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鹅宿村的变迁畜牧、烟叶、蔬菜、果树四大产业规模化生产,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使高效循环有机农业的专业农场发展模式雏形显现,而且为鹅宿村民提供了工作岗位。眼下的鹅宿村,越来越多的农民实现了离土不离乡,过上了富足生活 农历羊年腊月,河南省宜阳县高村乡鹅宿村村民们按捺不住心头的喜悦:投资 1200 万元的鹅宿社区 100 套住房主体完工,新修的水泥路不仅环村入户、而且通向田间地头,洁白的温室大棚蜿蜒起伏,养殖场内仔猪欢叫,干亩荒山林果成行,孕育着无尽的希望 “鹅宿村有今天的变化,全靠吉卓云。 ”鹅宿村村民这样说。 鹅宿村有 72 户 282 口人,位于宜阳县西北部的山区,境内岭高土薄,十年九旱,广种
2、薄收。曾有人编顺口溜称鹅宿村“地无三尺平,下雨路难行,吃水靠肩挑,收入靠种田,养猪为过年,养鸡换油盐” 。2010 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 1860 元。 鹅宿村的贫穷也成了当地政府心中的痛,2010 年,在一次老乡会上,宜阳政府部门向出生于鹅宿村的企业家吉卓云伸出了橄榄枝。吉卓云 6岁时因家贫到义马市亲戚家生活,改革开放后,历经数十年的商场打拼,他成为义马市知名的企业家。可是每次回家乡,看到贫穷的面貌和尚未走出贫困的乡亲,吉卓云的心头总压着一块沉甸甸的石头。 “我要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以实际行动反哺桑梓,回报社会。 ”2011 年,吉卓云毅然2返回鹅宿村,担起了带领乡亲共奔小康的重任。 土
3、地流转让农民变工人 “田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要让他们放心地出租土地,最重要的是帮他们算好经济账。 ”吉卓云把账算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每亩地一年租金收入 500 多元,再到自己出租的土地上务工,或者从土地上解脱出来外出务工,一天收入 80 元,一年仅务工收入就可达 2 万元。 ” 高村乡在鹅宿村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中,按照“明确所有权,放开使用权,搞活经营权”的原则,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不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前提下,鼓励农民以出租、互换、转包等形式有偿流转土地。 鹅宿村有 1600 亩耕地、1000 亩荒山。吉卓云成立了农业开发公司,将鹅宿村所有土地流转过来,实行产业化开发。为了让村民放心,吉卓云
4、每年都提前支付租金,解除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土地流转后,鹅宿村村民杨新伟一天也没有清闲过,他将自家 20 多亩土地租给鹅宿牧业搞集中连片开发,妻子到鹅宿畜牧有限公司上班,自己一直在建筑工地上干活。 “以前,地薄寡收,我们费心费力种一年也换不来几个钱,现在不用种地也有收入。在家门口打工,我和妻子每天能领到 150 元工资,出租土地每亩每年按 500 斤小麦价格算,加上其他收入,现在每年能收入5 万多元,这样的事情以前想都不敢想。 ”杨新伟一脸幸福地说。 在鹅宿村,像杨新伟这样的农民还有很多。土地流转使鹅宿村 100多名青壮年劳力变成复合型农民和产业工人,人均年收入 2 万元以上。全村形成了土地流
5、转、劳务输出、就业增收的良性互动。 3农业开发让产业做支撑 “一个龙头、两个基地、三个园区”形象地概括如今的鹅宿牧业集团。即以兴鹅牧业集团公司为龙头,发展生猪繁育育肥和高效农业项目两个基地,拓展农业观光园、休闲娱乐园、果蔬采摘园三个园区,到2017 年鹅宿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豫西名村,使全体鹅宿人实现“不离土、不离乡、在家就可奔小康”的美好愿望。 “两条 s 形河流中间的小岛是鹅宿村,村南是新建的鹅宿水库,村北是在渑池汪洋河上新建的石庄水库提灌站,天上飞的是天鹅,鹅宿就是让天鹅来栖息。 ”吉卓云指着公司的商标说。 据悉,鹅宿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 1.2 亿元,分为基础设施改造、农业综合
6、开发、畜牧养殖和社区建设。 在基础设施改造方面。鹅宿牧业集团投资 400 万元修建了水泥路 15公里,解决了群众出行和大型农业机械进田的难题,打通了渑池石庄和鹅宿的公路。鹅宿牧业集团投资 100 万元在鹅宿村北渑池汪洋河上建设了石庄水库提灌站,投资 160 万元用于鹅宿水库加固扩容工程,同时,投资 100 万元在村最高点建 8000 立方米的大型蓄水池一座,地块较大的地头还建起了 100 立方米的小型蓄水池,一系列的农田水利改造,原来靠天吃饭的 1600 亩丘陵地现在变成了旱涝保收的水浇地。 在农业综合开发方面。鹅宿牧业集团成立了宜阳县兴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展烟叶 800 亩,有机红薯 50
7、0 亩,新建温室大棚 45 个,种植无公害蔬菜 300 亩;1000 亩荒山经过梯田式改造栽植核桃 500 亩,樱桃、沙梨王、桃、杏等果树 500 亩,建成总容量 2800 立方米的烟叶回潮、蔬4菜贮藏两用恒温库 4 座,新建新型烟叶炕房 20 座。 在畜牧养殖方面。鹅宿牧业集团投资 9000 万元成立宜阳县鹅宿畜牧有限公司,拉长养殖产业链。建立 5 万头种猪培育基地、5 万头生猪育肥基地、饲料加工基地以及总容量 8000 立方米的沼气池一座。 “鹅宿村有劳动力 79 名,但企业需要 200 余名,带领鹅宿乡亲致富是我的初步愿望,下一步我要流转更多土地,带领周边更多的乡亲致富。”吉卓云说。 畜
8、牧、烟叶、蔬菜、果树四大产业规模化生产,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使高效循环有机农业的专业农场发展模式雏形显现,而且为鹅宿村民提供了工作岗位,为其 2017 年提前奔小康打下了坚实支撑。眼下的鹅宿村,越来越多的农民实现了离土不离乡,过上了富足生活。 建社区让村民过城里人生活 多年来,破旧不堪的农房瓦舍、生活垃圾随处可见,畜圈厕所布局零乱,这样的环境,老百姓期望改变。 按照建设“现代化、旅游型、生态文明村”的标准,吉卓云为鹅宿村规划设计了“蓝图” 。吉卓云把村庄划分为新型鹅宿社区、宜农产业区、生态农业区、养殖综合服务区。投资 1200 万元的新型鹅宿社区占地 65亩,总体规划建设 5 层楼房 4 栋,
9、建设人均居住面积 65200 平方米的小康房 100 套。小区内建立职工食堂、小型超市、卫生室、幼儿园、老年公寓和 600 平方米休闲广场一个,并且要达到四个统一即统一供水、供电、供气(养殖场沼气) 、供暖,真正做到农村城市化。 “让群众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待遇。能为群众谋5福利,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是我最大的心愿。 ”吉卓云心里想的和装的都是鹅宿村村民。 为使村民老有所养,解除后顾之忧,鹅宿村老年人在领取国家统一发放的补助金外,吉卓云从 2014 年开始,每年给老人发放“零花钱” ,村里 6067 岁发 300 元,6873 岁发 400 元,74 岁以上发 500 元,并且成立
10、基金,村里孩子考上高中、大学都有资金扶持。 村民搬进规划的小区后,原有住房统一规划,部分复耕,部分搞庭院养殖、菌类养殖等。 “如今,农村娶媳妇,好多人别的什么条件都不看,第一条就是要在城里有房。将来,我们鹅宿村民也能住上楼房,也能开车上下班,村里的年轻小伙也能领一个城里姑娘回来” 。村民们高兴地说。 吉卓云明确了今后发展的思路:一是抓好蔬菜、林果、牧草三大主业,大力发展精品和特色农业;二是造福鹅宿村民,高标准建设集中居住区;三是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加快高效农业综合项目区建设进程。大面积推广实现绿色无公害农业生产,带动一批百亩方、干亩方高标准粮田集中连片特色种值,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实现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的农业产业化集群。 “以市场带动基地,以基地带动农户,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技术,呈现出区域性辐射,规模化生产,行业性带动的绿色产业体系。 ”吉卓云补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