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中师徒制下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876141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中师徒制下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企业中师徒制下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企业中师徒制下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企业中师徒制下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企业中师徒制下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越来越成为企业的重要战略资源。知识管理成为当前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热门的前沿领域。置身企业中,师徒制下进行知识转移是企业有效知识积累和创新的关键所在,师徒制目前已成为西方各大企业十分重视的员工培训与开发工具,美国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大企业正式实施了该制度,并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增长。可见师徒制作为企业中知识转移的载体,对企业的业绩等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企业中师徒制下的知识转移进行剖析,总结师徒制下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为知识的内隐性、知识传授者的转移意愿、知识传授者的传授能力、转移双方的关系信任及知识接受者的吸收能力这五项。【关键词】

2、师徒制 知识转移 信任 吸收能力 在企业中师徒模式下,师傅作为知识传授者即为转移中知识势能高的主体,徒弟作为知识接受者即为知识势能低的主体。知识传递者一般为企业资深员工,他们拥有丰富的本行业“知识” ,企业师徒制下的知识接受者一般而言是新进入这个行业的,对本行业“知识”了解掌握度较低,因此工作效率比较低下,为了提升企业团队间、组织间的工作效率、增加企业绩效,企业中员工间相互进行知识转移是迅速提升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 要提高企业中师徒模式下员工间的知识转移效率,首先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企业中,师傅和徒弟两个角色作为企业师带徒模式下知识转移的载体,工作中师带徒即实施知识转移,而特定的师傅和徒弟

3、两个角色的行为特征对知识转移有重要的影响。师傅作为知识转移的传授者,在进行知识转移时可能会表现出两个特征,资本性和教导性。一方面师傅拥有对知识的相对垄断权,自身所用的知识往往可以为自己带来可观的收益,于是会有期望获得知识价值最大化的倾向,即为资本性;另一方面,资深员工成为新进员工的师傅这一角色的转变,使得其承担起传授知识的责任,师傅需要向土地提供实现其职业发展的技能、心理等方面的帮助,即师傅具有教导性。而徒弟作为知识转移的接受者,在知识转移中也表现出两个特征,学习性和目的性。徒弟的学习性是指徒弟通过学习新知识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提升工作效率从而实现其职业发展,因此对知识的学习会表现出强烈欲望。

4、然而,出于对渴望自身职业的发展,徒弟在接受来自师傅转移的知识的过程中,可能会忽视师傅传授的而徒弟认为与自身职业不太相关的知识,可以认为,徒弟对知识的接受具有目的性。 企业中师徒制下的知识转移包含知识传递者将自身所拥有的“知识”共享于知识接受者与知识接受者接纳吸收“知识”两方面的过程,结合文献资料,现场访问资料与问卷结果分析,总结企业中师徒制下知识转移影响因素为下面五个方面。 (1)知识的内隐性。知识的具有隐性的特质最早由 Polanyi 提出,并根据知识可表达程度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容易被记录和表达陈述,可以通过文字、图形、数字、公式等具象的东西形象的表达出来,即容易被编码。

5、而隐性知识具有较强的个性化,难以书面表达,亦很难被清晰编码。隐性知识多可以理解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知识的内隐性反映了知识的隐性化程度。知识的内隐化程度越高,说明知识的结构化程度越低,也代表了知识难以被编码,即该知识难以通过语言、文字或其它具象方式清晰表达并进行转移。 (2)转移意愿。知识传授者的转移意愿反映了知识传递者将自身所有的知识分享给知识接受者的动机强烈程度。一般而言企业中师徒中知识的传递者对自身独享信息、特殊技能是享有垄断,垄断带来的可能就是较高的收益,处于利益角度考虑,知识传递者为了维护其在本行业中的特有价值、优势地位,对于其掌握的核心知识往往会缺乏转移意愿,师徒制下知识转移时

6、可能只会讲主体知识的某些部分、模糊地进行转移。由于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到知识转移的过程中去,如果知识接受者对知识传授者的信任、尊重等较为缺乏,出于投资回报的考虑,知识传递者主观上会不愿意转移自身的知识。 (3)传授能力。知识传授者的传授能力即其对自身的知识和新知识的沟通编码能力。知识传授者与知识接受者进行的有效的沟通是知识转移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知识传授方的沟通编码能力指其清晰表述对相关知识的想法、对知识接受者的提问快速响应的能力。知识传授方良好的沟通编码能力有利于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的传递。 (4)关系信任。双方关系如何由知识传授者与知识接受者之间的信任程度与亲密程度决定。知识的共享与转移

7、往往是建立在双方信任基础上的自愿合作,相互信任的合作氛围才能促使知识转移的发生。知识转移过程涉及双方频繁的互动,双方沟通无碍、合作融洽、共事亲密,对知识转移的成功进行的帮助的显著的。 (5)吸收能力。吸收能力是指知识接受者认识、评价、消化、吸收、理解和应用从知识传递者转移来的新知识的能力。吸收能力一方面反映了知识接受者对外部知识的获取能力,同时也反映了知识接受者吸收、转换、运用、创新知识以服务于组织目标的能力。吸收能力受到知识接受者拥有的基础知识与其自身努力程度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冬梅.师徒制在知识型员工管理中的应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孙章丽,当前我国企业师徒制管理问题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与贸易大学,2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