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健康的心灵.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88472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30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孩子健康的心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给孩子健康的心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给孩子健康的心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给孩子健康的心灵.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给孩子健康的心灵.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给孩子健康的心灵,如果给你机会,让你可以再选择一次,你会选择投生在现在的家庭吗?(你会选择投生到另一个不同的家庭吗?)为什么?,如果你选择投生到不同的家庭,你希望投生到一个什么样的家庭?,你选择投生什么样的家庭,说明你内心对你家庭的希望说明你的家庭没有满足你哪些需要说明你家庭的缺憾,启示,家庭教育将会在人身上打下深深的烙印,伴随人的一生。几乎所有的成年人的内心创伤,都可以和他的童年经历联系起来,而造成创伤的童年经历里,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家庭几乎所有的好个性、坏个性,都来自家庭,你可以在父母或者父母教育的方法上找到你个性形成的轨迹。,家庭教育中两种典型的思想误区,误区一 家庭教育 =给孩子健康的身

2、体+培养孩子的智力和特长,家庭教养方式的涵义,家庭教养方式:养,涉及到营养、身体健康、体育锻炼,是物质基础。教,教育,包括智力和品格、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养儿不教”,说的就是只顾及了孩子的物质需要,忽略孩子的品德和人格成长。,家庭心理教育的涵义,从大处说,除了养,一切内容都和心理教育有关,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都涉及到儿童心理发展(智商+情商);从小处说,心理教育指的是出来智力以外,儿童非智力因素成长的部分,包括孩子人格、意志、兴趣、情绪、情感、品德等各方面的和谐发展(情商)。,误区二 婴幼儿不需要进行心理教育,这是入学以后才需要培养的,人生的心理发展有两个关键期,0-6岁的婴幼儿期:这个时期父

3、母是教育孩子最关键的人物,家庭气氛、父母教养方式、父母自身人格,决定着孩子的发展。孩子很多重要的人格特征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青春期:人生的狂风暴雨期,父母的作用不象婴幼儿期那样占据支配地位,但依然非常重要,与学校、社会,一起决定着孩子的发展方向。,孩子的心理成长从出生就开始了,例子:婴儿基本情绪发生表,4-6个月的婴儿已开始能够预料自己的情绪行为对母亲的影响,并于发出情绪信号后学会了等待。大约自4个月起,婴儿开始能够认识母亲,虽然对陌生的脸孔仍表现出微笑,但却明显频繁地对母亲的脸孔进发出无拘无束的笑容。 大多数68个月的婴儿开始对母亲离去表现不安和悲伤,对陌生人表现出紧张和焦虑,而母亲的出现

4、使婴儿感到愉快,并在母亲出现的同时,对陌生人的焦虑和不安亦得到减轻和消除。,2岁以后,婴儿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已能认识到他人是独立于自己而存在,婴儿能把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去发现不安的来源,例如:一个2岁的儿童会说“他哭了,他想要糖”在婴儿这句话中已表现出对他人的需要和意向的理解和猜测,表现出明确的移情 。这个和1岁左右婴儿会跟其他孩子一起哭泣或欢笑有本质区别。,大约在3岁左右,幼儿开始产生羞愧情绪。2岁以后婴幼儿发展了自我意识,形成了移情,羞愧、内疚、自豪等情感情绪。同时,恐惧、焦虑、愤怒、愉快、爱等情感情绪亦不断分化与发展,如果错过了婴幼儿的心理发展关键期,结果会怎样?,极端事例:狼孩的故事

5、,非极端事例:不愿意上学的小学生,孩子幼儿期心理问题的长远影响在小学,可能表现为行为习惯问题,方法得当,还能纠正;在初中,可能表现为更严重的行为习惯问题;方法得当,能够纠正,但难度比较大在高中或以后,可能表现为反社会人格,难以纠正,令人担忧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的17岁以下青少年约有3000万人。我国中小学生大约有20%的人存在异常心理问题,其中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为4%。我校实际每个学期都要接待数百名主动来咨询的学生(还不包括我们主动去做工作的)。,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学校恐惧症、抑郁症、行为问题、恋母/恋父情节、压力、孤独、自卑、不珍爱生命、心理脆弱(自杀)、人

6、际关系差,等等,在这些问题的背后,几乎都能够找到家庭教育的影子,某市劳教部门对接受劳教的236名失足少年进行了一次失足原因调查,结果也令人吃惊:在236名少年中,家庭破裂或已达到破裂边缘的,父母之间经常争吵的占43.6%;家庭生活涣散、盲目追求物质享受,即所谓“享乐型家庭”占37.7%;对子女放任自流、溺爱娇惯或任意体罚的家庭占28.4%。2001年,贵州双胞胎姐妹杀亲案件,父母,你们心理健康在如何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对孩子影响突出的几种心理品质举例,性情暴躁/急躁,教养特征:奉行“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准则,棍棒底下出孝子,实施高压政策,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情绪起伏剧烈、孩子犯

7、了错马上训斥甚至体罚。父母人格特征分析:这样的父母自己也多半出自于同类家庭,对这类观点的认同根深蒂固,性格急躁、情绪起伏剧烈,情绪自控能力差孩子可能出现的性格问题:反抗、情绪不安、自我中心、大胆、执拗、冷酷、神经质、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在青春期会出现非常突出的行为问题,让老师和同学头疼。,支配欲强/专制,教养特征:父母说了算,孩子没有发言余地,与孩子关系保持距离、不亲近,管理孩子严厉、经常替孩子做决定、对孩子批评多,惩罚多,鼓励和表扬少父母人格特征分析:性格专制、固执、刚愎自用、自我中心,喜欢操纵和支配别人、自以为是孩子可能出现的性格问题:服从、无主动性、消极、依赖、软弱;也有可能是固执、认死

8、理、冷酷,脆弱、情绪波动大、神经质,教养特征:高度呵护孩子,对孩子十分不放心,事先为他考虑得周周全全,总担心自己微小的疏忽会对孩子造成损伤 ,也有的家庭表现为溺爱孩子,孩子需求不加区分的都加以满足父母人格特征分析:性格谨慎、仔细;容易为小事焦虑;性格脆弱,多愁善感;情绪起伏大,神经质;也有的父母自己属于责任心淡漠,大而化之的人,觉得对孩子溺爱一点无所谓;还有的父母可能自己在童年时期缺乏关爱,对自己的孩子便加倍补偿。孩子可能出现的性格问题: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责任心淡漠、自我中心、被动、幼稚、神经质和胆怯。,淡漠/冷淡/不善于情感交流,教养特征:和孩子接触时间少,不能全面了解孩子的想法、情绪等

9、,亲子沟通少,关系淡漠。对孩子听之任之,完全任其自由发展。父母人格特征分析:情感体验淡薄、人际交往能力比较差 、不善于表达情感、习惯隐藏自己、孤独、内向、缄默孩子可能出现的性格问题:冷酷、攻击性强、情绪不稳定、 缺乏同情心、不关心他人、人际交往能力差、孤独、内向,焦虑/不自信/完美主义,教养特征:高度呵护孩子,对孩子十分不放心;对孩子要求非常严格,期望很高,常常拿孩子跟人做比较,对孩子的鼓励少,批评多,注重孩子的表现和成绩,对孩子的情感需要关心比较少;父母人格特征分析:有比较强烈的自卑情结、在意他人的评价、不容许事情不完美、喜欢竞争、好强不服输孩子可能出现的性格问题:焦虑、缺乏安全感、自卑、敏

10、感、好强、不服输、注重他人评价、容易有较强的挫折感,问题,请家长们对照一下自己的家庭和童年经历思考:你的父母是否具有上述某种人格?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怎样改进自己的行为,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准妈妈/爸爸和两岁以内的孩子家长要特别注意:,建立良好、亲密的亲子关系是婴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依恋理论”,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这个人主要是母亲,也可以是别的抚养者或与婴儿联系密切的人,如家庭其它成员。依恋主要表现为啼哭、笑、吸吮、喊叫、呀呀学语、抓握、身体接近、偎依和跟随等行为。,亲子依恋关系的三种类型,安全型:这是最常见的依恋类型,约占总数的4

11、4%,婴儿能安全地依恋母 亲。当婴儿与母亲在一起时,心情愉快,心境安逸,自如地摆弄着玩具。即使在陌生环境中或是面对陌生人也表现出探究行为,对于不熟悉的玩具和物体,显示出好奇并加摆弄。婴儿并不总是偎依在母亲的身边。当母亲离开时,婴儿明显地表现出苦恼,探索行为也减少。如此时再进来陌生人,婴儿就会痛苦地啼哭。当母亲回来,婴儿会立即靠近母亲身边或拥进母亲的怀抱、停止啼哭,很快就会平静下来,又重新继续作游戏。,回避型/平淡型:约38%婴儿属于这一类型。母亲的在场或不在场对婴儿似乎并无明显影响。母婴在一起时,婴儿独自玩耍,当母亲离开时,他们并无特别紧张和忧虑的表现。母亲回来了,他们往往不予理睬,有时也会走

12、近母亲以示欢迎,但却又很快表现出对母亲的回避,婴儿总是避免着与母亲目光及身体接触,对母亲的拥抱亲热行为报以淡漠的表情。婴儿接受陌生人的安慰就象接受母亲的安慰一样。这类婴儿实际上并未形成对人的依恋,所以又称无依恋的婴儿。,反抗型:反抗型依恋婴儿对母亲的依恋是矛盾的,他们不管母亲是否在身边,经常 发生强烈的不安和哭闹,母亲要离开时,婴儿显得警惕并表现出极度的反抗,母亲离开后,更是大哭大闹,那怕只是短暂的离开。而当母亲回来,婴儿强烈地要求母亲抱,但又不能视母亲为安全的基地,刚抱起来又挣扎着要下来,反抗与母亲的接触,似乎在对母亲发脾气和抗议。痛苦情绪并不能因母亲的到来而迅速地消除。这类婴儿在陌生环境缺

13、乏探索行为,并有较多的啼哭,婴儿不敢独自玩耍,不敢离开母亲。这类婴儿又称矛盾型。约占17%,不同依恋类型对孩子发展的不同意义,不安全依恋与攻击性相关,不安全依恋及其相关因素似乎是儿童反社会行为的前提条件。 母亲与儿童之间的和睦关系对儿童的攻击行为有显著的负效用;同时儿童的攻击和破坏行为反过来影响亲子关系的和睦。 安全依恋比不安全依恋的儿童更有同情心,怎样建立理想的“安全型”依恋,安全依恋型婴儿的母亲对婴儿的要求敏感,表现为适当的抚养行为,反应较为积极,对于婴儿的哭声叫唤等积极回应,充分给予婴儿社会性的刺激,如对婴儿微笑、说话或抚摸婴儿等。而回避型与反抗型的母亲则在这些方面表现得不够,其中回避型

14、婴儿的母亲尤其表现不敏感,而反抗型婴儿母亲则更多地表现的要求不理睬,不合作。,对于所有0-18岁孩子的父母,无条件积极关注孩子 以身作则,榜样示范给孩子一个既有民主制度,又有明确规则的空间学会正确的奖罚方法,教育孩子要到位 学点心理健康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无条件积极关注,多与孩子交流,观察孩子,注意孩子,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太高,不要强迫孩子去圆自己的梦。世界上没有完人,不要期望孩子成为十全十美的人,少一些苛刻,多一些宽容。多鼓励,少指责;多赞赏,少抱怨爱孩子是无条件的,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做错事就说:“你不乖,我不喜欢你”一类的话,以身作则,榜样示范,你希

15、望孩子有什么样的品德,自己就应当表现出怎么样的品德你希望孩子有什么样的行为,自己就应当表现出怎么样的行为,切忌说一套做一套,只要求孩子不要求自己父母统一态度,统一方法,保持一致的教育态度,鼓励为主,奖惩得当,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孩子犯了错误,指出事情的危害而不是批评孩子本身表扬和鼓励要到点子上,不能泛泛而谈 表扬要发自内心,要真诚 奖罚不能总是用实物,精神鼓励更好奖罚不宜太多。罚得多,会使孩子心灰意懒;奖得勤,孩子会觉得平淡无味,给孩子一个既有民主制度,又有明确规则的空间,父母自己要学点心理健康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父母心理健康的标准,喜欢而且经常与孩子接近。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乐于和孩子一起解决困难。善于和孩子交流,能和孩子沟通思想感情。能根据孩子的发展程度提出合理要求,讲究教育的方法和艺术。能创造一个和谐欢乐的民主家庭,有家规可循。父母心理平衡,有适应环境的能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以身作则,行为端正,有知识,有修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