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西安北客站精细化管理的现状和思考1 西安北客站精细化管理的现状 近几年,我国加速对国家级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系统化布局与建设,随着高速铁路网络的构建,铁路门户枢纽地区迎来了新的建设高潮,它是城市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连接点,是人们开启对一个城市认知的形象窗口,更是体现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安北站作为西安最大的地标性建筑和面向国内外的重要门户,是国家规划的“四横四纵”铁路快速客运专线重要枢纽之一,立足“区域发展的新标杆”的定位,在各单位的支持配合下,西安铁路北客站地区管理委员会积极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着力弥补“理念标准管理”短板 2014 年初,西安铁路北客站地区
2、管理委员会成立了西安铁路北客站地区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本着“更新理念,制度管理提前介入”的方针,制定西安铁路北客站地区 2014 年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及西安铁路北客站地区治污减霾及城市精细化工作管理办法总体管理方案,把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治污减霾相结合,将西安铁路北客站地区所涉及的十四项重点工作任务逐项明确到各责任科室及派驻部门并定期进行检查、评比、考核。 (二)着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1、加强日常监管及整治 2一是西安铁路北客站地区管理委员会领导定期带领各科室、派驻部门负责人,对西安铁路北客站地区的治污减霾及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进行全方位检查,发现问题当场指出并现场指示
3、责任科室、部门进行整改,同时在单位内部发布检查督查通报,以备年终对各科室、派驻部门进行考核。二是通过定期召开项目负责人联系会,深入工地走访、检查等方式,准确掌握施工工地的实际情况,及时将市、区各级部门的最新政策和要求传达给施工单位。三是以市容环境为抓手,打造工作亮点。北客站管委会一直以“不断提升城市容貌,打造展示未央新形象的靓丽窗口”为目标,提高市容保洁标准。 2、联合执法常态化 发挥西安铁路北客站地区管理委员会管理体制优势,组织业务科室和公安、交警、城管等派驻部门联合行动,切实加强对西安铁路北客站周边各类秩序的整治。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硬件建设与软件(服
4、务)建设相结合。一是通过在核心区主干道路人行道出入口设置隔离墩 100 余个,有效避免了摩托车、三轮车与行人抢道及机动车占用人行道停车的现象。二是在西安北站落客平台上设置机动车分道隔离墩,对不同车道的车辆进行分流,解决了部分车辆在落客平台长时逗留占道停车及客流高峰期拥堵的问题。 2、人人做城市管理的监督者 西安铁路北客站地区管理委员会持续推行西安铁路北客站地区管3理委员会领导干部步行巡查制度 。一是要求西安铁路北客站地区管理委员会班子成员每周步行巡查不少于一次,干部每月步行巡查不少于两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二是要求在巡查中要“带着眼步行、带着手步行、带着脑步行” ,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
5、题,善于分析问题,不断总结经验,形成新的管理思路和措施。三是要求西安铁路北客站地区管理委员会领导干部必须严格执行制度,做好巡查记录和意见反馈,并加强督查,切实提高干部队伍和效能建设。身体力行,脚踏实地,让精细化管理成常态。 2 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虽然火车北客站在实施精细化管理中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同全国其他许多地方一样,他的精细化管理还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的制约: (一)法规不完善 一是立法滞后性。我国现行城市管理的有关条文散见于其他法律、法规中,没有一部独立完备的城市管理法律。 “从 1997 年全国第一个综合执法试点建立到现在,城管队伍已经经过了 9 年多的发展,但是到
6、目前为止,全国仍然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独立的法律文件产生。 ”而在适用过程中,一些法律条款过于笼统、原则,许多具体问题未做明确规定或不合时宜,使城管执法处于依法行政与无权执法的矛盾当中。二是缺乏可操作性。许多城市管理法规对某些行为只有禁止性条款,没有详细的处罚规定或细节规范比较模糊,导致执法工作难于落实。三是缺乏强制性。当前城市管理中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缺4乏有效的强制手段。由于现行城管法律法规未赋予相应的强制手段,在处理违章时,如果相对人拒不配合或不予承认,就显得非常被动。 (二)困难制约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能不能有效执行事关精细化管理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在城市精细化管
7、理过程中,常常因各种原因难以执行难。其执行难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社会深层次矛盾。如就业形势严峻,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导致流动摊贩反反复复难以根治。二是执法手段落后,取证困难。目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方式仍停留在运动式管理、粗放式管理上,缺乏先进的管理手段。三是城市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超前意识。 “城市管理在政府部门中行使未端治理”的职能,也就是对前期政策不完善条件产生的问题进行修正,因此,就非常容易产生治标不治本的结果。此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也给精细化管理带来许多问题,如环卫设施建设缓慢导致垃圾死角难以解决,地下管网建设滞后,施工单位缺乏沟通,常常是电力挖了电信挖,燃气挖了有线电视挖,道
8、路损坏严重。 (三)配套资源不足影响精细化管理有效运转 在城市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这在解决城市管理中一些“老大难”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目前执法局在精细化管理中遇到的可支配资源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执法力量不足。随着城市化建设和社会经济的迅速迅猛,城区面积不断扩大,而城市管理执法人员相比之下没有相应的增长,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困难。与此同时,由于体制和机制的原因,街道、社区、居委缺乏城市管理的压力和动力,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二是经费短缺。由于城市精5细化管理线长、面广,情况复杂、违法违章普遍,需要的经费也多。光市区清洗小广告、覆盖乱涂写,所需资金就要几十万。由
9、于大部分新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没有自己的办公大楼和固定资产,也没有下属企业 “进贡” ,加上罚没款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使得各项的开支都需要财政拨款,这在客观上制约了城市管理的效率。 (四)人员满意度不高影响精细化管理 工作满意度是指工作本身可以满足或者有助于满足自己的工作价值观需要 , 而产生的一种愉悦的感觉程度。满意度是决定执法人员是否愿意全身心地投入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当前执法人员满意度偏底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比较待遇不高。二是发展空间狭小。三是价值观影响。 3 几点建议 一、建立健全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形成精细化管理。鉴于综合执法的内容、难度、场所和对象所决定的执法环境比其他执法主
10、体都更为糟糕,因而用强有力的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保障综合执法的顺利进行尤其重要。一是制定统一的城市管理法,来明确城市管理执法的法律地位,改变“借法执法”的被动情况,并以此来解决执法依据过多,内容繁杂,操作困难的问题。二是加紧修改和完善现有的城市管理法规,认真梳理执法的依据。 二、提高执法人员的忠诚度和满意度。精细化管理能否取得成效,最终要靠执法人员去认真执行,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来提高工作满意度。一是满足执法人员自我实现的需要。二是对内进行人性化的管理。管理学中的“社会人”假设理论认为:管理人员不能只注意指挥、6监督、计划、控制和组织等,而更应重视职工之间的关系,培养和形成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及生活学习条件,满足执法人员的实际需求,增加满意度,从而来激发工作热情。三是内部建立公平、有效的激励机制。 三、充分调动其他力量参与精细化管理。一是推进城市管理社会化动作,改变传统的由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将一些政府城市管理职能通过向社会转移或委托代理等方式,转移出去,以达到提高管理效率、节约财政开支、弥补执法力量的不足。二是促进城市管理部分职能市场化。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政府管理应广泛引进竞争机制,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