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科技公司的 40 年变迁过去 40 年,是以计算机与手机为代表的高科技公司改变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引领世界的 40 年。在此期间,孕育了微软、苹果、英特尔、甲骨文、思科、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索尼、三星、雅虎、谷歌、亚马逊、华为、阿里巴巴、腾迅、Facebook 等一批杰出高科技公司,它们或以其产品,或以其服务,在不同时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像任何领域一样,高科技公司也在 40 年间经历了大浪淘沙的剧变。 计算机从硬件为王时代进入到软件为王时代,微软取代 IBM 的高科技王冠。但到了手机时代,微软则无奈地看着昔日的对手苹果超越自己。网络门户时代,雅虎风头出尽,但到了搜索与电子商务时代,雅
2、虎无情地被谷歌、亚马逊与阿里巴巴淘汰。曾几何时,雅虎是阿里巴巴的依附。 手机从黑白时代到彩色时代的剧变,使诺基亚领先于摩托罗拉、爱立信,成为世界手机的王者。但到了智能时代,诺基亚则无情地被苹果、三星取代。 腾迅 QQ 改变了华人世界的沟通方式,但一直没有获得王者声誉。微信的诞生,则使沟通方式又一次发生剧变,腾迅蜕变中国式科技巨无霸。从硬件到软件的过渡微软超越 IBM 一位日本电脑专家说过“电脑的历史,就是 IBM 的历史” 。从发明家霍尔瑞斯依靠穿孔制表机技术创办制表机器公司(Tabulating Machine Company)起,这家公司的基因里就附着了高科技的印记。1911 年被称为“托
3、拉斯之父”的查尔斯?弗林特将制表机器公司与自己控制的国际时间记录公司和美国计算秤公司进行合并,创立了 CTRIBM 的前身。1924年,在老沃森的主导下,CTR 更名为 IBM。老沃森对公司生产的计算制表机进行改进,大力赞助科研和发明专利,从 1911 年至 1950 年,公司共获得了 2000 多项专利。这使得 IBM 公司掌握了绝对领先的工业发明与制造能力,在机械时代独占鳌头。IBM 生产的机器设备不断被大机构采用,市场份额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在战争期间,军方对信息处理的巨大需求,使 IBM 赢得了大量订单。这是 IBM 第一个辉煌时期。 1949 年小沃森开始执掌 IBM。这时候,电子时代
4、已经来临。小沃森很有前瞻性的看到了这一点,决定放弃自动机械,开发商用计算机。1964 年,投入巨资的“IBM/360”研发成功,确立了 IBM 在大型机领域的霸主地位。70 年代个人机开始出现,当时市场规模还很小,利润也远不及大型机。IBM 也没有错过这个机会,及时推出了 IBM- PC,占领了个人计算机市场 56%的份额。IBM 在研究方面的投资先后造就了四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并促进了数学、存储技术通信以及计算机计算能力上的飞越。 但是在个人计算机时代,IBM 这个巨人还是忽视了潜在的威胁。从机械时代一路走来的 IBM,重视硬件超过软件,这给了微软一个机会。 70 年代专门开发软件的企业
5、很少,微软抓住了个人计算机快速发展的市场机会,为计算机厂商编写了 BASIC 解译器。由于缺乏竞争对手,这款产品迅速普及,后来微软 BASIC 成为了市场标准。1980 年,IBM 选中微软为其 PC 机编写操作系统软件。当时硬件利润高昂,而软件还不为人所注意。IBM 觉得软件无关紧要,所以决定购买而不是自主研发操作系统。正是这一决定,将微软培植成了参天大树。 微软公司以 5 万美元的价格从西雅图的一位程序编制者帕特森手中买下了一个操作系统的使用权,再把它改写为磁盘操作系统软件,这就是 Microsoft?DOS。伴随着 IBM-PC 机快速占领市场,MSDOS 也一举成名,独占了市场。上世纪
6、 80 年代,它成了 PC 机的标准操作系统。之后,微软开始与越来越多的 PC 制造商合作,包括惠普、戴尔、联想、宏基、索尼等。个人计算机正式进入微软时代。微软凭借在 PC 操作系统上的控制优势,广泛开发浏览器、音频播放器、电子邮件、办公软件等软件产品。奠定了自身难以撼动的地位。 1986 年,微软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首日以 21 美元上市,28 美元收盘。一举缔造了 4 位亿万富翁以及 1.2 万位百万富翁。1995 年微软推出更简单易用的 Windows95 操作系统,1998 年推出 Windows?98,自此Windows 垄断了全球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市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软件公司。
7、围绕着以 Windows 为核心的产业链,微软打造了一个将硬件厂商、开发者、用户紧紧捆绑在一起的商业帝国。这是微软的优势所在,但也是微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绊脚石。 从个人计算机到智能手机微软与苹果的恩恩怨怨 差不多在微软创立的同时,乔布斯的苹果公司也诞生了。1976 年苹果公司推出了 Apple I,这款个人计算机从零件到整体设计都大大简化,并别出新裁的以电视屏幕代替显示器。苹果因此获得了第一笔金额为 9.2万美元的投资,随后推出的 Apple II 大获成功,销量达到数百万台。Apple II 在 Apple I 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可以显示简单的文字、图像和色彩,还有许多应用软件。Appl
8、e II 被认为真正开启了个人计算机时代,开创了 PC 市场。 这时候竞争对手出现了,计算机领域的巨人 IBM 注意到了个人计算机市场。1981 年,IBM 与微软合作的 IBM- PC 上市。苹果公司在 Apple II 之后推出了 Apple III,但由于设计上存在的问题以及高昂的费用,消费者并不买账。IBMPC 就趁着这个空档一举占领了个人计算机市场。等苹果将 Apple III 进行修改并降价促销时,为时已晚。 这次失败后,乔布斯去参观了 Xerox 的帕罗奥多研究中心,帕罗奥多研究中心是许多现代计算机技术的诞生地,他们的创造性的研发成果包括:个人电脑、激光打印机、鼠标、以太网、图标
9、和下拉菜单、文本编辑器、语音压缩技术等。乔布斯在这里大受启发,决定把这些概念应用在新开发的 Macintosh 计算机上。 Macintosh 将很多革命性设计引入了计算机世界。当时采用 DOS 系统的 IBM PC 采用的还是纯文本用户界面,而 Macintosh 则开启了图形用户界面的时代。乔布斯敏锐的意识到了图形界面对个人计算机的意义。Mac OS 系统实际上引领了图形化界面革命,使苹果成为拟物设计潮流的引领者。现在我们无比熟悉的鼠标、下拉式菜单、桌面图标、拖曳式操作与双点击、甚至桌面的垃圾桶都来自苹果的设计。 Mac OS 系统出现后,微软公司立即投入巨资奋起直追,微软的Windows
10、 系统很多地方借鉴了 Mac OS 系统的设计理念,被苹果公司指为抄袭,官司打了好多年。 但 Macintosh 推出后,还是没能挽回与 IBM-PC 竞争失利的局面。之后乔布斯也因为与公司管理阶层的问题,离开了一手创办的苹果公司。 1990 年代中期,随着 Windows 95、Windows NT 的出现,微软在系统设计与性能上开始超越苹果。几经考虑,苹果公司决定购买乔布斯离职后创办的 NeXT 公司。乔布斯重新回到苹果,担任首席执行官,之后苹果在乔布斯带领下开发出 MacOS X 系统,苹果计算机继续沿着简约、时尚的设计之路往前走,领先的设计不时让人眼前一亮。 2000 年 iPod 的
11、推出才真正预示着苹果公司的王者归来。当时正值互联网技术革命,流行音乐的迅速传播和大量盗版孕育着全新的商业模式。iPod 搭配 iTunes 软件和在线音乐商店,可以让用户轻松、无缝地实现音乐下载。同时 iPod 简洁优美的设计也备受好评。这种设备、软件和在线商店的完美有效结合,很快颠覆了音乐产业,并使苹果取得了市场主导地位。iPod 的成功,带动了苹果产品的销售,使苹果成为成为流行与时尚的象征。 2007 年 1 月 9 日,智能手机 iPhone 的推出,让苹果进入了黄金时代。iPhone 在设计中引进了触控屏幕、重力传感器、电子罗盘,GPS 与相机,在操作界面上将其他品牌手机甩了几条街,人
12、们评价道, “它用令人惊叹的工业设计、铝制机身和防刮屏幕,让黑莓(Black Berry)等竞争对手看起来成了彻头彻尾的老古董” 。 之后推出在线软件商店 App Store,手机应用大大扩展了手机的功能。其他制造商竞相模仿。2010 年苹果公司推出了平板计算机 iPad,带来了平板计算机革命。 凭借 iPad 和 iPhone 系列手机的推出,苹果引领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潮流。早在 2007 年,iPhone 刚推出的时候,就有人预言手机将会逐步淘汰电脑。 “我们需要的仅仅是一个较大的 LCD 和键盘+鼠标,通过 WiFi或者蓝牙等无线通道和手机连接起来,所有的文件处理,多媒体处理,办公操作都
13、通过手机实现,下班时只要带走手机就好了。当这三样东西和 iPhone 连接起来后,谁还需要 PC?” 现在看来,这个预言正在变为现实。智能手机的确正在改变我们和世界的关系。智能手机的出现,让其他电子产品电视机、相机的重要性大大下降。网络媒体、电商和社交网站都开始抢占移动端的用户资源。社交网站加上移动支付平台,未来我们从生活、工作到社交,都将在智能手机上完成。这个改变还不够深远吗? 由于固守传统 PC 市场,过于依赖捆绑软件的销售收入,微软的行动和思维都变得迟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软不可避免的落后了。起初微软也针对智能手机开发了 Windows Mobile 系统,但这款操作系统只是将现有的个
14、人电脑操作系统变小,然后用在智能手机上。随着 iPhone 和Android 系统相继进入市场,ios 和 Android 操作系统平分天下的时代到来了。Windows Mobile 系统很快就被人遗忘了。 随着智能终端、车载电脑、可穿戴设备的普及,未来的界面会变得越来越碎片化。在这个时代,苹果和谷歌是先觉者。 互联网对传统商业模式的颠覆谷歌战胜微软 谷歌创立于 1998 年,当时 Windows 98 和 Windows XP 的影响力正如日中天。谷歌最初通过免费模式推广他们开发的在线搜索引擎,在信息海洋中,精确筛选出用户需要的内容,通过这项技术公司获得了快速成长。2000 年,谷歌每天在线
15、查询 1500 万次,成为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施密特的加盟使谷歌从单纯的搜索引擎,转变为一个为企业提供各种搜索服务的供应商和最大的网络广告平台之一。2003 年,谷歌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微软的注意,微软决定收购谷歌,但被严词拒绝。 2005 年前,谷歌都一直在自己的领域默默成长,避免露出锋芒。它的目标是互联网霸主。而微软在长期保持软件领域的领先地位的同时,也在试图进入互联网领域,工具就是微软浏览器。从 1995 年推出 IE 浏览器之后,微软就一直垄断了市场。但微软也止步于此,并没有进行更深入的布局。 这时候,谷歌正在快速圈占地盘。从搜索到广告,从电子邮箱到谷歌地图,从移动服务到数字出版,谷歌几
16、乎在所有的互联网应用上全面布局。直至谷歌推出 Chrome 浏览器,终于彻底激怒了微软。微软决定还击,2009 年推出 bing 搜索。从此以后,谷歌就和微软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夺。 微软骨子里始终是一家以软件为核心的公司,这使它不能或者不愿意看到互联网时代对传统软件行业的革命性颠覆。 过去微软靠捆绑操作系统与计算机应用软件获利。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用户可以获取更多的免费软件,更严重的是,云计算技术的进步,使越来越多的软件集成到互联网客户端,由后台的超大服务器支撑运行,用户不需要独立下载安装,只需要在浏览器中通过账号和密码登入就能直接使用。独立软件的重要性日益下降,终端的广告费用取代了软件,成为利
17、润的主要来源。 这一变化无异于革了微软的命。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以免费正版软件吸引用户,做大市场份额,然后通过挖掘增值服务实现盈利。就像 Firefox 免费浏览器,嵌入谷歌搜索,分流用户到谷歌,最后通过谷歌的广告分成实现盈利。? 正是谷歌一直宣扬的免费模式,代表了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在谷歌眼中,免费分享是大趋势, “未来用户只要打开浏览器,就可以享受所有的互联网应用搜索、视频、邮箱、数字图书,当然还包括免费的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在谷歌的策略中,要淡化终端的价值,让一切应用都转到互联网上去。随便一个简单的终端设备,不需要操作系统,不需要应用软件,只要一个浏览器,就可以解决用户的所有问
18、题。 ” 毫无疑问,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正在朝这个方向演化。在这方面,谷歌在云计算和生态系统方面建立的优势让所有竞争对手艳羡。 谁掌握着未来 未来的利润增长点在于提供互联网服务,吸引用户,赚取附加值。这是一个越来越明显的发展方向。 谷歌、亚马逊、Facebook 等公司的崛起,让微软认清了现实,开始大举进军互联网。在新任 CEO 纳德拉的带领下,微软提出“移动优先,云端优先”的转型方向,最终的目的是模仿谷歌,打造出一个基于Windows 的生态平台。将它的传统产品和利润逐渐转移到互联网上去。从最新的财报来看,微软的转型初见成效。 同样,在后乔布斯时代苹果公司也面临转型的问题。三星与小米正在侵占
19、苹果手机的市场份额。在操作系统上,谷歌 Android 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 71%的份额,使智能手机普及化。在这种情况下,固守硬件制造显然是不明智的,IBM 和微软就是前车之鉴。苹果也在努力摆脱对硬件制造的过度依赖,扩展苹果自己的“生态系统” 。 除此之外,这些科技巨头无一例外,都在向移动支付、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健康以及车载系统等高科技领域下注。在这方面,谷歌走得最远。 从谷歌的宏大布局中,也许可以窥见未来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的趋势。谷歌在搜索引擎之外,布局了 5 个价值上 10 亿的产业,还将触角伸向了家居自动化(Nest) ,医疗保健(Calico) ,交通工具(Chauffeur/无人自驾驶汽车) ,以及机器人、人工智能、可穿戴产品等项目。接下来的目的是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无缝连接。 谷歌公司的宗旨是“整合世界的信息,使其变得更加有用,让人人触手可得。 ”这使它比别的公司更早意识到信息整合和利用中蕴藏的商业价值。我们已经看到,信息利用正在颠覆着传统行业,例如 Uber。如果谷歌“不同设备间无缝连接”的愿景成真,那么我们的现实生活也将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谷歌这样的互联网企业将会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掌握着我们从生到死的一切信息数据。届时,现实生活会变得像互联网世界一样高效、有序。 毫无疑问,谁能掌握和利用这些信息,谁就掌握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