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衢州生态旅游 SWOT 分析及思考【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面对生活和工作双重压力的人们渴望追求一种健康、快乐、休闲的生活方式,休闲旅游成为新的时尚。而衢州众多的山水风光、鲜明的地域文化为发展休闲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具备良好发展基础的衢州在休闲旅游方面的表现仍然欠佳。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分析了发展衢州休闲旅游的优势和劣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可行的策略。 【关键词】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在享受物质财富的同时,更加渴望追求一种健康、快乐、休闲的生活方式,生态休闲旅游成为新的时尚
2、。而衢州众多的山水风光、优良的生态绿洲、鲜明的地域文化,符合现代社会低碳、节能的消费趋势,符合“新田园主义”的消费追求,为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提供了天赋性优质资源。 一、衢州旅游发展现状 衢州市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上游,南接福建,西连江西,北邻安徽,省内与杭州、金华、丽水三市相衔。衢州市是浙西的交通枢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衢州不仅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还月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身后的文化底蕴。2013 年一季度,衢州共接待国内外游客 643.49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38.2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6.44%和 30.29%。在衢州一季度接待的游客
3、中,国内外游客数量均增长较快。其中,国内游客有 642.18万人次,入境游客 1.31 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 26.98%和 15.5%。 二、衢州发展生态旅游的 SWOT 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地理位置优越。衢州的地理优势十分特殊,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地处浙、闽、赣、皖四省交界处,素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之称。这样,一方面衢州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地理位置发展生态旅游,并扩大与外省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利用省内资源优势,提高产业的辐射力。 2.旅游资源丰富。随着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建设与保护力度的加强,经过多年的努力,衢州市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旅游资源梯队,一批高等级的旅游资源
4、不断被开发,并逐步成为衢州旅游的热点。境内有浙江省首个世界自然遗产 1 处(江郎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处(孔氏南宗家庙、龙游湖镇舍利塔、衢州城墙和江山三卿口制瓷作坊) 、国家 4A 级旅游区 7 处(江郎山、龙游石窟、天脊龙门、开化根博园、廿八都古镇、药王山、清漾) 、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 2 处(七里香溪、乌溪江) 、国家森林公园 5 个(紫微山、钱江源、仙霞山、三衢山、浙江大竹海) 、国家地质公园(常山) 、国家自然保护区(古田山)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江郎山)各 1 处。 3.交通完善。目前,从公路方面来说横穿衢州的主要公路有杭金衢高速、黄衢南高速、杭新景高速、龙丽温高速等。
5、从铁路方面来说,浙赣铁路电气化复线穿境而过,九景衢铁路衢常段也已通车。从航空方面来说位于衢州市区东郊的衢州机场,是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的军民合用机场,为民航标准 4C 级机场。随着衢江航运开发工程的实施,衢州形成了水陆空三位一体的交通格局,交通区位优势凸显。 (二)劣势 1.景区特色不够鲜明,文化不够突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质量需求、差异化需求也不断提高。衢州旅游的发展,过去主要靠打文化牌与生态牌。它们内涵丰富,但体现到旅游产品上则创新不够、特色不足。 2.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衢州旅游景区相对分散,交通网络化程度不高,区域内与旅游相关的餐饮业、住宿业、娱乐业及农产品开
6、发等服务产业发展不快,全市没有一家五星级饭店和省内进入百强的旅行社,企业竞争力不强。衢州市星级饭店的数量和规模均低于全省平均发展水平。星级饭店的家数、客房数、床位数在全省十一个地市的排名中均位列最后一位,接待能力有限。在农产品开发上,未形成本地有特色的、便于携带、有影响力的旅游商品。 3.行业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旅游行业队伍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旅游事业的发展需要,当前旅游服务方面存在的职业理念不强、服务水平不高、创新观念不强等问题,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缺乏留住优秀导游人才的机制和环境。 (三)机会分析 衢州历史悠久,古迹众多,人文荟萃。是一座有 1800 年历史的江南重镇。市区至今
7、仍保存着六座古城门、2000 余米古城墙遗存,护城河保存较为完整,赵抃祠、神农殿、书院、天宁寺等众多文物古迹星罗棋布;还有被誉为“南孔圣地” 、 “东南阙里”的孔氏南宗家庙;被誉为道家洞天福地和“围棋仙地”的烂柯山;被誉为“千古之谜、文化瑰宝”的龙游石窟;民间工艺根雕、莹白瓷、黑陶、手工宣纸等。所有这些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折射出衢州厚重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 1.发展烂柯山文化。烂柯山 以“围棋仙地”著名,依托周边山川景区,充分挖掘佛教文化、围棋文化、儒家文化的潜在市场,配合活动策划,构建烂柯山大旅游度假区。开发水上旅游路线,配合以古城、常山港、江山港组成的水体游览线,形成以柯城为中心的旅游
8、网络体系。 2.打造秀丽的钱江源文化。以钱江源秀丽的山水风光为背景,激发中外文学作家、摄影家、文艺爱好者的灵感,寻找创作的源泉,成立浙西文艺创作基地。以基地为平台,以源头文化、山水文化为主题,打好文化牌,提高衢州知名度,通过组织全国性摄影大赛、野外采风、源头探秘、文化寻根等活动,发挥集聚效应,构造文化产业链。 3.建立龙游石窟品牌。以龙游石窟为龙头,构建东部科考、休闲、旅游体系。完成石窟配套设施建设,做强龙游石窟品牌。加大招商引资扶持力度,发挥石窟的品牌效应,同步推进三门源地质公园、三叠岩风景区建设,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考古、探谜、旅游爱好者。 进一步提升龙游石窟的文化内涵和龙游石窟度假区的功能,
9、完善龙游县全国汽车拉力赛基地的配套设施建设,以此为基础,通过自驾车露营基地、两江水上风情游、龙游民居苑外围拓展工程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开发运动休闲旅游,培育新的旅游增长点,力争使其成为我省著名的运动休闲旅游目的地。 4.弘扬中国根雕艺术文化。开化是“中国根雕艺术之乡” ,源自大自然的根雕艺术文化产业是开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产业,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推进中国根根雕艺术文化雕博览园建设,共同打造融自然风光、根雕文化、民俗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醉根”民间艺术旅游景区,以此推动根雕工艺品产业化进程,带动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根雕“世界看中国,中国在开化”的发展目标。
10、(四)威胁分析 衢州旅游的发展,过去主要靠打两张牌,即文化牌与生态牌。它们内涵丰富,但体现到旅游产品上则创新不够、特色不足。如“两子”文化可看性不强;在山水生态环境方面则表现为水上旅游和休闲度假设施不足。与衢州资源基本同质的江西上饶,近年来旅游发展迅速,是衢州的榜样。上饶旅游主打三张牌,以婺源为代表的古村落,以三清山为代表的名山,依托其革命根据地开展的红色旅游。上饶旅游已经吸引了衢州最主要的客源地长三角的许多游客前往。 1.区域竞争激烈。例如江西婺源、安徽黄山等地的旅游发展加快,市场竞争激烈。旅游作为新兴产业,已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地都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龙头来抓。近年来,旅游业
11、发展迅猛,市场竞争激烈,对于起步较晚的衢州旅游业发展构成威胁。 2.周边资源雷同,旅游产品难以出新。衢州地处浙、闽、赣、皖四省边际,周边景区皆以生态资源见长,且周边景区发展早、较成熟,具有一定的旅游品牌,给衢州开发独特性旅游产品带来难度。近几年,丽水、上饶、鹰潭等早期与衢州处于同条起跑线的城市,发展势头迅猛,特别是在旅游目的地建设上,手段多、投入大、发展快,成效更为明显。杭州、宁波、温州等原先就处于优势地位的城市,旅游业发展仍在加速。由于山水生态资源的同质性,这给衢州旅游发展带来较大的压力。 3.宏观调控趋紧,土地资源和发展空间受限。衢州正处于结构调整和快速发展期中,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
12、。旅游发展的土地资源和空间环境在局部区域与其他产业之间有一定的竞争性。由于旅游是后发产业,土地资源的重新分配制约了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衢州发展生态旅游的策略 1.以活动为载体,形成价格优势。衢州旅游要快速发展,一方面需要加强软硬件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形成一个价格洼地。衢州旅游的竞争对手应该是周边地市,要在短期内扩大知名度,必须打价格战,形成价格优势。例如:从衢州短日游为例,如果价格低于江西、金华等地,那么各大旅行社就愿意往衢州组团,从而达到一个规模效应。同时,做旅游也要善于和一些大型活动相结合,可以按照四季变化设置不同的主题,比如“春约衢州” , “衢州,送你一夏清凉”等,以此来吸引更多的
13、游客涌向衢州。 2.以文化为支撑,发展生态旅游。如今的旅游可分为观光游和休闲游,组团游和自助游,而不管是哪种旅游,文化都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衢州一方面要发展观光游,另一方面也要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游,因为观光游多是一次性旅游,而生态休闲游却可以多次地游玩。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衢州,在发展生态休闲游上也大有可为,作为旅游要素,美食小吃、古老街巷、城墙等都还具备,加上天然的生态优势,是一个适合人们发呆、随意走走逛逛的地方,衢州可以考虑向这个方向发展。 3.提高文化旅游创新能力,提升衢州旅游整体素质。以文化为灵魂,以市场为导向,立足特色,打造文化旅游产品的过程中,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加大衢州文化
14、旅游产品的营销力度,精心策划、组织筹办一系列大型旅游宣传活动,着力办好华东旅游交易会,举办高规格的文化旅游论坛,使“南孔圣地、围棋仙境”的衢州文化旅游形象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加强行业管理水平,营造和谐旅游的浓厚氛围。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建设一支规模较大、素质较高的文化旅游工作者队伍,为文化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参 考 文 献 1张培刚,曹荣林.衢州市旅游资源开发与发展策略研究J.河南科学.2005(5) 2陈谅闻.衢州市增设生态旅游区的思考J.浙江大学学报.2000(3) 3王晓平.浙江衢州:让古城永葆青春J.中国水利.2006(12)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 2012 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12R42700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