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背景下警察院校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881879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依法治国背景下警察院校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依法治国背景下警察院校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依法治国背景下警察院校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依法治国背景下警察院校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依法治国背景下警察院校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依法治国背景下警察院校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摘 要 学生就业关系警察院校发展前景,关系社会主义法治人才队伍建设。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对警察院校学生就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健全从警察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既要有配套完善的就业政策、不断拓展的就业渠道,又要有与时俱进的警务人才培养机制和学生就业辅助平台。科学规范警察院校发展定位,凝练专业优势和品牌特色,是做好警察院校学生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依法治国 警察院校 学生就业 基金项目:本文是 2015 年度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依法治国背景下警察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项目编号:JYB201522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2、:王会鹏,铁道警察学院政治理论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4-196-0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首次把“依法治国”作为党的中央全会的主题,为我国的法治现代化道路描绘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作为法治队伍中数量最为庞大的力量,警察群体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更加凸显,警察院校是警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警察队伍人员新陈代谢的重要后备供给力量。如何更好地向警察队伍输送人才,源源不断地充实新生力量,全面提升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

3、和实战能力,是当前我国警察院校学生就业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做好警察院校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一)我国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意义的重大工程。我国每年毕业的高校学生有 700 余万人,目前我国警察院校在校学生人数约有 30 万人,每年毕业的学警约有 7 万人。近些年来,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长期处于严峻状态,应届毕业生和往届尚未就业的毕业生累计叠加,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求职群体,考验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承载力和吸纳力。警察院校毕业生作为其中成员,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就业渠道方面,即警察院校毕业生最大的就业渠

4、道是入警。警察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作为预备警官摇篮的性质,将合格的毕业生输送到警察队伍,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出应有贡献,是警察院校学生就业工作的鲜明特点。 (二)关系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整体发展 新形势下,提升警察队伍正规化建设步伐刻不容缓,在众多影响警察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因素中,警察队伍人员补给的入口源头问题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其主要体现在大量的警察院校毕业生流失,警察队伍所需要的专业和特殊人才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等方面。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公告中明确指出:“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 ”警察院校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经过正规的警务知识学习和体能训练,掌握了初步的警务技能和

5、手段,具备了从事警务工作的基本素质和涵养,代表着新时期年轻警员的水准和形象。一段时期以来,由于诸多原因,警察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入警渠道无法畅通,警察院校的学生就业工作面临重大压力,这不仅关系着警察院校的办学吸引力和发展前景,更直接影响着警察队伍的人员补给和新老交替,迫切需要积极采取措施,切实畅通警察院校毕业生的入警通道,建立健全保障警察院校毕业生入警的机制体系。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实践 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公报中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 ”警察群体

6、作为我国数量最为庞大的法治工作队伍,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具有重大的使命和职责。切实做好警察院校学生就业工作,确保入警通道畅通,确保警察队伍吸纳学警进得来、留得住、有发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实践。警察院校的学生培养目标和性质与依法治国的具体要求高度一致,即从思想、业务、道德等方面全面入手,以忠诚教育为核心,培养一支符合社会主义法治要求的学警队伍。警察院校的课程设置和训练科目往往具有专业性、涉密性和实战性等鲜明特点,如果毕业生就业工作做不到位,致使经过专业警务技能培训的学生毕业后流入到社会,一旦其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将有可能对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和负面影响。因此,务必从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警察院

7、校学生就业工作,积极引导其成为社会主义法治队伍建设的标杆和旗帜。 二、当前警察院校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当前,警察院校的在校学生从专业范畴上可以分为两大类:警察类专业和非警察类专业。警察类专业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体制机制方面,非警察类专业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校发展定位以及专业优势方面。以警察类专业中最重要的部分“公安类专业”为例,所谓公安类专业,包括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所列法学门类中的“公安学类”专业、工学门类中的“公安技术类”专业,以及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 中所列“公安大类”专业及与之相关的目录外专业。除此之外的专业都属于非公安类专业,难以

8、享受到公安类专业具备的一系列就业渠道和优惠政策。从总体上看,警察院校学生就业工作的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人数占据绝对数量的警察类专业。 (一)非警察类专业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政策体制以及办学定位的原因,部分警察院在招收警察类专业的同时,也招收一定数量的非警察类专业。通常情况下,非警察类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会与警察类专业学生同样身着警服,接受相同的警务管理模式和学习生活方式,但在其毕业时,因为所学专业为非警察类专业,往往既无法享受警察类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和政策,也难以在与地方院校相同专业毕业生的竞争中取得优势。这在为非警察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带来阴影的同时,也为警察院校的整体就业

9、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二)警察类专业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就业渠道单一,就业优势弱化: 警察院校作为培养预备警官的摇篮,其主要职能是为警察队伍培养合格的后备人才,这个特点也决定了警察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是入警。但是,近些年来,我国警察的招录体制与前些年相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社会招警”和“政法干警招考”等方式风靡一时,大量的警察岗位招录面向全社会的院校和专业,院校专业限制逐渐呈现淡化,有限的岗位吸引来了各类院校大量毕业生的报考,警察院校的特色优势不断弱化,警察类专业的特性决定了绝大部分学生只能在警察职业领域内就业,招警政策导向相当程度上导致了警察院校学生就业困境的出现。 2.生源

10、扩招明显,就业竞争激烈: 就业竞争不仅在不同院校学生之间存在,警察院校毕业生内部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的就业竞争,这与毕业生数量和职位需求密切相关。近年来,大学扩招成为众多高校的共同趋势,警察院校在这股浪潮中也无法独善其身,同时部分警察院校由于建成了更大面积的新校区,需要招收更多的学生充实校园,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许多警察院校在设置年度招生计划时,不能科学地与警察岗位需求有效衔接,而尽量摊大追多求全,在同一个地方投放更多的招生名额,导致毕业生数量往往供大于求,从而出现同一个专业、同一个班级同学之间竞争一个职位的尴尬局面。 3.就业观念传统,就业激励不足: 警察院校学生就业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是就业观念。

11、当前时期, “高校毕业生就业四多四少的现象比较普遍。愿意到富裕地区的多,贫困地区的少;愿意到管理岗位的多,基层岗位的少;选择高薪岗位的多,低薪岗位的少;选择稳定岗位的多,创业岗位的少。 ”对警察院校的学生而言,大部分毕业生不大愿意选择去位于西部、偏远落后地区的岗位入警。这既有传统思想的因素,更有就业岗位激励不足的因素,集中体现在工作待遇偏低,就业环境不如意,发展前景不明朗等方面,使得大部分毕业生宁愿选择扎堆报考录取几率很小的发达地区、大城市的岗位,也不情愿选择扎根西部、奉献偏远地区,而相当一部分最后不得不服从调剂分配到这些偏远地区的学生,因为与其最初的选择反差较大,心中容易对工作会产生抵触排斥

12、心理和失落感,往往难以留得住有发展的学生。 三、做好警察院校学生就业工作的对策 警察院校的学生就业工作,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需得到解决的重要问题。该问题既关系到学生的个人发展前途,又关系到警察院校的办学声誉和发展前景,更关系到警察队伍整体业务素质和实战能力的提升。警察院校学生就业不单单是其自家学校的事情,更需要全社会群策群力来共同应对,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这一问题的及时解决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从具体对策上来讲,需要从警察类专业学生就业和非警察类专业学生就业两方面同时入手。 (一)规范办学定位,严控非警察类专业招生 警察院校作为行业性院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不可能与

13、国内综合性院校完全一致,既不能照搬其他院校的模式,也没有必要和实力做到面面俱到,对警察院校而言,务必牢牢明确预备警官的摇篮这一发展定位,紧紧围绕警察行业发展下功夫做文章,做出成绩干出特色。规范的办学定位既确保了警察队伍入口源头的生源质量,又为警察院校自身赢得社会声誉,拓展出更多的就业资源和发展空间。 警察院校中的非警察类专业由来已久,这其中既有历史、体制等方面复杂的问题,更有部分院校办学定位功利化、效益化等方面的原因。非警察类专业分散了学校的教学精力,使得学校难以将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于警察类专业教学。非警察类专业学生就业的弱势加大了警察院校学生就业工作的压力,降低了其就业比例和质量。针对目前的

14、客观状况,警察院校在对现有在校的非警察类专业学生认真负责组织教育教学,全力确保其就业出路的同时,务必要站在学校长远发展的高度,审时度势,认真规范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路,严格控制并逐步削减非警察类专业学生招生,直至最终取消此类招生。这既是对学生的负责,也是对警察教育职业的负责,更是确保警察院校作为预备警官的摇篮职能的重要体现。 (二)完善就业政策,积极拓展就业渠道 鉴于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宏观政策层面,当前迫切需要及时制定出台一系列周密完善的就业政策保障,努力确保每一名合格的学警毕业后都能够顺利进入警察队伍。对于警察职位中专业性、实战性较强的特殊岗位,在其招录工作进行伊始,就应该设置相应的专

15、业素质要求,即尝试订单式招警,从学警队伍中直接招录相关的优秀专业人才,确保学有所用,用有所成。对于专业性相对不强的岗位,可以把其他院校专业的优秀毕业生纳入到招录范围,实现人才来源渠道的多样性和专业的互补性。这样,既达到了招录工作的目的性,又确保了人员招录的公正性。 警察院校的学生管理实行警务化模式,学生的学习生活大部分时间被局限在校园之内,对外部就业信息的掌握存在有限性和滞后性,需要警察院校就业部门切实履行职能,积极有所作为,努力拓展就业渠道。传统情况下,警察院校学生就业往往是参加各地的公务员招警考试,但由于在校期间的信息不对称,很多学生掌握的招警信息并不全面,以至于容易错过一些报考入警机会。

16、另一方面,警察行业具体又分为公安、司法、安全、武警等系统,每个系统的人员招录一般是较为封闭的圈子,尤其是安全和武警系统的招录工作,通常具有保密性和程序前置性,招录单位往往不公开发布招录公告,而是派出招录人员到相关院校进行宣讲和人员选拔,这就要求警察院校务必要主动有为,先期积极沟通联络用人单位,大力宣传推介自身人才优势,为本校学生争取到更多的就业名额和机会。鉴于此,立足本系统,着眼全行业,应当成为警察院校学生就业工作的所秉持的方针和原则。 (三)创新培养机制,着力增强就业优势 长期以来,警察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就业机制达成了一定程度的衔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日新月

17、异,国家对法治人才需求的标准也在不断提升,正如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中指出的:“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 ”这就要求警察院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必须紧紧与依法治国的整体需求相契合,保持人才培养机制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着力培养能够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成绩的法治人才,切实增强自身人才培养机制的动力、活力,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警察院校普遍实行的警务化管理模式,一方面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纪律规矩意识和作风观念,为其进入工作岗位开展工作打下

18、了良好基础,但另一方面,学生在校期间的文化课学习时间被较多占用,鉴于进入警察队伍必须要参加统一的公务员招警考试,警察院校毕业生在参加考试时,与其他院校毕业生相比难以具备考试优势,这就要求警察院校必要高度重视文化课教育尤其是公务员考试相关内容的培训指导,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考试竞争力。可以预见,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警察院校的招录体制改革会逐步推行,将朝着更有利于警察院校学生就业的目标和方向发展。但打铁还需自身硬,警察院校务必要从根本上强化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学校就业优势,牢牢确保警察院校学生就业工作更上一层台阶,切实为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新华网: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全文.http:/ 69836_3.htm. 2刘亚斌.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考.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