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育我国企业文化的新思考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必然要求 美国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戴维兰德斯曾经断言, “如果经济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那就是文化乃举足轻重的因素文化不是孤立的,和经济发展是相连的,一方面的变化就会反过来影响另一方面。 ”当今社会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与日俱增,企业只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才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同时成就着人类。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文化总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学者埃通加曼格尔更有这样的观点“文化为体制之母” 。不管哪类社会组织,离开了文化,都不可能前进和发展,好的体制也当然建立不起来。著名作家蒋子龙曾指出,共和
2、国的脚步,体现了文化的进步、文化的力量。文化能维系一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毛泽东同志早在 1944年就指出, “我们的工作首先是战争,其次是生产、其次是文化。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企业不是军队,但组织运行的规律是一样的。企业的日常工作可能主要是生产、是经营、是发展,但这些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和文化密不可分,同样没有文化的企业尤其是没有先进文化哺育的企业是短命的企业,而短命的企业是不能在市场竞争中战胜对手的。 全球化时代的今天,在企业文化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迅速崛起中,人们对于企业需不需要文化,以及建设企业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美国盖洛
3、普咨询公司曾经做过调查,发现世界 500 强胜出其它公司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企业善于给它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其中,团队协作精神,以客户为中心,平等对待员工,激励与创新,成为这些一流公司的企业文化同普通公司的企业文化显著不同之处。在大多数企业里,实际的企业文化同公司希望形成的企业文化出入很大,但对这些卓越的公司来说,实际情况同企业文化之间的关联性却很强。这一文化现象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受推崇的公司,得以成功的一大基石。 有先进的思想文化,才有社会的大变革、大发展。在人类文化事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
4、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根据变化了的形势,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做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要求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十七届五中全会报告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部署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大报告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又深刻阐述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如果没有文化的繁荣发展、离开文化的支撑和保障,全面
5、建成小康神会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十八大号召全党要扎实推挤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所有这些,既与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一脉相承,又揭示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于实现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大意义。企业是国家的经济细胞和命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但要靠企业的积极参与和推动,而且发展壮大国民经济,也要靠增强企业文化的软实力。在管理企业的实践中,优秀的企业总结了很多经验和启示,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实现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根与魂” ,是企业发展的“内动力” 。企业文化的优势是更内在、更
6、持久、也更难替代和难模仿的竞争优势,文化“软实力”是发展的“硬功夫” 。忽视了这一条,就会缺少必要的文化支撑,无法真正地实现企业的基业长青。企业文化作为无形资产,与实物资产同等重要,文化优势是难以模仿的优势。 建设中国企业文化,必须坚持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文化是有性格的。不同国度、不同地域、不同性质、不同行业的企业,文化性格也有所不同。性格,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追求。性格既与先天的文化土壤有关,又与后天的主观追求和行为有关。文化有性格,但文化无国界。我们建设我国企业文化,就是要在保有和发扬企业原有的优秀品格的前提下,广泛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为我所用,形成我们自己的文化性格。
7、我们的企业都是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这决定了我们的企业文化,既有中华大文化的共性特征,也有企业亚文化的特征,而且不同的企业也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正确把握企业文化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必须要有强烈的方向感,否则,往往会事倍功半,南辕北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现在,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普遍存在着两个问题。一个是不假思索地模仿,割裂了企业文化与企业原有文化的历史联系,忽视了企业文化不可仿塑性的原则,结果降低了文化的针对性;一个是过份强调文化的个性,而不愿或放弃借鉴其它企业的优秀文化,吸收时代创造的先进文化,割裂了企业文化建设同时代的联系,结果降低了文化的进步性。对
8、于我们来说,这些问题和倾向,都需要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注意克服。企业要有文化,而且必须是面向民族、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文化。 坚持正确的导向,保持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性。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观和文化观,指导文化创新。具体就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导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文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体现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增强企业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的本质需要;体现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培养广大职工的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及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体现和谐共赢的发展特色。要突出结合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
9、把建设灵活有效的应变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努力方向,牢固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不断增强企业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把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做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注重加强企业发展战略、愿景目标、价值观念和文化整合等方面的研究,形成科学的文化发展优势,促进企业的资产、资源、管理和战略整合。要突出结合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把落实以人为本、为员工服务、为顾客服务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不断围绕提高员工的幸福指数,合理优化企业制度和政策环境,引导干部员工自觉地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要突出围绕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把建设学习型文化、廉政
10、文化和安全文化,做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以开展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企业建设活动为主线,把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同打造企业文化结合起来,把党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先进思想和价值追求,转化为企业的发展理念、经营宗旨和员工准则,不断惕除那些还滞留在发展理念中,潜藏在管理制度里,表现在执行环节和具体的管理实践上的那些有悖于企业发展的消极文化因素,不断为企业的发展理念、管理实践,注入科学的思想和文化因子,增强企业文化的引导力和战斗力。 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体现企业文化建设的时代性。社会需要改革才有生命力,文化要推陈出新方可保存鲜活的力量。当
11、今时代,是经济发展全球化的时代,也是创新与创意层出不穷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各种文化相互交融,新思维、新理论不断涌现。在这个时代,目光短浅了不行,因循守旧、封闭保守了更不行。企业只有密切关注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新动向,时刻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才能不落伍、不掉队,自信自立于世。否则,稍一含糊,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要求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主动吸收和借鉴时代创造的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为我所用,才能体现强烈的时代感,长期保持文化本身的活力。某种意义上说,文化的时代感等于文化穿透力和文化战斗力。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常常能体会到,某些时代话语,带给人们的不只是几个新词新语,更多的则是无限的思想新意和管理创意。
12、这些新意和创意,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我们要善于运用富有时代精神的思想新意和管理创意,丰富和充实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善于用富有时代感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改造企业文化建设的形式和载体,只有这样,企业文化的感染力、穿透力和战斗力,才能熠熠生辉。 联系企业工作实际,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适应性。群众是保存文化的力量,也是文化革新的力量。建设企业文化必须植根于职工群众共同的价值观,将共同追求的目标、遵守的行为规则同职工群众的思维方式进行有机的整合。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措施,一定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情和广大职工的接受能力,力求通俗化、大众化、具象化,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通俗化、大众化程度决定着影
13、响力度。列宁曾经讲过:“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 ”这告诉我们,通俗化和大众化是一种力量。通俗化和大众化并不是简单化,更不是庸俗化,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要求。它是思想美、语言美与形式美的统一,是准确与生动、深刻与简明的统一。具象化就是通过鲜活的载体、生动的形式、新颖的手段,把先进理念具体、形象、直观的表现出来,使之由抽象到形象,由抽象到具体。这要求我们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要紧紧抓住融入、贯穿、转化等关键环节,创新和活化工作载体,充分运用典型引路、理念灌输、环境熏陶、行为养成和制度保障等手段,构筑企业文化建设的具象化平台,使企业文化的影响深深地融入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精神血脉之中,从
14、而释放出光彩耀眼的文化魅力。 企业文化是孕育、培养、建设出来的,不是说出来、喊出来、表演出来的。既然要建设,就要有思路、有方法。 建设企业文化要突出实践特色,掌握正确的方法 建设企业文化,必须加强学习。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门不断发展着的管理科学。它不但拥有自身内在的发展规律,而且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它不但受自身发展理论的影响,也受社会文化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和党的建设理论的深刻影响。我们建设企业文化,必须首先掌握这些基本理论,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才能站在理论的至高点,指导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目前,一些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上之所以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归根结底,毛病主要是出在了理论把握
15、不准,学习不够充分上。一说建企业文化,往往图省事、打快拳,在系统学习理论上囫囵吞枣,在工作实践上,简单的拿来主义,要么言不及义,要么脱离实际,最终导致企业文化建设的质量不高,作用不大。实践也启示我们,建设企业文化,一定要高度重视理论学习和理论武装。 建设企业文化,必须辩证的借鉴吸收。借鉴和吸收就是向实践学、向竞争对手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经验,有利于我们认知尚未认知的知识和道理,有利于修正和缩短我们发展前进的道路。因此,建设企业文化,一定要重视学习其它企业创造和积累的成功经验。但经验可以学习和参考,却不可以直接照搬。特别是目前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涌现出来的经验,还有很强的时效性和阶
16、段性特征,因此,对待经验,必须学会辩证吸收。我们学习时既要参考借鉴,又要辩证分析,才能取到真经。国内外其它企业创造的经验,我们也要积极学习、辩证吸收,有的时候还要走出去、请进来,多看、多听、多观摩,多想、多议、多思考,但是要注意结合自己的实际,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达到广征博取、洋为中用、推动工作的目的。 建设企业文化,必须深入调研、求真务实。从整体上说,我国企业近年来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有了长足进展。但这种进展,还是浅层次的。物本痕迹重,人本内涵轻,文化和管理两层皮现象,造势不扎根的文化“虚脱症” ,还时有表现;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和作用还不突出。综合分析这种现象,一般来说,
17、大多数问题都出在了工作的程序和源头上。主要是一些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缺少扎实的文化调研和系统思考。把建设企业文化简单地当成了搞几个活动,捏造几个口号词句,挂几块牌板等等,而没有真正把握企业和干部职工的思想文化底蕴及文化心理需求,没有围绕建设本质文化,进行全面系统的文化思考,进而带来了人为的痕迹太重,造势的成份太浓等问题。这提示我们,谋划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思路,出台文化管理的每一项工作措施,都要深入调研、系统思考,而且这个作法,要一直伴随着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准确诊断、对症下药,真正地做到求真务实。 建设企业文化,必须发挥企业家的主导作用。企业文化建设的推动力要来自上层。企业文
18、化既是企业全体员工的文化,更是企业家的文化。企业家和领导干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主导作用。离开了企业家和领导干部的主导,企业文化建设,很难得到实质性的进展。如果把企业文化比做一个人,那么企业家就是这个人的大脑,人的腿脚就是企业的员工,而企业文化的工作部门就是人的腰身。这时,只有大脑动了,腰身和腿脚才能跟着动。反过来,只推腰身和腿脚动,而大脑不动,其结果必然是推一推,动一动,而且动作幅度不会大,效果不会好,也不会持久。因此,建设企业文化,必须坚持自上而下地抓,并且企业的主要领导干部要亲自抓、具体抓。企业家和领导人,要自觉培养企业家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觉,不仅要成为发展经济的带头人,还要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带头人。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委党校)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十七届六中全会辅导读本.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1 3戴 维S兰德斯.国富国穷.新华出版社,2001 4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