师设置的问题一定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对接起来,这样的提问才能真正引发学生的有效思考。
6、 2 根据学生的思维规律创设问题。 在新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了解、分析学生的思考活动是怎样进行的、学生是怎样理解教师的叙述和讲解以及他们在认知的道路上会遇到哪些困难。很多教师常有这样的感受,在课堂上把问题讲得准确而易懂,结果学生中只有几个成绩较好的似懂非懂,而绝大多数学生却一头雾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没有给学生提出明确的问题,所讲内容没有触动学生进行有效思考; 学生对教师讲的知识根本就无法理解、内化。学生自己思考出来的东西或所得结论,对于他们来说,才是有价值的,才能用之解决问题。下面是我用不同方式执教“软水与硬水”产生的效果 4教法一: 教法二: 教法一主要体现了教师的思维特点,由于学生
7、的思维与教师的思维有差异,导致学生对教师所讲知识理解不透; 并且没有设置有效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对知识混淆不清,又不会应用。教法二通过贴近生活的情境设置明确、有针对性和逻辑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积极地思考,学生以思考促行动、让思考有结果、让行动有成就,学生虽然感到学习紧张,但很有兴趣,对知识掌握得也很透彻。因此,化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与学生思维接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特点,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情境设置明确、有针对性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思考。 三、提炼思考素材 1 让学生经过自主思考得出结论。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把信息和结论都讲给学生,让他们没有思考和创新
8、的余地。教师可以把信息呈现给学生,也可以和学生一起收集信息,但结论必须由学生自主思考得出。如在化学实验中让学生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就是收集信息,如果学生收集得不全面,教师可协助或补充,但实验结论一定要由学生自己经过思考得出或在教师引导和点拨下思考得出。这种在分析信息的基础上总结得出的结论,源于学生的思考,是学5生的思考结果。对于自己的思考结果,学生不仅容易记住,而且很容易运用和变通。 2 适时将学生思考引向深层次。 学生获得的一些具体知识往往是书本上呈现的,也有一部分是他们在生活中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教师不能让他们只停留在这个层次,而要鼓励学生继续思考、变通和运用。如在教学“复分解反应”时,写出
9、几个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让学生思考这些化学方程式的特征并用语言描述出来,即得出复分解反应的定义,然后要求他们思考能表示复分解反应的通式,当学生得出通式 AB + CD = AC + BD 后,继续要求学生思考出进一步简化的通式,即 A + B = C + D( 因为 A、B、C、D 可表示单质,也可表化合物; 如果再作进一步推理,该式子还可表示置换反应) 。这种对知识的抽象模式( 例子特征定义通式简化通式) ,为学生的思考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并将其引向更深的层次。 总之,化学教师要多花心思、多下工夫,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进行有效思考,使其产生有价值的思考结果,这是确保学生热爱学习、学好知识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