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我国普通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特征和结构研究【摘要】当前,我国正处在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战略转变的关键时期,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成为这一时期的核心任务。普通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把握普通高校青年教师的群体特征,深入研究其结构特点,对于优化青年教师群体结构、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并最终反映到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当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普通高校;青年教师;特征结构 一、概述 (一)关于普通高校的概念界定 本研究中,对普通高校的界定是确定研究对象(青年教师)区域和范围的重要依据。普通高校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的设置标准和审批程序批准举办的,通过全国普通
2、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要培养对象,实施高等教育的全日制大学、独立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 ” (二)关于青年教师的概念界定 目前,关于青年教师的年龄区间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规定。1999 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奖励基金的奖励范围是“35 岁以下的优秀青年教师”。2014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对于青年教师申请的年龄规定是男性 35 周岁以内、女性 40 周岁以内。根据我国现行教育结构体系推算,一般情况下博士毕业为 27 岁,但是根据实际情况,对于“青年”的界定已经远远超出三十岁左右
3、的年龄。一方面我国人均寿命普遍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学术能力要求的提高,博士生毕业之后继续进站做博士后从事研究,甚至是去国外知名高校读博(年限为四到五年)毕业之后再回国任教,已经越来越普遍,尤其是女性青年教师,在面临学业就业压力的同时还面临着最佳婚育年龄内的生育压力。综合以上信息,结合我国青年联合会的年龄界定,本研究进一步确定研究对象为 40 岁以下的普通高校青年教师。 二、我国普通高校青年教师特征分析 (一) 思想政治特征 青年教师思想素质逐渐成熟,但也容易受一些利益因素的干扰,目前供职于高校的青年教师大多求学于 20 世纪 80-90 年代,他们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对市场经济建设、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有着清晰准确的认识,但也有部分青年教师受到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思想政治素质呈现不稳定性,功利主义倾向泛化。 (二)文化知识特征 青年教师学历层次高,经过正规系统的培养教育,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多媒体和现代教育技术使用能力强。绝大多数高校青年教师是硕士或博士毕业,具有良好的科学研究能力,但由于更多的是非师范类毕业生,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很多高校并不开设专门的教育学方面的课程,大量新入职的青年教师缺乏3必要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对教育规律把握不准、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不足。 (三)心理素质特征 青年教师一般来说都有上进心,热爱教育事
5、业,心怀教育思想,这是青年教师进取和成长的重要动力。但不同于过去的是,高校青年教师的自我实现意识日益增强,表现为普遍关心自己的前途,考虑问题日趋实际,既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又注重物质层面的需求。选择工作岗位时,尤其关注工作条件、经济收入、发展前途等。 (四)职业发展特征 高校青年教师在学业上出类拔萃,具有较强的自尊心,期望得到领导、同事和学生的肯定与尊重,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希望在教学和科研上有所建树。但由于青年教师刚进入教师岗位不久,受限于自身能力水平和经验,面对教学、科研和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往往表现出难以驾驭。在市场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经济收入低成为
6、高校青年最为突出的职业阶段特征。 三、我国普通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结构概况 (一)规模结构:青年教师人数逐年上升,但青年教师占教师总人数比重呈下降趋势。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 2002年的 15% 骤增到 2012 年的 30%,为适应不断增长的学生规模,各高校纷纷增招新教师,如图一所示普通高校教师从 2001 年的 53 万人增长到2014 年的 153 万人,14 年间增长率为 188.49%。其中,虽然青年教师占4全体教师的比重从 2001 年 68.38%下降到 2014 年 56.87%,但青年教师仍然占据高校教师队伍的半壁江山。与我国普通高校四年学制安
7、排相适应,高校青年教师比重基本以四年为一个变化周期,从 03 年到 06 年,07 年到 10 年,10 年到 14 年分别经历了缓慢下降、保持平稳、明显下降的阶段。 (二)性别结构:女性青年教师的比重逐年上升,并超过男性成为青年教师队伍的“半边天” 。 在传统教育体制中,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女性教师占了很大部分,而高等教育系统中男性偏多。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女性接受高等教育,人数和比例不断增长,使得高校女教师的来源更加丰富,女性教师以其特有的思维和性格特点在具有比较优势的擅长性学科和教学上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近十年,我国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性别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从总体层面观察,男女比
8、例由阳盛阴衰走向男女均衡,甚至出现了比重逆转的现象。从表 3 可知,2001 年女性青年教师占全国普通高校青年教师的44.89%,以 2006 年为界点,男女比例首次达到基本均衡并且女性比例超过男性,随后,女性青年教师人数逐年稳定增高。但从学科层面观察,由于男女先天思维差异和学术专攻方向差异,人文社会科学女性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高,理工科女性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低;逻辑性强的学科女教师所占比例较低,语言类学科女教师所占比例较高。 (三)职称结构:青年教师职称晋升竞争激烈 职称是青年教师职业发展道路上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也是对其科5研教学能力、工作水平认可和激励的手段。科学的职称评价体系直接关系到青
9、年教师的晋升渠道和职业发展道路。由表 4 可知,高校青年教师在各级职称上的比例和人数规模由高到低分别为中级、初级、副高级、无职称和正高级。 近十五年来,全国普通高校青年教师职称结构中初中级职称变化幅度较大,正高级和副高级职称基本稳定,没有显著的增减变化。究其原因,一方面归咎于青年教师自身缺乏科研积累,学术潜力有待挖掘,另一方面由于当前职称评价体系较为单一。尤其是近五年来我国普通高校青年教师中级职称人数大幅度增长集聚,而正高级和副高级职称的比重较低且长期维持在原有比例变化较小。一方面青年教师数量大幅度增长并逐渐成为高校教师的中坚力量,与此相对应,青年教师中高级职称获得者所占比重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
10、教师数量的增长速度。大量的青年教师聚集在中初级职称,使职称评定竞争更加激烈,狭窄单一的晋升渠道缺乏对青年教师的有效激励。 四、普通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结构优化途径 在当前背景下,只有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青年教师队伍,才能更好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一)继续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统一认识,科学规划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从高校青年教师的实际出发,解决好维护好发展好青年教师工作生活中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结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青年教6师成长发展规律
11、,科学规划新时期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二)从制度和学校层面,全方位多角度加强对女性青年教师的引导,帮助其解决角色冲突问题,处理好教学、科研与生活的关系。 一是高校应开展对女性青年教 师的人事制度改革,在“非升即走”的职称晋升体制中,依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女性青年教师生育哺乳等特殊时期,增强人文关怀;二是开展有利于女性青年教师教学学术能力提升的教师发展项目。重视女性青年教师学科专业的特点,给予在不同学科教学中开展科研的指导,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提升她们的教学科研水平;三是针对心理亚健康女性青年教师实时进行心理疏导。 (三)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为导向,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创造有利于青年教师脱颖
12、而出的制度环境。 一是科学制定、严格执行职称评聘制度,坚持公平公开透明的原则;二是积极探索教师分类评价机制,根据青年教师的特点,有重点的引导其发挥长处,依据其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服务能力,设立教学为主型、科研为主型、教学科研型、社会服务与推广型等岗位;三是多渠道筹集资金,努力创造条件,解决青年教师在中心城市一房难求、子女入托入学难等实际问题,尽力为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解决后顾之忧。 注释 普通高校EB/OL.2012-07-14.http:/ 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7EB/OL.2012-07-14.http:/ 我国现行教育体系:0-2 岁为婴幼儿早期开发阶段,3-5 岁为学前教育阶段,6-11 岁为小学阶段,12-14 为普通初中阶段,15-17 为普通高中阶段,18-21 为本科阶段,22-24 为硕士阶段,25-27 岁为博士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