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巴塞尔协议Ⅲ的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防范与研究.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44073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巴塞尔协议Ⅲ的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防范与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基于巴塞尔协议Ⅲ的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防范与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基于巴塞尔协议Ⅲ的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防范与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基于巴塞尔协议Ⅲ的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防范与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基于巴塞尔协议Ⅲ的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防范与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基于巴塞尔协议的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防范与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巴塞尔协议的逐步推进和实施,我国各商业银行面临的操作风险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且我国操作风险损失事件频繁发生,操作风险日益成为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因此,如何对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操作风险进行系统研究,以此来有效防范其面临的操作风险,对我国商业银行乃至整个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巴塞尔协议 商业银行 操作风险 自 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金融监管当局对次贷危机和巴塞尔协议的争议和反思直接推动了巴塞尔协议的迅速出台。在次贷危机之后,新协议的补充文件主要集中在公允价值的度量和建模、健全流动性监管

2、的若干原则和额外风险要求准则等。而这次新协议所进行的大规模监管改革,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一是资本的分类,也就是将银行的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类,对各类资本按照各自不同的特点进行明确地界定;二是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报告根据资产类别、性质以及债务主体的不同,将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表内和表外项目划分为0%、20%、50%和 100%四个风险档次;三是对巴塞尔协议的过渡期的时间表安排;四是各国监管当局自由决定的范围。巴塞尔协议从提出提案到决议通过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体现了加强银行体系监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到 2010 年底,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新的资本要求进行微调,各银行逐步采用巴塞尔协议的实施

3、标准。它的推出和不断完善大大缓解了资本充足率的顺周期性并强化了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必然给全球及中国金融业带来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一、巴塞尔协议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从 2004 年开始,我国银监会引入了巴塞尔协议,并逐步完善,建立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以资本充足率监管为核心的银行监管体系。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监管部门为应对危机逐步提高了国内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目前我国所设定的监管要求已超过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因此,从短期来看,巴塞尔协议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比较小。但是,其长远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主要体现在: (一)信贷资产高速扩张的业务发展模式面临严峻的考验 因我国仍然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预计在今后很长

4、一段时间内,国民经济都将保持一个较快的经济增速,然而我国又是一个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信贷增长一般为经济增速的 1.52 倍。因此,如果我国保持8%10%的 GDP 增速,银行信贷必须达到 12%20%的增速。然而如此迅速的信贷扩张,势必会加大我国资本补充的压力,尤其是巴塞尔协议对核心资本的补充,这对我国银行业而言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另外,根据巴塞尔协议关于二级资本在“期限上不能赎回激励、行使赎回权必须得到监管当局的事前批准、银行不得形成赎回期权将被行使的预期”一系列关于赎回的限制性规定,目前国内很多商业银行补充附属资本的长期次级债券都拥有赎回激励条款,因此这将给国内银行业通过发行长期次级

5、债券补充附属资本带来较大的冲击,且为满足巴塞尔协议关于流动性的有关要求,长期次级债券的需求预计将会有所下降,从而增加长期次级债券发行的难度。 (二)资本补充机制不健全可能进一步强化资本约束效应 一方面,由于业务的发展,银行需要通过发行股份补充核心资本;另一方面,银行因为再融资导致融资成本增加,从而使中国银行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三)满足监管要求和盈利能力增长的矛盾 为满足巴塞尔协议对资本流动性的要求,商业银行应持有流动性较高的资产,如风险加权系数为零的证券,包括主权国家发行或担保的证券、央行发行或担保的证券、政策性银行、中央政府投资的公用企业发行或担保的证券以及多边开发银行发行或担保的证券。

6、但从盈利的角度看,公司证券和资产担保证券显然比风险加权系数为零的证券收益要高。因此,与未实行流动性监管标准相比,实行巴塞尔协议后,银行会倾向于风险加权系数为零的证券,从而导致银行收益下降。然而,为了实现通过再融资补充核心资本,降低融资成本,银行业又不得不尽可能提升盈利能力,从而使银行陷入两难的境地。 (四)负债结构调整与网点数量不足的矛盾 为满足监管要求,银行愿意持有更多的零售存款、中小企业存款和一般企业存款,而不愿意持有过多的同业存款。然而,对于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尤其是一些城市商业银行而言,因为网点数量不足,其吸收零售存款和中小企业存款能力不足,同业存款是其资金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无疑会

7、加剧其经营压力。 二、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流程 一个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流程应该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量化、风险管理和风险的缓释工具和风险监控四个部分,具体情况如图所示。 操作风险管理流程图 (一)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指在商业银行运作过程中识别出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意外损失或额外收益的那些风险因素,是整个操作风险管理流程的开始,也是之后三个环节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风险识别需要详细说明每项业务及流程或企业部门的风险状况和风险程度,而操作风险识别应该以当前和未来潜在的操作风险两方面为重点。这个过程应该考虑到以下六方面的因素:(1)潜在操作风险的整体情况;(2)银行运行所处的内外部环境;(3)

8、银行的战略目标;(4)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5)银行的独特环境因素;(6)内外部的变化以及变化的速度。 (二)风险评估和量化 在获得相关的风险信息之后后,就应该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并通过评估深化对风险的了解,确定哪些风险是不可接受的,哪些是可以作为风险缓解的目标。风险评估和量化的作用在于使管理层将操作风险与风险管理战略和政策进行比较,识别银行不能接受或超出机构风险偏好的那些风险暴露,选择合适的缓解机制并对需要缓解的风险进行优先排序。同时,应估计该项风险可能发生的概率以及评估这一项操作风险可能存在的影响。 一旦风险得到确认,就要对风险暴露情况进行测算,使管理层更深入了解现有的风险状况,从而分析出

9、风险是如何发生和变化的并进行风险警告。 (三)风险管理和风险的缓释工具 银行应该设计并实施具有成本效益的风险缓释工具,使操作风险降低到能够接受的水平。在风险管理和缓释的步骤中,重要的一点是要将实施措施的责任明确地分配下去,并确保责任人有实施措施的动力。 (四)风险监控 高级管理层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操作风险监控程序。内部审计部门或其他有资格的部门应该实施定期的坚持,分析控制环境、检测已实施的控制的有效性,以进一步完善监控系统,从而确保业务运行在有效的控制下开展。 三、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特征 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案例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主要特征是:操作风险的发生范围广

10、,包括发生时间、发生区域、发生部位、发生的业务、制造风险的人员以及制造风险的手段;操作风险的表现形式多样,包括内部欺诈风险、外部欺诈风险、客户产品与经营行为风险、执行分割和流程管理风险;IT 系统应急能力差,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银行业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强,与 IT 系统相关的风险正在逐渐增大,一旦自然或人为的灾难发生,变会造成业务中断、信息丢失,应急能力也较差,所以对企业可能造成致命的威胁;频繁发生的风险事件所造成的损失较小,而发生频率较低的事件其损失往往是巨额的;人为因素所引发的操作风险占大部分;涉及的部门非常广,几乎涵盖了银行的所有部门。 四、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控制战略 根据我国

11、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特征以及对一般风险控制的经验,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操作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 (一)进一步优化操作风险管理流程 首先,应大力提高操作风险的识别能力。巴塞尔委员会侧重于从银行监管的角度而非风险管理的角度来对操作风险进行界定,因此更加强调资料和数据的易得性、可监控性以及可计量性。正是基于监管的目标,巴塞尔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界定并没有囊括银行所面临的全部操作风险。其次,商业银行应大力提高操作风险的评估能力。操作风险评估是风险识别的继续,据此判断银行对这些风险的承受能力。通过有效的风险评估,银行可以更好地选择其风险管理的政策,从而合理地使用风险管理资源。 再次,商业银行

12、应加强其操作风险的度量。风险度量是风险管理的前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认识仍处于初级阶段,其度量方法也相对简单,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管理理念。 最后,商业银行应重视风险数据可的建立。尽管现在仍然难以采用先进的方法度量操作风险,但其量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要提前做好风险损失数据库的建设,为以后的发展做准备。 (二)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 商业银行不仅应重视对高管人员的监管,还要重视对高管人员的激励,强化制度约束、加大监管力度等都是可采取的防范措施。与此同时,还需重视激励机制的完善。对管理者的激励不足或激励失当,都有可能促使管理者产生犯案动机。因此,在我国经理人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因进一步完

13、善对银行管理者的激励机制和业绩考核方式,使其不会有因激励不足而产生的“非分之想” 。 (三)强化人力资源管理 “人”是操作风险管理的核心,而且人为因素所引发的操作风险占大部分,因而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进行强有力的防范。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人才结构来看,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有经验的高素质员工相对较少,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对现有员工进行培训,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 (四)降低系统因素带来的可能性损失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银行业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极强,系统的良好运转是保证银行正常运营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系统性因素给银行带来的风险是不容忽视。鉴于这种情况,银行应

14、对那些可能导致系统失灵的情况建立应急应对措施。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对重要数据及时进行备份,以避免因系统瘫痪导致的数据丢失。在新业务推出时,要对新业务的交易系统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检测,试验,及时发现系统中所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其进行跟踪式的监控。 五、结束语 总之,巴塞尔协议代表了全球银行业监管强化的新趋向,对中国来讲,对该协议的实施应持较为谨慎的态度,各银行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资本充足率监管框架及实施进程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规划。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水平和西方商业银行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度量操作风险的方法也比较简单,而且操作风险已成为我国金融机构风险防范的重中之重,所以我国银行业应当重

15、视操作风险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姜燕.新巴塞尔协议框架下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度量与管理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2张同健.论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下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战略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01). 3顾炜宇.论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下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量化管理J.唯实,2008(03). 4李懋.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 5巴特尔,廉桂萍.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防范J.北方经济,2007(16). 6姜海军,惠晓峰,李雪松.谈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操作风险的计量J.财会月刊,2006(35). 作者简介:刘佳(1987-) ,湖南益阳人,金融专业,研究方向: 银行管理;张亚南(1987-) ,河南周口人,金融专业,研究方向:金融与投资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