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及防范措施.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851384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暴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及防范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暴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及防范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暴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及防范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暴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及防范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暴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及防范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暴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及防范措施【摘要】水土流失是一个国际化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在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和西南地区。黄土高原和西南山地的水土流失有共同之处就是河水的流量比较大,对地表的冲刷较大。因此黄土高原呈现出“千沟万壑”的景象,在西南地区横断山区也是山高河深。水土流失的问题在于它对地表原有的生态系统的破坏,使得整个地区的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同时这种破坏的生态系统还在不断的扩大影响,使得原有的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在水土流失中主要的诱发因素可以分为三类,它们分别是水力的侵蚀,重力的侵蚀以及风力的侵蚀。其中侵蚀的作用最大的就是水力侵蚀的影响。水力侵蚀主要就是降水对地表的冲刷,尤其是短时间的强降雨对地表的侵蚀

2、尤为严重,本文将主要阐述暴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以及防范措施。 【关键词】暴雨 水土流失 影响 防范措施 前言:水土流失主要流失的原因是流水侵蚀,风力侵蚀和重力侵蚀。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流失侵蚀,尤其是暴雨对于水土流失的影响尤为严重。特别是每年的雨季,在我国的西南地区由于强降雨的影响,水土流失的情况尤为严重,特别是近些年来对原始森林的开发,人类对原有的生态系统的破坏越来越大,在横断山区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水土流失的严重性在于使得原有地表的土壤被冲刷,同时原来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被冲刷掉,造成大面积的土地荒漠化或者石漠化,寸土不生。这样的危害还是比较轻的,比较重的危害是没有植物的覆盖,暴雨冲刷立即

3、造成大面积的塌方,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危及中下游的人类的居住环境。 一、水土流失的含义 水土流失是指在在外力的作用下(主要是指在人类的影响下) ,对原有的土地进行利用,由于无采取保护性的利用方法,造成地表的植被被大量的破坏,在外力的作用下导致大量的土壤被冲刷,致使岩石裸露。根据其含义可以看出水土流失的三要素,水,无植被保护的土壤,一定的外力。其中水是水土流失的重要影响的因素。因此在水土流失中主要考虑的因素就是怎样降低水的影响,同时怎样正确的处理水与土之间的关系,合理的利用好水,其实也就是对水土保持做了积极的保护措施。 二、暴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暴雨是指一定的时间内超强的降水,同时降水的水量大

4、,降雨比较集中,这样的情况下原有的植被较少的地区或者是坡度较大的地区在暴雨的作用下,极容易导致许多地区的水土流失的情况进一步加重。 首先,暴雨对水土流失的推动作用。在坡度较为平缓的地区,平常形成水土流失的可能性较小,由于暴雨的作用导致土壤中的含水量上升,重力的逐步变大。因此导致水土流失的区域的面积扩大,同时水土流失的破坏程度更加严重,所以暴雨对水土流失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其次,暴雨对地表植被的破坏。由于短时间的强降雨导致土壤内部的含水量急剧上升,植被的根茎在土壤中的氧气含量急剧下降,所以植被会因为无法获取氧气而死亡。这样的地表植物减少导致整个地表的土壤无法及时被植被固定,导致水土流失进一步加重

5、。 最后,暴雨诱发其他的地质灾害。暴雨不仅会导致水土流失,还会造成其他的地质灾害,可以说不断的将地质灾害的影响扩大化。暴雨引起水土流失,造成河道内含沙量变大,降低土壤中的养分,降低土壤中的氧气含量,将其他的有毒物质冲进河道中造成河流中的生物的死亡。更有甚者提高了水体的营养物质,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最终危害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 三、暴雨对水土流失的防范措施 (一)走新型化道路。坚持走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水土流失的主要的原因还是人为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农业用地上对于土地的不合理的使用。因此有必要在农业化的道路上摒弃原有的道路,走一条

6、新型化的农业化道路。做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生态效益和社会效应相统一。同时要加大现代化农业的投入比例,逐步的降低传统农业在农业的比重,提高现代农业的数量和质量。这样的目的既是为了保护好生态环境,又是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由过去的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模式转变为密集型的农业生产模式,让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进入有效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现代农业的最大的优势在于实现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应的统一,因此有必要在水土流失方面首先推行现代农业的道路,降低农业生产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从而暴雨季节也不会对水土流失造成重大的影响。 (二)调整土地的结构和种植模式。我国的耕地面积占世界面积的比重并不重,但是却需要养活

7、世界的五分之一的人口。另外一方面我国的可用耕地确实有限,尤其是大平原等地形符合种植的区域更加少。因此在土地的种植方面就不在限制于一般的平原等地,为了更多的获得种植带来的利益,在山区尤其是土壤层较薄的地方大面积的开荒种植。这样的结果就导致在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脆弱。因此有必要在山地尤其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调整土地种植的结构,要掌握生态的发展规律,降低人工的干预和影响。过去很长的时间内,我们一味的向生态进行索取,原本不适合种植的区域开始种植,造成水土流失。原本低洼的地势不停的注水,导致盐碱化。因此现在有必要在原来的种植结构上进行调整,尤其是在生态系统脆弱的山区。原本不适合种植的区域不再进行大面积

8、的种植,可以因地制宜的进行其他的培养,例如种植人工林,既可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又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及时在暴雨季节足够的植被保护水土流失的情况也会得到遏制。 (三)保护天然林地逐步恢复人工林地面积。在山区尤其是多雨的山区,一般情况下当地的天然林地在初始阶段还是比较茂密的。但是随着人类的影响的进一步加剧导致天然的林地逐步被开采出来,面积逐步降低。这时候植物对土壤的保护作用被进一步的降低,导致原本的脆弱的生态环境被进一步的破坏。另外在山地本来土壤层就薄,暴雨一再冲刷,原本有利于植物种子生长的环境不再有。暴雨的一再冲刷,最终导致的问题就是生态的恶性循环,因此只有在源头上加以遏制才能够保护水土不再流失,所

9、以有必要首先就是降低乱伐乱砍天然林,首先保护住原有的植被,同时人工进行种植植被,提高植被的覆盖率。整体的植被的覆盖率提高对于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水土流失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人工工程措施。在西南地区人们种植的形式和北方地区的种植形式有着迥然不同种植形式,南方人们首创“梯田”和“鱼塘台田”的生态种植模式。最大程度降低种植的对生态的影响,反而根据其规律利用人工工程最大程度的降低雨水对土壤的冲刷,保护了生态环境。这两种模式的优势在于不再一味的利用而是因地制宜,最大程度的根据其规律来开发利用。利用人工工程合理的干预和预防最终实现保护水土降低水土流失的影响。这样就算是暴雨,在合理的人工工程中也可以变害为

10、利。降低暴雨等自然灾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水土流失,防止泥沙流入河道中,在泥沙上种植植物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投入。 综上所述,对于暴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首先是比较严重的,同时它不是不可遏制的。对于如何降低暴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主要还是要根据生态环境的规律,合理生产合理保护。 参看文献: 1金秀良.专业气象服务的暴雨临近预报折线图方法A.中国气象学会 2008 年年会天气预报准确率与公共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8. 2王秀玲,郑艳萍,陈昱.用风廓线雷达资料分析高低空急流对暴雨的触发作用A.第 26 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三届气象综合探测技术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9. 3戚尚恩,王德育.6.27 宿州城区暴雨大风气象服务及城市安全A.中国气象学会 2008 年年会城市气象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分会场论文集C.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