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投资力度加大 问题不容忽视-1997-2010 年万州工业投资分析摘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投资总量、结构、质量和效益很大程度上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目前万州正处在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 “江南万亿工业走廊”和“长江上游重要现代产业基地”的重要阶段,投资将直接影响其建设进程。我们对重庆直辖以来万州工业投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大万州工业投资的政策建议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工业;投资;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一、纵向看:万州工业投资呈现七个可喜变化 (一)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万州工业投资逐年增加,由 1997 年的 6.2亿元到 2010 年的 147.
2、0 亿元,14 年共实现投资 524.7 亿元,是直辖以前全区工业投资总和的 15.1 倍。1997-2010 年经过三个五年计划时期,其中“十一五”时期完成投资 451.7 亿元,是“十五”时期(54.0 亿元)的 8.4 倍,是“九五”时期(24.5 亿元)的 18.4 倍,其中 2010 年全区工业投资列全市第二位,超过“九五” 、 “ 十五”时期的总和 72.5 亿元。(二)增长速度总体加快。直辖以来,全区工业投资增长一直保持较高速度,年均增长 27.6%。呈现三个特点:一是“九五”期间工业投资由于三峡工程的“搬停关”政策,工业投资呈现下降趋势;二是“十五”期间,随着部分企业复建、工业
3、园区的建立及三峡工程扶持,工业投资掀起了一个小高潮,期间平均投资速度超过 50%;三是“十一五”期间,随着“工业强区” 、 “ 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 、 “三峡移民后期扶持”及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工业投资强势增长,平均速度超过 30%。 (三)占全社会投资比重加大。 “九五” 、 “十五” 、 “十一五”期间,工业投资比重逐渐加大。其中 1997-2005 年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为16.1%, “十一五”期间占比为 43.3%。 (四)五大特色产业占半壁江山。直辖至 2000 年,全区五大特色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在 50%以下。2000 年以来,工业投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工业
4、投资主要向五大特色产业(盐气化工、食品药品、纺织服装、新型材料、机械电子)倾斜,五大特色产业的投资占比均在 60%以上;二是工业呈“偏重”格局,重工业占比超过50%;三是在五大特色产业中,盐气化工占比大,尤其是盐气硅三行业的投入较大。2008 年以来,以大全集团为主的新型材料投资占比异军突起,超过 10%。 (五)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14 年来工业投资呈现两大变化:一是2003 年前,工业投资比较分散,且以国有投资为主;二是自 2003 年建设工业园区来,工业投资向园区集中,占比在 50%左右,以民间投资为主。 (六)大企业、大项目不断增多。工业园区建立以来,相继引进了湖北宜化、三峡纺织、大
5、全集团、雷士照明等知名企业,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相继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主要有:重啤的 20 万吨啤酒、科华的 100 万吨新型干法水泥、100 万吨真空制盐等。 (七)建设资金向自筹转变。随着改革不断深化,万州工业投资的建设项目资金来源及其融资机制呈现出社会化和市场化的趋势。一是对国家预算内资金的依赖大幅度减弱。在万州工业投资的资金来源构成中,2009 年国家预算内资金仅占 1.1 %,比 2000 年下降 18.1 个百分点;二是自筹资金占居主导地位,2009 年万州工业投资的自筹资金比重达到49.7%,比 2000 年上升 22.4 个百分点。 二、横向看:万州工业投资差距明显 (一)
6、与全市其他区县比有差距 一是投资总量排位起伏不定。从工业投资总量绝对额在全市 40 个区县排位看:1997 年排五位,2000 年排第六位,2001 年下降到第九位,2004 年下降到十位,2005 年上升到第五位,2009 年、2010 年均排二位。从各区县的发展看,2000-2004 年,全区工业一直落后于涪陵,2005 年后超越涪陵。随着重庆“退二进三”政策的实施,重钢入住长寿工业园区及该园区的兴起等因素推动,长寿异军突起,于 2008 年以后超越万州,成为全市第一,其中 2009 年比万州多 28.2 亿元,2010 年多 28.7 亿元。 二是工业投资占比与部分区县有差距。从工业投资
7、占全社会投资比重来看:1997 年万州为 29.4%,比全市高 23.0 个百分点,2000-2002 年分别低于全市 0.4、9.8、1.9 个百分点。2003-2010 年,万州工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一直高于全市水平,2010 年高 10.8 个百分点。在全市40 个区县中,1997-2010 年万州工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排位呈 U 形状,1997 年排全市第五位,后逐渐下滑,2004 年排到二十二位,2005 年开始上升,2010 年达到第六位;但与长寿、涪陵比,2008 年后远远低于两区,2010 年,比涪陵低 6.6 个百分点,比长寿低 21.2 个百分点。 三是人均工业投资仍然
8、较低。从人均工业投资看:1997-2002 年及2009-2010 年万州人均工业投资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03-2008 年低于重庆平均水平,同时低于涪陵、长寿、永川等区县。 (二)与绵阳、宜昌、柳州比有差距 将万州与绵阳、宜昌、柳州三市“十一”时期工业投资情况作比较,呈现如下差距:一是投入、产出总量不足,均列末位,广西工业城柳州列第一位;二是投入产出比,万州排在宜昌前,列第三;三是人均工业投资万州列第三,宜昌第一;四是投资率万州列第二(见下表) 。 以投资率、投入产出比及人均投资三项指标综合看投资运行效益,柳州以投资率 39.2%、产出比 2.6、人均 5275 元三项指标列投资效益第一
9、,绵阳列第二,万州和宜昌分别列第三、第四位。 “十一五”期间万州、宜昌、绵阳、柳州工业相关指标比较 三、成效看:万州工业投资拉动力强,但投资品质尚待提高 (一)工业投资与工业产出相关性不是最佳 工业投资是促进工业产业升级、优化生产力布局、提高工业经济发展水平与质量的主要手段。万州工业投资额与工业增加值之间的相关系数是 0.60。 根据 R0 为正相关;R0.4 为正弱相关,0.4R0.7 为正强相关,0.8 以上为较佳的理论依据,可以看出:万州工业投资完成额与工业总产值特别是工业增加值之间呈现较强的正相关,但还不完全趋近直线关系。表明万州工业投资与工业经济的发展变化方向是基本一致的,工业投资的
10、大小,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业增加值的大小,但不是完全的直线效应,运行效果不算最佳。 (二)运行品质较粗放 投资率反映了当年投资总量与 GDP 总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投资率与投资贡献率呈正相关;投资效果系数反映投资运行效益,通常情况下,投资效果系数与投资效果成正相关。 14 年间,万州投资率总体趋势呈上升趋势。2000 年全区工业投资率18.8%,2005 年为 63.6%,2010 年为 68.4%,2008 年最高(76.4%) 。但是工业投资效果却成下滑状况,2000 年为 65.6%,2005 年为 31.0%,2009年 37.2%,2010 年仅为 33.2%。 从工业投资率和投资效果系数
11、数据分析显示:万州投资率高,而效果不很明显,表明全区工业经济还没有完全摆脱靠规模拉动而投资品质不高的粗放型投资时代。 四、加大万州工业投资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大工业投资力度 工业投入是推动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近代经济发展表明,一个地区社会的发展,都是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万州的城市化建设必须依靠工业化建设这个基础,要以 “工业强区”战略为契机,以新型工业化为目标,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的战略机遇,加大工业投资力度,进一步掀起工业化建设热潮。 (二)扶优限劣,优化工业投资结构 一是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延伸做大和优先发展盐气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机械电子、纺
12、织服装、食品药品五大产业,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带动和辐射作用。二是培育壮大高技术产业。推动万州工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带动万州工业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支柱产业为主体的工业投资结构。 (三)加快经开区建设,提高产业集群效应 经开区是产业集群的重要形式,是实现工业化的有效途径。在今后的投资结构调整中,要以经开区建设为载体,以发展特色产业为重点,优化工业投资布局,加快城区改造建设步伐,实施工业重心转移,把工业企业向经开区集中,尽快发展壮大一批具有万州特色的产业集群,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带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重庆统计局网重庆统计年鉴 2万州统计局网万州统计年鉴 3绵阳统计局网绵阳统计年鉴 4宜昌统计局网宜昌统计年鉴 5柳州统计局网柳州统计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