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愤则启,悱则发“以案导学”自主学习新模式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的实践及效果本文就“以案导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应用作一些探讨。 “以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教学思想 “以案导学”是以学案为学习的载体,以导学为学习的方法,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探究以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学习需求设计学案,学生根据学案,主动探究,完成相应任务。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见解,与老师共同探究,得出结论。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该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讲;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它兼顾了教师的主导作
2、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两者在教学活动作用充分发挥,在此过程,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更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和探索创新精神。 “以案导学”的自主学习模式在语文学习中的实践 本文结合窦娥冤的导学案设计来讨论该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学案设计。在学案设计中,要结合教材和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突出教材的重难点;编制出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问题情境,主动设疑;要注意层次性和梯度性,符合学生的学习思维特点;并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学案的编制最好以课时进行为主,每个环节都要落到实处,掌握相关知识之外,还要有适当拔高训练和拓展延伸。 分发学案,明确学习任务目标,提前预习。完成学案设
3、置的任务是本教学模式的核心。在课前教师应把学案分发给学生,提前预习,让学生明确目标,知道重难点及学时分配。 如窦娥冤导学案。教学目标:了解元杂剧。欣赏窦娥冤戏剧冲突,认识元代吏治腐败的黑暗现实,和统治者草菅人命的罪恶。及窦娥性格的典型意义。 教学重点:鉴赏性格化的人物语言。 教学难点: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现实主义与想象奇特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老师出示导学案时要注意充分利用语言和多媒体设备,让学生对更加清楚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和热情。 据案自学,课前预习,了解关汉卿及元杂剧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汉卿:(略) 元杂剧:剧情结构:本、折(略)
4、 , (宫调、曲牌见课下注释)楔子,过场;角色:正末,正旦;副末、外末、小末;副旦、外旦、小旦等;剧本常识:主唱、宾白、科范;题目正名。 (略) 同学四人为一组,进行课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窦娥冤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要点:整体把握剧情;了解人物关系; 第一模块情境导入:展示你所掌握的戏剧及元杂剧相关知识;你了解关汉卿吗? 第二模块整体感知:扮演角色朗读剧本中人物对白部分。介绍你已经认识的剧中人物,他们都是谁,是什么关系;用几句话概括剧情。 窦娥冤导学案(第二课时)学习要点:熟悉曲词及宾白所表演的故事,初步感知关汉卿“本色”语言特征;把握戏剧冲突。 第一模块深入理解: 练习检测:说出下列元杂
5、剧中常见的口语,衬字的意义。 行动些、没来由、葫芦提、也哥么、则落得、直下的、端的、只合、争奈兀的、准了、处分 阅读窦娥冤 “(刽子做喝科,云)兀那婆子靠后”至“(刽子做取席站科,又取白练挂旗上科) (正旦唱) ”片段,然后按要求答题。 选段中, “科”指_,主要用来_;“云”指_,主要用来_;“唱”指_,主要用来_。 解释下列词语。兀那:休:打甚么不紧: 选段中括号中的文字是属于( ) 。 A.舞台说明或舞台指示 B.舞台动作提示 C.舞台人物介绍 D.舞台人物或动作提示. 从人物的说白中你体会到本剧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给戏曲每一折加个小标题吧! 第一折,第二折_,第三折_,第四折(结局)平
6、反昭雪。 第二模块问题探究: 本故事的高潮部分在哪一折?为什么? 讨论:窦娥冤, “冤”于何处,从高潮部分一折唱词中找出;本剧的戏剧冲突都哪些?集中体现在哪一方面?(从宾白入手) ;从滚绣球及窦娥遭遇推测元代社会现状。 窦娥冤导学案(第三课时)学习要点:鉴赏曲词语言,领略其迷人的艺术魅力,分析曲词在矛盾冲突中表达的人物心理和性格。 第一模块、品味鉴赏:品味鉴赏高潮部分。 下面对滚绣球一段文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
7、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A.第一句是说人的生死全由鬼神掌握着,谁该生,谁该死,如日、月分明。 B.第二句用设问询问天地为什么混淆了盗跖、颜渊,第三句用对比揭示不公平的社会现状。第四句指出这种状况是天地“怕硬欺软、顺水推船” 、不敢坚持正义造成的 C.第五、六句愤怒谴责天地失掉职分就不该“为地” 、 “做天” ,为后面“天地”被窦娥冤情感动使其实现三大誓愿做了反衬。 D.第七句窦娥面对法制黑暗的现实,无法申冤,只感到无限委屈和悲伤。 窦娥在临刑前发下了三桩誓愿,这三桩誓愿分别是:_、_、_。这其中运用的四个典故分别是_、_、_、_。 (以上均限四字语回答。 )这四个
8、典故所涉及的四个人物分别是_、_、_、_。 下面对窦娥发下的三桩誓愿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血溅白练,这桩誓愿是希望到刑场上围观的人群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下转第 144 页 上接第 148 页 B.三桩誓愿表现了窦娥宁死不屈的反抗性格。 C.三桩誓愿也表现了当时人民仇恨罪恶统治,要求变革现实的强烈愿望。 D.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和乐观态度。小组讨论分析人物窦娥形象。 第二模块写作借鉴,拓展延伸。 说说宾白、曲词在展开矛盾冲突,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主题的作用。组内讨论,交流、展示学习成果.小组口头抢答式,代表黑板书面表达式,及教师点名交流式完成讨论探究部分的问题
9、。 教师总结,评价提升.除了知识的总结之外,教师还要进行评价,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任何积极因素都应该给予鼓励,使其尝到探究的快乐。最后要对知识适当拓展延伸,提高升华,让学生学会迁移,达到举一反三和融会贯通的效果。 课后作业,巩固练习。 学以案导学教学效果分析 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提高学习能力和探索的欲望。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的讲解。由于教师的直接灌输。学生养成赖于思考和依赖老师的坏习惯,缺乏积极钻研探究的精神。而学案导学有助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的习惯,尤其是可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求知探索的欲望。对于学生未来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探寻新知具有重要意义,使之终身受益。 有助于教师职能的转变,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水平。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愤则启,悱则发,举一反三。教师通过引导与点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更快更好的掌握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同时,学案的设计和导学的实施也进一步促进了教师业务素质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