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建议.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879524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动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推动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推动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建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推动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建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推动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建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推动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建议摘要:“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措施,但在具体实施中我们面临着如何使教师真正理解这种模式的涵义,如何规划学校的硬件建设、师资培训、制度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如何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等问题。本文从剖析其内涵着手,从硬件建设、校企合作、制度建设、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等方面提出推动这一教学模式实施的方法措施,这些方法措施将有助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硬件建设;软件建设;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基金项目: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教研课题,新常态下无机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编号:GY201512

2、。 一、引言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任务。这给从事职业教育的各级各类学校带来了发展的大好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如何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因材施教,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及整个社会面前的一个课题。 二、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涵 所谓“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将理论课与实践课融为一体,它强调立足于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大胆突破理论与实践的界限,关注探索学习的过程,融教、学、做于一体,充分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样既能够解决理论课与实践课相脱节的问题,又能够让学生手脑并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理实

3、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符合职业院校的教学特点,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这种教学模式并不是单纯地把理论课和实验课一起上,也不是在教室里上实验或是实验室里讲理论那么简单,而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任务驱动为主体,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学法指导、教材、实验实训条件、教学考核等诸多方面进行创新整合,从而构建成的新型课程体系。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教学整个过程及其参与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学校的硬件与软件设施是推动理实一体化实施的必要条件 1、教学硬件设施的建设 教学硬件设施的建设具体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从以下几个

4、方面着手。第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根据专业的需要,购买相关的机电设备,因为在学校里不可能建出一个工厂,也没这个必要,所以学校实训室的建设应该适当,要有重点地建设相应的实训室。第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本质上来说就是校企合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职业院校还停留在口头上,因为校企合作是有难度的,所以要真正达到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两方只能走互惠互利的道路,这就需要学校有一批在本行业知名的教师,能给企业完成相关的技术改造,能帮企业节约成本并给企业带来利润。另外,学校还可发挥自身优势帮企业培训员工,或者由所属行业的企业入股办职业技术类院校。通过这种利益关系把学校和企业联系起来。同时

5、要发挥政府相关部门的作用,比如对为职业院校提供实习场所的企业给予减税和财政补贴等办法鼓励企业参与到学校的建设上来。这样学校的校外实训基地的问题自然就得到了解决。第三,学校图书馆及信息资源的建设。应以学生能方便地查阅自已所学专业的各类资料,特别是有关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相关资料为原则。2、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的建设 双师型教师,简单来说就是教师既具有动手能力又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教师队伍的建设只能立足于学校来解决,解决的办法有下面几种。第一,从企业引进有一定专业背景并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并对其进行培训。第二,重点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在走上讲台以前,应该有一段时间的下厂锻炼,使教师

6、能认识基本的机电设备及工艺过程。而且这个培训是动态的和反复进行的。第三,要在企业或相关科研院所聘请既有实践经验又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的兼职教师。而且兼职教师要发挥应有的作用,要有岗位的要求。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这是职业教育的灵魂。但从我国传统教育来看,学校一直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训教学主要是验证性的实验,不太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从学习的主体学生来说,学生并没有把自已技能水平的提高作为学习的根本目的,而以“学而优则仕”的这种观念来作为学习的指导思想。从社会层面来说,对人生的评价是以是否当官作为人生成功的重要指标,而且这种思想几乎深

7、入到每个人的骨髓里,所以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观念就得重构校园文化,让学生的所思、所想以提高自已的技能水平为目标,把在专业技术领域的追求作为自已终生的奋斗目标。 4、教学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变革与创新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对所学的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必须有配套的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否则不可能真正落实这一教学模式,因为如果把这一模式比做一部机器,要让这一台机器很好地运行,就必须这台机器的各部件配合良好。而且要有可靠的润滑系统,所有这些都需要强有力的制度做为保障。现有的管理体制与机制还不足以保证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 四、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是推动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决定性条

8、件 学校有了好的硬件设施,但具体的教学操作是要靠教师去完成的,根据近几年从事无机化工生产技术这门课的教学经验,教师要根据实际所教的课程从下面几个方面去落实理实一体化这种教学模式。 1、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以无机化工生产技术这门课为例进行,围绕着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这个中心,我们对本专业学生确定了下面的教学目标:首先是能力目标,具体包括操作能力,基本实验能力;其次是知识目标,具体有数理计算能力,运用一定的图表、简易图形进行实物的表达、说明的能力;再次是基本的素质目标,主要包括职业行为能力、规范操作能力、查阅资料能力、团结协作能力。 2、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以无机化工生产技术这门课为例,因为这门

9、课是一门专业课,主要教学内容有,合成氨生产技术,硝酸生产技术、硫酸生产技术,化学肥料的生产技术、烧碱生产技术、纯碱生产技术、新型无机材料的生产技术等基本的内容,内容庞杂而繁琐,而教学时数又有严格的限制,所以对教学内容要进行整合,根据“够用为度,适用为先”的原则进行整合,针对每一种产品的生产,重点从原料、生产的基本原理、操作条件、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对内容进行整合,教学内容简单明了,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每一种产品生产的操作条件和工艺流程。也就是说到企业时上班以后,要能看懂设备的结构图,能看懂生产的工艺流程图,还要明白主要设备的操作条件的控制及如何去控制相关条件。 3、优化教学过程的设计,灵活采用不同的

10、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无机化工生产技术为例,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我们根据学校现有的实训条件,对煤气化这一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训室,从原料的制备、原料的装填、设备的气密性检验、工艺流程的熟悉,煤气化的基本原理,操作条件的选择等进行完整的教学,根据对最终水煤气的成分分析,对操作条件进行讨论,最终完成煤气化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对氨的合成这一部分内容直接在仿真实训室进行学习,仿真实训直接模拟的是现场中控室的操作,学生能直接学习生产的工艺流程及各类设备的操作与使用,感受操作条件的控制对最终产品的产量与质量的影响,合理控制操作条件。另外附加多媒体和实际的讲解过程使学生所学知识

11、基本能够满足现场操作的要求。 4、教学考核 以过程考核为主,以学生的实际操作与分析能力为依据,根据每个学生每天完成的任务及现场提问来确定学生的平时成绩,最后统一答辩,答辩的内容要强调技能操作,体现对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理实一体化教学是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于一体的教学模式,体现了高职教育“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在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现代高职教育中,这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具体操作,教师整体把握,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动学习理论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实现高职教育的质量提升。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

12、些难度,教学经验积累不丰富,教学管理体制和机制不适应这种教学模式,硬件和软件的建设相对滞后于形势的发展,所以目前很难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真正有机结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完善改进,充分利用这一有效的教学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以增加高职院校学生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蔡丽杰:“理实一体化”学模式在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4). 2 张茹:高职药学专业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8). 3 何先应:略论高职“理实一体化”教学面临的七大问题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10(3). 4 胡贤民: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研究初探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5 刘建平:中职数控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 6 张昕: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中应用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 7 唐轮章:高职高等数学教材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 8 周嗣: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配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责任编辑:李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