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试析彭湃农民运动思想的内涵和意义【摘要】作为中国共产党内最早从事农民运动的革命家,彭湃同志提出了许多关于农民运动的思想。本文试析彭湃农民运动思想的内涵和意义,从出生环境的影响、受教育背景的影响、其他社会革命方式的失败告终三个方面分析了彭湃的农民运动思想的来源,进而从农民的革命性问题、农民在革命中的地位问题、农民政权问题、工农联盟问题四个方面分析了彭湃的农民运动思想的内涵,最后探讨了彭湃的农民运动思想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彭湃;农民运动思想;历史意义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国的革命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农民革命运动。作为中国共产党内最早从事农民运动的革命家,彭湃同志为中国反
2、帝反封建的新型农民运动作出了突出贡献,比较系统地提出了许多关于农民运动的思想,被人誉为“农民运动大王” 。彭湃的农民运动思想在我党早期历史上是较为丰富的。因此论析彭湃农民运动思想的内涵和意义,无疑对于学习如何加强当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彭湃的农民运动思想的来源 (一)出生环境的影响 彭湃出身于广东省海丰县城郊桥东社的一个地主家庭,当时海丰的农民终日在残酷的陈炯明及其爪牙的锁链中呻吟过活。彭湃家虽有钱但2却乏势,在政治上同样受到陈姓的压迫。同样的境遇使得彭湃特别理解贫苦农民被压迫急需崛起的心情。再者彭湃的母亲出生于海丰公平山区贫苦农家。因为父亲早逝,独自抚养彭湃长大的母
3、亲时常给他讲述一些贫苦农民辛苦耕种却愁穿衣吃饭的悲惨故事,使得同情劳动人民的种子早早就撒在了在彭湃的心灵中。最后彭湃的家乡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长期以来就流传文天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黄履恭、洪亚重等农民领袖的战斗事迹,这些事迹在澎湃的思想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受教育背景的影响 彭湃的青少年时期正是中国被列强瓜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当时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同盟会成员林晋亭在学校任教,时常向学生讲述文天祥、林则徐和洪秀全等人的故事,彭湃从中接受了新思想,得到革命的启迪,在学生时代已显出了反封建的革命精神。 1918 年彭湃考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学习,在那里有许多著名的进步学者致力于
4、传播社会主义学说。同年 9 月,彭湃参加了旨在开展社会社会主义问题和农民问题研究的“建设者联盟”组织。期间彭湃参与了支持反对地主、实行降低田租保证农民耕种权利的法庭斗争和佃农纠纷的实践调查,这些活动使得彭湃加深了对于农民的了解与同情。 (三)其他社会革命方式的失败告终 1921 年彭湃从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回到海丰,针对教育混乱、思想庞杂的情况,他期望从教育入手来实现他的社会革命。于是彭湃建立了两个团体:一个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和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研究社” ,另一个是用于表示同情于劳动者和以促成教育与贫民相接近的“劳动者3同情会” 。然而在 1922 年“五一”劳动节,彭湃组织游行示威纪念大会
5、,却没有一个工人和农民参加。之后澎湃又办起赤心周刊来宣传社会主义、唤醒工农,也没有任何效果。他回顾和检查前段工作,发觉“自命”为代表工农群众讲话和做事,可是背后却绝无半个工农。要唤醒工农,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和知识分子之中,必须要从与他们密切相关的实际工作做起。 二、彭湃的农民运动思想的内涵 (一)农民的革命性问题 中国的土地高度集中,大部分没有田地的农民为了生存,只好租用地主的田地来耕种。这些农民不仅要缴纳高额田租,而且还要忍受“三下盖” 、 “火头鸡” 、 “加租” 、 “吊田”等形式的压榨,致使无一分钱存余或亏损。他们连简单地买种子进行再生产也难以维持,再加上遭受高利贷的剥削以及反动政府各种
6、苛捐杂税的压榨,最后只能变卖家当或嫁妻卖儿用来抵偿所欠的债务。最严重者将自己卖掉去外国当工人,或者跑到大城市做苦力,或者上山为匪为兵。 彭湃认为,在此层层压迫之下,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革命的,另一条则是死,如果不革命便只有死了。他看到了埋藏于中国农民身上的巨大革命爆发力,只要有人来领导他们,农民运动的开展完全是可能的。因此,彭湃认为必须组织农会,把农民组织起来,领导他们与地主豪绅军阀作斗争。 (二)农民在革命中的地位问题 20 世纪二十年代,彭湃在领导海陆丰农民运动的过程中,切身感受4到农民阶级具有坚强革命性。农民占了全国总人口的 80%,所以农民在革命运动中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1925
7、年 10 月 18 日,他在省港罢工工人代表第 36 次大会上所做的报告中提出:“由历史的事实可以证明,欧洲实行的是无产阶级革命,中国实行的是国民革命,工人如果想革命成功,不能忽视农民” 。同时在 1925 年底他与阮啸仙给国民党广东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所拟定的关于农民运动之报告提案 ,也进一步指出:“农民就是占全国最大多数人口的国民,如果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没有参加中国国民革命,则革命断不能成功” 。 中国国民革命是一场农民革命,换句话说,中国国民革命是一场伟大的农民解放运动。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最为中心的问题,没有农民的参加,中国革命便不可能取得胜利。 (三)农民政权问题 彭湃认为,对农民
8、的阶段斗争所采取的政策应该包括:对付田主和对付官僚,即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并进。经济斗争的核心内容是土地问题,而政治斗争的核心问题便是农民政权问题。1926 年 5 月,由彭湃领导并主持的广东省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广东农民一年奋斗经过决议案中就明确指出:“我们要联合全体农民,以多数人应该享有自有之原则,争回为劣绅土豪所垄断把持之乡村政权,参加地方政治,得派代表参加地方行政、司法、教育等机关及关于农民事件之会议,以取得实际之利益” 。因此,彭湃最初的工作主要是把农民组织起来,建立农会,实行农民阶级的自治。 政权问题是革命的根本问题。许多地方的农民运动遭受挫折,一个5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掌握政权。彭湃这里提出的由农会掌握政权的思想虽然还只是初步的,但他从开始搞农民运动就注意到政权问题,是应该充分加以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