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的创新实践研究.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857658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的创新实践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的创新实践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的创新实践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的创新实践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的创新实践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的创新实践研究摘 要如今的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换代时期,国家对于技术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国家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要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全面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这是现在和未来职业教育的方向和发展道路。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在大方向、大环境的带领下正在由传统高职教育向现代高职教育转型,经过几年努力,积累了不少的变革经验,为今后更好地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创新实践 DOI10.13939/ki.zgsc.2015.41.199 1 引 言 如今的科技、经济的高速发展带给我们的影响很大,其中高素质的专业技术型人才越来

2、越供不应求。这种情况下,国家强调了加强对技术性人才的培养,发展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由此可见,未来国家的职业教育将会更加突出特点,以就业为最终目的,特色定位培养目标,坚持特色发展,向社会输送大量的高素质的一线工程师、高级技工等高级劳动者。 2 校企合作 如今的职业教育的参与主体越来越多元化,集团化,校企合作成为了职业教育集团的运作核心之一。由于装备制造业涉及的很多行业要求学生不仅需要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优秀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所以装备制造业的校企合作程度应该深于其他职业高校,更注重一些生产劳动和教育的结合,这样毕业生才能在具备专业理论素养的同时有比较好的综合能力和

3、可塑性。目前的校企合作仍需要继续深化。 2.1 校企合作发展途径 2.1.1 校企合作层次的提升 现在的很多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因为装备制造业的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导致实训的模式比较单一,学生经过实训掌握的或者说了解的只是生产过程中比较单一的一小部分,缺少系统化的全面的培养过程,所以根本达不到校企合作的最基本目的。 2.1.2 政府的政策支持 现在关于职业高校的校企合作政策还没有权威的文件或者章程,国家对于校企合作的鼓励机制也比较缺乏,很多企业并不愿意开展与高校的校企合作。另外校企合作的监督和管理机制也尚未得到健全,导致某些企业和高校展开合作的过程中遇到了重重阻碍和困难,使得校企合作一直得不到有力的推

4、进作用。 2.1.3 增强企业责任感和先见性 现在的很多企业过分关注与本身的利润,把校企合作中一些必不可少的开支当做不必要的投资来看待,所以很多校企合作处于一种经济或者安全条件不对等的合作模式,企业对校企合作的态度可有可无,对于学生或者说未来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不重视或者根本不加考虑,这是校企合作中的一大薄弱环节。 2.1.4 高校方面对校企合作的支持 开展校企合作的一方面原因是很多院校从自身的软硬条件来讲并不突出,需要一些企业的赞助或者额外投入,这经常制约校企合作的深化发展。从整体来说,教育集团的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比较弱,而且很多院校缺少实训相关的硬件,导致与企业的合作缺少一定的基础。甚至还有

5、很多院校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接受校企合作,仍然把持着落后腐朽的教育观点。实际上现在很多优秀的企业更愿意接受在在校期间接受过高质量实训的科技型人才,这种人才大多接受过企业的肯定,入手和发展情况通常也优于传统的教育产物,是未来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 2.2 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合作发展重点 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重点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应该是如下几点: 2.2.1 整合资源,共建实训基地 整合资源共建实训基地应该有这样的几点措施。第一是厂中建校,校中建厂,企业和学校分别应该在双方范围内提供一些必要的设施和资源,这样更有利于双方的合作和资源共享。第二需要改进和扩建现有的校企实训基地,将现有的公共校企实训基地改进成

6、集教学、生产、研发等多环节为一体的多功能实训基地,提供给学生更综合性的实训。 2.2.2 教学团队的打造和培养 教学团队的打造也是重点之一,学校的教师队伍应该有到企业进行实践的经历和经验,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深入了解企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培养。另一方面,这些经过企业锻炼的教师队伍应该有相当部分投入到实训设备和实训基地的改进和建设中,进行理论结合实践教学效果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最后,企业也应该提供一些有经验的工程师或者专家兼职教师或者指导,让学生更理解实践的重要性,校企双方共同打造有经验有素质的综合性教学团队。 2.2.3 专业课程的开发和改进 校企合作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对专业课程的提升和改进,将专

7、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更贴近企业的实际需求。同时根据企业的资料,对职业和工作岗位进行更细致和全面的剖析,共同制订培养计划。同时,专业课程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需要增加实践实践,吸收企业的新技术新资讯,合作制定专业课程的教学体系。 2.2.4 校企合作科研项目 根据企业需要,校企合作开发符合发展趋势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是学院和企业的科研能力同步提升。 3 创新型人才培养 另一方面,社会的进步在于不间断的创新和改进,所以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发展方向,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性技术人才必然是未来社会的大量需求之一。 3.1 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主要指在一定目的下能够灵活使用已有技术和知识,创造性地提

8、出新方法新思想,引导新概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如今已经列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计划中,创新能力包含创新技能和创新思维两个体现。 创新技能包括知识的掌握和有效运用,如今的高职发展需要的是多领域的综合性知识,而不再仅仅满足于单一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的人才要了解的知识需要涵盖计算机、管理学、经济学甚至社会学等多个领域,学生不仅仅对相关的专业性知识熟练掌握,对于这些必然会用到的全领域知识也必不可少。创新思维的含义是对于社会多变的需求和形式进行思维方式的更新和创造,这需要学生对已有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并能从一定程度上扩展研究和思考角度。 3.2 创新培养现状 现在的创新培养现状还不理想,具体表现为课程

9、设置不合理,不够贴合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专业和选修的比重搭配不平衡;课程课堂教学方式传统单一,知识扩展少,限制性强;实践与应用环节薄弱,学生得不到有效地锻炼和掌握机会。 具体来讲,目前的课程还是偏向与传统的居多,占有的创新性思维和技能的教育机会比较少。学生一方面因为传统的教学方式枯燥无味而具备不理想的学习热情,一方面因为实践和动手机会少,导致学到的知识不能很好地与实际结合,不了解掌握的知识应用在哪里,自然而然创新能力就微乎其微。如今的创新能力培养还需要加大力度进行改进和投入。 3.3 增强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有如下几个措施。 (1)改革课程设置,根据现有的知识体系加以扩展

10、,形成多学科多领域的多元知识教学结构,从发展角度设置课程体系框架。 (2)整合基础课,合并一些近似的专业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以教学内容为基准进行引导,空余出一些学分数,将学分数分配更多一些给选修课。 (3)增加选修课比重,设置更多的特色选修课模块,更多的扩展学生知识领域,增加综合素质。 (4)贴近社会需求变化,增加更多的创新性课程和讲座,培养学生了解最前沿的技术和发展方向,重点以创新思维为主。 (5)增加实践实验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实践从课堂学到的知识,了解应用领域,增强学生利用现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保华.基于职业教育集团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10):28-29. 2鲁昕.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提供人才支撑R.北京:2014 年度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会议,2014. 3鲁昕.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教育结构战略性调整R.北京: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14 年会,20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