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普通高校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935712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地方普通高校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地方普通高校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地方普通高校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地方普通高校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地方普通高校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论地方普通高校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摘 要:地方普通高校化工专业是与现代社会生产、人民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专业之一,每年都有几十万化工专业大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作为社会人才培养中心的普通高校,应当肩负起社会人才需求的重任,以社会实际需求为导向,创建更为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出既专业知识扎实,又具备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化工专业人才。文章以创建创新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当前地方普通高校化工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适于我国地方普通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关键词:普通高校;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

2、3(2013)01-0064-02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截止至 2009 年,全国共有253 所普通高校或独立学院拥有化工专业本科教学点,平均每年招生约为10 万人。随着 2008 年全球性经济危机,以及 2011 年欧美次贷危机对整个全球经济及各产业的深入影响,依赖于化工产品及原材料进出口的化工企业受到了严重影响,致使化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相对减少,同时也对化工专业大学生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高校应当在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同时,尽快摆脱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办学的束缚,及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培养新型化工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尽快在实2践中检验培养模式。 一、创建创新化工

3、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一)有利于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需要 进入新世纪,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取得了飞速进步,新型的化工、化学产品不断涌现,化工工业也由传统的原料工业转变成一个以集新材料、精细化学品、专用化学品、生物技术、催化技术、新能源、新资源开发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工业。因此,创建创新培养模式有利于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增强学生实践技能,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建设及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意识不强的现状,激发广大化工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今后进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三)有助于增强大

4、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正是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主要内容,因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提地高化工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其就业核心竞争力。 二、地方普通高校现有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我国高等教育一直以培养理论型人才为目标,在教育过程中往往“重理论,轻实践;重科学,轻应用” 。这种培养目标将使大学生毕业时所学非所用,无法与具体社会生产实践相 3结合。 (二)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陈旧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化工专业的教学内容及实用的教材较为陈旧,部分高校所开化工专业的课程其专业课程所占比例过大,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陈旧、知识结构

5、不合理,无法适应社会对应用型和综合型人才的具体需求。 (三)创新教育不足 目前,虽然国家大力提倡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但并非所有高校的做法都让人满意。对于化工专业的大学生而言,未来的社会工作将有充分的机会去挑战新任务,开拓新产品,所以创新能力不足必将影响其今后的职业发展和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 (四)教学实践环节薄弱 一方面,部分高校受困于财政及人员等多方面原因,不能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场地及高级的实验器材,导致部分应当开设的实验课程无法正常开设,严重影响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及动手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对于毕业实习及在校生认识实习的环节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对将来从事的工作

6、性质、工作内容、岗位职责以及技能缺乏足够的了解,更别提技能掌握和胜任工作了。 三、加强地方普通高校化工专业学生培养模式创新的对策思考 (一)全方位调查思考,科学确定培养目标 确定科学的培养目标是地方高校培养合格的应用型化工人才的前提与基础。对此,高校教务部门和学科建设部门应当以充分的实际调研为4基础,充分考虑到自身办学水平与社会需求的状况,参考国内外模式,逐步树立“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并重,创新能力与就业能力同举”的符合社会需求的新型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注重实践、实习环节,突出创新思维教育 化工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评价本专业学生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高校应当

7、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制定相关机制,逐步实现“三实一创”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中包括实验、实训、实践、创新。首先,高校要加大财力投入,加强化工专业实验室建设,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其次,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以部分化工企业为对象的以科研合作和实习就业为主要形式的实习就业基地,提高大学生实习和实践的质量,并向企业推荐毕业生,实现毕业生与企业的对接。再次,高校要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增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力度,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依托学生社团,倡导和组织大学生积极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实践,充分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职业特点。最后,高校要加强专业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高校应当积极制定

8、大学生创新机制,鼓励化工专业学生多参与校内创新实验、设计型实验,参加各级科技创新比赛,增强大学生创新能力。 (三)逐步完善课程体系,改善教学方式、方法 高校科学的课程体系设置是大学生学习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前提,是人才培养模式创建的关键环节。首先,高校要逐步完善化工专业课程体系,合理恰当确定化工专业课程设置。如大连大学就曾多次对化工专业课程设置问题进行修改和讨论,其中根据论证结果,将无机化学5与分析化学合为一门课授课,虽然课时减少,但内容仍可满足同学们对化学知识的需要。在专业方向课程方面选择上也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例如,将部分与化工生产实际联系较小的课程逐步转化为选修课,如化工原理 、 化工仪表

9、自动化以及反应工程等课程逐步提高课时量。学校还大力加强实验课程的比例,使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此外学校也逐步增加其他学科方向的课程,如为化工专业学生开设了美学概论 、 企业管理 、 环境学概论等多门课程,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高校要组织开展相关的教研活动和培训活动,帮助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及时将新颖的授课方式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四)加强化工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为教学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第一,高校要拥有在专业方向上有影响力的大师。提高化工专业的整体师资水平,增加对化工科研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第二,高校要从企业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为学生进行具体

10、操作环节的指导,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就业进行必要的指导。第三,高校要加强对已有师资队伍进行系统的培训。高校要从师资队伍现有水平出发,结合化工专业培养模式对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引导广大教师以“双师型”教师为目标,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从而更好地在教学环节上发挥自己的 作用。 面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化工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以及化工类企业对大学毕业生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重要基地,6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任务,从人才培养模式入手,及时从教学、实践以及制度等环节进行改革,从而增强化工专业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能力,进而使学生的素质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使学生能够在社会的广阔天地中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 吴亚平,甘光奉.独立学院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2009, (6):396-397. 2 赵韩强,赵树凯.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7, (5):72-74. 3 张立明.化学化工类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9, (1):71-72. 作者简介:邓毅,大连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工 2009 级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