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债期货“限制性启航”随着国债期货第二轮全网测试的结束,时隔十八年,国债期货的重启被普遍认为进入读秒阶段。 从 2012 年 2 月 13 日国债期货仿真交易联网测试启动,8 家金融机构参与首轮联网测试,其后向全市场推广到 2013 年 4 月,国债期货的上市获证监会批准,再到今年 6 月获国务院的批准,被视为未来债券市场“最佳对冲工具”的国债期货,可谓是在宏观政策层面完成了充分的预热。而相比于十八年前被骤然叫停的“老国债期货” ,目前国债期货在微观交易结构设计上的变化,却仍旧值得市场仔细揣摩。 另一方面,面对已经与十八年前截然不同的资本市场,国债期货交易的参与主体扩容,以及由此对金融期货发展
2、带来的新契机,亦将在相当程度上催生更为多元化的资本交易模式,并推动不同细分领域金融机构的全新合作。 卷土重来 根据业已披露的信息,在合约设计上,本次中金所首推的是 5 年国债期货。就国债期货的国际发展经验而言,5 年期是较为成功的产品之一。同时,其对应的可交割国债的范围为 4 至 7 年,存量达到 1.977 亿元,这为国债期货流动性提供相对充足的保障。并且这部分国债还包含 5 年期和 7 年期两个关键期限国债,发行量稳定,而商行持有国债久期基本在 5 年以内。 此 5 年期的国债期货合约采用名义标准券设计,即票面利率标准化、具有一定期限的虚拟券。这在现货市场中不存在,也没有交易。但采用实物交
3、割,规定一定标准的一篮子国债均可用于交割,从而可以扩大可交割国债的范围,增强价格的抗操纵性,减小交割的逼仓风险。 目前重启国债期货的基本前提均已具备。一方面,国债期货推出的前提条件是基础产品的存量要大,基础产品的交易市场要相对成熟。只有基础产品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推出衍生产品。如果基础产品量小,而衍生产品太大,则会造成操纵基础产品价格,从而在衍生产品市场获利的恶性事件。另一方面,当基础产品发育到一定阶段之后,客观上就对衍生产品有需求。比如持有大量国债的机构投资者,就有规避利率风险的需求。 “过去几年中国债券市场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大量的机构,尤其是以保险公司及公募基金的债券型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
4、,对于国债衍生品有着极强的以对冲套保为目的的投资需求。另一方面,国债市场的发展,也使得机构操纵国债价格的难度急剧加大。尤其是过去几年中,债券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日趋完善,这些都是国债期货得以推出的关键要素。 ”一位保险资管公司内部人士指。 风控 谈及国债期货的重启,则不能避开十八年前国债期货被骤然叫停的历史教训。 回顾“327”国债事件,多位期货及券商业内人士均认为,老国债期货在制度设计上的漏洞,无疑应是最该被汲取的教训。例如,老国债期货保证金制度的不完善,使得保证金不足也可以随意开仓。同时,投资者本身的内控机制不完善,相对复杂的投资者构成,使得不少市场参与者根本无从建立良好的风控机制。当然,利
5、率的市场化水平不高也是诱发危机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事实上,此次国债期货进行了较长时间的仿真交易,其目的也是希望借此在交易机制和风险控制方面预作经验积累。同时,中金所此前推出的股指期货,也为其推出国债期货做了有益的尝试。 从风险控制来看,中金所设立了涨跌停板制度,这主要基于 2007 年以来,银行间和交易所历史数据表明,5 年期国债价格日波动幅度小于 1%的概率为 99.7%。同时,2%的最低保证金水平完全可以覆盖一个跌停板。当合约临近交割月份时,交易所还将分阶段逐步提高该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标准。另外,此次的交易草案中还设立了持仓限额制度,对于投机交易的客户某合约在不同阶段单边持仓限额。 因而,从
6、合约设计和风险控制来看,新国债期货在强化风险控制的同时,却也在相当程度上对于期货市场上传统的波段投资技巧加以抑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部分中小期货公司对国债期货的交易热情。 然而,尽管新国债期货已经在风险控制方面多有设想,但其实际成效依旧难言乐观。 “要注意的是与股指期货相比,国债期货的投资主体有较大的区别,股指期货主要是股票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而国债现货市场上的交易主体主要是银行。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还主要是以银行为主导的,银行出现巨大的风险,则会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巨大的风险。而国债期货市场的杠杆率高,若出现大的波动,则可能超出参与主体的承受范围。因而,更应该加强各个层次的监管,使各个监管主
7、体各司其监管之责。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李永森教授表示。 另外,从风险来讲,机构投资者在进行套期保值的同时,也会进行投机。相对于现货市场来讲,国债期货杠杆更大效益更高,面临的风险也要远远超过现货市场。虽然机构投资的风险意识以及利率市场化的程度都在提高,但仅仅靠监管者和市场规则,重启后的国债期货依旧有可能出现系统风险。李永森教授指出, “这还需要投资者完善本身的风险内控机制,比如前后台、头寸的控制及止损的问题等。 ” 受益者 2010 年,中金所推出股指期货,在弥补金融期货空白的同时,也给期货市场带来了一场质变。首先,一批期货公司被证券公司收购,成为所谓的“券商系期货公司” ,现在已经成为行业内的
8、中坚力量。其次,在券商系期货公司的带动下,期货行业内掀起了一场增资的热潮。另外,与股指期货配套的 IB 制度打通了股市和期市,吸引更多的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参与期货市场。而国债期货的推出也有类似的效果,加强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联动,为期货市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契机。 而今,随着国债期货的重启,类似的行业井喷效应极有可能再度出现。 “首先是期货公司希望借此突破多年来的发展瓶颈,通过证监会对期货市场的资格准入,获取新的稳定收入来源。 ”一位期货公司内部人士分析称, “另一方面,本身从事债券私募业务的机构,也有可能全面升级自己的盈利模式,将传统的依赖行业发展趋势的对冲,变革为真正依靠短期市场波动
9、和国债期货工具进行的对冲,从而更多地使用波段操作,进而提升债券市场整体的活跃度。 ” 另一方面,对于部分有志于打造金控平台的民营实业企业而言,国债期货同样成为其扩充金融业务版图并进行人才培养的良好平台。一位方正金控人士称,国债期货的启动,或将给民营企业带来新一轮成立期货公司的热潮。 “设立银行还存在一定的制度障碍,但国债期货这方面的障碍就要小得多。 ” 除此以外,对金融期货产品谱系本身的扩充,国债期货亦为中金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李永森教授就认为, “国债期货推出后,应开放更多交易品种。而且,股指期货的品种目前也只有沪深 300,可以考虑开放更多的品种。同时,推出汇率期货、期权,在目前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也是必由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