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的翻译思想:成为文学译者的准备.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42049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傅雷的翻译思想:成为文学译者的准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傅雷的翻译思想:成为文学译者的准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傅雷的翻译思想:成为文学译者的准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傅雷的翻译思想:成为文学译者的准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傅雷的翻译思想:成为文学译者的准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傅雷的翻译思想:成为文学译者的准备摘要:傅雷的翻译理论,讲的不是具体的方法,而是一种对翻译应该持有的观念,对文学翻译持有的一种态度。他的翻译思想,来源于其身体力行的翻译实践,所以多是经验性的,偏主观;与此同时,其翻译思想又在他的翻译实践中得到检验。 关键词:傅雷;翻译理论;翻译思想;翻译实践 傅雷(1908-1966) ,上海南汇人。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传神,颇有特色,而且译文流畅,词汇丰富,富于变化,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傅雷一生共著译作三十四部,主要集中在法语作品的译介。主要译作有约翰克利斯朵夫 、传记贝多芬传 、 米开朗琪罗传 、 托尔斯泰传 ;高老头 、 欧也妮葛

2、朗台等等,约五百万言。 要理解傅雷的翻译理论,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傅雷的翻译观讲的不是具体的方法,而是一种对翻译应该持有的观念。中国的大部分译学家有个共同点,便是其译学思想多是经验性的、偏主观的,这点是学习过翻译理论思想的人普遍了解的常识。既然是主观性、非客观性的,为什么还是有其借鉴价值呢?因为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它不是一项技术、而应是一门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它是对原作的再创造。所以我们应该用一种艺术而非客观科学的眼光来看待(文学)翻译。这也许解释了为什么现代语言学可以教会我们分析语言、拆解语言的方法,但是却无法教会我们如何写出优美流畅浑然天成有色彩有音律的句子,这些只有并不那么冰冷客观呆板的

3、文学、美学、艺术才能教会我们的。 傅雷的翻译思想,更确切地说,他身体力行地翻译实践便是我们学习、借鉴,由此不断积累、提高、升华,成为一个翻译者,而非一个舌人、翻译匠的方法。 “在当代译学家中,恐怕没有谁比傅雷更强调译者本身的条件、气质对于原作的适应力的了。 ”(陈福康,2000:388) 这便是笔者为什么觉得在文学翻译中应该借鉴傅雷的翻译思想的原因。因为,在这里学习文学翻译,便是一个翻译学习者寻找自我的气质、使自己满足译者条件的过程。 傅雷认为,从选择译作开始,译者自身的气质就开始介入, “选择原作好比交朋友:有的始终与我格格不入,那就不必勉强;有的人与我一见如故,甚至相见恨晚。 ”(傅雷,1

4、957)所以从选择原作开始,我们就要足以选择与自己性情相差不大的、尽量相近的作品,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展现原作的风格神韵。 我深深的感到:(一)从文学的类别来说,译书要认清自己的所短所长,不善于说理的人不必勉强译理论书,不会作诗的人千万不要译诗,弄得不仅诗意全无,连散文都不像,用哈哈镜介绍作品,无异自甘做文艺的罪人。 (二)从文学的派别来说,我们得弄清自己最适宜于哪一派:浪漫派还是古典派?写实派还是现代派?每一派中又是那几个作家?同一个作家又是那几部作品?(傅雷,1957) 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的一点不同便是,非文学翻译按照人的专业知识的不同而各有所长,懂法的能往法律翻译上发展,对经济关注的人可

5、以往时政、经济方向发展,学习非文学翻译的重点放在了注意双语专业词汇的学习、行业的习惯表达、专业知识的补充等,但文学翻译中,一个人能不能把一本书译好,除了语言能力之外,在这里傅雷还提出了译者的气质的问题。 在讲到译者对于原作是否适合,他提到: 我们的界限与适应力只能在实践中见分晓。勉强不来的,即是试译了几万字,也得“报废” ,毫不可惜;能适应的还须格外加工。测验“适应”与否的第一个尺度,是对原作是否热爱,因为感情与了解是互为因果的;第二个尺度是我们的艺术眼光,没有相当的识见,很可能自以为适应,而实际只是一厢情愿(傅雷,1957) 。 在实际翻译的时候,傅雷认为,要忠实读者必须忠实于原著。第一,理

6、解要“化为我有” 。傅雷认为,首先要“事先熟读原著,不厌其烦,尤为要著。 “任何作品,不精读四、五遍决不动笔,是为译事基本法门。第一要求将原作(连同思想、感情、气氛、情调等等)化为我有,方能谈到译” (傅雷,1957) ;第二,表达要“传神达意” 。傅雷曾说过:“领悟为一事,用中文表达为又一事。 ”如何做到“传神达意”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1) 进行中文写作。傅雷曾说过: “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那么原文的意义与精神,译文的流畅与完整, 都可以兼筹并顾,不至于再有以辞害意,或以意害辞的弊病了” 。 (2)务必反复修改。傅雷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为座右铭,以极其严肃的态度从事文

7、学翻译。他认为, “翻译工作 要做得好,必须一改再改三改四改” “文字工作总难一劳永逸,完美无疵 ” 。 (3)重视译文其它附件部分,诸如索引、后记、注解和译文序等对于“传神达意”不可忽视的辅助作用,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内容和形式。 傅雷最著名的译学观点是”重神似不重形似” ,他认为: 领悟为一事用中文表达为又一事。况东方人与西方人之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 我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则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唯恐不尽描写唯恐不周. 此两种 MENTALITE 殊难彼此融洽交流。同为 METAPHORE 一经翻译意义即已晦涩遑论情趣。不若西欧文字彼此同源比喻典故大半一致(傅雷,1957) 。

8、 中西思维不同、审美情趣不同, “传神”是不容易的,他在重译本序 (怒安:2005)中写到对于“神” 、 “形”的看法: 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以实际工作而论,翻译比临画更难。临画与原画,素材相同(颜色、画布,或纸或绢) ,法则相同(色彩学,解剖学,透视学) 。译本与原作,文字既不侔,规则又大异。各种文字各有特色,各有无可模仿的优点,各有无法补救的缺陷,同时又各有不能侵犯的戒律。像英、法、德那样接近的语言,尚且有许多难以互译的地方;中西文字的杆格,远过于此,要求传神达意,铢两悉称,自非死抓字典、按照原文文法拼凑堆砌所能济事。 其实,傅雷的翻译思想可实质操作的比较少,但是笔者把它作为一个标杆。一把对于自身作为译者的素质要求的标杆。我常常想起傅雷的儿子傅聪说自己的父亲在抄写译文原稿的时候,连一个句号也会画得工整、饱满,这是一个态度严谨的译者将翻译作为一门艺术在探索。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2傅雷:翻译经验点滴J,北京:文艺报,1957:10 期。 3怒安:傅雷谈翻译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