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汉区孝文化在彝区的适应传播中华民族的孝文化源远流长,发展丰满,以各种形式对中国民众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其中,具有传奇色彩的董永传说,不仅在汉区广泛流传,而且通过翻译实现跨文化的传播,在中国相关少数民族中流传。 彝族传统孝文化载体研究 (罗曲、王俊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 年版)一书所展现在读者眼帘的,就是对董永行孝如何通过翻译民族化、地域化,在彝区“适应性传播”的研究。 中国古人皆重视人伦规范,所以孝的观念深入人心,无论从国家政治生活中“以孝治天下”来看,还是从个人日常生活中的“百善孝为先”或者个人教育启蒙中的“首孝悌,次见闻”的观念来看,孝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需要,已渗透进中国传统社
2、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甚至将之升华到国家政治的高度,并与“忠”产生联系,忠孝并提。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孝文化作为中原文化的一个核心部分,被周边少数民族所民族化、地域化而加以利用乃久已有之。但是孝既是一种思想伦理意识,也是行为表现。这种意识和行为,作为孝文化的两个方面,如果要加以传播,并使之在社会产生作用,就不能用抽象的说教方式。所以,孝文化在传播中,出现了文学欣赏性很强的、以董永为主人公的传说故事,并通过翻译而实现跨文化的传播,在相关少数民族中传播。 2彝文文献中的赛特阿育 ,是对历史上董永行孝传说的翻译。彝族孝文化长诗赛特阿育 ,加上译者自序,从勤劳善良的赛特董哲安
3、和釜史妮妮求子,到董伏安时来运转,一共有一十三个部分。在译者的自序中说: 彝家有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但都成了过去。现在汉文化占了统治地位。我阁尼舒叔,虽然没有明说,心头总是在想。现将书上看到的一则故事,改编后用彝文写一下来,让后人,尤其是有知识的后辈,从中领悟作者的用心,发扬彝家的固有传统,把自家的父母孝敬好。 这里说的“改编” ,其实就是翻译,只不过是这种翻译表现出一种民族化、地域化的“再创作”特色,是一种“文化”的翻译。这里所说的“一则故事” ,就是董永行孝的传说。但是作为孝文化的载体,有关董永的传说版本较多,文体除诗体外,还有散文体的传奇,剧本等。 彝族传统孝文化载体研究的作者,对流
4、传于汉区的孝文化载体董永传说的各种文体、版本与彝文文献中的赛特阿育进行了比较研究后,锁定了文本源为评讲大孝记和宝卷天仙配 。 彝汉两族的社会生活是有差异的,社会发展的进程也不同。 大孝记和宝卷天仙配的创作,都是以汉区文化为基础的,反映的是汉区的社会生活,如果丝丝入扣地将它们直译介绍到彝区,就会因为文化基础的原因而达不到传播的目的,也没达到译者关于“从中领悟作者的用心,发扬彝家的固有传统,把自家的父母孝敬好”的翻译目的。所以,翻译者在将董永行孝传说的相关文本翻译成赛特阿育时,进行了相应的民族化,以便在彝区有效传播。 彝族传统孝文化载体研究一书的作者,3对译者为了董永行孝故事在彝区的有效传播的民族
5、化手法进行了认真研究。首先在作品主人公的姓名上,就汉文文本中的天仙配宝卷而言,依次出现的人物有:1.董善,他是后来董永的父亲;2.冯氏,董善之妻,即董永的母亲;3.董永,乳名永生子,是董善夫妻之子;4. 教书先生尤文显,是董永仕途的重要人物;5.富豪尤华,是解决董永葬母费用的关键人物;6. 老妇人,尤华之妻;7.玉皇大帝,天上、人间的最高统治者;8.日月游神,其职责为受玉帝之命察看人间事象;9.因偷王母胭脂而等待发落的七神姑,即其他异文所说七仙女;10.王母,玉皇大帝之妻;11.尤家的老管家;12.尤大公子;13.赛金,尤华之女;14.尤二公子;15.邓天君,玉皇大帝的使臣;16.店主李梅及妻
6、姚氏;17.宰相赵京善;18.赵金定,赵京善之女,董永之妻;19.御史;20.皇帝唐太宗;21.董仲书,董永与仙女之子;22.董仲义,董永与赛金之子;23.陶贵生,与董仲书一同读书的同学;24.袁天罡,算卦先生;25.五个冤魂;26.阎王。 在赛特阿育中,依次出场的是:1.赛特董哲安,他是董永的父亲;2.赛特懂哲安之妻釜史妮妮,她是董永的母亲。3.举祖,他是相当于玉皇大帝的最高统治者,在文本中表现出仁慈正义;4.天神微察鲁特汝、杜那沓、恒诺布,其中的微察鲁特汝为赛特阿育的投生者;5.赛特阿参,赛特董哲安和釜史妮妮的儿子,后来读书时老师更名为赛特阿育。6.教书先生,他是赛特阿育人生旅途中的重要人
7、物。7.色特阿治,当地富豪,文本所述不是为富不仁者;8.仙女伦霓,她是天君举祖的爱女即七仙女;9.阿治汝额,赛特阿治的大儿子;10.天臣诺娄则;11.阿治嫩念,赛特阿治的爱女;12.阿治汝鸠,赛特阿治的二儿子;13.阿育董伏,4董永和仙女之子;14.皇帝;15.武帖呷,与董伏一同读书的同学;16.鬼谷子,算卦先生;17.五个冤魂,皇帝错杀的五人;18.翁祖,管理阴间的最高权威即汉语中所说的阎王。 姓名虽然是一个符号,但这种符号是根植于文化土壤之中的,是确认文化主体民族身份,从而决定自己是否和这些文化主体认同,进而是否认同这些文化主体所负载的文化。所以,译者将汉文文本中的相关人名彝化为彝族人姓名,其作用显而易见。 彝族传统孝文化载体研究的作者,在对作品主人公姓名民族化的比较后,还对情节内容的民族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翻译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播,所以这种研究,向我们展示了历史上彝汉两族文化传播中的翻译技巧。它同时告诉我们,跨文化传播,必须进行必要的民族化,才能适应受传者的社会生活文化,所要传播的文化信息才会为受传者所接受。其最终所实现的将一种文化信息从这一民族传播到另一民族,从大的方面说,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从小的方面说,达到了翻译者的目的。 作者:西南民族大学(成都)历史文献学在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