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的成渝经济区发展进展及对策摘 要:成渝经济区是中西部发展的重要引擎,2011 年 5 月被正式列为国家战略区域。介绍成渝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后的产业发展概况,利用 20072014 年的数据分析三次产业结构、城镇化及创新能力现状。分析结果表明,成渝经济区的三次产业分布不够合理、区域内城镇化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成渝经济区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关键词: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城镇化率;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3-0058-05 导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区域经济最
2、显著的成绩就是诞生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三大经济区,形成了中国区域发展的新格局,极大地带动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得益于市场经济与政府宏观政策协同推动,基本打破了不同经济区域之间的相互封闭,区域与区域的互动更加广泛与深入,形成了良好的跨区域产业合作环境,众多区域间合作经济组织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进一步增强了对外资的吸引和区域的综合竞争力。经过七年的努力,2011 年 5 月,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这意味着成渝经济区被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重点开发区,该区域也成为了新十年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平台。这对于新形势下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对深入推动西部大开发,促进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形成
3、新的经济增长引擎都将起到重大作用。另外,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综合影响,2014 年我国经济增长仅为 7.4%,且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速要普遍低于中西部地区。打造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形成区域经济第四极成为区域经济领域的新课题。 一、成渝经济区的建设意义 市场分割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根本障碍,把成渝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中心有利于将分散的局部地区优势叠加为综合经济优势。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与“长江开发战略”的结合区,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是引领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内陆开放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1。因此,把成渝经济区作为国家战略区域中心影响到西部乃至国家全面、协调、可
4、持续发展的进度,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区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先锋和代表,成渝经济区国家战略区域中心建设被赋予了特殊地位。 在当今国际国内新一轮产业转移以及各个层级区域之间力促开放合作的新趋势之下,成渝经济区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全球化和区域开放合作的角度出发,把成渝经济区作为国家战略区域中心,这样才能真正建成带动整个西部经济成长的增长极和发动机。 二、成渝经济区的进展 (一)成渝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概要 1.现代产业体系取得积极进展 在联想、英特尔、富士康、仁宝、纬创、长虹等企业的带动下,电子信息产业规模扩大,计算机、新一代显示器件、卫星导航等
5、产业链加快构建完善,西门子成都研发生产基地一期项目、戴尔(成都)全球运营基地、长虹电子 200 万台平板电视整机项目建成投产,区域产业综合配套能力增强。 组织实施天然气化工产业转型升级规划,依托成都、南充、达州等一批油气化工基地,推进汽油、气盐、气硫、气磷资源嫁接整合和产业链延伸,推动企业发展精细化工产品。 成都、德阳、自贡三大装备制造业建设进度加快,2014 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 2.2%、19.3%、18.7%。一汽大众、一汽丰田等上十家车企完成落户,以成都为中心,重庆、绵阳、南充、资阳相连的汽车制造产业带基本形成2。 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
6、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四川省连续第三年设立 20 亿元财政专兴产业重点项目研发攻关和新兴产品产项资金支持战略性新业化。 2.形成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市 2013 年,成都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机械、汽车、石油等八大特色优势产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2 518 亿元,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 91.9%。突出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13 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924 亿元,对全市工业增长率贡献率达到 23.3%。 重庆是我国重要的汽车摩托车产业基地。2011 年,汽车摩托车规模以上总产值达到 3 788 亿元,轿车为主、宽系列、多品种的产品格局基本形
7、成。电子信息制造业迅猛发展,2011 年实现规模以上产值 2 016.6亿元,同比增长 95.3%,比全市工业平均增速高 67 个百分点。 德阳市已发展为中国三大重装基地之一。目前,全国 40%的水电机组,30%以上的火电机组,45%以上的大型轧钢设备,40%的大型电站铸锻件,60%的核电装备在德阳研发制造。绵阳市已基本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以食品、冶金机械、汽车及零部件、材料和化工等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工业体系3,是西部第二大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地。2013 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 54%,达到 1 080 亿元。 3.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新筑现代有轨电车主产基地、泸州长液高性能液压
8、件基地、新都桥风光储发电示范应用项目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国机重工西南基地、自贡节能高效工业泵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大飞机、G50 重型燃气轮机、核电 CAP1400、百万千瓦级 W 火焰炉、百万千瓦级二次再燃炉、国内首台万米钻机等重点新产品研发取得突破,燃气轮机、石油钻采等产业创新联盟加快组建。 (二)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状况 在 2011 年国家正式批准成渝经济区为国家战略区域中心前后,我们对成渝经济区的三次产业结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川渝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以及成渝经济区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第一产业占比、第二产业占比、第三产业占比)进行了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他们呈现出以下
9、特征: 首先,从总体上看,在正式成为国家战略中心的区域经济中心后,成渝经济区第一、二、三次产业有了明显的增长幅度变化,其中第二、三产业比第一产业增长幅度大;川渝地区GDP 总值有大幅的增长。具体来说:20072014 年川渝地区的 GDP 由 14 617.12 亿元增加到了 42 802.1 亿元,增加了 28 184.98 亿元,年平均增长达到 24.1%;20072014 年成渝经济区的第一产业值由 2 192.95 亿元增加到了 4 054.88 亿元,增加了 1 861.93 亿元,年平均增长为 10%;第二产业值由 6 154.04 亿元增加到了 20 351.15 亿元,增加了
10、14 197.11亿元,年平均增长了 28%;第三产业值由 5 122.38 亿元增加到了 16 264.69 亿元,增加了 11 142.31 亿元,年平均增长了 27.19%。尤其是在2010 年后,川渝经济区正式为国家战略区域中心后,增长幅度明显提升,这表明成渝战略区域中心的规划对川渝地区的经济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其次,成渝经济区三大产业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第一产业占比不断下降,而第二、三产业占比从总体来说呈上升趋势。具体来说,2007年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的差距分别为 27.1%和 20.04%,在 2014 年这一差距为 38.05%和 28.5%,特别是在 2010 年以后,
11、这一差距呈不断扩大趋势。而第二、三产业的差距在 2010 年以后,呈不断减小趋势,从15.48%下降为 9.55%。成渝经济区升级为国家战略中心区之后,第二产业占比受实体经济下行因素影响有一定下降,而第一产业稳中有降,第三产业有较大上升,远远高于第一产业,这表明成渝经济区的三大产业结构在 2010 年以后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但是,与长三角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三大经济区相比较,成渝经济区在国土面积上与这三大经济区大体相当。2014年,成渝经济区的三次产业比例为 9.4747.5538,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比重偏大。而三大经济区的三次产业占比分别为:长三角经济区为 4.345
12、.350.38,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为 1.8742.3455.79,京津冀经济区三大产业占比比例为 5.7341.1253.16,第三产业发展较好。目前这三大经济区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而成渝经济区则仍处于工业化中前期,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分布特征4(依据钱纳里经济发展阶段判定方法) 。三大经济区工业体系较完备,工业重型化特征突出,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产业群和产业链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且各区域产业结构特色和优势较突出5,第三产业保持高速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主要力量。相比而言,成渝经济区的产业结构特征和优势有所薄弱,传统制造业比例较高,信息生物等高技术产业虽得到迅速发展但比例仍较低,产业链
13、条短且群体规模小,在全国范围内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不多,第三产业初步发展,产业大部分属于资金密集型。 (三)成渝经济区城镇化水平与三大经济区相比仍较低,区域发展差异较大 2014 年底成渝经济区的城镇化率为 52.19%,虽比 2010 年上升 6.72个百分点,但仍比全国水平低 2.58 个百分点。从与中东部的三大经济区的比较来看,差距仍然显著。比京津冀经济区低 8.86 个百分点,与长三角、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差距高达 16.62 和 31.75 个百分点(如图 3 所示) 。从经济区域内部城镇化水平来看,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2014 年,除成都、重庆继续保持城镇化突破 60 大关,分别为 7
14、0.3%和 60%以外,其他城市的城镇化水平仍比较低,平均水平为 43.14%,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率最低的广安市为 35.81%,两者相差将近 34.49%,接近一半。这些区域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化进程缓慢,成为全面提高成渝经济区为国家战略区域中心的阻碍。 (四)成渝经济区区域创新能力不强,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大的社会系统。以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为系统的创新主体之间通过相互及与环境的作用而实现系统功能,并对区域社会、经济产生影响。由于成渝经济区一体化程度不高,包括户籍壁垒、行政监管壁垒、执法和社会制度方面的壁垒、金融服务方面和产权市场方面的壁垒等大量存在
15、,阻碍了创新主体和要素有序流动。 由上图可以得出,根据波特的经济发展阶段论,目前,成渝经济区主要处于投资创新和投资驱动型经济发展阶段,还没有像三大经济区那样达到创新驱动阶段。 三、加快成渝经济区建成国家战略区域中心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城镇化率和竞争能力以及科技实力还不能和长三角、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经济区等发达地区相比。我们有必要采取以下对策,促进成渝经济区快速、协调发展,实现国家战略区域中心,成为面向中西部的第四增长极。 (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协作,合理布局第一、二、三产业 引导粗放型的传统农业向集约型的现代农业调整,加大三大产业互动,充分利用成渝经济
16、区的农业资源优势,通过大力培养优势品种,发展特色农业,使其形成包括农工商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提高产业化规模,实现具有成渝经济区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建设标准化的现代农业产业。 立足成渝经济区能源矿产等资源禀赋特点和产业基础,加快构建一个“层次分明、优势突出、生态高效”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形成“突出发展、加快发展、优化发展”三个发展层次。加快推进技术渗透性强、附加值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成渝经济区主要的新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制造业主产品扩展服务功能,开展售后服务,故障诊断、
17、远程咨询、更新改造等增值服务和专业服务。培育附加值高、辐射力强、带动性大的生产服务产业体系,提升配套服务水平。 充分利用成渝经济区的旅游资源,整合成渝经济区旅游市场,联合开辟旅游路线,鼓励跨区域合作,大力发展跨区域旅游,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旅游产业集群。同时,鼓励和支持成渝两地金融机构跨区合作,扩大成渝经济区金融业对外省开放广度,培育跨省市金融集群和市场,加大政府和财政投入,大力加快区域内产业升级,为金融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此外,充分利用川渝在西部区位特点,分工合作,联合打造成渝经济区现代物流业。整合发展现代物流,需要成渝在统筹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等基础建设基础上,实现基础设施的全面对接,并以此为
18、抓手,力促现代物流业一体化发展。 (二)加快成渝经济区的城镇化进程 成渝经济区城镇化的发展,应当凸显地域差异,有重点有层次地逐步推进。有三种发展战略模式:其一,承接式发展战略,实现借力发展。通过前面分析可以得出,成都、重庆市属于成渝经济区城镇化水平的高值聚集城市,同时也是成渝经济区经济发展的热点,辐射着整个成渝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应充分利用其周边城市的区位优势,加强县域城市与大城市直接的经济联系,使其实现借力发展、承接式发展。其二,集群式发展战略,实现联合发展。对于城镇化水平的低值聚集区域,应打破这些低值连片城市的行政界线,对整体的产业进行优化重组,形成具有集聚优势的规模性产业,实现集群式发展。
19、其三,中心城镇发展战略,完善城镇规划体系。在经济区范围内形成发挥循环累积效应的“增长极” ,逐步完善“县城重点镇一般乡镇”的城镇化规划体系。适度扩大成都市的城市规模,发挥其集聚、辐射和综合服务功能,吸引着经济区发展相对落后的丘陵地区人口、产业集聚,促使农民工通过进城工作从而转化为城镇居民,完善城镇体系。 (三)建设和完善成渝经济区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理顺科学技术研究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为中心,促进科研机构之间、科研机构与高校之间的结合和资源集成;同时加快社会公益科研机构的建设;努力形成一批高水平的、资源共享的基础科学和前沿高技术研究基地。 建立信息共享制
20、度,实施组织体系内的超行政区的协调与管理。建立综合的政绩考核与评估体系,正确引导地方政府官员的行为。建立包括区域生产力布局原则和区域产业一体化准则的区域合作公约,促进资源和要素的自由流动,建立统一协调的基础设施网络,减少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 林凌.全域全面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J.经济体制改革,2012, (1):12-14. 2 毛敏,李瑞雪.四川省汽车制造企业供应物流体系分析J.物流技术,2011, (9):65-67. 3 孙继琼,徐鹏.绵阳融入成渝经济区产业选择的基本原则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 (33):6-8. 4 张海霞.成渝经济区城乡产业发展的瓶颈与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2, (11):61-62. 5 何雄浪,朱旭光.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研究J.软科学,2010, (6):74-79. 责任编辑 陈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