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为改革铺路 促改革落地 有力有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的主动选择,是解决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问题的必由之路。目前,重庆总体上处于欠发达阶段、属于欠发达地区,唯有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总引领和主抓手,才能在“十三五”时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为此,重庆多年来持续从供给侧发力,加大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力度,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 一、蓄能增势,形成“三大优势”发力供给端 一是优化升级传统供给。通过推进产业链上中下游集群发展、同类产品同类企业集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做大做强
2、电子信息、汽车两大支柱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了“5+6+900”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1+12+1000”汽车产业集群,本地配套率均超过 80%,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 50%,全球每 3 台笔记本电脑就有一台是重庆造,全国每 8 台汽车就有一辆是重庆造,两大行业在国际国内竞争中的话语权和竞争力全面提升。此外,重庆对装备、材料、轻纺等传统产业,推动兼并重组,促进产品升级,努力降本增效,运用市场倒逼机制控总量、调结构,有效避免了过剩产能对经济的拖累。 二是加快培育新供给。紧跟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趋势,瞄准2“中国制造 2025”战略方向,提早锁定并布局了电子核心基础部件、物联网、机器人、页岩
3、气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了一批有战略意义的大项目。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4 年起步时产值仅 600 亿元,去年增至 1600 多亿元,今年有望达到 2800 亿元,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正形成支柱产业的替代接续。 三是不盲目跟风过剩产能。重庆从一开始就重视过剩产能的有效控制。既严格控制水泥、钢铁等传统产能过剩行业,也不跟风光伏、风电等新兴产能过剩行业。出台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目录和产业禁投清单,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十多年来,重庆水泥产能一直控制在 8000 万吨内,煤炭产量控制在 2000 多万吨,钢铁产能 600多万吨,电解铝产能 80 多万吨。国家公布的
4、 19 项过剩产能,重庆涉足的不多,影响不大。 二、乘势而上,突出“三大特点”谋划改革路 中央作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决策部署后,重庆高度重视、庚即行动,1 月 15 日,出台进一步落实涉企政策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意见(渝府办发20168 号) 。2 月 26 日,出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方案 (渝委发20169 号) ,成为指导重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为狠抓落实,以 1 个总体方案、4 个专项方案(去过剩产能、去僵尸企业空壳公司、去金融杠杆、去房地产库存)和若干任务清单的形式,形成“1+4+X”工作体系。在贯彻落实中央战略部署的同时,重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
5、,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呈现出三大鲜明特点。 3一是增加有效供给与去除无效供给并重。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大对短板领域公共产品的供给力度。以增量带存量,以存量促增量,改善供给结构,创造新供给,培育新需求。 二是发展优质存量产能与削减过剩低效产能并举。淘汰关停技术落后、环保不达标、生产不安全、长期亏损的企业的同时,着力培育产业链完善、抗风险能力强、有自主研发机构的企业,巩固并扩大市场份额,最大限度的盘活现有的资源、资产,实现改革成效的最大化和社会成本的最低化。 三是提升供给侧和优化需求侧并行。重庆针对当前“供需错位” 、“供
6、需错配”等问题,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方法、市场化的手段,积极支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手段、新方法,畅通市场供需对接通道,促进供给侧与需求侧高效耦合和精准对接。 三、因势利导,做好“四则运算”力促显成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次全局性的大变革、全身性的大手术,并非一朝一夕、也非一时一事。为了加快释放改革红利,全面发挥改革效益,重庆抓住率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窗口期” ,从优化存量、做强增量、调减余量等方面入手,着力做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切实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做加法增加有效供给。从供给侧考虑和谋划农业发展,大力发展七大特色效益农业产业链,做优做强一批现代农业园区,向多种形
7、式适度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转变。着力补齐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短板,聚焦目4前存在的基础设施、生态环保以及脱贫、教育、卫生等领域的发展短板,加快“最后一公里”水电路气、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城市地下管网、城际互联互通、市内交通畅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等建设,扩大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供给,着力提高扶贫质量。今年以来,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0.2%,高于全国 4.4 个百分点;铁路枢纽东环线、郑万铁路等一批基础设施重大项目陆续开工;25 件民生实事完成投资近 100 亿元。做减法减轻实体经济负担。坚持“减负” 、 “解难” 、 “放活”原则,着力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税费成本、社会保险费
8、成本、财务成本、电力成本、物流成本等七大成本。加快政府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分类精准放权” ,清理规范中介服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畅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渠道,切实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大力清理涉企收费,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积极推进售电侧改革,降低实体经济用电成本。今年以来,各类税费负担减免 107.9 亿元;债券融资、人民币贷款加权利率分别较年初降低 0.7 个、1.45 个百分点,减少企业利息支出 35 亿元;降低企业社保负担约 17 亿元。 做乘法释放改革创新开放的乘数效应。强化改革引领,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
9、需结构错位和要素配置扭曲,大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国资国企改革、PPP 模式改革、科技体制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等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改革任务,促进供需新平衡。强化开放支撑,全面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新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5推进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建设,增强内陆开放高地辐射带动作用,拓展供需新空间。强化创新驱动,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提升价值链,构建开放式创新体系,打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大力实施研发投入提升、创新平台建设、“双创”基地打造、人才保障“创新驱动四大工程” ,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今年以来,全市研发经费投入、企业
10、研发投入分别增长 19%和 20%;服务贸易进出口增长 18.8%;中新示范项目成功签约 12 个重点项目。 做除法清除过剩产能和积压库存。通过严格准入、市场出清、兼并重组、体制改革等措施,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保护和发展好优质产能。多管齐下综合施策,严格环保、能耗、技术标准,制定产业禁投负面清单,实施惩罚性水电气价格,推动对外合作转移产能,着力去除煤炭、钢铁、造船、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行业过剩产能。采取企业集团内部处置一批、兼并重组一批、通过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一批、破产关闭一批“四个一批”的方式去除僵尸企业和空壳公司无效资产,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今年以来,煤炭去产能在原有工作基础上
11、又关闭 7 对矿井,去除产能 41 万吨;钢铁行业正着手去除 230 万吨产能,以及调减船板用钢 200 万吨;消化房地产库存 134 万平方米;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共处置僵尸企业和空壳公司不良资产项目包 3 个。 下一步,重庆将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强力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精准务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增有效供给方面,既盘活“存量”优化传统产业,又做强“增量”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多元发展、多6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去无效供给方面,着力把握好“时、度、效” ,利用当前改革“窗口期” ,抓紧细化专项方案和任务清单,抓好“时” ;把握短期稳增长和长远打基础的平衡点,既坚决又稳步有序地去除无效供给,找准“度” ;形成部门、区县、企业层层联动的工作机制和考核机制,确保“效” 。在减轻企业负担方面,大力简政放权,着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税费负担和物流成本,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强化风险管控方面,把各类风险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在补经济社会短板方面,实施好重点民生实事,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确保脱贫攻坚各项任务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