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公司治理中的失位问题作者简介:黄强,吉林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 陈思,吉林大学商学院,会计专业。 摘要:2001 年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标志着独立董事制度这一英美法系舶来品正式在中国播种。然而证监会企图在监事会监督不力的情况下给上市公司加上独立董事这第二把“锁”的愿望收效如何呢?事实是独立董事似乎似乎既不独立也不“懂事” ,明显失位的问题成为公司治理中的又一症结,花瓶独董现象也成为摆在我们法律人制度设计者面前的另一道难题。 关键词:独立董事;公司治理;监督;失位 背景介绍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
2、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的董事。 独立董事制度源于美国,我国在 20 世纪末开始了移植独立董事制度的探索。2001 年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 , (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上市公司应当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并明确规定了独立董事的任职条件以及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日程表:各境内上市公司应当按照本指导意见的要求修改公司章程,聘任适当人员担任独立董事,其中至少包括一名会计专业人士(会计专业人士是指具有高级职称或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人士) 。在二 00 二年六月三十日前,董事会成员中应当至少包括 2 名独立董事;在二 00 三年六月三十日前,上
3、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应当至少包括三分之一独立董事。 2005 年修改的新公司法第 123 条规定: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至此我国以基本法的形式确立了独立董事制度的地位。 案例指引 1.2004 年 6 月 17 日伊利股份(600887)意外跌停。事情源于伊利股份与独立董事俞伯伟的博弈:伊利股份独立董事俞伯伟发表声明质疑伊利股份未经董事会批准、未公告购买巨额国债,并提出由独立审计机构审查伊利股份国债投资项目。 作为回应:6 月 17 日,伊利股份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临时会议形成决议,同意将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关于提请股东大会免去俞伯伟先生独立董事的议案提交 20
4、03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2.在燕赵都市报2012 年 5 月 26 期中有这样一则报道: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系副主任,emba 中心主任徐经长教授身兼六家上市公司独董,被网民赠与“最牛独董”称号。更牛的是:徐经长所兼职的宝莱特、奥康国际、北京城建、北新建材、全聚德、荣之联等 6 家上市公司横跨房地产、餐饮业、纺织服装、医疗器械、信息服务、建筑材料业。最牛独董徐经长让本就饱受争议的独立董事制度再度登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迫于压力徐经长于 5 月 21 日“因个人工作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独立董事职务。 问题发现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类似于日本内部监控一贯依赖监事会,这次欲引入独立董事制度,除因
5、监事会弱化外,还有改造公司董事会的现实考虑。即独立董事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强化董事会的职能最终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然而从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独立董事在我国公司治理中并未如制度设计者所希望的那样从根本上解决一股独大的问题,有效履行监督职能并切实保障中小股东的利益,而是存在严重的失位问题:既不独立,也不“懂事” 。独董制度的设计更多的扮演了“企业发展壮大后必须面临的一道坎“这一尴尬角色。 问题分析 在第一个案例中,到底是什么深层次原因让俞伯伟与东家伊利股份“兵戎相见”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当人们因俞伯伟的独立董事声明重新为饱受诟病的独立董事制度欢呼时,伊利股份的临时董事会决议对独立董事之独立性的信仰者无异
6、于当头棒喝,也是对意见中独立董事不受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其他与上市公司存在利害关系的单位或个人的影响这一构想的强有力冲击。由此可见:独立董事并不独立。 针对第二个案例, 意见明确规定:独立董事原则上最多在 5 家上市公司兼任独立董事,并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有效地履行独立董事的职责。首先徐经长在辞去宝莱特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独立董事之前曾担任六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显然违反了意见对于个人兼任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个数的限制;其次徐经长所兼任独立董事的六家上市公司横跨房地产、餐饮业、纺织服装、医疗器械、信息服务、建筑材料业等六大产业也让人们对于徐能否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有效地履行独立董事的职
7、责产生怀疑。对此 网友上海云龙的提问最具代表性“最牛独董,同时兼任六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钱拿得过来,事管得过来么?”由此可见:即便独董是超人,似乎也很难做到“懂事” 。 独立董事既不独立,也不“懂事” ,由此沦为上市公司装点门面的“花瓶” , 套用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赖斯.马斯的一句话:大多数的独立董事仅仅是“公司圣诞树“上的装饰品没有任何实际目的的装饰行的举止文雅的小玩意儿。 彭兴庭更是以独立董事和被豢养的经济学家为题来批判独立董事。 到底是什么造成独立董事既不独立又不“懂事”呢? (一)首先我们进行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分析: 1.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选任似乎仍停留在熟人介绍的阶段,建立
8、在熟人基础上的独董自然会碍于情面,很难真正对公司的业务提出实质的批评,这样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在选任上就已大打折扣。 2. 从独董们的角度看: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主要由高校学者、律师、会计师、券商行业分析师、退休官员构成,其中高校学者占到百分之四十三点五。明星教授成为上市公司眼中的香饽饽如复旦大学民商法中心主任胡鸿高同时担任海德股份,置信电气,世茂股份,s 佳通的独立董事。担任独立董事对这些学者来说意味着名利双收:一方面他们可以从上市公司获得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的独董津贴,如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担任建设银行独立董事税前薪酬达到 41 万;另一方面,披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外衣也让学者们在学
9、术界更加如鱼得水。 而上市公司重金聘请独立董事一方面是利用一些知名教授的社会地位提升运营管理和声誉,更重要的是利用高校学者缺少实务经验,不会对公司高层提出太多意见从而达到不受牵绊的目的,不“懂事”自然也成了独董能否成功上位的加分项。这个结论也不难证实:从“电话履职”独董和“失声”独董中便可见一斑。 “电话履职”独董是指很少参加公司董事会,通常通过通讯方式履职。如 2010 年罗平锌电召开了 13 次董事会,独董尹晓冰电话参加 11 次。 “失声”独董则以重庆啤酒,绿大地造假案中独董集体为代表。 就这样,独董名利双收,他们甚至可以心安理得的一边鼓吹独立董事有助于决策公正化,一方面却又拿着大股东的
10、钱,为他们的利益摇旗呐喊,借助自己的影响力错误的引导公众预期。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短,经济学家被大公司、大老板豢养的背后做出有违自己良心的事情,用经济学家自己的话说:这也是:“人作为理性动物”使然。而上市公司则成功的利用独立董事制度加强了企业家和经济学家的联盟,更是有效的在“联盟”内部成功的找到了制度设计者的第二把锁的钥匙。试问这样的独立董事怎能真正独立有效的履行监督职能、防止一股独大、切实保障中小股东利益。 (二)接下来我们就独立董事能否真正做到“懂事”进行分析: 前文已述:独立董事在构成上以高校学者为主,占到百分之四十三点五。那么这些学者精英在冠以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帽子后是否做到了名副其实则
11、是值得商榷,仍以徐经长为例,徐教授身兼六家上市公司独董,更甚者这六家公司竟是横跨六大产业,应该说独董如要真正做到忠实勤勉首先要对公司所在行业有充分了解,其次才是财务法律相关知识。那么徐教授在科研压力本就很大的情况下如何去充分了解这六大行业呢,更不用说能够忠实勤勉的为公司治理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可以说徐经长绝非个例,独董身兼多家公司独董以至于其分身乏术是造成独董不“懂事“的重要原因。 对策探索 应该说将独立董事制度引入我国绝不仅是简单的制度移植的问题,更不意味着公司只需聘请若干专家以作其“门面和装潢“以提升公司之层次,他涉及的是独立董事与公司法的整体契合问题。 既然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公司治理中面临
12、着严重的以不独立和不“懂事“为代表的失位问题。那么我们就应该分别从独立 和”懂事“两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针对独立董事独立性所面对的挑战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应对: 1, 首先在独立董事的选任上不能任人唯亲,对此监管部门的适当干预是必要的。建议经过考试合格的独立董事在监管部门及交易所备案,新上市公司以及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出现空缺时由监管部门及交易所提出建议,由上市公司尤其是中小股东代表根据实际情况对候选人职业能力以及进行考察,在没有充分理由表示异议的情况下根据建议确定独立董事人选以保证独立董事独立性。 2, 既然独立董事拿人手短,吃人嘴软,那么由此造成的不独立应由薪酬制度来解决,即薪
13、酬的发放要脱离董事会和管理层,独立董事应建立独立的薪酬管理制度,建议由监管部门、交易所、上市公司联合成立独立的薪酬管理部门,并将薪酬的发放与独董履职情况以及中小股东的意见结合起来。 3, 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与监事会之间的分工合作制度。在我国现行给上市公司上两把锁的体制下,如果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职权不清,那么二者很可能出现争权以及互相推诿的情况,这便会使制度设计者的愿望落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也便在内部消化掉了,所以加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必须明确独立董事和监事会之间的职权划分。 4, 明确独立董事的法律责任,完善问责制度。在现行法律规定下独立董事义务不够明确,多数独董只是拿钱了事,权利义务不对等也
14、是独立董事怠于追求独立的重要原因,所以对未能尽职的独董要加强监管,在客观上形成独董独立性的压力迫使其主动追求独立 。 (二)要使独立董事做到“懂事“真正尽到忠实勤勉义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在立法上减少独立董事最多兼任上市公司的家数,笔者认为意见规定独立董事原则上最多在五家上市公司担任独立董事的规定使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履行独立董事职责成为客观上的不可能。个人精力有限,加之独立董事并不作为本业,所以允许独董兼任最多五家上市公司并要求其勤勉尽责是不现实的。建议修改此项规定:独立董事原则上最多在三个上市公司担任独立董事并不得跨超过两个行业为宜。 2,完善独立董事构成结构,笔者认为高校学者
15、并不是兼任独立董事的最佳人选,欠缺实务经验是其担任独立董事的最大瓶颈,而上市公司不应成为高校学者提升实务经验的练兵场。建议由具有实务经验的券商行业分析师,会计师,证券律师担任独立董事以便更好履行职责。 3,加强独立董事入职前培训并实行定期考核制度。独立董事能否充分发挥作用的大前提是对行业的了解其次才是专业知识的考量,所以加强独立董事的职前培训是必要的,定期考核是对独立董事职业能力的持续关注,公司监管以及广大中小股东利益不可马虎,如果发现独董职业能力达不到职位要求就必须采取措施 :或者加强培训、或者更换合适人选。唯此才能保证真正的行家在为公司及广大股东保驾护航。 结语 独立董事能否在我国的公司治
16、理中真正取得卓有成效的成绩关键在于保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以及独立董事职业素养适应职位要求。唯此,独立董事这一制度设计才能真正使我国的公司治理取得长足的进步。 (作者单位:1.吉林大学法学院;2. 吉林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燕赵都市报2012 年 5 月 26 期。 2顾功耘、罗培新:论我国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几个法律问题 ,载中国法学2001 年第 6 期。 3贺冬:独立董事不独立:制度发展与现实的背离 ,载中国西部科技2010 年第 1 期。 4蒋大兴主编:公司法律报告(第二卷) ,中信出版社 2003 年版 5梁桦:独立董事:从花瓶到行为者 ,载经济日报2004 年8 月 23 日。 6彭兴庭:独立董事和被豢养的经济学家 ,载中国工业报 ,2004 年 8 月 23 日。 7杨萍、秦怡:论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 ,载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 年 5 月第 3 期(总第 145 期) 。 8See Myles Mace,Directors; Myth and Reality,Corporrations Law and Policy, Third Edition,Edited by Lewis D.Solomon,West Publishing Co.1994.p.665.