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2011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分析.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936798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市公司2011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上市公司2011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上市公司2011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上市公司2011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上市公司 2011 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 2011 年沪市 A 股随机抽取的 100 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披露质量仍然较低的结论。同时,通过将部分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内容与 2010 年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相关要求进行比对,找到内部控制评价质量较低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 自我评价 一、研究背景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有效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企业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2008 年 6 月,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201

2、0 年 4 月,其又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以下简称指引 ) ,该指引包括 18 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以下简称评价指引 )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以下简称审计指引 )等。这一系列“指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本建成了适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随着一系列“指引”的颁布,内控评价成为近年来各界学者的研究重点,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在 2010 年颁布指引之后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本文紧密结合新的指引 ,并以 2011 年沪市 A 股随机抽取的 100 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相关结2论。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现状及呈现的问题 笔者随机

3、抽取了 2011 年沪市 A 股的 100 家上市公司,并对其内部控制披露状况加以区分。 评价指引对于内控评价的内容和格式做出了规范化的要求,笔者将凡是符合其要求的称为标准详细披露;披露内容涵盖有效信息量,但是披露内容不符合要求或格式不规范的称为非标准详细披露;其余公司只是进行简单申明,其评价报告几乎不包含有效的信息的称为简单披露。具体情况参见下表: 由表可看出目前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来说:1.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意愿不高。2008 年沪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百分比为 40.5%,2009 年为 42.25%,虽然 2011 年上升到 55%,但总体仍然呈现一个较低迷的状态

4、。2.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可信度不高。据笔者统计,在所有披露了内控评价的 55 家公司里,只有 34 家同时披露了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审核意见,比例约为 61.82%。而评价指引要求企业应委托中介机构对内部控制评价进行审核(如第十四条和第二十五条规定) ,因此其余未披露审计意见的公司不符合要求,其客观性大打折扣。 三、内部控制评价披露质量较低的原因 (一)新指引使内部控制评价成本增高 1.上市公司自我评价的成本 首先,评价成本与评价的频率、方式、准确度和复杂程度有关。2010 年评价指引对内部控制评价要求更加细致和严格(例如第十五3条规定) ,其要求综合运用包括个别访谈、调查问卷、穿行测试等方

5、法研究分析内部控制缺陷。以上这些方法的运用势必会增加大量的评价成本。其次, 评价指引要求内控评价报告必须包括企业董事会关于报告真实性的声明,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所面临的法律诉讼成本。 2.外部审计成本 2010 年审计指引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单独审计并出具专门审计报告,同时对如何审计有了很多具体要求。这些要求大大增加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成本。同时经过审核的内部控制评价若与事实不符,会计师事务所或将面临惩罚,这一部分风险溢价也势必体现在审计成本中。 (二)外部反应冷淡 首先投资者对内部控制评价的关注度不高。内部控制设计和评价的有效性,相对于股价、净利润等可量化的数据而言显得比

6、较抽象,增加了投资者理解的难度。其次会计师事务所对于内部控制评价披露的重视程度不够。在上述 45 家未披露内部控制评价的公司中只有一家公司的审计意见是带有强调事项段的非标准审计意见,其他公司均为标准审计意见。审计意见无差别化导致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动机不足。(三)证券市场强制实施的力度不够 深沪两市对于内部控制强制实施的力度是有明显差异的,其中深市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披露有强制要求,而沪市则没有。因此 2008 年深市 385 家公司中,94.29%披露了评价报告,2009 年该比例为 98.18%;而42008 年沪市 716 家公司中只有 40.05%进行了相应的披露,2009

7、年该比例也只有 42.25%。 四、提高内部控制评价质量的建议 首先,应增加拒绝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处罚成本。当企业在面临是否披露评价报告和审核意见的选择时,如果违反指引的处罚成本高于执行的评价成本,那企业势必会选择后者。因此证券市场除应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评价进行披露之外,还应增加相应的处罚成本。其次,应提高投资者对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关注度。如果相关部门出台关于内部控制评价优劣的统一、可量化的标准,就能减少投资者理解上的障碍,提高其关注度,从而提高股票市场对于内部控制评价披露质量的敏感度。最后,注册会计师在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时,应给与内部控制评价披露质量足够的重视,并将其考虑进入最后的审计意见。 (责任编辑:刘晶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