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策略研究.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40202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策略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策略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策略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策略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策略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策略研究摘要: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国内产业分工加速调整,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产业跨区域转移趋势和要求进一步增强。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沿海地区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传统产业的发展优势在减弱,外延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加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刻不容缓;另外,广大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要素成本优势明显,产业发展空间相对较大。在这种背景和条件下,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已成为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取向和重要任务。 关键词:长三角;产业转移策略;区域经济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

2、74-1723(2013)04-0195-02 2010 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安徽长江流域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在内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是迄今为止安徽省第一个进入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战略,对推进安徽科学发展、加速崛起具有重大意义。 一、安徽参与长三角分工合作研究现状 尽管安徽是我国中部地区与长三角联系最为密切的省份,但一直以来,关于两地之间的产业分工协作问题却很少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直到本世纪初,随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以及安徽东向发展战略的实施,这方面的学术研究才开始逐渐增多。目前,安徽参与长三角分工合作

3、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方面: 1.在安徽如何融入长三角等问题上,吴晓勤等(2007)根据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趋势及其城镇空间组织的特征分析,讨论了安徽省融入长三角的模式选择和东向发展下安徽省域城镇发展总体战略。查道中(2008)分析了安徽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现实意义,并把安徽的产业结构与长三角地区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而提出安徽融入长三角经济发展战略的对策。张璐和钱小磊基于区域分工形成的客观基础是区域差异和对大区域整体利益的追求的理论假定,应用博弈分析的原理,分析区域分工的动力机制以及区域政策对区域竞争和分工过程及结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安徽融入长三角的相关政策建议。王泽强(2009)从区域经济发展中腹

4、地与中心地区间所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角度,讨论了安徽东向发展的融入方式、途径和障碍,并进而认为,为加快融入长三角,安徽应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动政府服务接轨等方面入手。项桂娥(2008)在对安徽与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及资源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的角度,对安徽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及其调整进行系统研究,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M)对安徽制造业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安徽主导产业选择、结构定位及产业整合问题,并提出安徽产业定位的整体思路:以现代农业为特色产业,以资源性产业为基础产业,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突出第三产业为第二产业服务,全面推动安徽产业结构优化 升级。 2.在安徽如何承接长三角

5、产业转移问题上韦伟(2004)认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是安徽参与泛长三角产业分工与合作极为重要的方面,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是培植优势产业,重点是组团式转移及配套体系的完善,基础是软硬环境的进一步优化,而政府职能的适时转变将是把握产业转移黄金周期的强有力保障。李慧等(2008)探讨了泛长三角区域四省一市的产业差别和产业梯度系数,并认为皖赣和沪苏浙存在发展差距和产业层次上的等级差别,双方存在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张峰(2010)在分析了安徽与长三角地区的梯度,以及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认为,安徽与长三角在经济发展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应依托比较优势,有重点地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突

6、出产业链承接。林慧丽(2009)在分析长三角地区产业西移的主要动因和基本情况上,对这一过程中的政府行为进行剖析,并进而提出长三角地区产业西移中政府协调机制的基本框架。吴成颂(2009)在对安徽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过程中金融支持存在的不足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安徽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优化区域金融生态、健全融资体系、构建必要的融资平台、灵活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健全信贷管理机制等建议。 二、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与皖江城市带角色定位 皖江城市带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发展区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辐射最接近的区域,具有环境承载能力较强、要素成本较低、产业基础和配套能力较好

7、等综合优势,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中应当定位于以下角色: 1.安徽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以沿长江一线为发展轴,合肥和芜湖为双核,滁州和宣城为两翼,构筑“一轴两核双翼”产业分布格局。为此,立足于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皖江九市应当通过对长三角转移产业的大力承接,完善产业体系,加速规模扩展和结构升级,增强产业集聚和辐射能力,不断提升综合经济实力,使之成为安徽崛起的重要引擎,和中部地区承东启西的区域经济中心,特别是合马芜铜四市,应当在加快与长三角无缝对接、大力承接产三角产业转移的同时,依托自身的科技优势,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并成为安徽经济

8、的增长极。 2.安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脊梁。加大对相关产业的承接力度,并利用沿江岸线资源和现有的开发区建设,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汽车、家电、冶金、建材、化工、机械等产业全省占比 70%以上的高技术产业,形成若干集聚程度高、带动力强的重点产业集群,推动安徽工业化进程,与此同时,以合马芜铜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安庆、滁州、巢湖、池州、宣城等市的城市功能,形成产业与城市的良性互动,加快安徽的城市化 步伐。 3.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多年来,皖江城市根据自身优势,不断培育新的主导产业,并已形成一批国内乃至在国际上有着较强竞争力的如奇瑞集团等龙头企业。此外,皖江城市带人才资源丰富,科技和研发实力雄厚,仅省会

9、合肥就有包括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电子 38 所等在内的一大批高校和科研机构。未来,皖江城市带应依托于现有的优势企业和科研机构,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并利用和长三角地区联动发展的机会,承接和引进一批技术前景良好的产业,进而不断培育和壮大先进制造业,使之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4.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交通条件优越,尤其是合马芜铜城等市功能完备且较为发达,物流、商贸、金融、旅游等行业发展基础良好,加上丰富的科技与人才资源和强大的研发实力支撑,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综合条件较为成熟,应当着力打造成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为此,皖江城

10、市应结合自身比较优势,按照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互动发展的要求,大力承接符合安徽工业化发展需要的服务业,在着力培育生产性服务业的同时,逐步推进生活性服务业的升级发展,提升安徽的服务贸易输出能力,逐步使服务业成为安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三、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政策建议 安徽与长三角之间的分工协作能够在更为广泛的领域和更深的层次上展开,不仅要求安徽有很强的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能力,同时也要求安徽有很良好的产业结构。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 1.集中精力搞好示范区建设,设立示范区是更好地发挥皖江城市带综合优势,推动安徽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要求。在现有条件下通过大规模主动承

11、接产业转移,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有利于安徽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加速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 2.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安徽未来在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过程中,应该合理统筹与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份工作的推进,以及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之间的关系,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安徽与长三角之间的创新要素对接,在培育发展创新型企业的同时,准确甄别转移产业的技术类型,积极引进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包括对技术先进的重大专项的重点引进和重点领域的集群式引进) ,进行合理布局,以推进承接产业创新提升,从而使得两个

12、发展战略支撑点相互补充、互为椅角,共同推动安徽经济的快速发展。 3.有力落实政策支持。国家提供的保障措施,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加大政策支持,从投资、财税、金融、土地、对外开放 5 个方面明确了支持政策,含金量很高。二是加强组织实施,重点对国务院有关部门、长三角两省一市和我省明确了具体要求,提出要在国家层面建立高层次协调机制,指导我省和长三角等沿海地区共同推动产业转移工作。三是强化监督检查,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顺利实现。要打破行政体制限制,建议区域合作机制,大力发展物流业、人力资源等保障工作,确切落实中央、省配载的优惠政策,促进安徽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保罗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 陈刚,张解放.区际产业转移的效应分析及相应政策建议J.华东经济管理,2001, (4):24-26. 3 华小全.安徽省经济增长的要素分析J.江淮论坛,2005, (12):32- 37. 作者简介:田程立(1985-) ,男,安徽宿松人,安徽大学经济学院2011 级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地方财政、区域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