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僵尸企业正在掏空中国经济有一些应该破产的企业, 被裹挟着不敢破产, 成为了僵尸企业; 还有一些本来可以生存的企业, 由于高利息的拖累, 失去了造血能力, 正在慢慢成为僵尸企业。 如此往复,中国经济崩盘的风险逐渐加剧 6 月末,刘爽(化名)在自己的证券账户中不断卖空中国 A 股市场的股票,他说:“我开户的券商在融券上没有什么优势,经常会出现没有融券额度的情况,为此,我不得不进行无选择性的做空,只要有券可融,我就会去融。 ”这样貌似赌博的方式在那个时点却被很多像他这样的“价值投资者”视为无风险套利,这是因为,由于人民银行未如预期地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在 2013 年 6 月 20 日,上海银行间同业
2、拆放利率(Shanghai Interbank Offered Rate,简称 Shibor)的隔夜拆借利率达到了 13.4%,另一期限利率更一度触及 25%的高点。 这个日后被解释为风险评估的举措,激发了众多投资者的博弈精神。杰西利弗莫尔曾在 19 世纪美国近似的经济环境下大举抛空,成为了当时市场上的王者,而在百年之后,中国市场重现了相似一幕。刘爽声称:“高企的利率验证了中国经济中隐藏着我们忽略的东西,这不就是一场小型的经济危机吗?”这样的观点并非过激,实际上,自 2011 年以来,众多国内外经济学家先后提醒中国经济有崩盘的危险。不久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的一篇内
3、部演讲被网友重新翻出,而这篇文章的核心是,中国七八月份可能爆发经济危机 经济表象 的确,从最近的宏观数据来看,中国经济正在向着年初预期相反的方向发展。7 月 10 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数据称,6 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额为 3,215.1 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下降 2%,其中出口1,743.2 亿美元,进口 1,471.9 亿美元,分别下降 3.1%和 0.7%。这是中国今年以来第一次出现外贸进口与出口同时下降,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而结合上半年的情况来看,上半年,中国进出口总值 12.51 万亿元人民币(折合 19,976.9 亿美元) ,扣除汇率因素后同比增长 8.6%。其中出口 6.59
4、万亿元人民币(折合 10,528.2 亿美元) ,增长 10.4%;进口5.92 万亿人民币(折合 9,448.7 亿美元) ,增长 6.7%;贸易顺差 6,770.6亿元人民币(折合 1,079.5 亿美元) ,扩大 58.5%。 对此,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说:“今年第二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速确实是在明显放缓,特别是 5、6 月份进出口的情况更加不容乐观,这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说当前我国外贸面临着比较严峻的挑战。 ”也许,还有人会认为,今年 6 月份的外贸下降的主因是因为中国打击“假出口” ,但是,这也从另一角度说明了过去中国在外贸出口上的水分过大。新时代证
5、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秦茂军就认为,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增速创下 2009 年 10 月以来 44 个月的最低值,而且这里面可能还有水分;而从进口来看,中国的内需依然不足,特别是限制公款消费的政策实施后,对进口的影响很大。从贸易顺差变化来看更是堪称冰火两重天。这样的形势表明了外贸形势的迅速恶化,以此观之,上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消费都很难尽如人意。 实际上,秦茂军的判断是结合中国 6 月总体的经济形势来看的,根据之前陆续公布的数据来看,6 月 CPI 同比增长 2.7%,创 4 个月以来的新高;6 月 PPI 同比下降 2.7%,虽比上个月 2.7%的同比降幅有所收窄,但幅度极其有限,国家统计局公布
6、的 6 月 PMI 为 50.1,这一数字又创 4个月以来的新低,表明市场需求不旺,宏观经济处于下降通道内。 7 月 15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上半年经济数据,根据数据显示,中国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 248,009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7.6%。其中,一季度增长 7.7%,二季度增长 7.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8,622 亿元,增长 3.0%;第二产业增加值 117,037 亿元,增长 7.6%;第三产业增加值 112,350 亿元,增长 8.3%。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1.7%。对此,有人认为由于 GDP 增速已经达到可容忍的下限,未来随着城镇化的加速,中国经济
7、将触底回升。不过有人对此表示不屑,认为在目前地方债台高筑的情况下,资金从何而来? 运行过失 在经历了一轮长达一年的去库存寒潮后,2012 年四季度,中国经济在 1 万亿项目的支撑下开始企稳回升。在那个时段,我们能够看到,从2012 年四季度开始,原材料库存企稳回升;从 2013 年一季度开始,产成品库存触底反弹。各企业开始憧憬开启新一轮增长而主动补库存,但进入到第二季度后,情况开始严峻起来,有些敏感的观察者发现,这次不像过去十年中国经济那样前行,库存新周期刚刚启动就已夭折。 持续下降的经济数据仿佛正在昭示,在经过三十余年的高歌猛进式增长后,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已经呈现出持续疲软态势,这也
8、引发了国际经济界和舆论界讨论中国是否能够避开“中等收入陷阱”和经济“硬着陆” 。当然,普遍来看都不大看好,特别是第二季度下行的数据加重了这种忧虑,在中国网上有地产三剑客之称的牛刀以“坐等泡沫破灭”为题发表文章,认为中国经济正处在崩溃的边缘,诸多迹象正在显示出中国市场经济自身的内在矛盾性和脆弱性,过去所说的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皆出现问题。 对此,中国管理层将其核心矛盾描述为“货币空转” 。那么,何为货币空转呢?让我们看看下面的数据:在 2009 年,每投资 1 元钱,能拉动0.7 元的经济增长,这个是高点,那个时候刺激经济就能拉动增长;但是到 2012 年,每投资 1 元钱,只
9、能拉动 0.27 元的经济增长,这时,刺激经济的效果已经不明显,但它的势能还在;到了 2013 年一季度,每投资1 元钱,拉动经济的数据是负数,一季度存款增加 1 万亿,理论上只能贷出 7,000 万却贷出 3 万亿,这说明了什么,说明钱没有进入投资和消费领域,它消失了 钱是不可能凭空消失的,它去哪了?其实,道理很简单,钱被借新还旧了。当然,道理是简单的,但问题更加严重了,要知道,今年的 M2投放已经超过 16%,接近超发,这么庞大的资金投入情况下还缺钱,那肯定不是单单地方政府债务所能解释的。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基础企业出现了问题。这里指的不单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可能更为严重,他们已经到了
10、严重依赖融资输血才能继续经营下去的地步,换句话说,中国企业中出现了一大批僵尸企业。 6 月 17 日,一封来自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的信送达到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处。李子彬在这封信里说,紧绷的资金链让众多中小企业的经营难以为继,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极为突出。温州一个当地股份制商业银行办公室更是对媒体诉苦说, “近两个月企业到底倒闭了多少的数量很难统计,从政府统计口径来看,企业倒闭要按照注销清算掉的来算,但事实上有很多企业实际已经破产,业务也已经进入停滞状态,这样的企业属于僵死,但并不纳入统计范围。 ” 这也就直接造成了“新型三角债”的出现。它不同于老式的三角债,在 1990 年代中期,由于中国央行
11、紧缩银根导致经济出现流动性不足,当时市场上资金短缺,供货商、生产商和销售商之间只能相互打白条;而现在的三角债则是市场上的钱不少,但多以票据的形式存在,企业间拿着票据你给我,我给他,都是一些纸面财富;另外,由于影子银行的利息高企,企业的营利远远不够偿还利息,只能越做越赔。这样一来,投出去的钱建的项目,大部分产生不了充足的现金流,全部变成了死钱,要还款付息, “有一些应该破产的企业,被裹挟着不敢破产,成为了僵尸企业;还有一些本来可以生存的企业,由于高利息的拖累,失去了造血能力,正在慢慢成为僵尸企业。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发改委研究院成员慨叹说,如此往复,经济更加难以盘活,中国经济崩盘的风险开始逐渐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