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海海区新型大型航标船功能定位探讨摘要:随着党的十八大提出海洋强国,海洋强国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当今世界,生存空间及资源逐渐紧缺、匮乏,围绕海洋权益的竞争日趋激烈,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的领海斗争更加白热化。本文通过航标发展现状、未来航标发展趋势的分析,结合目前国家的海洋战略背景,并结合南海航海保障中心辖区实际情况,探讨南海海区新型大型航标船的功能定位。 关键词:南海海区 新型 大型航标船 功能定位 交通运输部下辖南海、东海、北海三个航海保障中心,负责我国三大海域的航海保障工作。在航海保障工作中,航标管理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而作为航标管理的基础性装备,航标作业船舶的功能定位是否先进、适用、全面,将
2、直接影响到航标管理工作质量。而在新形势下,国家愈发重视海权,海洋强国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航标作业船舶作为国家公务船舶,其功能定位势必要融入国家海洋战略大背景中。本文将通过航标发展现状、未来航标发展趋势的分析,结合目前国家的海洋战略背景并结合南海航海保障中心辖区实际,探讨今后建造的新型大型航标船(以下简称新型大标船)功能定位。 1.目前航标发展现状 (1)目视航标数量及灯浮标尺寸的变化。近年来目视航标数量在逐渐增加,而灯浮标尺寸也呈逐步增大的趋势。同时,一方面受限于航标船的作业能力,另方面也由于航标技术科技含量的飞速发展,灯浮标的尺寸增大到一定程度即相对放缓,目视航标数量增加速度也相对放缓。 目
3、前,我国三大海区使用最多的仍是以 02.4m、03.Om 为代表的中型浮标,05.Om 的大型浮标运用较少 (2)科技含量飞速提升。各种新技术不断被运用到传统航标中,包括 LED 光源、同步闪技术、一体化灯器、遥测遥控技术、无线电导航技术(RBN/DGPS 系统、AIS 系统、北斗系统) 、虚拟航标、电子示位标等先进科学技术。 2.未来航标发展的趋势 IALA 将易航海定义为:通过电子方式在船舶和岸上协调收集、集成、交换、显示和分析海事信息,以增强船舶从码头至码头之间的航行及相关服务,实现海上安全、保安和海上环境保护的目的。如何处理好物理信息和电子信息之间的平衡以及这对平衡在未来如何发展是决定
4、易航海理念在实施中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但我们必须清楚传递助航信息是航标的主要功能。 为了提高航行安全、减少航海者工作时的工作量,电子系统、传统航标和航海技术将有机结合。虽然传统航标的布设范围以及某些特定地区的航标数量在减少,但它们在可预见的未来将继续在海上安全、保安和保护海洋环境上发挥重要作用。 参阅有关学术论文报告,并综合国内外航标近年来发展现状及行业发展规律,未来航标发展的趋势为:数量适当增加,相对大型化,更加科技化。 3.南海海区新型大标船功能定位 南海海区新型大标船所具备的最主要功能是沿海公用航标的管理及养护,具体包括航标巡检、布设、吊换、航标应急反应、航标修复、监测、大型数据处理功能
5、等,同时兼顾海上人命搜救、溢油清污、无线电通信导航、移动无线电导航基站等辅助功能;在结合国家海洋强国大战略背景、结合船舶自身的公务属性的情况下,对新型大标船的功能定位提出三个层次的需求: 第一层次:立足海区,即本船的主要服务区域立足于南海航海保障中心的辖区范围华南沿海,包括广东、广西沿海及海南沿岛海域,主要用途是辖区的公用航标管理、养护及专用航标行业监管,主要作业对象为中国华南沿海航道和重要江河人海口水域中型浮标(01.8-03.Om,以 02.4m、03.Om 为代表) ,但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未来发展,超前设计,最大作业能力、运载能力、存放空间应以 05.Om 浮标来设计考虑; 第二层次:驶
6、向南海,即本船的航行、作业区域应延伸至中国南海(南中国海)我国海疆最南端直至公海。在这一层次的功能定位里,新型大标船应能在恶劣条件下远海航区航行并实施航标作业,能在我国有关岛礁甚至争议海域抛设浮标甚至建设简易固定标志以宣示国家主权;同时中国南海蕴藏了大量的海洋资源,新型大标船在中国南海甚至公海需要兼顾有关海洋科考功能,具备在深海投放科考浮标的能力; 第三层次:探索极地,即新型大标船的航行、作业区域应延伸至南极、北极。在这一层次的功能定位里,新型大标船应服务于国家的极地战略,服务于科学考察及资源开发,能在极地安全航行、实施极地深海科考浮标的投放布设,并具备在有关科考位置建设简易固定标志的能力。4
7、.使用要求 4.1 功能要求 按照前述三层功能定位,新型大标船的主要航行及作业海区由近及远,第一层次为中国南部沿海水域及相应的港口、航道,主要用于中国华南沿海和重要江河人海口水域港口航道公用航标的管理及养护,满足中型浮标(01.8-3.Om)作业及航标应急反应,并满足今后十年航标管养工作发展的需要,同时兼顾海上人命搜救、溢油清污、无线电通信导航、移动无线电导航基站等功能,这些功能应符合中国海事发展纲要(2005-2020) 中提出的有关要求;第二层次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需要该船航行航区更远,具备在更恶劣海况下作业的能力,并具备简易固定航标建设的能力以及一定的深海浮标投放布设能力;第三层次又在第
8、二层次的基础上,需要该船具有无限航区功能,配备极地导航系统,具有更强的抗风能力,具备抗冰、破冰能力,具备冰区作业能力,具备深海浮标投放布设能力以及冰区建设简易固定标志能力。 4.2 性能要求 4.2.1 第一层次对应 第一层次对应的船舶服务区域为南海航海保障中心辖区海域,具备满足在中国南部沿海水域三级海况条件下进行 05.Om 及以下灯浮标安全作业的能力,满足每年进行 03.0m 及以下灯浮标安全作业不少于 240 天的要求,极限能力应满足二级海况下 05.Om 浮标安全作业的能力,具备执行一次性布放较多航标或跨辖区布标等作业任务的能力,具备相对较大起重能力(200kN 以上) 、绞盘拉力(2
9、00kN 以上) ,并具备合适的续航力和较经济的运行性能。具体地,应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快速性。该船应具备公务船必须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其最大航速应不小于 14kn。 (2)航区和稳性。按远海航区的要求校核航行稳性;作业工况的稳性应满足“法规”对远海航区的要求。 (3)耐波性。该型船舶属于小型海洋工程船舶,其各项耐波性指标可参照对海洋考察船或渔船的衡准值,并尽可能达到要求。 (4)操纵性。该船应具有良好的操纵性能。在主尺度选取上应充分考虑采用合适的船宽比,应对主尺度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确保船型良好,操纵性能优良;动力装置的配置应充分考虑动力定位系统或手控档单手柄定位系统的要求
10、;在总布置上应充分重视作业区、机舱区、生活区,尤其是驾驶室的格局、视线等的协调一致性,满足航标作业对船舶操纵、机械设备控制、航标抛设精度和习惯的要求。 (5)续航力和自持力。本船的续航力和自持力应满足对南海航海保障中心辖区所有海域一次巡航的要求。在主尺度论证和总布置设计中,应使燃油舱和淡水舱的容积满足要求,即在巡航航速且设计最大航标器材装载量情况下,续航力不小于 4000n mile、自持力不小于 20d。 (6)作业机械化程度。新型大标船应重点解决现役船型存在的航标作业劳动强度大、安全隐患大等问题,提高航标作业机械化程度和作业效率,应充分吸收现有航标船的先进经验,应用已经研制成功的液压锚链绞
11、车、升降式导链滚轮及航标抛设弃链装置,除配备传统的起吊设备外,还应配备浮标夹持装置,同时,为改善船舶定位性能、保证航标作业环境安全稳定,新型大标船应采用电力推进系统,并配备船舶首侧推装置。 (7)足够的运载能力及空间。本船的甲板空间应能存放 10 座以上02.4m 浮标,同时,考虑恶劣海况下灯浮标的安全存放、固定,在甲板上需设计配备可调节直径(01.8-05.Om)的灯浮标固定装置。 (8)更完善的信息化水平。新型大标船应设有综合航标信息系统,与配置的电子海图相结合,保证各种相关航行信息、航标数据的实时记录和显示。其配备的航标显示与监控系统,除了能显示海图及船位以外,还能执行各种导航任务,进行
12、航标作业和对航标进行检查,完成航线设计、航路检测、船位动态显示、航标维护作业、航行自动报警、快速查询等各种助航信息等任务;除去上述传统的航标信息化功能外,面对日益繁忙的海上通航环境,新型大标船还应具有电子示位功能,例如应急设置电子沉船示位标、电子集装箱示位标,此外还应配备无线电导航(AIS)基站设备,在特殊情况下要求到达基站盲区作为临时无线电基站之用。 (9)救助水平。该船须具备海上人命救助功能,并配备相应的救生设备。 (10)海上清污功能。在发生沉船事故时,航标作业船往往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为的是抛设应急沉船示位标。若此时发生溢油事故,可以第一时间开展清污工作防止污染扩散。因此,新型大标船必
13、须配备安装收油、清污设备和材料,具备溢油处置应急反应能力。 总之,第一层次船型的总体要求是:合理的主尺度和总体布局,良好的快速性、耐波性、操纵性、机动性和抗风浪能力;配备更合理、更机械化、功能更强大的航标作业设备设施;具有足够的甲板作业面积和适宜的设备布置方案,能方便安全高效地进行甲板作业和浮标设备器材的载运;同时配备更先进的动力系统、推进系统及更齐全更智能化的信息系统,辅以一定的海上人命救助及清污设备,确保该船是一型性能优良、配置合理、经济节能、综合功能齐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一代大型航标船,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本类船舶的先驱及设计标杆。 4.2.2 第二层次对应 第二层次对应的新型大标船型主
14、要为了维护国家海权、体现国家意志而建造,因此,这一层次的船型可比第一层次相对弱化灯浮标作业能力,而更加强巡航能力并且辅以建设简易固定标志能力。 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第二层次的船型需要更大的续航力和自持力,以满足从南海航海保障中心辖区最东侧(汕头港)至我国南海最远海疆岛礁往返一次;此外,为保证特殊情况下需在我国南海岛礁建设简易固定标志,这一层次的新型大标船需配备小型运输驳船,并具备钢筋混凝土施工能力,即配备混凝土搅拌机及材料(砂、石、淡水、钢材)存放仓库;同时,为兼顾科考功能,需要具备一定的深海浮标布设能力,考虑到深海科考浮标一般直径在 03.0m 以下,因此,灯浮标起吊能力以03.Om 设计为
15、宜,而同时需考虑深海浮标布设所需的抛设、锚系装置。 4.2.3 第三层次对应 第三层次对应的新型大标船型主要作用是极地科考、极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这一层次的船型设计主要围绕上述目的。 在第一、第二层次的基础上,需要本船具有无限航区功能,具备更大的续航力和自持力(该船设计最大航速 14kn,从南海航海保障中心辖区到南北极最远约 6500 海里,设计最大航标器材装载量条件下续航力不小于 6500nmile,自持力不小于 45d) ,配备极地导航系统,具有更强的抗风能力,具备抗冰、破冰能力,所配备的机械设备及电子设备应能适应冰区作业,应能在冰区布设电子示位标、虚拟航标,并有相应的航标数据监测、数据处理功能,具备深海浮标投放布设能力以及冰区建设简易固定标志能力。 5.结语 本文通过航标发展现状、未来航标发展趋势的分析,结合目前国家的海洋战略背景,并结合南海航海保障中心辖区实际情况,对今后新建造的新型大标船功能定位作了三个层次的分析,旨在对今后大标船建造、船型研究起一定的研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