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的生态文明透视.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877248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发展的生态文明透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区域发展的生态文明透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区域发展的生态文明透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区域发展的生态文明透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区域发展的生态文明透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区域发展的生态文明透视摘 要:追求什么样的发展目标,实现什么样的区域发展均衡,有着十分鲜明的价值取向。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基本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为此,在生态环境已成为影响经济全局发展的背景下,挣脱传统区域合作观念的束缚,从生态环境恶化的产生与发展关联的角度赋予区域合作新的内涵,注重在区域合作的过程中建立有效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区域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将为进一步完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区域发展;生态文明;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1-0161-03 当今世界正处在巨大变革时期,重要表现为“

2、三重转变”人类文明形式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世界经济形式由资源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社会经济发展道路由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称之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三重转变” 。这是 21 世纪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与时代潮流。人类文明形式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即其中之一。西方的工业文明自产生伊始就因其存在弊端而广受批评,启蒙思想家卢梭曾对工业社会人的道德理性日渐丧失、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日趋弱化发出警告,马克思恩格斯更是就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所导致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异化这个问题进行过深刻的反思。20 世纪中叶以来,全球环境污染加剧,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寻求新的发展模式,生态文明渐入人们的视野。生

3、态文明是指人类的主流价值取向和社会实践已能自觉地把自然生态的正效应和负效应纳入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之内,是社会文明在自然环境中的扩展,是一种比工业文明更高层级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强调从维护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重视资源和生态有限的支撑力,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本质是通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视野中的区域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否定的过程。发展学初始于 18 世纪自然科学中的生物胚胎学。20 世纪中叶,康德拉季耶夫、雷诺兹、熊彼特等在原有发展学的基础上

4、提出经济发展长波循环论,发展学得到进一步丰富与完善。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欧洲一些发达国家首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个名词,并且赋予它多种定义,其中有的定义包含了旨在限制第三世界经济发展的内容。1988 年春,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理事会全体委员会的磋商会议期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围绕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终在 1989 年 5 月举行的第 15 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期间达成一致,并通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 ,根据声明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既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 , “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

5、增长。 ” 传统的发展观源于工业革命,它以工业化及由此产生的工业文明作为现代化是否实现的唯一标志,把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基本不考虑生态和环境问题。这种片面追求 GDP快速增长的发展模式,使人类付出了惨痛的环境与资源代价,导致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在经历了工业化道路的洗礼之后,发达国家都开始对过去选择的发展模式进行深刻反思,开始由单纯强调经济的增长转向寻求经济、社会、环境和人的全面发展,倡导发展的协调性、综合性和持续性。可持续发展观已成为人类步入后工业时代的必然选择。即便是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可持续发展观也同样受到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1992 年在巴西召

6、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方针,制定并通过了21 世纪行动议程和里约宣言 ,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的基本发展战略和行动指南。 与传统发展观相比较,可持续发展观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可持续发展观把人看作是自然界一部分,强调人虽是万物之灵,但必须与自然界保持协调。这种协调,不是简单地要求人去适应自然,而是要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保护自然,重新培植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可持续发展观认为人类社会是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体,重视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主张通过理性化的行为和规范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平衡之间的

7、相互关系,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的良性循环。 第二,不以 GDP 的增长为唯一的奋斗目标,认为绝大多数人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多层次多方面需要的满足才是最重要的,即发展以人为中心。同时,它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可持续性,都要注意代际平等和代内平等,即当前的决策不应对保持和改善将来生活水平的前景造成危害。因而,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必须对经济发展有所限制,绝不能以剥夺或破坏后代人本应合理享有的同等权利为代价。 第三,可持续发展观是公正的发展观,致力于改变当前区域间、国家间不公正的发展现状,实现资源利用分配以及环境保护费用分配之间的公平公正。目前,这种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世界是不可持续的,富国不能利

8、用经济上的先发优势无限制地滥用资源以实现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把因环境遭受破坏引发的恶果留给他人品尝。联大 44/228 号决议中明确指出:“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这种生产方式、消费方式。 ”并指出发达国家应对全球环境恶化负主要责任。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必须具有强烈的地球责任感,转变根深蒂固的唯物质价值观,树立人类社会整体观,切实注重从经济发展的质量上寻求突破,全面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人类生活品质,保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是一种高层次发展,是一种崭新的生态文明观。 二、绿色视野

9、中的城市化进程 城市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早在公元前三千五百年前,城市便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两河流域。这一切有赖于工具的革新、技术的发明以及农业的发展为城市的诞生奠定的坚实的物质基础。自诞生之日起,城市文明便把村落文明远远地抛在了身后。马克思曾说:“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里所看到的却完全是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1, “城市的建造是一大进步。 ”1尤其在当代,城市更是人类活动的中心舞台。现代城市完善的基础设施,强大的经济活力和能量,发达的工商金融事业,便利的交通,繁荣的科学、技术、教育及艺术事业,丰富方便的物质生活条件,周到

10、而齐全的服务功能,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等,都对周围地区乃至整个国家及世界各地产生了越来越强大的吸引力。然而,最先进的生产力首先在城市中萌芽,最野蛮、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最先在城市中暴露2。工业革命造就了工业文明,也造就了工业型城市的建立和发展。然而,工业文明与城市的发展存在先天性的冲突。一方面,工业革命把人类迅速带入以大机器作业时代,城市冲破了农业社会的限制,人口急剧增长,商品经济迅猛发展,在矿产资源丰富、水路交通便利的地方形成了一批新兴的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纽约等,经济建设成了城市的首要任务。另一方面,与城市化步伐加快相对应的是古老农村文化的日渐式微,传统的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步被

11、现代化的机械工业生产方式取代,饱含诗情画意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村庄逐步为繁杂的车水马龙的城市淹没。城市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为人类带来了许多益处,如更高的收入、更好的医疗卫生条件、更高的文化教育水平等,但是它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空气污染、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一系列的城市病。 当今世界,工业化、后工业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核心城市向无边界、无中心的城市集群演变,而城市大规模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也悄然跨入周边乡村的时空,引发地球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如何重新认识并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一道世界性的难题。从认为人类在自然界中占绝对支配地位的“支配论”到蓬勃兴起的“绿色运动” ,人类正在为解答难题

12、做出有益的尝试。绿色运动的萌芽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建筑师兼发明家 B.富勒主张将人类发展目标、需求与全球资源、科技结合起来考虑,提出用有限的物质资源进行最充分、最合宜的设计利用和“少费而多用”的循环利用原则3。1962 年,美国生物学家切尔?卡尔森出版了新著寂寞的春天 ,第一次在书中披露了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后可能出现的可怕前景,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成为绿色运动的启蒙之作。经过 20 世纪后期的发展,绿色运动渗透到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如绿色 GDP、绿色规划、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绿色消费等等,绿色意识已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 1999 年,美国人霍肯在其新书自然资本论

13、:关于下一次工业革命中,第一次提出自然资本的概念,并指出,未来城市经济的发展必然将自然资源视为资本,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进行自然资本结算。被人们盛赞为“下一次工业革命的圣经”3。绿色与城市发展,在过去看似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文明悖论,相信能在“下一次工业革命”的洗礼中得到完满的解决。 三、绿色视野中的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态势,但受区位地缘、历史基础和社会人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地区之间发展的差距正日益拉大。东中西经济发展的大致脉络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形成的发展空间比例失调、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的问题始

14、终困扰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具体可以归纳为三类病灶4:西部地区重点表现为“欠发达”;东北三省体制和结构的双重矛盾表现尤为突出;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总量虽然快速增加,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对不足,资源和环境难堪重负;中部地区则兼有上述杂症。三大经济地带不仅是在经济上存在很大差距,在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也是千差万别。因此,利用中西部自然资源打牢东部经济发展的能源与原料基础的同时使中西部自身经济得以发展,即区域合作是缩小地域之间经济发展差距的唯一途径。 传统意义上的区域合作就是为了实现不同利益主体的优势互补以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不同地区间各利益主体以一定的资源要素作为合作基础,实施合作行为,形成

15、共同一致的经济行动和行为目标5。区域合作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打破了过去以行政区域配置资源和规划经济发展的模式,按照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为跨省区交流与合作搭建了一个平台,通过优势互补、优势共享、优势叠加,把分散的经济活力激发出来,形成一种合作生产力,促进各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在生态环境已成为影响经济全局发展的背景下,挣脱传统区域合作观念的束缚,从生态环境恶化的产生与发展关联的角度赋予区域合作新的内涵,注重在区域合作的过程中建立有效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区域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将为进一步完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3-57. 2 王宝,罗正齐.中国城市化的道路及其发展趋势M.学苑出版社,1993:7. 3 王颖.城市社会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489-503. 4 陈栋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选择J.新视野,2005, (3). 5 曹阳,王亮.区域合作模式与类型的分析框架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 (5). 责任编辑 王晓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