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意义.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45125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意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意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意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意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意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意义摘 要:20 世纪以来,随着马克思著作的重新发现,隐匿在 19世纪的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被公之于众,马克思的生态观逐步进入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视野。21 世纪的人类在享受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巨大生产力所创造的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也经受着环境问题的考验,天灾频发、资源匮乏等使人类不得不重新思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为当代人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料与实践经验,因此,挖掘马克思的生态观对当代建设和谐社会和实现人的真正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生态自然观 一、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 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2、,马克思首次提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他指出:“自然界,就他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在先在论上自然是人的本源,是人先在的母亲,是人动物性生存需要的直接来源与补给。而从认识论角度说,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是人最初实践的直接对象,自然作为人的存在的敞开前来照面,是人活动的产物,是人化自然,是证明人生命本质的存在。这是马克思第一次涉及生态自然问题,对其的论述也多浮于理论层面。 如果说手稿的生态自然论是相对抽象的生态自然观,那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就触及到生态自然论的制度层次。马克思认为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一致,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私有制导致了人的异化和劳动的异化,从而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异化

3、,因此,资本主义制度是人与自然对立的根源。 在随之而来共产党宣言里,马克思更直接地提到建设共产主义制度是解决生态问题的途径,只有到达共产主义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地发展,劳动才能复归其证明人本质的作用。人的异化与劳动的异化在共产主义社会得到了解决,生态自然与人类社会才能和谐相处。 恩格斯的自然辨证法中蕴含的生态自然观与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稍有不同,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实质上是一种人道主义的自然观,是人化自然的发展观;而恩格斯则认为客观自然也有其发展的规律和历史,即使没有人的参与,自然也在沿着自己的轨道前行。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

4、次胜利,起初确实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 二、 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1.自然是人的本源 马克思说:“自然界,就他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马克思不但强调了自然对于人原始动物性的原初意义,更表明自然是人意识的来源,是加工前的精神食粮。 “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

5、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 ” 2.自然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的对象 在认识论的角度看,马克思把人看做主体,自然是客体,自然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的对象。马克思与恩格斯提倡人与生态的和谐相处,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要尊重自然、返利于自然。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到:“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

6、消除了。 ” 3.人与自然辨证统一 要促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劳动(或者说实践)作为人与自然的中介必须受到重视。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马克思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劳动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所以正是生产劳动使人与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 “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 ”因此,实践的规范促成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 三、 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的当代意义 1.马克思生态

7、自然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撑 2005 年 2月 19日,胡锦涛主席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主要任务等。从此,和谐社会之花在中国的大地上生根发芽,并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针对生态环境、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系统发展提出的理论,具体来说,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要实现人与人的和睦相处, 实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和谐稳定的生态关系是前提。马克思生态自然观为我们正确全面的认识人

8、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为我们解决生态与社会其他方面的矛盾提供了解决思路。 2.马克思生态自然观提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视角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强调将生态自然和社会发展融为一体,将环境污染程度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只有包含生态自然评价制度、价值尺度的社会才是健全的社会,才更接近于共产主义社会。对于“五位一体”的社会系统,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做出了基础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卷,第 4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4卷,第 383页,北京,人民出版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1卷,第 16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朱宁(1988.9-) ,女,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2012级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