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对亚洲其他国家进出口的影响.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92994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经济增长对亚洲其他国家进出口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经济增长对亚洲其他国家进出口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经济增长对亚洲其他国家进出口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经济增长对亚洲其他国家进出口的影响 李 丹 (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6 Liaoning University, Liaoning, Shenyang 110036) 摘要: 近年来,“中国威胁论”的呼声不断升温,中国经济增长以其他国家的利益损失为基础,中国出口扩张“挤出”其他国家出口等等说法每每混淆着人们的视听 ,尤其是引得中国的近邻亚洲其他国家惶惶不可终日。为了找寻事情的真相,本文以亚洲其他国家为分析对象,试从中国经济增长的三方面 GDP 增长,国民收入增加和出口扩张,利用引力模型来分析中国经济 增长是否对亚洲其他国家进出口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影响 挤出效应

2、 引力模型 The Impact of China s Economic Growth to the Import and Export of other Asian Countries Abstract: In recent yesars, the assertion of “China Threat” is heating up. The statements, such as, Chinas economic growth is on the basis of the loss of other countries interest, and the expanding of China

3、s export is “crowding our ” other countries export, are confusing us, expecially causing the worries of other Asian countries, the neighbors of China. To seek the truth, this paper uses gravity model to analyzes whether Chinas economic growth has bad effects to other Asian countries from three aspec

4、ts-GDP growth, the increase of national income and the expand of Chinas export. Key Words: Economic Growth , Impact , Crowd out Effect , Gravity Model 中国经济不断融入世界经济是二十一世纪初影响全球经济结构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过去的 20 年中,中国经济增速保持年平均 9.6%;人均 GDP 从 1978 年的 168 美元上升至 2007 年的 2460 美元; GDP 总量从 1978 年的 0.147 万亿美元上升至 2007 年的 3.23

5、4 万亿美元,经济总量世界排名晋升到第四位,而以购买力平价法计算,排名会更高。我国目前是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出口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使得 20 年前占世界贸易额的不到 1%增长至如今的 6%。以美国为例 ,我国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在 1989-2002 年间翻了 3.5 倍,从 13%增至 45%。这样的经济崛起已经改变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现在和未来,中国经济对于世界经济,尤其是其近邻亚洲其他国家,将产生重要影响。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是“敌人”还是“朋友”的问题不断引起争论。本文从经济增长的三方面 GDP 增长,国民收入增长和出口扩张来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对亚洲其他国家的影响。 一、 中国

6、GDP 增长对中国从亚洲其他各国进口的影响 本文采用引力模型衡量中国 GDP 增长对中国从亚洲各国进口的影响。贸易引力模型源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 律,即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两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两物体间的距离成反比。最早将引力模型应用到国际贸易领域的是Tinbergen( 1962)和 Pohyonen( 1963) ,他们指出:两国双边贸易流量的规模与他们各自的经济总量成正比,而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本文构建引力模型如下: 0 1 2()c i c i i ijI M Y Y P CY u 其中, ciIM 表示中国从一亚洲其他国家的进口额, cY 表示 中 国的国内生产总值,iY 表示这一亚

7、洲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 iPCY 表示 该国的人均 GDP, iju 表示随即误差项。表示成自然对数形式,即 0 1 2 3l n l n l n l nc i c i i ijI M Y Y P C Y u 在本文中,应用引力模型的一个问题是距离变量。目前在引力模型中对两国距离的测量是指两国地理中心间的距离。而在本文中,测量其他亚洲国家到中国地理中心的距离是没有意义的,这一距离并不是经济上的地理距离。国家间的贸易 活动是集中在沿海城市而不是中心城市。如,孟加拉国到中国的距离比越南近11%,但越南却更靠近珠三角地区,而中国大部分出口都是发生在珠三角。因此,在该引力模型中并没有加进距离变量。 另

8、外,由于中国的 GDP 和人均 GDP 有很高的自相关性,因此模型中也没有中国的人均 GDP 这一变量。本文是基于面板数据进行估计的,选取了 1990 2006 年间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的相关数据,并将数据分为 1990 2006 年和 1999 2006 年两个时间段,样本容量分别为 221和 104。中国从其他亚洲国家的进口额来源于联合国 COMTRADE( 贸易商品统计)数据库,各国的 GDP 和人均 GDP 来源于世界银行的 WDI 数据库。 笔者运用统计软件 Eviews5.1,基于上述引力模型对相关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出中国 GDP 增长对中国从亚洲其他各国进口的影响系数 1 ,

9、结果如下表: 表 1 中国 GDP 增长对中国从亚洲其他国家进口的影响 1990 2006 1999 2006 系数 标准误差 系数 标准误差 日本 0.93 0.4 3.5 0.6 韩国 1.5 0.3 3.2 0.5 新加坡 1.4 0.3 2.6 0.4 印度尼西亚 1.8 0.3 3.3 0.5 马来西亚 1.6 0.2 2.8 0.4 菲律宾 1.7 0.2 2.9 0.4 泰国 1.4 0.2 3.0 0.5 孟加拉 1.5 0.2 2.3 0.3 柬埔寨 1.5 0.1 2.0 0.3 斯里兰卡 1.2 0.2 2.0 0.4 巴基斯坦 1.7 0.2 2.9 0.4 越南 1.

10、9 0.2 2.9 0.4 印度 1.8 0.3 3.5 0.6 2R 0.96 0.97 本文除了计算了 1990 2006 年近 17 年来中国 GDP 增长对中国从亚洲其他国家进口的影响,并将时间段的后半段 1999 2006 年再次进行计量分析,主要是为了注重分析近几年,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增长对亚洲其他国家出口的影响。从上表的数据分析, 1990 2006 年间,中国经济增长对中国从亚洲其他国家的进口都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并且系数值在各国家间变动不大,都分布在 1.5 左右。这说明中国的经济增长促进了中国从亚洲其他国家的进口。但从1999 2006 年的计算结果显示,这一系数

11、明显的大于 前者。从数据中可看出,日本、韩国等以出口资本品及其配件为主的高收入国家的系数较高。另外,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和印度等主要以出口能源和原材料为主的国家的这一系数也很高。这说明了,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对原材料、能源、零部件和资本品的进口需求是巨大的,而对这种需求的进口多来自于亚洲其他国家。经济增长越快,这一需求的增长亦会越快。因而中国的亚洲近邻们明显得益于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相比之下,自然资源匮乏的孟加拉、斯里兰卡和柬埔寨的这一相关系数较低。 二、中国收入增加对亚洲其他各国出口的影响 “ 一国贸易出口表现与其贸易伙伴的收入增长有着重要联系。” ,因此本文选取“收

12、入”这一因素分析中国收入增长对亚洲其他国家出口的影响。定义出口 收入弹性为: =( EX/EX)/( I/I) 表示收入变化所引起的出口额的变化。其中 I 为收入, I 为收入变化量,本文中为中国的国民收入和国民收入变化量; EX 表示出口, EX 为出口变化量,本文中为亚洲其他国家的出口和出口变化量。 另外本文还根据国际贸易商品分类( SITC2),将出口产品分为资本品、消费品和中间品。其中消费品包括 0 类食品及活动物, 1 类饮料及烟类, 7 类中的7.6.1、 7.6.2、 7.6.3 电视机和收音机及 7.8.1、 7.8.5 摩托车和自行车, 5 类中 5.4医药类产品和 8 类杂

13、项制品;资本品包括 7 类中除 7.6.1、 7.6.2、 7.6.3、 7.8.1 和7.8.5 外的机械及运输设备;中间品包括剩余的 2 类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 3类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 4 类动植物油、脂及腊, 5 类(除 5.4 外)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 6 类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和 9 类未分类的商品。按商品分类分别计算了亚洲其他国家资本品、消费品和中间品的出口 收入弹性,结果如下表: 表 2 亚洲其他各国出口对 中国收入的出口 收入弹性 资本品 消费品 中间品 总量 日本 0.79 -0.19 0.61 0.47 韩国 0.83 -0.09 0.64 0.53 Alan

14、G. Ahearne, Chian and Emerging Asia: Comrades or Competitors?, International Finance Discussion Papers, December 2003 新加坡 0.74 -0.23 0.59 0.58 印度尼西亚 0.75 -0.18 0.74 0.41 马来西亚 0.74 -0.23 0.68 0.54 菲律宾 0.73 -0.22 0.67 0.51 泰国 0.73 -0.23 0.69 0.34 孟加拉 0.63 -0.20 0.70 -0.14 柬埔寨 0.64 -0.21 0.69 -0.05 斯里兰

15、卡 0.66 -0.21 0.68 -0.05 巴基斯坦 0.67 -0.16 0.63 -0.04 越南 0.65 -0.24 0.75 0.23 印度 0.68 -0.19 0.71 0.25 数据来源:联合国网站和世界银行网站数据计算得出 从表 2 中总量分析结果可见,中国国民收入增长对主要以出口资本品为主的高收入国家,如日本、韩国和新加坡具有正面影响,即中国国民收入增加使其出口量明显增加。而对于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泰国等中等收入国家,中国国民收入增加亦对其有 正相关关系。但是对于以生产和销售消费品为主的孟加拉、斯里兰卡、柬埔寨和巴基斯坦这样的低收入亚洲国家来说,其出口与中国国

16、民收入呈负相关关系。 从各国资本品、消费品和中间品的出口 收入弹性来看,资本品和中间品弹性都为正,说明中国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增加的同时对资本品和原材料等中间产品的需求量是巨大的。而对于消费品来说,其出口 收入弹性为负,说明中国与亚洲其他各国在消费品出口上有一定的竞争关系,反映出中国的商品出口倾向于与亚洲其他国家出口的消费品相竞争。 三、中国出口增长对亚洲其他国家出口到第三国市场的影响 中国经 济增长的第三方面表现就是出口的急剧增长。本文分析中国出口增长对亚洲其他国家出口到第三国市场的影响,以美国为例,分析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份额的增加是否挤出了亚洲其他国家在美国的市场份额。选取美国为分析对象,是

17、因为亚洲国家在美国市场的竞争较激烈。本文仍采用引力模型进行分析,构建引力模型如下: 0 1 2 3 4( ) ( )A i A i A i CA A i ijI M Y Y P C Y P C Y E X D u 其中 AiIM 为美国从亚洲其他国家的进口量, AY 、 APCY 为美国的 GDP 和人均GDP, iY 、 iPCY 为该亚洲国家的 GDP 和人均 GDP, CAEX 为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量, AiD 为美国与该亚洲国家的地理距离。表示成自然对数形式,如下: ln AiIM = 0 + 1 ln( iAYY)+ 2 ln( iAPCY PCY )+ 3 ln CAEX + 4 l

18、n AiD +iju 如果系数 3 0,则说明中国对美国出口并不会挤出其他国家的出口;如果3 0, 则说明中国与该亚洲国家在美国市场上是竞争的,中国对美国出口会挤出该国的出口。由于孟加拉、柬埔寨、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和越南对美出口数据的缺失,仅计算亚洲其余 8 个国家的数据。运用统计软件 Eviews5.1,对上述引力模型相关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出中国对美国出口对亚洲其他国家在美国市场份额的影响系数 3 ,结果如下表: 表 3 中国对美出口增长对亚洲其他国家对美出口的影响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印度尼西亚 马来西亚 菲律宾 泰国 印度 3 0.006 -0.002 -0.006 -0.019

19、-0.031 -0.024 -0.017 -0.021 2R 0.78 0.81 0.83 0.79 0.79 0.89 0.82 0.89 数据来源:联合国网站、世界银行网站和美国经济分析 局网站数据计算得出 从回归结果来看,中国在美国市场的扩张在一定程度程度上挤出了新兴工业化国家韩国、新加坡的市场份额。而对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东盟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印度的挤出程度较大,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出口商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与中国出口至美国的产品有较大的趋同性,因而竞争效应明显。中国在美国市场份额的扩大并没有明显的挤出日本的市场份额,这主要是因为日本与美国进行的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

20、易,与中国出口至美国的产品互补性较大,彼此间竞争小。 尽管从上面的分析中得出,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韩国 、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对美的出口,但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虽然中国与上述国家在美国市场上表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但是在欧盟市场上,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直接竞争很少。例如中国对欧盟主要出口轻纺工业品,而上述东南亚国家则主要出口橡胶等原材料及加工品,这就很好的避免了在欧盟市场的直接竞争,并且随着欧盟经济增长的需求扩张,亚洲其他国家在欧盟市场份额同步上升,避开了在美国市场与中国的竞争,因而这些国家在美国市场份额下降。 四、结论与启示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得出,中国经济增长并没有给亚洲其他国家带来负面影

21、响,中国的经济增长 并不是建立在亚洲其他国家的利益损失基础上的。相反,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中国从亚洲其他国家进口的机械制成品、零部件、原材料、能源等产品同步增长,为这些国家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尽管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得出,在美国市场上,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其他国家的出口,但深究其中的原因是这些国家为避免与中国的直接竞争转而寻求新的出口市场,如欧盟。还有一些亚洲国家受益于多样化的出口商品构成,有效的减轻了中国的出口冲击。因此,中国的经济增长、出口扩张并不是“以邻为壑”,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互惠共赢”。 尽管本文得出 的结果令人欣慰,但是我们不应躺在功劳簿上呼呼睡。为了不给“中国威胁

22、论”以口实,我们还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制定政策引导国际直接投资流向高科技产业,使对外贸易从追求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缓解中国在竞争外资和世界市场份额时面临的国际压力。同时还应借助税收、信贷等手段拉升国内消费市场,缓解中国出口对亚洲其他国家的冲击。 参考文献 1 Alan G. Ahearne, Chian and Emerging Asia: Comrades or Competitors?, International Finance Discussion PapersC, December 2003 2 Y. Lin, “Chinas accession to WTO: exaggerated Fears”, UNCTAD Discussion PapersC, No. 165 3 樱谷勝美 (日 ),“中国经济的急速成长及其在日本以及亚洲的影响”,东南学术 J, 2005年第 6期 4 郑昭阳、陈漓高,“东亚国家外贸关系竞争与合作的比较分析”,世界经济研究 J, 2003年第 2期 5 倪小宁,“ 中国在全球经济及亚洲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工业技术经济 J, 2007年第 2期 作者简介: 姓名:李丹 性别:女 出生年: 1981年 籍贯:辽宁沈阳 文章署名单位:辽宁大学 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资料库 > 销售管理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