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大学生的德育内化.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901678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大学生的德育内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大学生的德育内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大学生的德育内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大学生的德育内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大学生的德育内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大学生的德育内化摘要:自从宣传部下达了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本科生教育理论体系的必修环节。这一举措,无疑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添了崭新的激情与活力,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高校德育教学的内容。由此可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德育内化热情,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水平在这方面很明显地起到了积极作用。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德育内化;大学教育当今世界的竞争,说白了就是人才的竞争,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实施主流化历史教育在各个国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学生的历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开展思想政

2、治教育是满足这一条件的有效方式。然而,目前学生的历史教育高校是不足够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的历史教育学生。更新了人们的传统观念的历史教育学生,学生强调价值的历史教育,历史教育学院学生完整的科学体系,全面的教育实践促进学生更加迫切。因此,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加强大学生德育内化教学,培养他们具备优秀的思想品德,拥有为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无疑是大学院校的首要任务与目的。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大学生德育内化的意义分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新的爱国主义教育,着重反映的爱国主义主题的“中国现代史” 。我们知道,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重要的原因2如下:它是战略需要,涉及的国家的命运前途和国家;它是应对经

3、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是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内容;此外,它还可以在现实中呼唤学生健康成长。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包括一些问题,原因可能是从五个方面:即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教育目的、教学载体、教学效果和教学评价。在分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育内容后我们可以发现:首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反映了旧中国受侵略的屈辱历史,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绪;其次,学生通过了解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爱国主义内容,可以提升自我民族精神;第三,可以对加强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爱党教育;第四,结合中国现代历史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学生今后的创业、就业提供良好的社会主义道路爱国教育;再者,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4、程作为“以史为鉴”的一种手段,不但可以在理论支持爱国主义教育,在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和哲学理论领域,都可以为学生的思想进化提供一个平台;最后,该课程还讨论了爱国主义体现的方法与手段,给大学生社会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现实依据。调查结果表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大学生德育内化水平与学生历史意识呈正相关,与民族精神;教育水平高的历史的学生比史与大学生低教育有较高的公民道德修养;高教育水平的学生的历史比历史学院的学生与教育水平低的综合素质高。学生的历史教育在定性分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本文根据我国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大学生德育内化工作的现状,对大学生的历史教育、民族精神、公民美德和整体质量状况都试作

5、分析。伽玛排名相关系数使用的原则,历史教育与大3学生他们的民族精神,综合素质的公民美德和是否有意义相关的。二、关于加强大学生德育内化的措施2.1 开展“以生为本” ,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教育所谓以生为本,是在认识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的作用基础上,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实现以生为中心的教学。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学生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因而必须树立依靠学生的教学理念,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去创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辉煌的教学成绩。 “以生为本”在教学中就是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一个有尊严的人,他会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当他的学习被充分肯定和尊重时,他会尽最大努力去完成自己应尽的学习目标。

6、 “以人为本”在管理中是塑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的根本途径。提高员工素质,也就是提高企业的生命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要想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必须切实体现大学生们的主体地位,使他们能参与到课堂中感同身受。大学生的广泛参与,不仅能够加强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而且更能使他们发现其中的社会发展规律,并熟练运用这些规律分析和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更深刻的认识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与社会现实困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2 突出历史“鉴古知今”作用,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如果说思想是集体价值观的体现,那么思想教育工作无疑就是实现所制定价值观的手段与形式了。思想教育工作本身具有明确的教育计划

7、、方向与内容。通过它不但可以实现教育学生的目的,还能间接地督促他们发展自我教育。中国近现代史中的历史问题,对当今社会仍有深远影4响。可见,在提高历史教育德育功能的过程中要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在历史与现实的坐标系中,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因此,企业思想工作既是管理企业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企业建设的有效渠道。它能使员工在强制性的规章制度中进行自觉地学习自觉行动,这种自觉也是企业在多次有效地开展思想工作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因此,在企业思想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组织必要的企业互动活动,对员工进行直接教育或自我教育,有规可循、循序渐进地形成良好的企业思想氛围,最终保证企业人员工作环境的稳定性和创

8、造力。2.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校园文化是高校教育的灵魂,是推动我国教学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高等教育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学校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校园或校园中的员工在从事教育工作与实际生活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成功的校园文化对外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对内则要具有一定凝聚力,总体而言,首先要能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其次能在价值观指导下成功的实践与验证,其三使学生产生使命感,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产生积极的因素。2.5 和谐课堂文化,弘扬正气、锐意进取首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要扭转传统、陈旧内部沟通观念,树立新的“以生为本”的

9、交流方式,摒弃老师主动、学生被动的内部滚利模式,充分发挥全体师生的主体性作用,最大化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工作。通过“思、辩、行、感”系列活动,将“和谐课堂”的行为文化深植于心,外化于行。 “思”就是开展“感恩+责任”演5讲和大讨论活动,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辩”就是开展主题辩论,压邪气,树正气;“行”就是开展“进一线、到基层”活动,老师领导定时、定点深入基层,了解国家国情,弘扬学生爱国情操;“感”就是打造“幸福、快乐学习” ,提高学生幸福指数,让学生从点点滴滴感受到德育内化的和谐温暖,增强了学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三、结束语大量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结果表明,大学生历史教育

10、具有极其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通过教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加强大学生的德育内化工作,可以很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主流的高校历史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德育内化应遵循主体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渗透性原则。大学生应该充分发挥历史教育主导作用,并结合校园的文化环境氛围,以期为我国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坚实的后盾力量。参考文献1 陈金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 杨崇真,刘晓萍.论新时期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J.中国高教研究,2001(4)3 何景春,孙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近五年来教育教学研究概述J.福建论坛,2009.(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