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纵向一体化决策的制约因素分析.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46131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纵向一体化决策的制约因素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企业纵向一体化决策的制约因素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企业纵向一体化决策的制约因素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企业纵向一体化决策的制约因素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企业纵向一体化决策的制约因素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企业纵向一体化决策的制约因素分析基金项目: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我国企业海外交易模式抉择机理及绩效传递评价研究:基于交易成本视角”(WJQ2011045) ;中国博士后第五批特别资助项目“基于非线性 PSVAR 模型的我国贸易政策冲击性效应研究” (2012T50278)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不同路线、形式外包对我国主要产业 TFP的作用机理及实证研究” (20110491322) 作者简介:王冬(1972-) ,男,辽宁大连人,博士后,主要从事企业管理和制度经济学等方面研究。Email:wangrichard72sinacom 摘要:本文在交易成本经济学

2、框架内对纵向一体化的定义、分析方法和成因进行系统阐释,并以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为依托,选取我国上市企业数据,验证关键维度对企业合并前后纵向一体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产专用性水平与企业合并前的纵向一体化水平基本呈负相关性,影响不显著,但它与合并后的企业纵向一体化水平呈正相关性,尤其显著影响较长时间范围的纵向一体化水平;交易不确定程度与企业合并前的纵向一体化水平呈负相关性,对企业合并后的纵向一体化水平影响不显著; 交易频率与企业合并前后的纵向一体化水平基本呈负相关性;市场规模对企业合并前后的纵向一体化水平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纵向一体化;资产专用性; 交易不确性程度;交易频率 中图分类号:F27

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3)08010805 一、引言 2010 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迅速转变的一年。尽管中国经济实现了全年 GDP103%的高速增长,一举超越日本,跃升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涉及到产业结构调整的指标完成进度却呈现出明显滞后1。 “调结构”逐渐成为经济政策的重中之重。近期我国政府出台了“为了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和兼并重组”的指导性意见,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是我国当前推动主要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举措。在这种政策背景下,着力探索纵向一体化的制约因素,

4、在遵守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引导优势互补的企业纵向整合,将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文献多侧重于企业案例(个案)和重点产业的研究,例如,史晋川和傅绍文针对通用费希尔收购案例的研究2,万俊毅以广东温氏食品有限公司的农业产业化模式为例,对纵向一体化的治理机制与合约履行继续行为的相互关系的讨论3,吴利华等对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纵向整合战略研究4,李穗明和朱立对卷烟工业联合重组现象的关注5,冯永晟对电力产业纵向经济的分析6,刘冰针对煤电企业上下游纵向交易关系的决定因素研究等7。 科斯提出的“纵向一体化”在国外已成为产业组织研究领域的主要对象,尤其成为研究产业组织的核心理论之一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研究重点。

5、科斯曾通过百货商店和棉纺织业的实例最早提出“作为替代价格机制的纵向一体化的程度在不同产业和不同企业间差别悬殊” 。目前现有文献较少基于企业层面对纵向一体化的成因进行分析。本文将在交易成本经济学框架内对纵向一体化的定义、分析方法和成因进行系统阐释,并以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为依托,验证关键维度对企业合并前后纵向一体化的影响。 二、纵向一体化的两个研究范畴 纵向一体化的定义方式颇多,至今仍无法统一,本文从不同的研究范畴归纳出两种定义。如图 1 所示。 一种定义的研究范畴是企业边界,这个概念最初由科斯提出,他反对那种“企业的自然边界是通过技术、经济规模和技术的不可分性来界定”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观点,他

6、认为企业是可代替市场的供选择的组织方式,并且,企业边界是未定的,需要推知。科斯进一步将“纵向一体化”定义为多个生产阶段均在受规制的厂商内部进行8。科斯的观点改变了人们以往思考经济组织的方式,并提出了经济组织议程中两个核心问题:“为什么存在内部组织(纵向一体化)?”以及“为什么并非所有的生产都由一个大企业完成?” 。前一个核心问题是区分了企业内部组织资源和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之间的差异,并比较了在企业内部组织交易与借助市场交易手段的成本差异等问题,它实质上是关于企业和市场协调作用可替代性问题;后一个核心问题是前一个核心问题的引申,进一步又可解释为“为什么小(大)企业在某些方面会产生多于大(小)企业的

7、优势?”诸如此类问题则涉及企业规模的具体问题。科斯更明确地阐明了纵向一体化内涵,并强调“大多数市场交易将是企业间的交易,代替企业之间市场交易的是将参与交易的这个或那个企业,纳入一个企业的范围之内为什么纵向一体化被视为产业组织的主要问题,就一目了然了”8。 我国学者郑淑蓉提出类似的定义,将纵向一体化解释为“建立一个包含生产和销售所有步骤的组织,从原材料的获取、提炼,经过产品的加工、装配,直到产品销售都集中到一个企业身上。据此第一种定义方式可称谓广义上的纵向一体化,它指代替市场交易,整合不同的功能于一个企业的控制之下。 ”9 另一种定义的研究范畴主要是企业的合并行为,以此来研究纵向一体化,可称为狭

8、义的纵向一体化。科斯在 1932 年与福勒的通信中曾提到一个企业合并的例子, “当企业只向一个生产者供货时,这个企业全部精力将专注一个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对生产企业来说,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被消费企业收购” 。我们更为深入地解释科斯的观点:当企业为了供货给某个特定客户而不得不进行大型资本投资时,这种情况具有内在风险,一体化这一备选方案可以代替以前的合约安排。我国学者刘刚也曾定义纵向一体化为“在商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处于上下游关系的企业之间的并购”10。 总之,从以上两个研究范畴为出发点研究企业的纵向一体化程度,不仅能使我们透彻理解某具体规模的企业组织为什么存在,即决定规模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而且能使我

9、们掌控企业合并等决策行为的发生背景。三、交易成本解释框架 关于企业纵向一体化程度的决定因素研究,国内外学者虽然有多种方式,但主要基于比较静态分析法。 自科斯8和威廉姆森11提出企业和市场结构的问题开始,学术界展开了对企业纵向一体化(内部组织)决定因素的研究。但多数学者尝试运用交易成本分析法,从静态视角讨论了交易成本对纵向一体化各核心问题的解释作用,以科斯的观点最为典型。科斯指出, “市场的运行需要成本,而组成组织,并让某些权威人士(如企业家 )支配其资源,如此便可节省若干市场成本。企业家必须做到以低成本行使其职能,因为他可以用低于市场交易的价格获得生产要素。如果他做不到,一般也能再回到公开市场

10、” 。据此企业在内部进行一笔交易的成本需要低于在公开市场进行交易的成本,如果高于市场交易成本,则可以放弃内部交易而转向市场交易。科斯又指出,如果 A 企业在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低于公开市场交易成本,但随着企业扩大规模,效率会降低,当存在其他企业组织交易的成本低于 A 企业组织此交易的成本时,A 企业停止扩大规模。基于科斯的分析思路,我们归纳出企业合并的比较静态分析观点,如果 A+B 企业(企业 A 和企业 B 合并后形成的企业)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不大于被合并 B 企业的组织此交易的成本时,A 才可以接手B 全部的组织。至此,交易成本一直被解释为影响纵向一体化(企业边界、规模和合并等)

11、产生的主要原因。 纵向一体化的核心问题的分析主要基于交易成本的权衡,即考察在不同种类治理结构(市场、准纵向一体化组织、纵向一体化组织)下,为完成某任务需要花费多少与交易相关的成本(例如计划成本、调整成本和监督成本) ,以及比较它们成本之高低,而决定是否选择纵向一体化。上述的静态分析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交易成本这个概念仍被质疑,例如有学者认为它是“同义反复”的问题,认为它是模糊的定义,仍没有形成统一的测量标准。威廉姆森强调“尽管交易成本已适当地成为了分析的核心,但多少还不具有可操作性”11。正如科斯的结论部分指出:只有研究企业内部组织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变化的影响,才能解释企业扩大或缩小的原

12、因。那么,什么能促使企业内部组织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发生动态变化。依据威廉姆森的观点,则需对各种纵向交易进行维度化,以区分不同特点的纵向一体化交易,进而形成使每笔交易成本发生动态变化的关键维度。但在此之前,仍需一个连续性的测量指标以反映各期企业纵向一体化交易的程度。 基于国内外对纵向一体化的不同研究范畴,本文在归纳分析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企业纵向一体化程度的所有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威廉姆森是交易成本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他主要基于交易类型视角探讨纵向一体化成因,并提出影响交易的三个关键因素:资产专用性、不确定程度和交易频率。同时本文考虑了其他产业组织学者已归纳的影响纵向一体化的因素,例如市场规模等

13、。因而本文从企业级次视角考察资产专用性水平、交易不确定程度、交易频率和市场规模等主要解释变量与纵向一体化的相关性,并考察资产专用性水平和交易不确定程度、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水平的交互作用对纵向一体化程度变化产生的影响,构建如下计量模型: VIi=1ASi+2UCi+3TTi+4SAi+5(ASiUCi)+6(ASiTTi)+i 其中,VIi 表示纵向一体化水平,ASi 表示资产专用性水平,UCi 表示交易不确定程度,TTi 表示交易频率,SAi 表示市场规模,ASiUCi 表示资产专用性水平和交易不确定程度的交互作用,ASiTTi 表示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水平的交互作用,i 为随个体改变的截距

14、项。 四、变量选取和处理方法 企业级次数据取自国泰安研究服务中心的 CSMAR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库,样本选取为 20012010 年期间 63 家企业面板数据。具体选择方法为,基于上市企业有效合并事件,首先整理在 20012010 年期间发生的 179 家沪深上市企业间并购案例,然后删掉交易最终未成功、并购企业最后退市、买方或卖方为个人投资者或为空白、重组类别为资产剥离、股份回购和债务重组等企业的数据,最终选取了 63 家企业。 具体变量选取和处理方法如下: 纵向一体化水平指数(VI) 。这是参照德姆塞茨的方法,并根据我国现有统计数据,测量纵向一体化程度的指标。企业级次的纵向一体化水平

15、指数即 VI 指标,测量方法为将职工薪酬、利润总额、应交税金和折旧费等科目,按年度加总后得出企业的增加值,再除以企业年度营业总收入。 资产专用性水平(AS) 。资产越容易重新用于不同用途或被不同使用者使用,那么资产专用性水平越低;反之则越高。资产专用性至少可以采取四种形式:地点专用性、物质资产专用性、人力资产专用性以及各种特定用途的专用资产。鉴于数据获取的困难,本文考虑第二种资产物质资产的专用性。物质资产的专用性水平可用固定资产对流动资产的比率来测算,企业级次的资产专用性水平指标,使用 CSMAR 数据库里的各上市企业年报的非流动资产合计除以流动资产合计的比率来测算。 交易不确定程度(UC)主

16、要通过销售收入的变动来反映。这里使用当年销售收入与上一年销售收入的差额除以上一年的销售收入,则可获得企业级次交易不确定程度指标。企业级次的交易不确定程度,原始数据取自 CSMAR 数据库里的上市企业年报的营业总收入。 交易频率(TT)可用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来测算。企业级次交易频率指标数据来源于 CSMAR 数据库里的流动资产周转率 A。 市场规模(SA)使用销售收入来测算。企业级次指标,即 CSMAR 数据库里的企业年报营业总收入。 五、检验结果分析及结论 为了比较主要解释变量对企业合并前后短期和一段较长期时间跨度内纵向一体化水平的平均影响,这里采用截面数据估计方法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 1 所

17、示。 表 1 数据显示,资产专用性水平变量与企业合并前的纵向一体化水平基本呈负相关性,影响不显著,但它与合并后的企业纵向一体化水平呈正相关性,尤其显著影响较长时间范围内的纵向一体化水平。尽管目前我们无法解释资产专用性水平对企业合并前的纵向一体化水平的影响方向,但可说明随着合并后企业有效地整合资源,资产专用性水平与纵向一体化的正相关性会更加明显。交易不确定程度对企业合并前的纵向一体化水平呈负相关性,并对合并前较长时间范围内的平均影响系数为-056。检验结果不能证明这一论点:交易的不确定性程度愈高,企业愈会用纵向一体化来代替市场安排。检验结果完全相反,不确定的交易有时候会阻碍企业早期的纵向一体化决

18、策。尽管交易不确定程度与企业合并后的纵向一体化水平基本呈正相关性,但大部分数据都没有通过统计显著性检验,我们无法验证交易不确定程度变量对合并后纵向一体化水平的影响方向和大小。它与资产专用性变量的交叉项与合并前纵向一体化水平基本呈正相关性,尽管合并前三年的平均间接影响系数为 013,但因为这个影响系数的绝对值远远小于不确定交易变量对纵向一体化水平的直接影响系数,这一结论与交易成本经济学家的观点相左。这说明尽管不确定交易因为资产专用关系的套牢而影响企业的纵向一体化决策,但这个不确定性的交易往往会对未来企业造成经营的风险,企业也会犹豫此决策。交易频率对企业合并前后的纵向一体化水平基本呈负相关性,数据

19、表明对于较频繁的专用交易,企业并没有为了节约交易成本和降低机会主义成本而用一体化决策代替以前的市场交易,即一体化趋势不明显。它与资产专用性变量的交叉项对合并前后纵向一体化水平的影响不显著。 “十二五”开局的 2011 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复杂的经济形势。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金融市场波动加剧,我国经济运行中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交织,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叠加,这些导致了我国经济调控政策难度和风险加大12-13。因此,政府对企业兼并重组的直接干预不可取,当前的复杂环境要求政府各部门规范行政行为,健全法规制度,充分发挥企业在兼并重组中的主体作用14。

20、本文的研究将为我国企业更合理地利用纵向一体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按照市场规律实施有效率的整合战略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赵钧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引导高质量增长J WTO 经济导刊,2011, (9) 2史晋川,傅绍文纵向一体化与联合所有权J中国工业经济,2004, (9) 3万俊毅准纵向一体化、关系治理与合约履行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温氏模式为例J管理世界,2008, (12) 4吴利华,周勤,杨家兵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纵向整合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中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下降的一个分析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8, (5) 5李穗明,朱立中国烟草产业整合的市场绩效分析:19982007J管理世界,2009, (7) 6冯永晟电力产业的纵向经济与电力体制改革J财贸经济,2010, (6) 7刘冰煤电纵向交易关系:决定因素与选择逻辑J中国工业经济,2010, (4) 8罗纳德H 科斯企业的性质:起源A奥利弗E 威廉姆森,西德尼G 温特企业的性质起源、演变和发展C姚海鑫,邢源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41-58 9郑淑荣供应链管理的电子商务技术支持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