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育人三问.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68555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育人三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校育人三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校育人三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校育人三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高校育人三问【摘要】教育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大学是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目前在大学教育培养理念问题上,还存在某些矛盾,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何为教育者秉持的教育培养理念?某些高校尚存教育模式偏专业教育,对人文教育重视不够的情况。拟从三个问题开篇着手进行分析,试图回归大学育人的本质,回归人性教育,即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我们培养的人应当是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健全人格,高尚道德,情感丰富,知识健全的合格公民。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人文精神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大学应如何认识两种教育理念 纽曼的大学理念 (1873 年出版)中将通

2、才教育指称为 Liberal Education, “liberal”原义是“自由的” ,在古希腊指对自由人的公民教育,是与专门教育或技艺教育不同的更为广泛的教育模式。美国是实践通才教育最有成效的国家,将人文教育、科学教育、艺术教育、技术教育,管理教育等加以融合,建成全世界瞩目的教育体系,使美国成为科学技术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 通识教育是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指对大学生普遍进行共同内容的教育,将受教育者作为一个具有主体性的,完整的人而施以全面教育,使受教育者2在人格与学问,理智与情感,身与心各方面都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在国内有学者将其称为文化素

3、质教育,是指具有文学、哲学、历史及艺术知识和能力,有助扩展大学传播功能,与我国提倡的素质教育理念是相通的,其本质都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人性教育,不仅使学生文化知识有所增加,更能体现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情感的培养,好的思维的养成,使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善于调节自身,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的教育,给学生某种职业能力训练,是一种将大学教育视为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教育。可以看到专业教育确实能很快实现学生为社会发展所需要专业技能的掌握,对口专业能迅速就业,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性人才。可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国大学教育才一百多年,加上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

4、心的基本国策的确立,的确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却忽略了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一旦社会需要某类专业人才,该专业就成为百万学子报考的热门专业,过几年社会需求发生变化,之前毕业的就业者就面临失业,再就业困难等问题,再加上过专的知识学习,没有培养好的情感调节机制,面对困难,又不善于调节,常常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困难。 大学教育中最基本的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专业教育侧重“育才” ,通识教育侧重“育人”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在大学教育中不可偏废,两者共同作用下,才能培养思想健全、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文化教育的力量就在于肯定人,培养人,关怀人,尊重人,通识教育并不能为学校3和毕业生带来直接的经

5、济效益,但大学培养良好的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是为了培养人的良好精神境界,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发挥专业技能。我国几十年的道路对通识教育也有过忽视,但为了培养优秀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进步与发展提供长效人才机制,为祖国和民族未来留下民族品格和人文历史,我们在办学理念上一定不能忽视通识教育。二、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如何促进二者的交融发展 在目前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下,部分高校对学生人文精神养成的培养还重视不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还没有达到平衡,只有二者并重才会引导社会向更公平、更健康、更文明的方向发展。 精神养料,人生信念,爱的能力是每个人的需要,要通过人文培养和艺术熏陶来增强学生人文精神。人文

6、精神和科学精神交融能更好地调节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同时,科技与人文、艺术结合的越密切,越有利于科学创新,某种意义上,人文和艺术是科学创新的催化剂。 人需要精神气质,一所高校也需要精神气质,强调人文精神,将人文精神渗透到高校各个方面,从而提高高校的文化品味,使高校的发展形成长效机制,使高校的建筑等物质层面,教职工队伍层面都具有较高的人文精神,学生不仅在人文课堂上,而且在校园行走中,在与人接触中,在眼睛观察中就能受到校园文化侵润和熏陶,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和接受。 三、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德育素质教育,如何结合并相互促进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要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就必须培养有坚定4共产

7、主义理想信念的大学生队伍,高校进行德育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我们应当看到,由于社会开放度增加和社会形势的复杂,各种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思潮涌现,德育素质教育显得更加紧迫。可是从现实情况看,虽然把德育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提到了很高的位置,但德育素质教育的内容大多以行为准则方式出现,对学生很难有很强的感染力,学生也普遍存在对德育教育课程兴趣不足的现象。 为了使德育素质教育发挥应有的效果,应将德育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强调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教育,立足于知识传授和形象感染,尤其要重视大学语文类课程建设,古代、现代文学不仅包含丰富的情感,更包含了丰富的道德内涵,不仅使学生增强了知识,道德品质也得到升华,人的发展也更加立体全面,也是大学教育培养人的应有之义。 人文与文化由于不能在短期内创造效果,因此,常常不受人们的重视,但是高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教育人,让人得到全面发展,不仅获得知识更具备情感、能力、人格。在这些方面理应依靠对学生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培养,我们的教育也应落实到人文主义,强调人,重视人,它是社会发展和创新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参考文献 1 张岂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与教育先导性J,中国高教研究,2003 年第 4 期 2 黄明东,冯惠敏,通识教育: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走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3 年,第 4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