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己即利他,再听听“自由派”的声音.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44606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己即利他,再听听“自由派”的声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利己即利他,再听听“自由派”的声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利己即利他,再听听“自由派”的声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利己即利他,再听听“自由派”的声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利己即利他,再听听“自由派”的声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利己即利他,再听听“自由派”的声音自由选择 作 者:美 米尔顿弗里德曼等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定 价:49.00 元 【 智囊推荐 】 在这本探讨经济,自由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经典著作当中,作者为读者揭示了,正是由于华盛顿当局制定了过多的法律法规、实施了过多的政府管制、建立了过多的行政机构、花费了过多的财政预算,才使美国的自由和财富受到了侵蚀和削弱。一旦政府以中间人的身份插手干预,良好的愿望往往会导致悲惨的结果,对此,两位作者也进行了细致的考察研究。不论是探讨美国在以往岁月中的错误和失误,还是指出将来为增进经济繁荣所应采取的政策策略,本书都是一部重要的著作,分析透彻,论证有力,说服力很强

2、。 意大利文学家卡尔维诺所说的,经典不是那些“我正在读”的书,而是那些“我正在重读”的书;经典总是常读常新,每次重读都有最初发现的味道。这次要推荐的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自由选择 ,也是这样的一本经典之作。 经典往往是有谱系的。整个经济学的思想假设大致可以分成两派:一派主张放任自流的经济政策,一派提倡国家直接干预经济。后者以凯恩斯为代表,甚至可以说,后来的宏观经济学整体上都是建立在凯恩斯的通论基础上的,他的思想也对美国大萧条期间的政府政策有巨大影响,史称“凯恩斯革命” ;而前者,承自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家的一贯思想,从亚当斯密、马歇尔、奈特,到后来的哈耶克、弗里德曼,都是自由主义的信徒。同时代的

3、两位经济学巨匠与好友,凯恩斯和哈耶克,甚至为此打了一辈子的架。 哈耶克认为,人类社会中有两种秩序来源,一种是自发秩序,一种是设计秩序。哈耶克始终对后者无论是学理还是情感上都深恶痛绝,甚至在辞世前的最后一部著作致命的自负中疾呼, “大凡认为一切有效的制序都产生于深思熟虑设计的人,几乎必然是自由之敌” ,那是一种理性的“致命的自负” 。哈耶克的这些思想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后来的芝加哥经济学派,其中就包括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哈耶克在回忆录中谈到,米尔顿受其影响最深, “米尔顿和我几乎在所有问题的看法一致,只有货币政策例外”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弗里德曼曾经是凯恩斯主义的信徒,后来完全掉头,以主张自由

4、市场经济闻名,并于 1976 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经济主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里根政府。 自由选择这本书实际上谈的就是弗里德曼的这场思想掉头。其整本书通过解读在凯恩斯主义影响下的美国经济危机、教育水平落后、通货膨胀、工人利益受损等一系列问题,诠释自由选择的真正内涵。这实际上是一场主义之争。弗里德曼认为,凯恩斯主义的原假设“市场失灵” ;“国家是一个具有整体利益、思维和感受能力整体社会” ;“政府是一个绝对理性的政府,全能、仁慈、只追求社会利益而忽略个人意义”几乎都是错的。这个世界真实的状况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都有选择追求自己利益的权利和理由,任何一个组织或者个人都没有办法代

5、表个人的利益进行选择,这是自由选择的真谛。 恰如斯密所言,每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能够比刻意为社会着想能更加有效的促进社会利益,能够促进社会公平和福祉的提升。概言之, “利己是比利他更有效的利他” 。 自由选择之于政府角色 如何理解自由?弗里德曼对于自由的定义始自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和亚当斯密(Adam Smith) 。弗里德曼认为,自由首先是自由的生命力和政治环境,是“在避免伤害他人和受到他人伤害的前提下,人人有权追求生命权、自由权、幸福权,每个人都拥有对自己的最高主导权” ;其次是经济行为上的自由, “所有人都能通过自愿协作获益,每个人所盘算的也只有他自己的收益,每

6、个人都被一只看不到的手的影响” 。 在弗里德曼的观点中,政府官员难以做到完全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官员有官员的立场,他们在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过程中也会利用权力追求自利,同时受到背后力量的左右,例如直接获取电信、石油等国有资产的垄断经营权;或是借助审批权力等帮助寻租企业并获得大量的个人收益。弗里德曼认为,即使依靠政府的监督和制约能够保证官员与公众的一致性,但政府效率也极有可能是低效率的。在真实的市场环境中,政府可能并不是一个全知、全能、仁慈的慈善机构,甚至有可能成为导致“市场失灵”的关键原因。 我们在选择社会保障、教育、住房补贴、环保等问题方面,涉及的往往都是政府“维系社会公平、提升社会整体福

7、利”的典型,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以我们身边的看病就医为例,从医院角度来讲,每个地区都设有医保定点医院,这些医院大多是公立医院就现在来说,民营医院还不常见那也就是说,如果缴纳了医疗保险,你的选择几乎就被锁定在这些公立的定点医院。但是这种选择意味着整体福利的最大化吗?恐怕不是但往往别无选择。 再如美国政府旨在“公平教育”的教育改革。美国政府试图用家长的统一赋税以免费的公立学校取代私立学校,以此谋求“公平教育” ,保证不同宗教、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能够享受到同等的教育。这种做法看上去极富国家责任感,但是结果又如何呢?公立教育体系成为被纳税人的钱供养的机构,没有招生压力,教师们也不会因为工作努力、能力而

8、被解雇,因此使得学校本身失去进步的动力和空间,教育质量不断下降。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个问题对富人的影响不大,因为富人可以选择付出更高的价格换来更好的子女教育这其中涉及两次学费,一次是政府教育赋税,一次是贵族学校学费同时,还可以选择“孟母三迁” ,选择一个更好的区位学校,但是这些对于穷人则是奢望。因此,这种表面上的公平实际上带来了更大的不公:穷人与富人几乎缴纳相同的税赋比例,但是穷人得到的是更恶劣的子女教育;而且还可能带来恶性循环,即穷人孩子因为教育品质而与富人的差距越来越大。 以此可见,某种程度上,大政府试图将全体个人或组织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通盘考虑,几乎强制性的使得一部分个人丧失了自由选择的权利

9、,其后果反倒是人们的福利水平下降了。换言之,好的初衷未必换回好的结果,政策出发点的思想假设尤为重要。 自由选择之于市场经济 弗里德曼在自由选择中的这次思想倒戈,始终站在他曾经深信的“凯恩斯主义”的对立面。就经济秩序而言,他认为真正能够帮助个体走向自由之路的只有市场经济,政府对于私人经济的任何干预,都无一例外地会阻止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 以日本、印度这两个曾经处境相似的国家为例。日本选择了自由合作与市场机制,而印度则主要依靠中央计划经济。日本几乎不限制投资方向、产出结构、进出口贸易等,政府只承担派送国民赴外留学和聘请外国专家等基本的服务功能;而印度政府则大相径庭,他们通过关税和配额来限制进口,通

10、过补贴来控制出口,仅这一项就导致了印度外汇的短缺,再加之工资和物价受到政府管制、开办工厂和投资需要政府审批,使得各种走私活动、黑市、非法交易象税收一样无处不在。这样发展 50年之后,日本深藏于国民当中的活力和创造力得以释放,经济高速发展,而印度则将发展的动力推向官员们的判断和认可。这造成的结局是到目前为止,印度仍旧是一个穷人遍布的次大陆,而日本则早已成为发达国家的典范。 以此可见,自由选择的市场经济并非无政府主义,而是大市场、小政府,或称“服务型政府” 。市场的价值在于给个人和企业提供自由选择的空间;政府的意义在于激活、引导个人的活力和企业的生命力。市场通过价格机制传递买卖双方信息、为个人和组

11、织提供激励并有效地达成人与人之间相对公平的收入分配;政府则是通过法律、政策,在不直接干预经济的前提下以第三方的角色起到支持和增进市场的作用。 自由选择之于社会公平 以我之见,弗里德曼不仅认为自由选择是手段,同时其本身也是目的。弗里德曼在书中用了少量篇幅探讨了另一重要问题,即自由与平等的关系。弗里德曼认为,自由与平等是人之本身的终极目的,自由选择又是实现这一社会平等的最佳途径, “在此过程中,几乎上上下下每个人都能受益,每个人都能受益,都能享受更加健全、更加富裕的生活” 。 弗里德曼将“平等”分为三个层次:“上帝面前的平等” ;“机会的平等” ;“结果的平等” 。这三个方面也从不同层次关涉到人们

12、的自身利益与自由选择。 “上帝面前的平等”指的是“造物主赋予人类不可让渡的权利,让每个人去追求人本权、自由权和幸福权,任何人不可剥夺与被剥夺这种权利” ,即在人之本身问题上的平等; “机会的平等”指的是“一个人所拥有的机会多寡,不取决于出身、国籍、肤色、性别、宗教信仰等毫不相干的特征,而只取决于能力” ,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结果的平等”指的是“人们自己做主自己决策,并且自己承担因此而来的后果” ,也就是说,路在自己脚下,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自由选择承担相应的代价。 换言之,在弗里德曼看来,自由选择的另一面是自由的平等,也是整个社会公正秩序的确立。因为只有自由才真正把最大的主权交还给个人

13、,而那里有最大的公平。 值得一说的是,美国社会总体建立在这样的秩序之上。亚当斯密1776 年发表了国富论 ,而那一年,也正好是美国的开国元年,于 7月 4 日发表了独立宣言 。按照起草人托马斯杰弗逊的观点,美国要建立一个明智而节俭的政府,要让人们自由地从事他们自己的工作和不断进步。这个思想基石直至今日仍然成为许多美国人的“自由选择” 。 几年之前,小布什政府曾经想给富人减税,尤其涉及遗产税问题,减得幅度较大。结果,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两个美国人,盖茨和巴菲特一起在纽约时报上买下整版广告位,给予最坚决的反对。因为他们认为,这个政策如果要是实施了的话,将会断送掉美国的未来,这些富人的遗产将会彻底毁掉穷小子们对于未来的念想,而如果让人们失去了通过个人打拼能够实现“美国梦”的机会与愿望的话,这个国家的财富就会从根儿上断掉。 所以,平等从何处来?平等从自由来;财富从何处来?财富从自由来;社会从何处来?社会从自由来实际上,每一位伟大经济学家的头脑中都有一个美丽新世界,而在弗里德曼看来,通往那里的最佳途径就是自由选择,并以此生生不已、繁荣绵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