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 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一、智能签约,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 作为辖区唯一一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针对原有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工作量大、效率低、签约居民与家庭医生互动少、签而不约、老百姓的服务体验及获得感不强等现象,中心领导班子反复研究、考查,在区卫计委的大力指导和帮助下,逐步建成了中心局域网、分级诊疗“互联网+”服务及微信服务平台的医联网平台。 (一)建立中心局域网。2016 年 10 月,中心内部实现了局域网,病人就诊、微信及支付宝缴费、取药、检查、诊疗实行信息共享,门诊实行“一站式”服务,加快了病人就诊速度,根除收费时间长、取药时间长、取检查报告时间长的
2、问题,堵住了收费、医保、药品管理中的漏洞,规范了医疗文书书写、病案资料存档。 (二)建立“互联网+”服务。2016 年 12 月,中心与河南省人民医院实现医疗业务信息互联互通,可进行远程会诊、预约就诊、双向转诊,省人民医院专家每周定期到中心坐诊、查房、带教,在提升中心服务能力的同时,更使辖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优质医疗服务。 (三)建立以微信公众号平台为主的“互动平台”。2017 年,管城区财政拨付专项资金 20 万元,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团队配备了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我们利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契机,为签约过的居民建立多种形式“互动平台”。同时我们还利用互联网平台,家庭医生签
3、约服务实现了智能手机“托起”居民健康服务的新模式。 此外,依托*市“智慧健康”项目,我们建立了蓝卡健康分级诊疗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联网云平台。目前,中心依托*市已经启动的“智慧健康”项目,结合我中心现有的网络升级为蓝卡健康分级诊疗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联网云平台,实现居民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信息共享,进一步助推医疗服务流程优化,改善病人就医体验。辖区签约居民只需下载相应的手机 app,首页就显示该居民的家庭医生信息,可实现签约居民与家庭医生的实时互动、语言对话、问诊、咨询、一站式健康管理、远程会诊、异地就医等功能。如此完成了在实际签约过程中,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了集
4、互联网、his 系统、分级诊疗系统等于一体的“医联网”系统。 二、双轮驱动,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一是建立在家庭医生激励机制。我们抓住建立和完善激励政策这个关键点,从提高工作待遇和职业发展两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家庭医生的服务积极性。在完善绩效分配机制方面。明确签约服务费作为团队绩效工资以外的工作报酬纳入人员分配,真正实现多签多得、优绩优酬,规定不低于 60%的签约服务费要用于团队成员内部分配,考核结果与签约服务费挂钩,从签约对象数量与构成、服务质量、服务效果、辖区居民满意度四个方面开展服务考核。在完善签约医生职称晋升政策方面。建立以服务水平、质量、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的人才评价机制
5、。设立专业技术三级岗位,增设高级岗位向全科医生倾斜,拓展人才职业发展空间;二是保障群众受益。一方面突出签约服务的多种优惠。全程健康管理、签约优先就诊、预留省医坐诊专家号、大型医疗设备检查和床位、诊疗费用优惠 10 个百分点。优先老年人、孕产妇等 9 类人群,特别关注特困、孤老、高龄空巢、失能、离退休老年人 5 类人群。同时,对有特殊需求居民提供家庭病床、特需上门等个性化健康服务,做实做细签约服务,签约率稳步上升;另一方面突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简便、快捷。目前,中心 12 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每队只需携带一部智能手机,签约居民只需手指轻轻一点便可签约成功。这是我们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智能化家庭医生
6、签约服务工作由传统纸质签约到电子化签约实质性飞跃。 三、培养人才,提高医务人员服务水平 中心与河南省人民医院签订了“河南省人民医院全科专业基地联合培养协议”及“河南省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与社区服务中心(全科医生)签约协议”,中心建立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管理小组和全科教学组,全科医学科负责全科医师社区培训工作,制定了全科教学管理职责、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根据与省人民医院培养协议,每周由省人民医院全科医学专家到我中心坐诊、教学、查房,进行实地临床教学培养人才,根据临床教学考核结果,中心又选拔 5 名具有 3 年以上社区工作经验的主治医师作为带教老师进入社区巡诊。同时,在中心设置了规培生教学室和图书室,为培训人才奠定了基础。通过以上措施,极大地提高了中心医务人员的服务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智能化的优势,加大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签而有约”,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打造社区卫生服务标杆,不断增强辖区居民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