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职业能力塑造的思考.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42616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职业能力塑造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职业能力塑造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职业能力塑造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职业能力塑造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职业能力塑造的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职业能力塑造的思考摘要:对于高校而言,从社会对营销类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出发,逆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已是迫在眉睫。本文在分析营销岗位职业能力需求的基础上,针对高校营销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三点教学改革的建议:课程设置“模块化” ,职业指导“全程化” ,教学过程“情景化”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及价值。 关键词:人才培养 应用型 市场营销 职业能力 一、营销岗位职责分析 营销岗位是指从事产品销售、品牌建设、营销管理、团队建设等对营销业绩负责的工作岗位,其工作业绩明显、易衡量,工作环境最具市场性,工作内容以顾客为主体,工作性质较为个性化且层级制明显,一线营销岗位和营销

2、管理岗位的职责区别较大。 一线营销岗位又可称销售代表、市场代表等,他们直接面向顾客,对销售量、产品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负有直接责任,主要承担以下职责中的一部分:寻找和培养新客户;对各种类型的客户进行合理设定并在他们之间分配有限的工作时间;熟练地向客户传播公司产品和服务的信息;与客户接洽、向客户出样报价、回答客户的疑问,为顾客提供各种必要的服务,以期达成交易;进行市场调查和信息收集工作,填写访问报告等。 营销管理岗位涵盖销售部经理、营销总监等,其职责主要包括:依据企业营销目标和市场需求,制定公司的销售计划并组织实施;主持销售部门日常工作事务,完成公司年度营销目标以及其他任务,合理调配人力物力等资源

3、;负责销售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有独立的销售渠道,并组织本部门员工开拓市场,开展促销和品牌宣传活动,等等。 二、营销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 结合相关理论,并通过对大量企业的人事部门和营销人员进行调查,笔者认为营销类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可描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营销职业能力 营销工作普遍都需要长期出差,需要营销人员具有快速适应各地饮食、环境、气候的能力,能够承受舟车劳顿之苦,而且营销人员与客户之间谈判、交际应酬频繁,这些都要求营销人员具备充沛的精力、体力、耐力。调研中发现,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坚定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各家企业对应聘营销岗位人员的普遍要求。 2.营销专

4、业能力 营销专业能力也就是胜任岗位工作的专业能力,具体可概括为产品推销能力、客户管理能力、团队建设能力、渠道建设能力、营销策划能力等。从近几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大部分从事营销岗位的毕业生都是首先从事一线营销工作,再向营销管理岗位发展,这要求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既要具备从事一线营销的能力和素质,还要具备胜任营销管理工作的潜质。 3.营销综合能力 职业综合能力是岗位胜任和在工作中开拓进取的重要条件,主要包括跨职业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两个方面。跨职业的营销能力主要体现为运用数学、计算机、外语等工具解决营销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方法能力则主要包括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制定工作计划、独立决策和实施的能力

5、;准确的自我评价能力和接受他人评价的承受力等。 三、以职业需求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探索 1.突出职业需求,课程设置“模块化” 根据营销岗位的能力需求,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国外高校普遍采用的“模块化”课程设置方式对现行课程优化整合,尝试将营销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三个阶段六个模块。 第一阶段为大学通识教育,由通识知识模块和通用能力模块组成。通识知识模块即按照国家规定的大学教学的基本要求设置相应课程,培养学生具备开拓创新的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身心素质等等。通用能力主要包括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写作能力等。 第二阶段为专业基础教育,由两个模块组成,一是营销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包括大致

6、有 8 门左右营销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课程;二是结合各校特色设置的专业方向基础课程模块,如网络营销方向需开设网页设计制作、网站开发维护等等相关的基础课,而汽车营销方向就需要设置与汽车相关的基础课程。 第三阶段为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包括专业课程模块和专业实习模块。专业课程模块是各高校的专业特色课程, 可以根据自身办学资源情况进行专业定位。例如有的可以突出网络营销,有的可以强调广告设计,还可以有汽车营销、医药保健品营销等等。专业实习模块是所有营销专业学生都需要进行的,可根据地区和专业方向的特色,设计成与课程相结合的实习、四年一贯制实习等形式。 这种模块式的课程设计,不仅能够突出了营销专

7、业的教育特点,体现各校的专业定位,又能兼顾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强化了基本知识和技能,实践操作也较为切实可行。 2.注重职业素养,职业指导“全程化” 市场营销学在我国起步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科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营销的内涵和外延认识不够充分,还有人认为“营销”就是“推销” 、 “卖东西” ,这种错误的理解一方面造成社会对营销的轻视,另一方面也使得很多高校学生无法正确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使学生从进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天起,就明白高校与社会的关系、学习与职业的关系,进行“全程化”的职业指导。使每个学生明确

8、自己的个性特征和个性倾向,据此来确定自己的个性是否与理想的职业相符,能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比较客观的认识,并能结合市场需要、社会资源等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行业选择。 为保障职业指导“全程化” ,可实行“导师制”模式。即在现行各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及指导的基础上,在入学时就给学生安排营销专业教师做导师,指导其合理安排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对其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的形成跟踪指导。 3.突出职业能力,教学过程“情境化” 在职业需求导向的背景下,将实践教学置于人才培养的突出地位,创设仿真化的学习情景,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情境化” ,也是塑造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第一,提高课堂教学的真实性

9、和有效性。营销专业的课堂教学,应该按照真实的营销工作情境和社会情境来改造,强调学习内容与未来工作的联系,创设仿真的营销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案例讨论、角色模拟等形式,运用理论知识真实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使学习真正有利于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 第二,建立形式多样的高仿真模拟实验实训室。通过营销沙盘实战模拟训练、企业 ERP 综合实验、模拟公司等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并根据所扮演的角色对企业经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作出决策,实现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在较接近实际的营销环境中进行市场营销实战演练。 第三,进行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校内的仿真模拟总会和现实有些出入,校外实习基

10、地可以弥补校内教学的不足,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好的办法是进行校企合作,学校可以与企业开展项目合作,实现企业的双赢。例如为企业做市场调查,协助进行新产品宣传推广,参与项目的营销策划、顾客满意度调查等工作。通过项目合作,学生可以在真实环境中体验企业营销的过程和内容,通过与企业员工的接触,学习和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促使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与不足,合理正确地定位和规划自身职业发展。参考文献 1邬适融.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以会展专业为例J.现代大学教育,2009(1) 2张纯荣.以职业能力为导向重构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