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社会排斥的民办高校教师权益保障研究摘要:民办高等教育在教育大众化阶段有了蓬勃的发展,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升级,很多民办高等教育也开始转向追求高质量、高水平的稳妥发展模式。在这种转变中留住高素质、高水准的优秀教师人才是非常关键的。但是由于民办高校教师长期以来被社会排斥所累,其权益保障问题重重,已经严重影响了民办高校的师资稳定性,形成了社会不公平和社会整合的问题。在考察民办高校教师权益保障现状,即现有权益保障不足的基础上,旨在反社会排斥的层面提出了注重建设制度保障、政府资源配置、监督体系的完善、维权组织的建立等保障路径。 关键词: 社会排斥;民办高校;教师权益;反社会排斥 中图分类号: F24 文
2、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1010603 在高等教育需求大众化的时代,民办高等教育弥补了公办教育市场的不足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 27%,民办高等教育贡献则为 4%5%,推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根据 2012 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得知,截止 2011 年,全国民办高校达到 698 所(不包含独立学院) ,占到全国高等教育学校数的 25.27%;民办高校教职工数 371554人,占全部高等教育教职工总数的 16.09%;专任教师 252441 人,占全国高等教育专任教师数的 17.41%。民办高等教育及民办高校教师都有了态势良好的发展。 首先,民办高
3、校在当今社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不容忽视。 其次,民办高等教育师资力量也渐成规模。由最初的兼职团队,到30%的专职教师队伍,教师力量有所加强。民办高校教师 2011 年比 2003年增加了 2.1 倍。 但是另一方面,不得不承认的是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权益保障依然非常落伍。落后的制度保障及福利待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办高校教师人才的大量流失,也制约了民办高校办学质量的提升。为了实现民办高等教育开始追求高质量的目标,必须要确保高水平教师团队的存在,而留住高水平教师团队离不开其对学校的信任,信任则依赖于一定的权益保障。 1 社会排斥相关理论 社会排斥论产生于 20 世纪 60 年
4、代。当时法国一些政治家、活动家、官员、新闻记者和学者经常在意识形态上模糊地提到穷人是“受排斥者” 。后由法国学者勒内?勒努瓦(Rene Lenoir)首次提出了“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 ) ”概念,并流行于法国,强调的是个体与社会整体之间的断裂。西尔弗(Silver,1995)和德汉(De haan,1998)将社会排斥划分为三种不同范式: “团结型” (Solidarity) 、 “特殊型”(Specialization)和“垄断型” (Monopoly) 。 以上范式各自同时表现于理论取向、政治意识及民族思想中,强调排斥过程的不同原因、发展公民身份和社会整合的独特观念。
5、 “团结型”范式认为,社会排斥是指个人与整个社会之间诸纽带的削弱与断裂过程。“特殊型”则深受自由主义传统的影响并流行于美国,它认为排斥是一种歧视的表现,是群体性差异的体现。这种差异否定了个人充分进入或参与社会交换或互动的权利。市场失效以及未意识的权利都可能导致排斥。与“特殊型”范式不同, “垄断型”认为群体差异和不平等是重叠的,它将社会排斥定义为集团垄断所形成的后果之一,其表现则是权力集团通过社会关闭来限制外来者的进入。而这种范式的理论基础则来自韦伯的相关理论(孙炳耀,2001) 。 莱维塔思(Levitas)则把有关社会排斥的论述分为三种:资源分配论(redistributive disco
6、urse) 、道德下层阶级论(moral underclass discourse)和社会整合论(integrationist discourse)(Levitas,1998) 。资源分配论认为弱势群体面临的问题不是因为他们自己不努力而是因为他们的社会是一个资源分配不公的社会。道德下层阶级论强调在社会排斥中个人的责任,弱势群体在面对社会排斥时,有时是他们自我排斥,不参与社会。社会整合论强调改变弱势群体的状况要透过教育、职业培训、就业服务等去让他们融入社会。 我国社会政策研究专家唐钧认为:“社会排斥是游戏规则造成的。而社会政策研究的目标就是要修订游戏规则,使之尽可能地惠及每一个社会成员,从而趋于
7、更合理、更公平。所有的游戏规则都是双刃剑,在它使一部分人成为赢者时,另一部分人就会成为输者 ”(唐钧、王婴,2002) 。 中华女子学院的石彤等认为,社会排斥是指某些个人、家庭或社群缺乏机会参与一些社会普遍认同的社会活动,被边缘化或隔离的系统性过程,这个过程具有多维的特点,并表现为被排斥者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及心理诸方面的长期匮乏(石彤,2002) 。 清华大学李斌博士撰文指出,社会排斥理论主要研究社会弱势群体如何在劳动力市场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中受到主流社会的排挤,而日益成为孤独、无援的群体,并且这种排挤如何通过社会的“再造”而累积与传递。社会文化、社会结构、国家政策、现存的意识形态等多方面
8、的因素制造了社会排斥,而社会流动率则反映社会排斥的程度(李斌,2002) 。虽然国内外对于社会排斥的理解和划分各有不同,从现象、原因、类型等角度进行了阐述,但是站在本文角度来看,社会排斥主要分为三种情况:(1)资源分配论。由于资源禀赋的缺乏导致处于社会的下层或边缘,被上层或中心群体歧视及排斥。 (2)社会结构论。由于社会结构的先天功能不同,先天功能较偏较弱的群体,要想不被歧视必须加强自身功能的修炼。 (3)垄断论。由于垄断行为的存在,强权利或强优势明显,相对应的其他群体必然会被强权利进行排斥。 社会排斥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是方方面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 (1)导致贫困。 (2)不利于社会整合。
9、 (3)造成被排斥者巨大的社会焦虑和心理压力。 (4)违背了社会公正原则。 具体针对民办高校教师群体而言,社会排斥的形成,不仅会影响到其现实权益保障被剥夺,也是违背社会公平及社会整合的。 2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保障现状分析 权益即权利和利益。权益保障是指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人们所应该享有或可以享有的权利和利益。高校教师权益就是以法律形式规范的受法律保护的高校教师可以享有的一定的权利和利益。 我国教师法在总则第四条中提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 ”教师法列出了教师享有下列权
10、利:“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但是作为民办高校教师,在现实中却并没有如愿享有其法定的权利,获得其法定的待遇。 民办高校教师由于“编制”问题及民办高校法人性质“民办非企业”的界定,导致了民办高校教师身份地位的尴尬性。首先,针对民办高校教师权益保障现状问题,作
11、者通过文献检索,并结合对大连市几个民办高校部分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总结如下: (1)民办高校教师的经济权益不足。民办高校教师的基本收入及基本福利长期处在较缺乏的状态。教师的经济收益通常分为基本工资待遇、课酬两部分。根据作者本人对于大连市 5 所民办高校的随机访谈发现,大部分的民办高校近三年内没有对于其职工的工资待遇或社会福利待遇进行调整,只有 1 家单位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及物价指数等综合因素考虑相应提高了其员工的工资水平及福利水平。而以住房公积金来看,达不到最低缴存比例的不在少数。另据孙蕾、阎凤桥对陕西省民办高校教师的抽样调查显示结果为:对于福利制度的信任,选择“非常不信任”和“比较不信任”的人
12、数超过调查人数的 50%。可见,民办高校教师的经济权益保障不理想。这是一种资源分配不公的典型排斥。 (2)教育教学管理权益无序。 民办高等教育的市场化运作决定了市场原理的适应性。运用市场原理,即学生是顾客,教师是教育产品的直接提供者,为了更好的满足需求,教师必须要很好的把握学生的需求。所以学生导向是比较明显的。但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师的过分被动,教师不仅授课内容需要切实考虑学生本身的特性,而且教师考核也完全以学生考核为主,学生的正常上课纪律等教师完全没有权限,这些都直接形成了对民办教师的主动性排斥,总体而言,民办高校教师教育教学管理权益无序。 (3)自身发展权益缺乏保障。 教师职业的特殊
13、性,需要通过不断的人力资本投资来获取回报。民办高校由于其经费有限,以及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通常不支持或排斥教师继续接受教育或其他培训等方面的投资。民办院校教师的深造通常需要个人完全承担成本。这一方面影响了教师追求进修、培训、深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也会打击教师的服务热情,所以,民办高校教师归属感很低,流失率很高。优秀人才一旦有合适的机会和可能,就会选择“跳槽” ,造成成熟师资力量的缺乏。 (4)社会地位处于“偏下层” 。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民办教师的“偏下层”身份和地位。作为一名教师,没有获得一个事业编制(事业编制本身附加了丰厚的福利待遇) ,也就失去了作为正规编制教师的一切待遇条件。另外
14、, “民办非企业”既非企业又非传统事业,中间身份没有专门制度保障。按照国家现行“碎片化”及“分群体”保障政策来看,有针对城镇企业职工的相关待遇保障办法,也有事业单位的相关权益保障办法,但是“民办非企业”到底应该按事业来进行制度保障还是按照企业来进行呢?这样的定位一定程度上使民办高校成了制度的“漏网之鱼” 。也可以说对民办高校教师群体形成了制度性的社会排斥。 (5)其他权益保障制度障碍明显。 民办高校教师在职称评审、课题申报等方面都有较大的限制。大部分的民办高校都没有自主评审职称的资格,职称评审通常需要向省级主管部门申请。这样竞争比较激烈,申请也较困难。另外,申请课题通常也比较排斥民办高校。诸多
15、的项目,民办院校连入场的资格都很难获得,这实际上是一种“垄断性”社会排斥。而一旦形成垄断性“社会排斥” ,民办教师的科研积累就会难上加难,最终导致可持续发展障碍。 总之,从现状来看,民办高校教师的权益保障还存在典型的不足,这种不足不仅加大了民办教师与公办教师的差距,也形成了民办教师与企业员工的待遇差距,是典型的不公平与不融入状态,需要考虑完善该群体的权益保障。 3 反社会排斥视角的民办高校教师权益保障路径 3.1 建立制度保障 民办高校教师的权益不能被较好的保障,针对性制度的缺乏是很重要的因素。如在美国,私立大学教师可以依据 1935 年的国家劳动关系法及 1947 年的劳资关系法等联邦劳动法
16、规定,可以组织工会与学校订立团体协约,可以在必要时通过罢课来争取或保护其权利,而公务员身份的教师则不享有此项权利。再如日本,私立大学教师身份由雇佣劳动法和劳动基准法调节,同时也受教育基本法规范。由于法律制度的规范性和专门性,可以保障私立大学教师的待遇不仅能够确保其基本工资外,还有各种丰厚的社会福利待遇或其他待遇。虽然我国也制定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实施条例都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民办学校的发展,奖励和表彰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可以采取经费资助,出租、转让闲置的国有资产等措施对民办学校予以扶持。 ”可见,在民办教育及其教师权益保障方面有了很大的
17、改进,但是在民办高校教师的权益维护方面还需要更有作为,需要进一步从法律上细化,比如考虑借鉴国外的做法,通过法律规范民办高校教师权益参照公办标准,确保民办高校教师的基本收入及其法定福利待遇不受教师编制这种身份的社会排斥,以降低不公平的程度。 3.2 政府资源配置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民办院校在经费筹集中主要是以社会力量为主,而在我国现阶段,社会捐献比较有限,学费收入是民办高校的依赖性收入,经济拮据也是情理之中,故校方会考虑各种节约成本手段和方法,加大教师工作量,缩减教师收益和报酬。但是作为高等教育本身来讲,虽然不是纯粹的公共产品,但是依然具有较高的正外部性,进行政府扶持和帮助是非常需要的。从国
18、外的办学经验来看,政府通常也会对民办高等教育进行税收优惠或直接进行财政补贴。而我国在这一方面则没有明显的经费安排机制。从反社会排斥的角度来看,政府应消除资源障碍,保障民办教师群体的资源占有权利,保障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的享有,以防贫困或是不公平。 3.3 监督体系的完善 监督机制的建立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在调查访谈中,作者发现有些院校存在“知法犯法”的行为。比如,法定社会福利在实践运行过程中的组织“寻租”行为,相关管理者本知不合规定,但是依然寻租。执法机构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明知存在这样的行为也不作为,只是提倡和呼吁大家可以进行实名举报,完全依赖民间监督。但是内部员工会担心事后影响自身发展,举报成本过
19、高,只能选择默许单位行为。在调查中发现,某民办高校即是通过某离任教师的勇敢举报,这种较为单一的监督实现了全校教师福利待遇的进一步提升,这一例子暴露出教师权益保障的不足不仅仅是经济的问题。所以,考虑建设较系统的监督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3.4 维权组织的建立 教师维权组织在我国是不发达的,甚至是不存在的。民办高校员工与资方发生利益冲突或纠纷时,教师及其他员工明显处于不利地位,通常是“饭碗”的关键问题。所以,需要一个可以与校方形成抗衡的维权组织帮教师群体争取该有的权利及权益保障。 参考文献 1孙蕾,阎凤桥.民办高校教师对学校信任程度及类型的计量分析C.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2005. 2岳鲁
20、锋.国外私立大学教师权利保障的经验及启示J.民办教育研究,2008, (1). 3马顺林.民办高校师资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发展可能基于 S 大学近十年经验的考察J.集美大学学报,2012, (1). 4Silver, H. Social exclusion: Rhetoric, reality, responsesD. Geneva: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Labour Studies, 1995:601. 5Gough, I. & Olofsson, G1Capitalism and social cohesion: Essays on exclusion and IntegrationJ.The Journal of social security, 1999, (4). 6Saraceno,C1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cept of social exclusionM.Bristol: The Policy Press11997:1461. 7Giddens, A1SociologyM.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01:323326. 8唐钧.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从克服贫困到消除社会排斥J.江苏社会科学,2002. 9石彤,王思斌.社会排斥:一个研究女性劣势群体的新理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