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城中村地域空间改造的实证分析摘 要 城中村改造是城市建设关注的焦点。城中村的改造与转型和当代中国发展密切相关,是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产物。城中村转型和改造事关城市建设的健康运行,也关系到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文以宜昌市西陵区窑湾乡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城中村改造中关于城市改造规划、征迁及安置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试图通过对宜昌市西陵区窑湾乡的城中村改造的实证研究,对城中村地域空间改造、模式和方式方法等方面提供新的参考。 关键词 城中村 地域空间 改造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 2015 年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基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中上游两大城市群际结合部
2、发展研究资助。 作者简介:钱东,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4 级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9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1-225-02 一、我国城中村现状 (一)城中村的形成 我国自从改革开放,尤其是 90 年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得到长足进步。作为经济发展的产物,城市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扩张的速度也不断加快。而城市扩张必然导致城市用地的扩展,这样一来许多原来处于城郊周围的乡村,逐渐被城市空间的扩张所蚕食,2从而成为城市的一部分,由于土地被征用,原有乡村的居民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这些被城市扩张所吸纳的村庄由于各种原因未彻底完成
3、城市化,但同时又与传统农村相去甚远,这样一种特殊的社区形式,称之为城中村,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物。虽然空间上城中村可以被看作城市的一部分,但在许多方面却与城市社区存在差别。尤其是在居民身份、社区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城中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外来人口集聚,加之社区建设无序,容易导致许多社会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可能成为阻碍城市进步的障碍。因此,许多地方政府开始意识到对城中村进行改造的重要性,城中村改造实践也在各地逐步展开。 (二)城中村地域空间的改造与转型的必要性 城中村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城中村的消亡也无法再短时间内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逐步探索、实践、再
4、探索、再实践的过程。在城中村改造被提上政府议事日程以来,许多地方都在努力探索城中村改造的途径、方法和政策,总的来说,这一过程包含“硬件”与“软件”的改造,而城中村的地域空间改造,就成为“硬件”改造中最重要的部分。如果城中村地域空间改造无法获得成功,将会严重影响城中村整体改造进程,给改造工作带来巨大损失。目前,我国城中村的地域空间改造工作已经获得了一些成效,尤其是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城市,已经有城中村地域空间改造的宝贵经验可供借鉴。内陆的一些城市 ,如郑州、杭州、西安,还出台了专门的城中村地域空间改造的试行规定。进行城中村地域空间改造具有以下两个方面必要性: 31.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加快
5、城市化进程就是要推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使城乡协调发展,达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城中村就像是一座“大山” ,严重阻碍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城中村特征的客观存在,一方面阻断了城中村周边区域的基础设施发展,另一方面阻碍了城市居民和城中村村民的沟通和交流,阻碍了城中村与城市的一体化进程。积极有效地改造城中村,使城中村尽快融入城市,有利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2.城中村自身发展的需要。城中村长期与城市“貌合神离” ,城中村虽然在地理位置上划入城市范围,但是,在社会保障、教育、就业等诸多方面,城市管理体系依然没有将城中村纳入其中,只有通过城中村改造才能彻底解决广大村民的长远生活问题,提高
6、村民的生活水平。此外,在当前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背景下,如果维持原有的村级集体制度,将面临日益递增的维持成本问题,这些支出包括村管理成本、日益增长的社会摩擦成本等。如果任由城中村野蛮生长,将直接影响城中村的发展,城中村也必将难以长期存在。 二、窑湾乡城中村地域空间改造面临的问题 (一)窑湾乡概况 窑湾乡隶属于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出口,东接伍家岗区,西邻峡口风景区,南望宜昌高新技术开发区,北靠夷陵区,是宜昌市西陵区惟一的城中乡。窑湾乡以盛产“窑湾蜜橘”而闻名,乡国土面积 17.9 平方公里,现辖 7 村(大树湾村、黑虎山村、沙河村、唐家湾村、后坪村、东山村、茶庵村)1 场(
7、园林场)1 所(农科所) 。辖4区交通便捷,宜黄高速公路、宜秭公路、三峡专用公路、东山四路、三峡大学路、发展大道等贯穿境内,拥有夜明珠、黄柏河两港口直通长江黄金水道,构成了快捷的交通网络。 窑湾乡近年来着力开发建设生态新城区、保护建设生态功能区,建成城市新区的建设地、生态农业的展示地、都市工业的集聚地、仓储物流的服务地和休闲旅游的目的地,由此,窑湾乡城市化建设被提上日程,城中村改造也全面铺开。 窑湾乡城中村地域空间改造具有自身的特点,其工作重点集中在城市规划、拆迁、安置房建设等方面,窑湾乡从面貌上已经初步具有城市的雏形。目前,窑湾乡已经完成或正在开展一系列征迁工作,包括峡州大道、城东大道、西陵
8、二路、中南路、朝阳路、金鸡路、BRT 停保场、北辰明珠、民佳家园、荷塘悦舍等 45 个集体土地征迁项目,已搬迁房屋1197 户,腾出土地 5889 亩,同时,在征迁基础上,建设大量安置房小区,使许多失地村民迁入安置房。截止 2015 年,窑湾乡已建设包括茶庵村村民安置房项目、沙河村安置房项、唐家湾村 2 号小区安置房项目等 6 个村级村民集中居住小区,建成安置房 1762 套,安置村民 904 户。 (二)窑湾乡城中村改造面临的问题 1.社区规划缺乏前瞻性。城中村地域空间改造与城市建设有共通之处,那就是规划先行。规划决定了大到一个城市,小到一个社区未来发展的蓝图,城市要有序发展,杜绝“野蛮生长
9、” ,必须要有严谨科学的前瞻性规划作保证。很显然,城中村的产生就是城市缺乏前瞻性规划的产物,对于城市周边地区利用方式缺乏清晰的认识,进而在城市扩张的过5程中,只能以“摸石头过河”的方式对城市周边乡村进行吸纳。窑湾乡在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在地域空间上缺少合理的科学规划,安置房建设和征迁建设都是以服务全区建设为主体,和本地实际缺少互动,在未来的规划方面需要结合本地实际仔细谋划,避免出现“拆了建、建了拆”的尴尬处境。 2.安置房建设缺乏合理性。窑湾乡城中村在安置房建设上采取“整村安置”的就地安置模式,将整个村庄居民统一安置到一个或者多个安置小区,由于缺少社区建设规划,进而使得安置房建设也缺少规划参考
10、,导致“碎片化”建设情况严重。同时,受各村集体经济水平的影响,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社区居民对于整合的意愿不一,加之地域观念和熟人社会的影响,不同村庄居民很难统一安置到一个社区。除此之外,安置房建设涉及的职能部门多,协调难度大,在办理各项报建手续时,各职能部门各自依据自己的行业特点,不统筹考虑建设需要,致使办理手续进展缓慢。另外,安置房建设所需资金量大,资金筹集难问题凸现。拆迁过程中村民购房款及房屋成本补差款经常不能及时到位,缺少拆迁之前启动安置房建设缺少必要的前期资金。 3.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总体来说,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是所有城中村面临的同样问题。城中村虽然融入到城市范围之内,但是由于各种历史
11、遗留问题,导致在地域空间上成为城市建设的一个盲点,城中村内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严重不足。根据我国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居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应该包括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等几大类,而在目前全国各地的城中村中,这些设施都不同程度的缺乏,当然窑湾乡也不例外,乡辖村在基础6设施方面,与城市社区差距尚有一段距离,在地域空间改造上,基础设施建设也应成为工作的重点。 三、窑湾乡城中村地域空间改造的对策 (一)以城市规划为引导 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地域空间的重要方面,应走在城市建设的前列。对于窑湾乡来说,在城中村的空间改造方面,要以城市规划为引导,先规划、后建设,确保在
12、城中村地域空间改造方面获得成功。 首先,前期规划决定了今后地域空间改造以何种模式呈现。由于窑湾乡是西陵区目前惟一的城中乡,可以说窑湾乡与城市联系非常紧密,由于这一原因,必须将窑湾乡城中村地域空间改造与城市发展规划相联系,在今后的发展中使乡村真正成为城市的一部分;其次,在安置房建设方面,为了防止出现“碎片式”安置房建设模式,在前期规划时就应对不同地域的职能做出定位,为安置房建设提供专门的区域。 窑湾乡在今后的城中村地域空间改造上,应以问题为导向,对城中村地域空间改造予以充分重视。在编制改造规划时,配合城市建设总体目标,明确整体改造意向,对不同地域改造做出明确的详细性规划。近年来,窑湾乡所处宜昌市
13、正以建设特大城市为目标,在城市规划方面,窑湾乡也要以这一总体目标为蓝图,确定建立服务于特大城市建设的功能区为定位,妥善编制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进行。 (二)合理布局安置房建设 窑湾乡安置房建设关系到村民在失地之后是否能够得到妥善安置,同时,在地域空间上,安置房形成一个集中居住区,在安置房建设方面,7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合理布局。 1.要建立城中村拆迁补偿安置的合理模式。拆迁补偿安置是否合理,决定了村民对拆迁的支持程度。土地征迁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是以地域空间改造规划为基础,如果在征迁安置过程中受到来自村民的巨大阻力,会造成前期规划目标难以实现,进而影响到城中村地域空间改造能否顺利进行。 2.在合理
14、谋划的基础上,适时调整建设时序,缩小建设规模。如窑湾乡黑虎山、大树湾两村拆迁实际需安置房在两百套左右,与当初规划建设数量有一定出入,在符合条件政策的情况下,可以合理调整建设时序及规模,分标段开展建设。由于安置房建设需要大量资金,适时调整建设时序,缩小建设规模,还可以适当减少投资,缓解资金压力。 3.从思想上实现“安置先行” 。由于窑湾乡集体土地征迁安置存在“重拆迁、轻安置”问题,虽对村民安置房建设有一些政策,但一些地方村民生产安置用地(村集体发展用地)至今无着落。由于政策施行受阻,甚至出现了一些地方土地即将被征用完,而村民生产安置用地却尚未落实的尴尬局面,需要在工作初期就将安置房建设纳入议程,
15、重视安置房建设。同时,加强对安置房建设的资金调度,督促各用地单位及时足额支付资金,保证建设按时推进,或者从其他角度入手,例如搭建村民安置房建设融资平台等手段,增大安置房建设资金规模。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投入 基础设计建设和公共投入包括市政公用、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商业服务等方面,基础设施的完善是衡量城中村地域空间改造完成8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决定了城中村地域空间改造的质量。窑湾乡由于在一定时期内处于城中村的社会形态中,从社区建设布局到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等方面与城市成熟社区存在一定差距。因而,在窑湾乡的地域空间改造中,除了要对社区面貌进行改造,更要有目的性的在基础设施建
16、设、公共服务提供方面加大倾力度。 窑湾乡公共设施和场所的建立需要以以下需求为目标:完善基层公共服务,建设能够从物质和精神上对居民提供互相帮助的平台;建设满足居民日常需求的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完善的基础教育机构,满足居民教育需求;设计完善绿化环境、建设有利于居民健康的运动设施等。 窑湾乡在城中村地域空间上完成了改造,在村民素质提高和就业方面也要加强公共投入,使之与改造后的城中村相匹配。要进一步减少村民进城工作的就业成本以及就业的社会管理成本,让更多的窑湾乡村民融入城市。要建立适合当地民情的劳动保障及培训机制,为改造社区的村民提供必要的劳动技能培训,使村民在就业方面获得满足城市就业需求的竞争力,切实保障村民未来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王崇锋、石龙.城中村改造模式分析及青岛市城中村改造对策.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1). 2方彭、陈开武、邓渝淮.对“城中村”市场化改造中机遇与对策的思考以徐州为例.江苏城市规划.200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