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关村视线按照“全面深化改革”路线图打造中关村自主创新升级版 在举世瞩目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前夕,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用一组今年前三季度亮丽的数据向党中央汇报总收入同比增长超过 20%,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35.9%;企业研发创新活跃,科技活动经费同比增长 30.6%;前三季度专利申请量 2.3 万件,29 家企业专利申请过百这些骄人业绩的背后,是一系列深化改革措施带来的结果,诸如国庆前夕出台被誉为中关村“新四条”的政策,高新企业、合伙制创业企业等再次获得税收减免、技术扶持等多项优惠。在十八大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之后,中关村人更加斗志昂扬地沿着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2、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多次调研考察,一再强调“科技创新”和“小微企业” ;特别是国庆前夕习总书记与其他常委等领导一同到中关村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为中关村今后发展指出明确的方向,中关村人已经把习总书记“五个着力”的指示精神铭记心中并奋力打造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升级版。纵观中关村 30 年来发展的轨迹:“创新缘起”发端“电子一条街” , “创新发力”孕育首个国家级高新区, “创新辐射”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创新加速”诞生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创新引领”蕴含下一个全球创新中心由此可见, “创新”是中关村之灵魂,而灵魂的载体多在民企的“小微” 。当下世界经济发展态势强手竞
3、争日趋激烈,惟有不断创新才能抓住机遇适应形势。创新,要在深化改革中寻找不竭的动力,要向体制机制要不息的活力。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惟有以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才能完成中关村人的神圣使命。 有朋自远方来:世界科技园区“奥运会”2015 年来到中关村 作为世界性科技园区、企业孵化器等创新机构的国际科技园区协会(IASP) ,在全球 54 个国家拥有 200 多家会员,一年一度的年会被誉为科技园区界的“奥林匹克”盛会。当 IASP 总干事长桑斯宣读:“2015年 IASP 年会举办地是中关村”时,中关村人欢呼雀跃, “有朋自远方来,
4、不亦乐乎”!既然有“奥运会”的美誉,当然会有激烈的角逐。这次中关村获得举办 2015 年 IASP 年会的殊荣,正是在“击败”了意大利、俄罗斯、波兰等 3 个强劲对手后赢得的。不过,中关村确实是有拔得头筹的实力。目前中关村年收入达到 1500 万美元的企业有 1500 多家。有关部门每次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关村的这组数据,都会迎来惊讶的目光。因之按照这样的规模,应该更频繁地听到中关村企业的声音。去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际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出台,园区企业参与境外展览、考察调研、设立机构、咨询服务、研发合作等全方位的国际化动作,都受到中关村国际化发展资金的支持。中关村最大的优势和亮点就是“为
5、企业服务” ,为全球的科技企业合作提供优质服务。中关村有幸举办 2015 年 IASP 年会,将推出 500 家高质量的企业与来华参会的国外园区企业合作。如此承诺,让很多参会的园区负责人眼睛一亮,于是才有“不去中关村,将来可能会被边缘化”的感叹。尽管中关村在1995 年和 2005 年曾举办过年会,然而,从上一次举办到现在的 8 个年头里,中关村日新月异的变化今非昔比,再次将科技园区“奥运会”请到家门口,向全世界展示中关村的创新活力和吸纳国外园区发展的新经验势在必行。中关村人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再创业” ,打造自主创新示范的升级版。 坚持“双轮驱动”:海淀文化科技融合激发文创产业活力 作为国家自
6、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和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和竞争力在北京及全国保持领先地位。去年,全区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单位收入计 3914 亿元,占北京市总量的 42%。以门户网站和视频网站为代表的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业一枝独秀,收入计 2629 亿元,约占全区文创总收入的 2/3。在 2800 家规模以上单位中,收入超过百亿元的有 3 家,超过 10 亿元的有 64 家;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明显。在此基础上,海淀将大力实施文化和科技融合工程,力争 2015 年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超过 5000亿元,基本建设成为“同步全球、领先全国”的文化和科
7、技融合示范基地。举凡参观过海淀展览馆的人,无不感慨万千,兴奋不已,赞语如潮。展览内容丰富多彩呈现出鲜活的“三大特色”和“两大亮点” 。 “三大特色”是:“掀起强劲低碳风潮” ,从产品到示览方式、展馆设计皆体现出低碳的首尝试;“领军企业创新科技支撑大创意 ”,诸如探月中国的立体影片、沉浸式 3D 交互体验首亮相;“创意行业总动员为儿童开辟纯净乐园” ,第一届海淀优秀少儿作品评选作品首发布。 “两大亮点”是:“中国梦探月梦” ,航天大创意预演“嫦娥”探月;“追寻失落的历史” ,大创意再造“三山五园” 。来自海淀文化创意产业的领军企业奉献了一场“创意的盛宴” 。 有容乃大:中关村热情相拥“明年 10
8、 万海归进京抢饭碗 ” 由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 国际人才蓝皮书披露:留学生回国大潮即将到来,而北京一直是海归们就业的首选地。蓝皮书预测,2013 年,中国海归人数在 28 至 29 万人,而明年海归人数将达到 34 至 36 万人。蓝皮书将海归去向分为“就业”和“创业”两类,其中就业型海归占多数。调查数据分析表明,海归回国就业的 42%选择北京,回国创业的 36%选择北京。按此推演,约近 40%的海归将把北京选为第一“登陆点” , “明年 10 万海归进京抢饭碗 ”。 “抢”者, “士”多之喻也。调查表明,超过 1/4 的海归首选进入外
9、企就业。调查显示,回国创业的海归有 58%的人拥有专利;66%的人带回技术;63%的人带回商业模式。无须讳言,虽然回国的海归数量增加,可是高层次留学人员回国比例还是比较低。随着出国留学的多层次化,不少“低质量”的海归,虽然获得了国外文凭,但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与国内大学生相比并无明显优势,甚至还不如国内名校毕业生熟悉国情、了解市场。近两年国内就业形势一直比较严峻,继去年的“最难就业季”之后,今年本土大学生毕业生人数达到了创纪录的 699万人,而就业岗位却比去年减少了 15%。未来不论对本土学生还是海归来说,就业任务都很艰巨。面对真实的国情,一是有关方面“热情相拥”学业有成欣然回家的海归,另是海归也要有自知之明更加务实。我们的态度当是:求职竞争是好事,选才无须“看身份” 。心怀祖国,居留海外回归家园,皆为振兴中华;立志奉献,海龟土鳖同台竞技,定能芝麻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