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天津警察与城市治安管理现代化.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61534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末天津警察与城市治安管理现代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清末天津警察与城市治安管理现代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清末天津警察与城市治安管理现代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清末天津警察与城市治安管理现代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清末天津警察与城市治安管理现代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清末天津警察与城市治安管理现代化天津开埠后,经济得到发展,人口增加迅速,城市规模扩展,社会综合环境变得异常复杂。八国联军入侵后,设立了临时政府机构“都统衙门”恢复城市秩序,由巡捕局负责城市治安和交通。1902 年 8 月,袁世凯接收天津时,将在保定募练的 2000 名巡警和暂时接收“都统衙门”1000 名华人巡捕进行合并,成立了天津巡警总局,负责维护天津的社会治安与秩序。天津成为除租借地区外在中国最早设立近代警察制度的城市。 由于城市治安管理的需要,1902 年底又成立了天津北段巡警总局,原天津巡警总局遂改为南段巡警总局, “以保护人民,维持治安为宗旨”(吴逢源:天津南段巡警总局现行章程 )

2、 。后又增设四乡、海河巡警局,扩大了管理范围。民国初年,天津南、北段巡警局合并,沿袭旧制,1913 年袁世凯改革全国警政,成立统一的天津警察厅,其组织机构和职能规划不断调整和充实,使其更符合天津社会治安管理的需要,并成为全国各地警政模仿的典范。清末天津警察机构存在时间虽短,但承担了重要的社会治安管理职能,成为维持社会治安的中坚力量,并形成了与传统不同的现代社会治安管理模式。 一、设立专职机构与人员维持治安 清末之前,天津没有专职的治安管理机构,治安管理职能由地方政府、绿营以及地方基层保甲等共同分担,形成了一个比较庞大的治安管2理网,但负有同一责任的机构越多,越容易产生相互推诿的情况。八国联军入

3、侵天津后,原有治安管理机构瘫痪,旧有的保甲制亦被指责为“防盗不足,扰民有余” (天津图书馆、天津社科院历史研究所:袁世凯奏议 ) ,因此不得不成立近代警察机构。 天津警察机构初设时,接收的都统衙门巡捕未受教育,素质较低,但袁世凯在天津、河间两府所属各州县招募的 2000 名巡警,受过一定训练,有一部分还从巡警学校毕业。所招巡警,皆是经过选拔, “质敏,体检相貌魁梧、性情忠实,兼能粗通文艺者始可入局,倘入局后有狡猾、蠢笨、不堪成就者即随时降革” (天津南段巡警总局现行章程 ) 。这与传统军队招募军人有很大的不同。治安的维持,配备一定数量的警察人员是保障。1911 年,天津有警察约 5000 人,

4、而 1910 年天津市总人口为601432 人,大致每 120 个天津居民中有 1 名警察人员。1910 年,纽约市居民有 4766883 人,而警察人数只有 9255 人,平均 515 人才有 1 名警察(西德尼D.甘博:北京的社会调查 ) 。很明显,天津市的警察人员配置较为充足,这对维持天津社会治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依据法律维持社会治安 警察机关和警察人员执行任务和行使职权,必须依照法律进行。清末之前,历朝历代也都有不同的治安法规,不过那些治安法规一般是包含在通用法规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立法状况逐渐显现出弊端。专门的警察法规是伴随着警察制度的建立而出现的。清末民初中央及地方在设

5、立警察机构时,大都以警察立法为先导。 天津作为最早设立警察的城市,是通过规范警察的职责来确定警察3是管理城市治安的主要责任者。天津南段巡警总局成立后,对巡警的职责,如站岗、巡逻、操练以及奖罚升革等都以法规的形式进行了条文规定。在天津南段巡警总局现行章程中,不仅规范了巡警总局的工作程序,还对总局直属的各分队进行了规范,如马巡队章程 、 河巡队章程 、 探访队探访概略 、 消防队救火章程 。另外,还对与社会治安有直接关系的问题进行了单行规定,包括清查户口章程 、 管理戏园及各游览所 、 管理赌博 、 管理娼妓 、 管理旅店等,并制定了违警罚目125 条,规定了对扰乱治安、破坏公共设施、妨碍交通、坑

6、蒙拐骗、有伤风化、危害居民安全等轻微犯罪行为的惩治。这些法规条文,不仅规定了辖属各组织、机构以及警察人员的职能范围,还详细规定了民众应遵守的各项条例,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民众的行为进行了规范,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同时也为依法行政打下了基础。 三、划分警区进行治安管理 清末之前,为维护城市治安,在进行管理时往往把城市以里、坊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可以说,分区制度是维护城市治安的基础。天津临时政府统治时期设立了 5 个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区,袁世凯接收后沿袭这种区划范围,但是将区设在巡警总局之下,即巡警总局下设分局,分局下设区,使之成为警区,不同于原来里坊、保甲的空间区划。 1902 年

7、,南段巡警总局分为 5 局,每局分为 4 区,共 20 区。每区相距约 3 里,所有民房、商户,依次编列号数,并订门牌。1910 年,南、北段巡警总局合并,改设东、南、西、北、中 5 大区,附 29 分区,另辖44 乡 8 区,第二年南北段复分,南段隶属巡警道,北段属新练军,仅辖西、北 2 区。1913 年成立天津警察厅,精简机构,裁撤了局(大区) ,厅下直接设东、南、西、北、中五区,各设警察署,其下 29 分区则改为分驻所,巡警棚改为派出所,最终确定了总厅区署(分驻所)派出所的层级制度,其中警察区署是最重要的警区机构(天津市政府秘书处编译室:天津警务概况 ) 。这种警区的划分完全取代了传统城

8、市的司坊制度,与城市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近代警区的划分为后来城市引入现代化的“区”这个概念作为正式的基层行政单位奠定了基础。 四、进行分段治安管理 天津地面复杂,为了遇事时警察迅速到达,警察机构设立之初在各警区下实行分段管理。南段巡警总局分为 5 局,每局划分 4 区,每区分布 12 岗(加岗不在内) 。每区站岗巡警 50 名,又分为 5 棚,每棚 10 人,轮流更替值班。站岗、巡逻均以 3 小时为限。每区巡逻巡警 6 名,每班2 名,分为 3 班,主要巡逻本管境内,特别注意僻静之处(天津南段巡警总局现行章程 ) 。警察机构初设时,首次出现专门在街头固定位置站岗以及巡逻维持治安的巡警,这是警察以

9、“站岗、巡逻”的方式维持治安的肇始。1913 年天津警察厅成立后,原有各巡警棚改为派出所。 巡警棚一般为木质结构,常设在重要及偏僻处,是巡警站岗办公的场所,内置各种簿册及警具,备有电话,经常有人担任守卫,随时受理和治安有关的一切案件。民众看到站岗、巡逻的巡警,自然会有一种安全感。巡警棚作为常设的警察机构,是与民众联系最为紧密的基层单位,发现治安问题可及时进行处理,这对于政府来说,无疑是伸向民众中间5随时进行掌控的最灵活触角。 五、规范户口调查方式 “调查户口,为保护地方之必要” ,历朝历代都对调查户口非常重视,但到清晚期,利用保甲制度已很难掌控较为复杂的户口状况了。早在1902 年,袁世凯就在

10、保定警务局章程中规定, “警察入手以清查户口为先”。南段巡警局成立后,在之前保定警务章程的基础上专门制定了清查户口章程 ,清查户口由各局长、区长负责,各区长对于本区户口每月审查 1 次,核对簿籍 1 次;各局每到年终应编辑户口年表,呈报总局。清查方式分两种:一种是定时清查,6 个月清查全部户口 1 次;一种是随时清查,随时稽查全部或其中一部分。清查的内容广泛, “凡人民性质之良否,生计之优绌,乡里之毁誉,既往之经历,交接之广狭”等,均详加考察,登载在册。 清末以警察参与人口调查,是对传统保甲制度的突破,对中国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户口调查方式。清末人口调查开创了我国警察调查户口的先河,并奠定了警察管

11、理户口的基础。从清廷 1909 年颁布调查户口章程开始,对户口的调查就已成为警察的固定警务工作,清末天津的警察机构在每个警区都备置户口册簿,对于所辖境内的人口情况进行登记,内容也比较详细,包括姓名、年龄、相貌、籍贯、身份、健康状况、迁移、亡故等。在实际的调查中,上述项目虽不能做到完全清晰,但至少一些主要的项目,如户数、年龄、性别等能够调查清楚,以 1910 年为例,当年的户数为 90337 户,男 247432 人,女 159420 人,其中学童 27095人,壮丁 115602 人(李竞能:天津人口史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0 年6版) 。 清末天津警察的设立对城市治安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影响至全国范围。经过清末的发展,天津的警察机构和功能逐渐完善,形成了以警察为主导的现代化社会治安管理模式,并影响至民国甚至新中国成立之后。 (作者系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历史学博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