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谈语文教学中的陋习摘 要:长期以来,人们的习惯思维就是认为书上说的都是正确的。这种思维习惯已深入到潜意识。思维定势更多时候是一种思维牢笼,妨碍对新课题的认识和理解。要改变目前的现状,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克服封闭,僵化的思想束缚,克服思维定势。其次,教学中不要局限于教材,要适当地向课外阅读延伸,拓展知识面。再者,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以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让教学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陋习 迷信 懒惰 应试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2-0054-02 语文课本上有一篇课文叫都市精灵 ,作者在谈到昆明、上海
2、等大城市很幸运,都有自己钟爱的小动物时,写了一句话,说小朋友们在广场上喂“白白胖胖”的大鸽子。教师问学生, “白白胖胖”这个词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异口同声:“可爱!”但如果仔细想想,鸽子“白白胖胖”是不是因为经过人工饲养,早已失去了在野外生存的能力,没有了自由呢?可不可以认为是不健康的呢?本来是很可怜的生存状态,可是为什么大家都认为是很可爱的呢?原来是书上这么写的,教参上也是这么说的。长期以来,人们的习惯思维就是认为书上说的都是正确的。这种思维习惯已深入到潜意识,成为不自觉的,类似于本能的反应。特2别是对于教科书,教参上说的话,因为是经过专家审核过的,把过关的,更是认为不会有错误的。学生对
3、教科书的膜拜与教师对教参的敬畏是一样的,都是深信不疑的。这已成了一种思维定势。思维定势的优势在于可以大大提高解决同类问题的速度和能力,但更多时候是一种思维牢笼,妨碍对新课题的认识和理解。 新课标颁布实施已好多年,它要求语文教育重在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培养,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质疑精神。但最终理论归理论,这种全面提高学生自主意识,创新能力的目标并没有真正落实下去。教学改革谈了好多年,但教学现状并没有多大的改变。那么,这种陋习是因为什么原因形成的呢? 一、文化背景 我们国家是一个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有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和优良的文化传统。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
4、家文化为主,以道家文化,佛家文化为辅并涵盖各种文化形态以及各种民间信仰,知识,习俗等形成的一种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也是完善个人人格的重要条件。同时,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长期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对中国人的文化习俗的影响源远流长。虽说建国后经历了多次的思想解放运动,但习惯还是习惯,陋习根深蒂固。诸如重男轻女,轻视体力劳动等等,不需一一举例。在文化教育上,现在“师道尊严”早已被人摒弃,但“书上说的都是对的”这种思维方式还有市场。这也是陋习,它贻害了部分教师和学生,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思维定势用在日常的教学之中,把所3有的事情都看
5、成是不变的,墨守成规,思想僵化。 二、迷信权威 对权威的迷信,已到盲目的地步了。教材板着正统的面孔,标榜着语文的规范,它过于依赖教师对文本的“诠释” ,教师依据大纲把握教材,但大纲是宏观目标,弹性太大1。因为教材与教参代表的是权威的意见,权威总是对的,书上说的都是对的,我们的怀疑都是多余的。迷信权威是因为对科学知识的缺乏,或是因为满足于现状而丧失了对未知探索的能力造成的。迷信权威也是最方便最省事最经济的。接受一种更符合日常经验或其他感知,并且有权威作支撑点的观点总是相对更容易的。权威给人一种压迫感,怀疑它需要很大的勇气以及对自己的观点要有十足的信心。于是有些教师迷信教材教参。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
6、惯性思维,只注重学习的结果而不重视学生思维过程的分析,加上本身缺少钻研教材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治学的精神,迷信权威成本低,自己可以不学习,不思考,不创造,就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对学生来说,学习语文不是靠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而是一味地听老师讲解,查教辅资料,这样做,可以接受大量的书本知识,非常经济。这种缺少自己的理解和思考的学习使学生质疑的机会很少,也没有疑问。长期的灌输式教育,看教材,听老师,一切都已成习惯了,学习的主动性被扼杀了。再加上教师认为听话的就是好学生,学生的质疑精神也就淹没在繁重的课业中了。 三、懒惰习惯 部分教师比较满足自己的知识现状,平时疏于学习,对语文教学的4内在规律缺乏清
7、醒的认识,在价值观和思想认识上落后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平时很少阅读,很少参考大量的资料,只看教参。有的欲步不前,在传统和现代中无从取舍,在教学方式上呆板守旧,课堂了无趣味,死气沉沉;有的不顾实际情况,照搬别人比较成功的教学方法,导致急功近利,适得其反2。例如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有人不管有没有必要,甚至把板书,教案都放在多媒体上了。多媒体是很好的东西,关键看怎么用。有人用了,教学手法似乎新了,但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并没有根本的变化,缺少教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好多内容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教学风格,缺少个性。懒惰形成了,思维就萎缩了。而且大家都这么做,自己为什么要改变呢?学生长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光手脚
8、不勤,思维也很懒惰。对文化知识和经验的教育全盘接受,同样也缺少理性的思考,不想改变现状。鹦鹉学舌,人云亦云,书上怎么说都是对的。在学习上不肯下苦功,懒得动脑,遇到难点,要么置之不理,要么敷衍搪塞,不愿接受新方法。 四、应试教育 有一篇课文叫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它告诉我们,同样的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 。这应该成为人们的共识了,但在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中为什么会出现标准答案呢?这与应试教育有关。应该肯定,应试教育是应选拔人才的需要产生的,它在历史上有进步性和积极意义。一方面,学生学习和掌握了前人的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它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9、忽视了个人能力的培养。语文考试的改革也已进行了好多年,但并没有5从根本上改变考试的现状,评判学生的标准误差很大。应试教育下,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因为要中考,学生不断地练习,考试,从老师那里得到标准答案。他们从不怀疑书本和老师,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习惯,死记硬背成了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的学习趋于功利化,只要分数高,就是学习好,为了应付考试,只讲实用。本来考试是检测教学情况的,是为教学服务的,现在相反,考试成了目的,教学就是为了考试,考试的功能和作用被严重局限了。教师则按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长期以来,教师习惯这样教,学生习惯这样学,如果学生的答案与标准答案有偏差就会被扣
10、分,与标准答案背道而驰当然是得不到分,也就是说,如果背离了教参,学生就不是学习好,教师的工作就见不到成效。师生都不需要思考。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他们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更多的是完成学习任务。应试教育造成了教师的教法相对落后,思想保守。功利性的语文教学束缚了教师的思维,学生成了做作业的奴隶,课堂成了牢笼,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书上说的全是对的的想法,有什么奇怪呢? 要改变目前的现状,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语文教师对新课标的落实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现代语文教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克服封闭,僵化的思想束缚,克服思维定势。要有开放的心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进行多方面学习。
11、要有丰厚的知识素养,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要认真钻研教材,严谨治学。对学生的评价,要着重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其次,教学中不要局限于教材,要适当地向课外阅读延伸,拓展知识面。教师要6勤于思考,不盲从,不迷信,以科学的态度教书育人。要进行教学反思,培养自己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不光传道授业解惑,还要针对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心理特点,选择恰当地教学方法。要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学生。再者,要充分挖掘课文中可资质疑的材料,引导学生在正确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对其中的某些内容重新审视,再度思考3,让学生的个性和创造灵感尽情地释放。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彻底纠正书上说的都是对的的思维方式,以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让教学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张勇.从现行语文教材看学生质疑精神的缺失J/OL.中学学科网,2005-11-09(09). 2012-12-22. http:/ 2佚名.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教学J/OL.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2009-03-04(04). 2012-12-22. http:/ 3佚名.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J/OL.中教网,2009-08-15(15).2012-12-22. http:/ 作者简介:潘燕云(1963)女 江苏省南通市跃龙中学高级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