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工业,跛脚向前.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39972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革”工业,跛脚向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革”工业,跛脚向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革”工业,跛脚向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革”工业,跛脚向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文革”工业,跛脚向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文革”工业,跛脚向前南京长江大桥什么时候建成通车?1968 年。 北京的第一条地铁什么时候完工?1969 年。 至于我们耳熟能详的工业成就,万吨油轮、电子计算机等等如果仔细去追根溯源的话,很容易发现它们的建成时间竟然都是在“文革”时期。即使当时社会政治秩序已经解体, “文革”期间取得的工业发展成就却不是一句“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所能掩盖。在当时略显混乱的社会下, “文革”期间的工业在挫折中也依然有所发展。 “三起三落”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文革”时候的工业发展状况, “三起三落”最恰当不过了。 在中国统计年鉴给出的统计数据中, “文革”工业总产值的具体态势大体如下:“一起”1966;“一落”

2、1967;“二起”1969;“二落”1974;“三起”1975;“三落”1976。 每一项运动的开始总伴随着对原有社会秩序的冲击,尤其是以混乱著称的“文革”年代,被摧毁的不仅仅只是那些党委领导机构,顺带还有社会生产的场所,以“大串联,不劳动”为口号,一些企业陷入了停产的边缘。 工业经济的发展与受挫也正和“文革”期间不同政治运动的高潮息息相关。在“政治挂帅”的年代,每一次政治活动所有人都概不例外。1967 年工业发展的降落,正处于“文革”运动起始的高潮时期,著名的“文攻武卫”口号便起源于此时。1974 年的降落则是发生了“林彪坠机”事件,伴随着“批林批孔”运动,大串联,不劳动,不上班等又重新死灰

3、复燃。而 1976 年工业发展的降落是因为“文革”期间最后一个政治运动高潮“反邓反右倾”的影响,混乱的铁路系统使得工业生产急需的煤炭等物资难以抵达,停工减产自然成了大部分企业共同的选择。 荒诞的政治事件对于中国的工业的影响无疑是极其惨烈,可是抛开混乱的政治运动的高潮时期,稳定中的中国工业还是保持着迅猛的经济发展势头。 在“文革”期间,中国的工业虽起起落落却还是向着总量增长的道路上发展。 中国统计年鉴上也详尽描述了“文革”期间的的工业发展情况,从 1966 年工业总产值为 1686 亿元增长到 1976 年的 3158 亿元,即使从增长率上而言, 中共党史辩疑录中披露:“文革”十年中工农业总产值

4、年平均增率为 7.1%,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率为 8.5%,农业为3.3%,国民收入均增为 4.9%,和现在的工业经济发展相比,也没有逊色多少。 畸形的增长模式 “文革”的工业数据从经济总量的成就上是一个不容质疑的事实,但是如果仔细去探究各个工业种类给经济增长贡献的比重时,其实“文革”的工业经济增长模型显得不是那么健康。 “三五计划”原本是定下了“努力解决吃穿用问题”的调子,然而并不安全的国际安全局势使得这个基调发生转变。南方进行着援越抗美,北方苏联在边境线上陈兵百万,西南印度军队不断侵入我国边境。 “三五计划”又重新恢复到以“战备”为中心,国家工业发展又重新走向了重工业优先,在这个过程中,又优

5、先部署军事项目。 制造枪炮的需要压倒了对于“面包”的需求,不仅是农业要让步于工业发展,轻工业也要为重工业服务。在国家的整体计划之下,整个“文革”期间,重工业从 1965 年的 30.4%上升到 1976 年的 38.9%,而轻工业则从轻工业由 32.3%下降为 30.7%。 作为被广泛宣传的石油工业, “文革”期间不仅扩建了大庆油田,而且新建了胜利油田、大港油田、任丘油田、辽河油田、中原南阳油田、江汉长庆油田等。原油产量以每年平均递增 18.6%的速度增长,1978 年产量突破了 1 亿吨,原油加工量比 1965 年增加 5 倍多。而与此同时,水电站、煤炭等能源工业在全国如火如荼开展,这些都在

6、工业总量增长中贡献了相当大的比率。 抛开这些迅速发展的能源工业,轻工业的发展道路则显得并不那么乐观,即使轻工业经济总量得到增加,但是相对于民众的需求来说,这种增长则显得比较缓慢。对于“文革”期间,生产完全跟不上民众对衣料、自行车等物资的需求,而这也直接导致了“文革”期间严格控制的凭票购买,自行车票、手表票、布票等等轻工业产品票,无一不足。 这种“只顾积累”的方法显然对工业结构来说并不健康,对此薄一波就曾断言“如果只顾重工业迅速发展的需要,过多地和过快地提高积累部分的比重,缩小消费部分的比重,以致影响人民生活应有的改善,那就是错误的了。 ” 浪费与增长齐飞 建造一个水电站可以带来工业经济数据增长

7、,可是建造这个水电站时却没有考虑投入的成本合不合算,未来的收益合不合算,计划经济的年代下,高投入、低产出是很多企业伴随着的通病。尤其是伴随着“文革”始末的“三线”建设给中国工业经济带来的浪费尤为明显。 出于国防考虑, “三线”建设企业的选址往往分散而偏僻,甚至同一个企业由于战略考虑被分拆在不同的地方办公。如陕西汉中飞机工业基地,下属 28 个单位分散在两个地区、7 个县的范围内,其中一个企业被分散在 6 个自然村中,装配零部件需要汽车往返几十甚至上百公里,员工上下班也非常不便。 大批工业企业在大山中进行生产,而产品的消费却在大山之外,车辆的往返造成了大量运输成本的损失。在“三线”建设期间大量工

8、业企业没有达到设计的生产能力,形成优质资产与低效运转并存的状况。1975 年, “三线”地区工业固定资产原值占全国工业固定资产原值的35%,但工业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只有 25%。 除了全局性的工业战略失误之外, “文革”期间的区域性工业战略错误也大量存在着。 70 年代要在江南无煤或者少煤地区掘井造矿,并且号召大干三年,实现江南煤炭自给。 “人的积极性”并不能逃脱自然规律的使然,在不具备煤炭和石油成矿的江南大部分地区,并不是靠人的勤奋寻找就能发现出大矿藏的。结果是,在行政命令压力下找到的不少矿产开发价值都不大。根据有关资料,江南每吨煤的生产投资比山西等北方煤田高 30%,吨煤开采成本高 40%50%,劳动生产率低 50%60%。 “文革”十年,尽管有着工业经济总量增长这样美好的图景,但也存在着畸形化发展、浪费严重等诸多不合理的问题。这类问题简单归咎于四人帮的干扰让人很难信服,毕竟在“文革”之前,这些不合理因素也广泛存在于当时的社会之中,而这可能是那个大时代下的通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