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与对策摘 要: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标志,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薄弱的内部控制是导致企业经营失败的重要原因,如何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已成为企业经营者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通过探讨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所存在的问题,为构建更加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 作用 问题 对策 内部控制是相对于外部控制而言的,是因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指企业的管理人员为了保证管理活动按预定计划进行而采取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管理措施。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标志,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实施有效的
2、内部控制,有助于企业建立风险防范策略,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经营水平,确保资产安全完整等。但是,从实际来看,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内部管理混乱,会计信息失真、违法违纪等现象时有发生,以致管理失控,资产流失,经营失败。因此,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策略是当前企业管理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意义重大。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 1.提高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是企业决策层进行正确决策的必要基础。没有可靠的会计资料作为来源,一切决策都将是“空中楼阁” ,虚无缥缈,脱离实际的。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
3、重,不仅制约了企业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企业的正常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隐患。信息失真现象的背后,最终反映在企业的内部控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各项制度形同虚设。 2.保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现代企业的经营成功,离不开生产、营销、物资、计划、财务、人事等部门的通力合作。各部门虽然有自己的运作模式,但其个别作业模式又必然与整体业务发生相应的联系。并受到其他部门的牵制与监督。内部控制正是基于这一点,利用会计、统计、业务、审计等部门的制度规划及有关报告等作为基本工具,以实现企业统合与控制的双重目的。 3.保证企业财产的安全与完整 财产物资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良好的财产物资运作,将为企业的正常运
4、转发挥重要作用。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能够保证财产物资从申请、采购、验收、使用、报废等按部就班地进行,防止贪污、盗窃等各种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确保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完整。 4.保证企业既定方针的贯彻执行 一个企业要想良性循环,除了能够制定符合企业要求及发展的方针政策外,还需要保证所制定的既定方针政策能够得到贯彻执行,而后者显得更为重要。内部控制可以通过相应的规章制度,协调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运作步伐,通过层层勾稽,监督检查各方的工作,提高各方的责任心,确保既定方针的有效贯彻。 5.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 审计工作的重点是对企业的查错纠漏,及时发现企业内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而这需要在企业内部控
5、制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才能做到。反之,内部控制的无序与混乱,将使之对企业的监督控制失去支撑点,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也无法正常协调,最终结果是使审计工作无法正常有效地进行。 二、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规范,缺乏相应的流程与措施 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是针对企业当前风险测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有效执行,将企业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外部风险对企业经营所造成的影响。但是,由于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市场化程度还不是很高,多数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还很薄弱,其主要的注意力仍集中在市场拓展、提升业绩上,对风险估计不足。这就造成
6、了不少企业的内部控制意识还不强,制度还不是很完善,落实起来缺乏支撑。最终结果是使不少企业的内部控制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其作用。 2.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职能弱化 目前,我国虽有不少企业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并力求严格执行。但其中,有相当多的企业的监督职能没有正常发挥出来,没有起到对内部控制的监督作用。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还没有建立,加之管理者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个人偏好等因素都在实际上弱化了内部审计的职能,从而使内审的监督职能执行不够,监督不严。3.内控人员本身素质有限 一方面,有些内控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不高,缺乏应有的辨别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无法适应内部控制所需要的知识层次。
7、在实际执行中,部分内控人员有时候甚至不知道从何处入手查核问题,从而影响了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另一方面,虽部分内控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水平,但出于个人考虑,认为自身所查核的问题,其它人并不知情,自己犯不着将问题公开,从而得罪其它人。故有时候会对所发现的问题视而不见,不仅不会主动提出建议对制度进行完善,反而秘而不报,对问题加以掩盖。内控人员的这种专业素养和道德素质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无形中制约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使内部控制形同虚设。 4.企业管理者越权现象严重 由于体制和历史的原因,我国企业内部“一人独大”的现象仍特别突出。这主要表现在很多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滥用职权或对经济活动进行肆意干预
8、的现象比较严重,岗位的设置及权限、审批程序等重要控制环节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所要求的相背离,内部工作流程与内部控制相脱节,致使内部控制体制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完善及创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议 1.基于内部控制规范,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按照 COSO 组织的定义,控制环境包括企业的道德观、管理理念和经营风格、董事和审计委员会、组织结构和权责分配以及人力资源政策等。控制环境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是巨大的。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只注重建设监管当局要求的内部控制,而普遍缺乏内部控制环境方面的建设。只有当企业凝聚起来一种文化氛围、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境界和广大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才能为内
9、部控制程序的执行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也只有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目标明确,观念相同,内部控制才能更有效。 2.提高内控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内控人员的道德修养和专业素质是内部控制机制得以顺利运行的前提。企业要通过科学合理的选择、聘用、培训、考核、奖惩、轮岗等方式,促进内控人员的全面发展。在人员选聘上,要执行严格的科学选聘程序,在注重应聘人员业务能力的同时,要考察它的品德与素质,不能一味强调业务能力。在工作安排上,要注重对内控人员的岗位轮换,使其能够在不同的岗位上得到锻炼,拓展其视野,强化其问题处理能力。在人员考核与奖惩上,要结合实际,要定期对内控人员进行考察,评定其业绩与能力,并给予及时和必要的奖惩
10、,以激发其工作热情。在人员培训上,要根据各内控人员的实际情况,定期对其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 3.处理好内部监督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说到底,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既然是一个过程,则为确保其按要求得到执行,就必须要有监督。因此,应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置对应的内部审计机构或内部评价监督体系,通过监督与审计,发现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完善点,及时加以纠正,使之按预定的轨道运行,不断发挥其作用。内部监督与内部控制,两者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4.强化外部监督与约束机制 (1)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建立内部控制方面的指导作用。在企业管理者内部控制观念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应当依靠政府权威,按照有关法
11、律法规来规范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使之有效实施。要加大执行力度,对不能加强企业自身内部控制,违反法律法规导致企业目标没有实现的,应给予一定的惩处措施。 (2)第三方在对企业进行内部评审时,要站在公正、独立的立场,做出合符实际、不偏不倚的评价。通过外部合理的评判,使企业能正视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并依据评判结果,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 5.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是具有内在紧密联系的。只有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环境中,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与效果,并加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反之,若没有科学有效的治理结构,内部控制设计得再好,也会因流于形式而难有好
12、的效果。为此,要不断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股东会、董事会及监事会的实际作用,在此基础上,严格按照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各项要求,高质量、高效率地建立健全科学的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不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总之,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企业抵御风险、经久不衰、持续经营的法宝。实践证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一个企业,如果不重视内部控制,即便能够实现经营规模的快速增长,也只能是昙花一现,最终将难逃衰败的厄运。因此,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是企业防范经营风险,实现发展战略的内在需求。 参考文献: 1魏凤仙.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策略J.北京:商场现代化,2008
13、.3 2潘琰.内部控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 3杨有红,汪薇.2006 年沪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M. 北京:会计研究,2008.3 4赵丽娜.对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M.石家庄: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2 5史蒂文J鲁特著,林谦译.超越 COSO强化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4 6刘宗柳,陈汉文.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实务与案例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12.8 7K.Ragahunandan & D.V.Rama,Management Reports after COSO,Internal Auditor,2010,August 8Dorothy A.McMullen & K.Ragahunandan,Internal Control Reports and Financial Reporting Problems,Accounting Horizons,2010,December 9Corporate scandal J.Financial Times, 2009, March 作者简介:潘建文(1976- )男,江苏省苏州市人,毕业于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现为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财政所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